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月捣药
尤其是这种听起来厉害,可历史上却没有任何记载的,他才越不敢相信。
古代皇宫里的御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大家懂的都懂,一辈子只围着那么几个人,整天调理身体,吃不死就行,积累的案例、遇到的症状尚不及乡间的赤脚大夫,唐太宗时期,甚至还有着“悬丝诊脉”的扯淡之事,他可不敢轻易给学生们试错。
见邢御医答得不错,童启又问了几个罕见的病例,甚至担忧对方只是理论厉害,临床实践不行,于是令其一一给书院里所有的老师们诊了一次脉,与医务室扫描系统给出的答案几乎吻合,这才勉强放心。
“看来邢玉树先生确实厉害,既如此,那么我代表华夏书院,感谢您的加入!具体的待遇之后会有人跟您细说,咱们包吃包住,环境绝对不会亚于其他医馆!您只需要教教课,研究一些想研究的医学课题即可,剩下的,我们皆尊重您自己的意愿。对了,这是书院内藏书阁二楼的令牌,您若是想要翻看一些医书,查阅资料的话,也可以随时进去看……”
医书?
这书院里竟然还收藏着医书?
邢御医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若说方才
他还只是对这些人传承医学之道的思想感兴趣,那么现在,就是真的单纯为这所书院而感觉到惊喜了!
医者向来属于小道,藏书更是少的可怜,即便是他,不少书籍,也只剩下孤页残本。
从未料到一家普普通通的书院里竟还会有遗存,简直是意外之喜。
且不论之后邢御医真的进入藏书阁后,看着琳琅满目、整整齐齐失传了许久的医学著作,有多么震惊和热泪盈眶,只说现在,光是童启这番态度,就能够让他感觉到,浓浓的决心。
——对方是真的想要传承医道!
既如此,那女医,看来也并非玩笑话了。
邢玉树心里犹豫了一下,试探着问道,“若山长真的想要收女学徒,我有一人,不知方不方便向您推荐。只是她的身份,可能有些敏感,乃是一名寡妇……”
他脑子里慢慢浮现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清瘦、孤冷、幽丽,却与这俗世,格格不入。
童启眼睛骤然亮起,忙说道。
“哦?身份什么的不重要!只要有才学就行,若是住的不远的话,不妨请来一见!”
他也没想过,这看似最难的任务,竟然会进行的如此顺利,还没等他开始正式招人呢,竟然就快集齐一大半了!
清虚子偷偷瞄了一眼旁边的潘阆,感觉山长这话莫名熟悉。
他忍不住压下心里的吐槽。
感觉自己就职的这所书院画风是越来越奇怪了,就像是收集什么奇葩套餐似的,怎么就没一个正常人出身?动不动就是敏感、不可说。
如今好了,竟然连寡妇都来了!
潘阆和温叶辞本能的觉得不妥,可山长认定了要做的事,且已经后退一步,将综合大楼单独分立,专授医科。
他们再多说什么,未免就显得有些刻薄不近人情,只得暂时作罢。
-
河南府宜阳县,张家医馆内。
一个穿红带绿的媒婆正死死拉着张小娘子的手不放开,笑得满脸褶皱。
“哎呀,不是我说,整个宜阳县,再没有比刘大官人如此用心的了,为了娶你,他甚至连自己的第十八房小妾都给发卖了出去!说是只要你肯嫁过去呀,便允许你过继一个儿子,承欢膝下,继续经营这张家医馆!”
“你也不想看你的亡夫一生心血就这般付之东流吧?好好想想,不是每个人都肯给得出这样的待遇的!过了这村,下次可就遇不到这店了!”
那媒婆边说边甩着自己的帕子,帕子上不知沾了多少香粉,令张小娘子兜头淋了一脸,忍不住侧过头去,不住的打着喷嚏。
门口围聚着不少看热闹的百姓,听到这话都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什么迎娶?不就是看重张小娘子一身医术,想要娶回去给他们刘家免费做活吗?人家医馆开的好好的,若不是他趁着张家办丧事,强买强卖,张小娘子又怎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就是,实在是忒不要脸了一些,小心生儿子没□□!”
媒婆耳中听到这话,脸色陡然一变,连忙呸呸呸几声,掐着腰和门口的人对骂起来。
张小娘子这才趁机将自己的手抽出,连忙后退到几步开外的距离,冷冷注视着这一场闹剧,心神黯淡。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四次了。
自她守寡之后,便仿佛从原本的大夫身份重新回归到了女人,即便之前顶着同样的脸救了再多的患者,可此时,一切都成了空。
大家在意的不是她的医术,而是有没有男人,似乎没有个男的做靠山,做依靠,便犯了滔天的大罪。
丈夫在时,她是悬壶济世,在世菩萨,而丈夫死了,她便成了抛头露面、不知检点。
这世道仿佛逼着她低头,就像是群狼眼中的一块肉,看不得她独身。
似乎任何男人,只要性别为男,便能成为她的统领者。
她的担保,她医馆的所属以及她的奴隶主。
只要她不答应,那么这份骚扰便会永久进行。
即便她出身医学世家,祖上也曾与邢家齐名,可不是男人,便皆不作数了起来。
张小娘子已快记不清上一个来店里认真看病的患者,到底是何时了。
心灰意冷之间,伴随着吵嚷声,一阵马车清脆的铃声响起,“哒哒哒”的马蹄踏过街道,缓缓驶入了这条巷子。
全胜镖局鲜明的旗帜挂靠在尾部,两个年轻的壮汉并一位妇人小心翼翼的走了下来。
“请问,这里可是张小娘子张白芷的家么?我们是华夏书院的人,奉山长之命特来此邀请您前往书院,就任博士一职的。”
王厨娘恭敬行了一礼,端起架势,整理着自己的衣摆,挺直了腰板说道。
一双眼却忍不住偷偷观察着医馆里那清瘦单薄的女子,——那位很可能是自家女儿未来师父的人。
态度谦恭不已。
张小娘子一愣,半懵半傻的还了一礼,这才接过那盖有华夏书院印记的邀请函,大脑中一片空白。
华夏书院?
那不是河南府最著名的只教授科举人士的地方吗?
什么时候也收女人了?
不对,这并不是让她去读书,竟是……让她去教书?
博士?
我吗?
别说张白芷了,就连周围围观的百姓们都齐齐怔住了,尤其是那刘大官人请来的媒婆,更是想也不想便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
“你这妇人莫要作怪,哪里的书院会请一个女人去教书啊?而且张小娘子只会医,不会文,你们怕不是请错了?”
“张家医馆,张白芷,我们没请错。而且谁说我们是请去教文的,童山长说了,我们华夏书院要开设一家医科,专门教授医学之道,分为男女两大类,如今请张小娘子前去,正是负责女子医科的单独教育的!”
见王厨娘信誓旦旦,言辞振振,不少人动摇起来,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大声称奇。
而张小娘子更是借机细细询问了一番,这才明白过来推荐她的,竟然就是年轻时与她讨论过针灸之道的邢家第九代传人,邢玉树。
可对方不是进宫做御医了吗?
怎么回来了?
实际上,以如今华夏书院在整个河南府的声望,这名头一拿出来,那是相当的毋庸置疑。
根本没人会拒绝!
可因着“女子当博士”这事实在是太邪门,太罕见,后期竟然连当地的县令都不由被吸引了过来,拿此邀请函一观。
再三询问。
直至确定了,这才放人离开。
张小娘子其实也有点摸不清,她并不了解华夏书院,更不知晓那所谓的单独医科到底是何意,但宜阳县显而易见的是待不下去了了,倒不如索性出去闯一闯。
这世界之大,她却不信,竟没有她容身的地方!既哪里都一样,那华夏书院有着邢家的人,未尝不是个好地方?
因此只思考了一会儿,她便毫无犹豫的,收拾东西跟着王厨娘等人离开了。
而华夏书院内部,除了建立医科的事,童启也在一一清理着之前系统的奖励,看看还剩下哪些没有用。
当摸出一套完整的活字印刷模板及制作方法时,突然,一个想法骤然活跃在他的脑海之中。
既然如今书院里学生众多,很多思想都难以达到迅速统一与理解,那他为什么不干脆开设这么一个通道,与大家及时交流呢?
就像是学校期刊一般。
每月一办。
将一些不好说的,口头上难以概括的,统一当作观点发布在上面,然后引来大家一起谈论,这样也方便后续的学生们入学补课,翻阅理解。
尤其是讲故事的日常任务,他总是忘记了自己说到了哪里,何处说过,何处又没说过。
若从头讲起,又很麻烦。
倒不如干脆写下来,做个纸质留存,也省得重复好几遍。这样想听的学生们也有了查找的地方,可以轻易跟上进度。
而学生们也可以将他们的问题和困惑发表在上面,寻找共鸣,方便书院里的老师们
及时摸透大家的进度,随时答疑解难。
第52章 收医学徒
说干就干。
童启直接请人在后山温室大棚旁边的空地上,另搭起了一间小屋子,专门用来放置活字印刷术的一应设备,并从小厮堆里提拔起了两个人,专门负责此事。
今后书院里一应打印事宜,例如报刊、卷子、各类读书笔记、冷门书籍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效率提升,而这两位小厮,也成功收获了无数艳羡的目光。
上一次的职员大招募,书院里进来了不少新人,但因着童启又是忙府试又是忙蹴鞠大赛的,压根没有时间一一去考察和记人,所以这次他特意腾出时间,好好观察了一番,这才从里面寻到了两位沉稳话少,做事不偷懒且聪慧有度的。
一位叫做墨竹,一位叫做流苏,皆是童母从人牙子那里买回来的死契。
据说去年黄河决堤后,家里死光,只剩下自己一人,所以才自卖自身。
他们本就感激华夏书院的救灾一事,进入华夏后,更是勤勉用心,如今听到童启说令他们负责印刷一事,更是兴奋激动难以自持,当下便恨不得夜以继日,将事情做好,为此常熬到大半夜,去研究活字之事,幸而被童启发现,屡次规劝,这才勉强放松了一点神经。
第一批印刷的东西,童启没打算搞得太花里胡哨。
恰好逢医科招生,需要宣传。
系统虽没有发布任务,但童启本着“老师都请来了,肯定学生也要安排上”的逻辑,准备在整个河南府大肆招人。
不同于科举学生尚且需要一定的门槛,这一次,他打算走统一学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