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 第182章

作者:月月捣药 标签: 情有独钟 系统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异常之处?

  杨舟万疑惑的派人查了一遍,发现上京一片安稳和乐,根本没有什么备战的准备啊,于是只得依样写信回复。

  然而,信件还未到达环县,京中却突然出了一件大事,成功打乱了所有人的脚步。

  圣上再次晕厥了!

  这已经是本年度第三次发生如此的事情了,任他们再不想承认,此刻也不得不面临着一个问题,那便是,圣上的确已经老了,快撑不住了,这个朝堂即将面临新的选择。

  所以到底是哪个皇子登基,一下子便被放到了明面上来讲。

  成为了重中之重!

  大皇子与三皇子的门槛几乎都被踏破,胡丞相等人文臣一派,坚定了要力挺大皇子,可随着黄龙府之战,徐将军所蹭到的军功,以及圣上屡次三番明晃晃的偏心,有不少人隐隐变动了风向,改为支持起三皇子来。

  三皇子得意不已,还未坐稳,便开始提前宴请群臣。

  对此,身处于翰林院的常仕进等人皆十分不屑。

  “身为储君,如此喜形于色,圣上还未殡天,便提前开始庆祝,岂为人子乎?”

  不过随口的一句话,不知谁竟流传了出去,三皇子顿时怒不可遏,直接令人将常仕进下狱,不仅如此,原本打算离宫去投靠童启的赵天阙,也被拦截了下来,不准离开。

  汪启元、刘卜温听闻后,瞬间黑了脸,至此,对于三皇子算是彻彻底底的失望起来。

  怎么说华夏书院名义上也是归属于三皇子一派的,对方此举,无疑是将华夏书院放在火上烤,过河拆桥,弃如敝履。

  “还未登位便如此,登位了哪里还有我们活着的空间”

  “要不我们转投其他人吧,山长之前就说过,不必因为他短暂的借过三皇子的势,或者答应了什么,便强迫自己站在他的阵营,三皇子不是明主,这是山长早就知晓的事情,弃了他,不算背主!”

  学生们暗地里商讨着,可转投其他,又到底要投谁呢,依旧没有个明确的解答。

  因为山长也说过,三皇子虽不是明主,但大皇子更不是明君,如今大奉朝后继无人,短时间内,他看不到方向。

  这也许就是山长前往南方避事不入朝,开分院的原因吧?

  汪启元没有犹豫太久,思考过后,便带着大家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

  “大家可有想过,另起炉灶?”

  “你的意思是?”

  “谁说一定要在大皇子和三皇子之间选择,若我们迎赵天阙上位呢?”

  这个提议,顿时引起了刘卜温与谢君仪等人的惊异,他们倒抽一口凉气,难以置信道。

  “可天阙是皇女啊!”

  “对,但谁有说过陛下必须得是个男子吗?那武后不也是一届明君?与其支持陌生不熟悉的人,不如挑选一个铁定站在我们这一方,聪明乖巧的,天阙出身于山长旁边,又受到了华夏书院的教导,若登位,远比任何不靠谱的皇子都更要稳固一些。”

  汪启元冷静的双眸隐隐透出一股疯狂,看的其他人忍不住打了个冷颤,道。

  “你简直是疯了,且不说圣上会不会立天阙为储君,即便是他立了,有大皇子、三皇子、六皇子等年轻力壮的人在,他们会眼睁睁看着天阙登位吗?”

  除非,他们都死绝了!

  等等……死绝了?

  后知后觉的几人如同看鬼一般猛地看向汪启元的方向,情不自禁的吞咽了一口唾沫。

  可汪启元却像是根本没有注意到一般,继续罗列着他们这边的优势。

  “为什么不可能?咱们华夏书院肯定都是支持小师妹的,杨舟万与郭胜开掌握了边疆,吴韧和戚风言他们掌握着地方,要钱,咱们有钱,有人,咱们有人,兵权嘛,听说柏大将军与岳灼华将军也对天阙十分有好感,武器就更别说,没有谁手中握着比我们更厉害的大杀器了,而且我们还有着两个书院的支持……”

  越说越

  觉得有一己之力,几个人不由得被说动了几分,渐渐上头。

  可惜的是,这份遐想尚未展开,圣上便很快又苏醒了过来,如同没事人一般,继续上起朝来,看着身体健康,还能活好几年的模样。

  于是,大家只能暂时按捺下来。

  无人知晓,曾经的“六君子”并没有打消这个想法,而是私下里悄然联络着,商讨更多的细节。

  而常仕进被关进牢狱后,也遇到了一个未曾想到过的人。

  “许明奕?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对方一身官服,显然官衔不小的样子。

  十分的难以置信。

  对方乐呵呵的摇了摇手中的折扇,笑道,“没想到吧,自环县拜师后,我便听从了山长的教导,令家里人给我谋了个京官,成功破获几个案件后,便被调入了大理寺,如今,鄙人不才,正是大理寺丞,官居正八品!”

第135章 文武联姻

  有着许明奕的照料,常仕进瞬间在牢狱里的待遇提高了几级。

  呆的是如鱼得水,惬意不已。

  他也不着急离开了,反而如同旁观者一般拉着许明奕,让他先别急着给自己平反,而是看一看朝堂上的风向再说。若是依旧混乱,他就避一段时间,需要他时再出来,也不错。

  不然总是搞这种突然抽风一样的事,谁能受得了啊?

  而事实也的确如常仕进所预料的那样。

  圣上醒后,一下子仿佛认清楚了自己时日不长的事实,纠结了大半辈子的储君人选,不到两日便强势确定了下来——正是三皇子。

  哪怕三皇子倾吞江南赈灾款,无才无德,唯一的岳家徐将军又是个挂名蹭功劳的,可依旧挡不住贵妃娘娘受宠,三皇子本人得皇上的心啊!所以即便朝堂众臣大多数都持反对意见,胡丞相更是带领不少阁老静坐大殿之上,以示不满,皇帝依旧任性的坚持选择。

  整个三皇子党皆兴奋不已,自以为得了从龙之功。

  而大皇子这边则灰心丧气,一股大势已去之感。

  “要我说,还是您优柔寡断,在开封时若不是您劝我谨慎守礼,静待机会,我们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事情走成这样!”

  大皇子略带埋怨的看向胡丞相。

  那个时候,圣上都中风了,正是混乱之时,若是抢先起兵夺位,岂不是顺理成章?

  他都安排好了,却被胡丞相以“登位不正”为由劝了下来。

  如今可好,白白看着机会流失,大权旁落。

  胡丞相听出了大皇子口中的怨气,心底微冷。

  他是劝了不假,可他也提议让其争取去黄龙府抢功,拉拢华夏书院呢,那个时候,大皇子也没听啊?

  现在倒反过来怪他?

  真是不知好歹。

  两个人因此稍稍离心,而趁着此机会,汪启元却悄然上位,向大皇子进言道,“其实,也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

  “哦?爱卿有何想法,不如细说!”

  大皇子此时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死死的拉住汪启元,称呼也由汪大人变成了汪爱卿。

  “俗话说,要想使其灭亡,必先让他疯狂。一时被封为储君不算什么,圣上还没离世呢,只要在圣上离世前改变皇帝的旨意,那么就算被封了储君,也能再次废掉。更何况三皇子本身便心高气傲,不知进退,我们不如先捧着他,让他狂妄起来,那么,等圣上看清楚立了三皇子之后的后果,也就会知晓选择的错误了。”

  大皇子双眼顿时一亮,惊叹道。

  “有道理,就这么办!”

  汪启元见他被说动,继续进言,“而您只需要呈现出和三皇子截然相反的态度便行,他狂妄,您就谦卑,他索要,您就给与,他冷漠,您就关爱弟弟妹妹与父亲,比如四皇子的女儿赵天阙,听说前一段时间便被三皇子所禁足,不允许她回到华夏书院继续读书,您若是能在圣上面前提一提,皇上必定认为您重视亲情,反而会高看一眼。”

  这,便是以退为进,先示弱,后夺取。

  用在争宠上好用,用在争储上,同样如此。

  大皇子顿时心动,如获至宝,对汪启元也从一个简简单单自己阵营里的人,上升到心腹的程度,很快,对其信重便超过了胡丞相,十分倚赖。

  他按照汪启元的说法一一去做,果然,不久后,圣上便龙颜大悦,称赞其有“君子之风。”

  赵天阙的通行令再次被放出,常仕进的“失言之罪”也被轻拿轻放,关了几天后,便被放了回去,官复原职。

  三皇子憋闷不已,对汪启元一党也更加厌恶起来。

  话说赵天阙在京城中一年,受了不少委屈,可真正一封吐槽抱怨的信都没有给童启写过,汪启元等人的信寄过去的,也被她令折继世、李元昊悄悄追了回来,不允许发出。

  报喜不报忧。

  她总不能一辈子倚赖山长,总也要成长起来的。

  所以童启一整年都不知道赵天阙在京城发生的事情,还以为她过的很好。

  这就导致两个人极大的信息差。

  这一次,逃出京城,重新回到童山长身边,李元昊、折继世等人才狠狠告了一状,与童启说明了京城发生的事情,包括他们与三皇子的博弈。

  童启听闻后,顿时怒不可遏,连发了十道折子,怒骂三皇子不配为君,欺负小孩,同时责怪三皇子妃没有母仪天下的胸襟,不配为后,批的那叫一个文采飞扬,连登了半个月京城八卦榜榜首。

  令三皇子一党嫉恨不已,直接与华夏书院彻底割裂。

  不少人都议论童启不会为人。

  你说你都支持了三皇子那么久了,他好不容易被封为储君,眼看着从龙之功近在咫尺,怎么就不能忍忍呢?

  可童启不愿意再忍了。

  他早就知道大奉朝要完蛋,不管是大皇子即位还是三皇子,结果都不会有多大差距。

  能坚持几年,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既如此,何必还非要讨好附和呢?又不像是学院刚刚办起时那样需要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现在他不少学生也都进入朝堂了,自己也颇受圣上的看重,真要对一对,没准谁胜谁负呢?

  三皇子显然也知晓,所以并没有公开反驳说什么。

  而名正言顺回到童启身边的赵天阙则依旧乖巧聪慧,在经历了一整年的磨练后,她的性格成长了许多,不再像小时候只一味的喜欢打架闹事,掀房追瓦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小书迷,几乎每日都在孜孜不倦的读书,疯狂吸收着童启身边所有的知识,什么事都要追问几句,如同海绵一般吸取着,看的童启既欣慰又心疼。

  炎黄书院内的公子哥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突然多出了个小师妹,可时间久了,发现其年龄虽小,文武却皆胜于他们,不由得好胜心也跟着燃烧起来,反而动力更强了一些。

  时间就这么一日日过下去,仿佛无穷无尽,直到一则消息传到潭州,彻底点燃了童启的神经。

  ——皇帝准备将岳灼华指给三皇子当侧妃了!

  这消息来的蹊跷,无根无据,可因为是潘阆从徐常侍口中听说的,反而真实度极高。

  这下,不少人直接慌了。

  虽然说,岳灼华手上并没有多少兵权,可是她背后却站着柏将军啊!更何况还有一个柏老,如今正担任着华夏书院的代理山长,谁要是能拉拢过去,这可是巨大的助力!

  三皇子自然高兴,认为陛下这完全就是向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