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 第572章

作者:油爆香菇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家小娘子:“你怎么知道?”

  “见得多了。”

  赵家小娘子瘪了瘪嘴,踢着溪边小石块,低声道:“因为阿父阿母想要给我议亲,我不情愿。才不想年纪轻轻就……娶媳妇……就、想出来两三年混出点名堂再回去……”

  “普通人想闯出名头可不容易,以你身手能力,即便上战场,几战下来幸运不死,至多混个百夫长。”这还是往高了说。他也是第一次碰到因逃婚而离家的小郎,对方虽有几分江湖经验,但只比愣头青好点儿。碰上棘手敌人,大概率会稀里糊涂丢掉小命。

  便劝她:“再者,成婚也没什么不好。”

  赵家小娘子睁着眼睛撒谎。

  “身无寸功,如何成家?”

  “哈哈,你倒是有志气。”

  青年文士被她逗笑。

  便问她:“那你打算去何处立功?”

  赵家小娘子懵了一下。

  这个问题她还真没想过,她离家出走单纯就是为了逃避议亲,至于“混点名堂回去”,不过是她随口胡诌的。青年这么一问,她顺着这思路就往下想,良久才摇摇头。

  她身边也没个随从打掩护。

  贸然参军与一众男兵同吃同住……

  暴露身份被丢出军营事小,怕就怕被人以违反军纪为由丢入妓营,那真就完蛋了。

  青年文士啧啧道:“你连自己要去何方都不知,谈什么建功立业、混出名堂呢?”

  赵家小娘子:“走一步算一步。”

  青年文士摩挲着下巴,思忖了片刻,出于好心,提了个建议:“小郎,你我投缘,不如结伴同行?反正你也没有具体要去的地方,与其跟着商队走一步算一步,倒不如跟在我身边一阵?一则安全,二则能静心思考何去何从……待你有了主意,你我再分开。”

  赵家小娘子略有些心动。

  但又不敢贸然答应。

  谁知对方是好是歹?

  陌生人对自己释放善意,要么是真正善良,要么是另有图谋,切不可掉以轻心。

  青年文士还真没啥恶意。

  这小郎年纪小小,毛都没长齐,在外能活几年?若能套出底细将人送回家中,也算自己日行一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了。当然,对方实在不想回去他也不勉强。

  人各有命,生死在天。

  赵家小娘子问:“先生打算去往何处?”

  青年文士:“陇舞郡。”

  她脑中浮现一词——沈君!是自家阿父为了报恩跑去白干两年活儿的救命恩人。

  “先生去那里作甚?”

  青年文士倏忽弯起眉眼,笑容比方才阴冷些许,看着愈发像个盯着小孩儿的拐子:“偶然得知有个旧交在那,去拜访。”

  赵家小娘子下意识握紧枪身。

  有杀气!!!

  听着不像是旧交,更像是旧仇。

  她也不敢说,她也不敢问。

  “听闻陇舞局势刚安定,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小郎不妨去那里碰碰运气?”

  他前阵子才进入庚国境内。

  专程拜访一位隐居名士。

  从对方口中听到一个熟悉的人名,还是他认识的,那名士道:【这厮写信来邀吾出仕,将那主公吹得天花乱坠,天上有地上无。只是,他的主公,哪个不薄命?】

  青年文士:【……】

  名士继续吐槽:【出仕八年死七个主公,想来这位沈君又能给他‘恶谋’名声添一笔。】

  青年文士:【……】

  隐居名士再道:【吾若应下,收拾行囊下山,怕是前脚刚到,后脚就能见到白幡。】

  青年文士:【……】

  祈善朋友圈拒绝他的出仕邀请,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主公命太短,自己下山干个两月再回来,还没来回路程时间长。

  青年文士问:【他在哪里?】

  隐居名士:【说是在陇舞。】

  青年文士辞别隐居名士,下山后直奔陇舞郡而来。路上顺便拜访拜访徐解,结果不凑巧,人不在家。他也不耽误时间,寻了个商队继续上路,遇见位有意思的女郎。

  嗯,是个女郎。

  只是赵家小娘子不大情愿。

  她再顽劣也知道因为自家阿父跟陇舞郡那位也不清不楚,导致阿父正经主公吴贤吃味。自己若是跑过去了,引起误会不好。便问:“天海也不错,为何要是陇舞?”

  青年反问:“你可是朱门出身?”

  赵家小娘子摇头:“算、出身寒门。”

  青年道:“来此之前,打听过各家情况。天海是最不适宜的,本地世家党同伐异,寒门出身想出头可不容易,更何况你还是个普通人。附近的上南谷仁倒是有仁名,帐下也没什么大矛盾,但人家兄弟多,都是自家人,你一个普通外人如何混得进去?”

  跟着又说了附近几个比较大的小势力的优劣,总之,不适合普通人发展。

  赵家小娘子不服气,赌气道:“莫非陇舞就有普通人一展拳脚的地方?”

  青年文士又露出人贩子笑。

  “跟以上几个相比,算是。”

  赵家小娘子心底动摇几分。

  说实话,去陇舞有利有弊。

  以阿父跟沈君的交情,自己真碰见麻烦,还能借对方庇护,不至于真阴沟翻船。

  她离家出走也只是一时赌气。

  可没想丢掉小命。

  “行,那就去瞧瞧。”

第548章 官府办事

  说是同行,赵家小娘子仍存了几分戒心,但一路上青年文士表现克制有礼,有意无意在照顾自己,丝毫没有将她打包略卖给谁的意思。时间一长,逐渐放下戒心。

  青年文士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信手拈来的一则趣味故事就能让她听得津津有味。

  “先生这些年去过哪些地方?”

  赵家小娘子渐生好奇。

  青年文士:“记不清。”

  “为何会记不清?”

  “因为去的地方太多了。”

  赵家小娘子面露艳羡:“那真好……”

  青年文士轻讽:“天涯漂泊,无处为家,无处可依、无枝可栖……如何算得上好?”

  听出对方话中落寞怅然——赵家小娘子曾在阿父与秦叔叔面上看到过一模一样的情绪,那时她年岁还很小,只隐约记得四周兵荒马乱,哭喊交织,阿娘将自己紧紧搂在怀中,双手捂着她耳朵,努力隔绝外界嘈杂声音入侵她的小世界——她识趣地转移话题。

  阿娘说的是对的。

  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一段不愿提及的过往,是外人不能轻易涉足的禁区。

  辞别商队,踏上前往陇舞郡的路。

  偶有不长眼的打劫,看到青年文士腰间文心花押也会自觉退去,也有仗着自己是低阶武胆武者,不将“孱弱文士”放在眼中。结果便是反误了卿卿性命,尸体反哺大地。

  赵家小娘子心有余悸。

  她以为自己的手段足以自保,却不想低估了外界的险恶,又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她可以应付寻常成年大汉,但碰到这些穷凶极恶的武胆武者,她大概率是九死一生。

  自己又不可能一直跟着青年文士。

  因此,随着陇舞郡越来越近,她的心也开始动摇——要不要抵达后联络阿父他们?

  阿父这么偏爱自己,若她哄哄对方,撒撒娇,兴许能将议亲再往后拖延几年?

  赵家小娘子迟疑不定。

  直到踏入陇舞还未纠结出结果。

  这日,二人坐在一处茶肆歇脚。

  青年文士抿了口清水,闲谈道:“听说陇舞郡去岁冬日刚经历一场大战?如今看来,不说四处萧条,竟连春耕都没耽误。”

  往来庶民虽身着葛布破衣,平均一人七八补丁,但面貌精神不错,不似他处麻木。

  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完全绝望。

  日子有盼头就有希望。

  赵家小娘子暗暗挺起胸膛。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功劳……”

  她阿父在陇舞郡也倾注过心血。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马蹄声,愈来愈近,赵家小娘子下意识抬头轻瞥。

  那是一匹浑身枣红的高大战马。

  马背上,少年一袭朴素干练灰衣,腰间一根白色系带,将其腰肢勾勒得有些纤细。少年身形偏清瘦,此时一手抓握缰绳,脊背微弓,稳稳坐于马背,快似一道疾风。

  随着马蹄声接近,耳力稍弱的普通庶民也听见了。不是好奇看一眼,便是毫无兴趣地忙自己事。唯独一人不同,茶棚角落那名尖嘴猴腮的男子慌张起身,任由茶水打湿衣摆,抱起桌上包裹就想往外横冲直撞,惊扰附近几名茶客,引起众人极大不满。

  “你怎么撞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