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 第326章

作者:油爆香菇 标签: 穿越重生

  作为天海的邻居,自然也试过向河尹扩展地盘——结果么,呵呵了。连商贾都不愿意跑来做生意,只能说明这地方的确穷得榨不出油水,再加上几个地头蛇豪强压迫……河尹就是一株树心空洞,树根腐朽的死树。

  如今,这株死树却能枯木逢春。

  徐解道:“咱们出去走一走。”

  他作为吴贤的使者,吴贤又是沈棠的“吴兄”,这一头衔不仅能保证他在浮姑畅通无阻,还能保证他有专门的“导游”领路介绍。只是,徐解没想到“导游”会是顾池。

  沈棠帐下四个文心文士之一。

  二人互相见礼。

  气氛融洽,很快便以表字互称。

  顾池姿态磊落,带着徐解到处逛,跟沈棠一样不去管什么面子工程,大大方方展示自家的穷,穷得理直气壮。徐解甚至还从顾池脸上读出了隐隐约约的自豪。

  徐解:“……”

  这有什么可自豪的?转念一想,能令枯木逢春,也确实值得自豪。

  殊不知,这跟打秋风一道理,要诀就是“不要脸”、不能“端着”,穷得坦坦荡荡。

  顾池带着徐解来了西南角。

  运动会的“主会场设施”还未完全拆解,看着凌乱得很,顾池解释:“文注来得迟了几日,若早来几日,还能赶上运动会。”

  “运动会?”

  “嗯,主公想让庶民也跟着乐一乐。”顾池没隐瞒,主动说了点儿,徐解有心,随便派个人就能打听一清二楚,没隐瞒的意义,“池私以为每年都能办一回……”

  徐解何时听过这些,当他听到活动有骑猪项目,第一的勇士是扛着猪冲到终点,还捡了漏,奖品是沈君从猪仔养大的大肥猪,讶然之余也被逗笑:“当真如此?”

  “望潮,这又是何处?”

  不知不觉,他被带到“浮姑百货杂铺”门口,店门大敞,货架林立,隐约还能看到店中有几人在货架前驻足迟疑。看着像商铺,但他又确实没见过这种形式的商铺。

第323章 打秋风(中)

  “这是?”

  徐解面露好奇。

  顾池笑着邀请他进去看看。

  一边介绍:“这是治所开的铺子。”

  “治所开的铺子?是沈君的意思?”

  “是。”

  “这倒是奇事儿。”

  徐解没想到这位年幼的沈君还懂商贾之事,要知道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各地政策多以抑商政策为主,商贾不事生产却掌控着大量的钱财,历来被当政者忌惮。

  小商贾也就罢了,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罢了,而那些大商贾,身后无一没有世家豪强的影子。他们手中一般都会养着一批私兵,走商之时,列队而出,车马鼎盛。

  不然怎么保护贵重货品安全?

  越是大商贾,手中私人武装力量越强,这本身也是个令人忌惮的不安定因素。

  因此,历来都要限制商贾的地位,设置高额的市税,也有利于治下民生稳定。

  商贾是不入流的,地位末等。哪怕是徐解背后的徐家也很少亲自沾手生意,全是交给下人、亲眷或者关系比较远的旁支亲戚打理。一地郡守亲自搞生意,少之又少。

  说出去其实挺掉份儿的。

  不过,徐解作为徐家家主自然不会这么想,徐家能有今日少不了家中各项基础产业,没这些,族中子弟吃穿嚼用靠什么来?人长得再高,双腿还是要踏着地的。

  他跟着顾池有说有笑地踏入“浮姑百货杂铺”,一入内便被塞了一只小小的竹篮。

  “这是?”

  顾池道:“是竹篮。”

  徐解当然知道这是竹编的竹篮。

  甚至还知道浮姑附近有竹林。

  但递给他一个竹篮做什么?

  顾池也向“导购”要了一只竹篮子,垮小臂上:“主公唤其为‘购物篮’,用来装杂铺内的货品。文注,若要货架上的东西,只消唤人过来,打开给你取下来就行。”

  一段时间发展,百货杂铺里的货品种类也多了起来,不似一开始那寒酸的几样,货架还重新打造一番,加上了竹制的小门。

  客人要买的时候让“导购”开门取下。

  这么做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沈棠不吝啬用最坏的一面揣度人性,浮姑毕竟是穷地方,穷山恶水出刁民,开放式货架容易频繁被盗窃。每个客人都派人盯着也不现实,干脆就给货架按个门。

  客人进店选好货,再让人去取。

  当然,一些比较贵重的货品是不放在货架上的,只有一个样子货,要去库房取。

  之后去柜台门口结账就行。

  徐解听得入神,喃喃:“还能这般?

  百货杂铺面积比之前大了许多。

  货架与货架之间可以轻松站两个人。

  徐解又注意到货架商品下面挂着竹片。

  这种竹片一般是用来标价的,他也知道,但新奇在于竹片上面不是熟悉的字,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图案,问:“这是?”

  顾池道:“价格。沈君觉得庶民很难认懂复杂的数字,便取了几个比较简单的图案代替不同的数字。店铺外头的牌子第一行便写着从零到九的数字。庶民记起来简单,记住每个图案对应的数字,进店就不再需要频繁问价,直接看标价牌子就行。”

  徐解一边认真听一边认真记。

  “原来如此,确实新奇。”文字数字也简单,但对于庶民而言还是不好记。

  正常情况下,像浮姑百货杂铺这么大的铺子是需要不少人打理的,但客人能自己看标价、挑选货品,无形中是压下了铺子的成本,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

  在徐解看来,这些都算得上“商贾经营秘籍”,顾池却没隐瞒的意思,出奇得坦荡直率,不仅大大方方让他看,还仔仔细细向他解释,热情好客到让徐解受宠若惊。甚至让徐解产生一丢丢的怀疑——眼前这相貌羸弱的青年,他真的……是个文心文士?

  这画风不太对劲啊。

  进来逛啥也不买,徐解面子挂不住,便意思意思买些贵的,也算交“束脩”了。

  以徐家大家主的眼光来看,杂铺内的货品都不上档次,转念一想也能理解,毕竟是面向庶民的铺子,东西太好人家也买不起。

  徐解在顾池陪同下将每个货架都看一遍,还真让他发现一些有意思的规律。

  诸如货品会根据使用途径分类,这能大大节省在杂铺内滞留以及找寻货品的时间,目的性会更加明确;诸如比较常用的货品会放在手可以轻易够到的地方,太高或太低的位置摆放使用频率不会太高的物件……

  徐解琢磨透这些。

  道:“沈君此举不在于利啊。”

  顾池问其何意。

  徐解笑着抬手指着周遭这些货架:“若是商贾,定要想法让进店的顾客在店内多停留,多停留才能多买,再将昂贵的、利润高的放在最顺手的位置……只是纵观杂铺内的布局,完全与此相悖,故而,沈君意不在利。”

  顾池:“……”

  好家伙!!!

  不愧是天海徐家的长房,这厮果真是个奸商!这才进店多会儿就想了这么些!!!

  哦,现在还是家主了。

  不愧是能成为家主的男人!

  顾池调整微表情,免得露馅儿。

  此时徐解也招来“导购”说要几坛酒。

  “导购”是个五大三粗的男人。

  此前是干土匪的。

  之后被沈棠收编旗下,因其对数字敏感,算数能力不错,长相也比较亲民,于是被调来这里干活。他看了一眼顾池,面有难色:“这每日限量供应,以‘酒条’换取……”

  徐解懵了一下。

  什么“限量供应”?

  什么“以酒条换取”?

  又是陌生新奇的词汇。

  这些问题问顾池就行了,而顾池眼神示意待会儿再细说,转首对“导购”道:“文注是沈君的贵客,不同于他人。你去取来就是了,若有人问起便说是我的意思。”

  “可这不合规矩……”

  “导购”越发为难。

  徐解正琢磨这是什么意思,却听耳畔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男声,还带着几分莫名调侃:“老夫当是什么事情呢。规矩便是规矩,岂会因为你顾望潮就不顾规矩?”

  徐解循声看去,眼睛一亮。

  无他,此人一眼看去便不凡。

  顾池苦笑:“杨公。”

  他侧过身露出身后的徐解。

  杨都尉只是微微一瞥便知这位真是“贵客”,浑身上下都透着“贵”气,也打消了看顾池热闹的心思。冲“导购”招手,吩咐道:“你去后边儿将吾那几坛取来,快些。”

  说完又对顾池说:“酒条你出。”

  顾池好笑:“行行行,不会坏了规矩。”

  没多一会儿,几坛酒全部取来。

  柜台这边,杨都尉让徐解检查每一件有无问题,然后冲顾池说道:“结账。”

  徐解这才看到所谓的“酒条”。

  只是很普通的木片。

  看起来像是契卷一样的东西。

  徐解不解问:“不能用银钱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