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第12章

作者:木头山 标签: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对于这些天天去打扰李稻花的人,李清泉是深恶痛绝,他们是在扼杀一个优秀的作家。

  “当作家能有创汇重要吗,作家能创汇吗?哦,好像能,反正稻花妹子能,不管怎么说,我们这是创汇大事,你别管!”

  两人吵的不可开交,最后还是李稻花把他们分开的。

  “新小说我已经有思路了,下个月,下个月给你,我你还不了解吗。”

  “真的!那叫什么名字啊?多长?是什么样的故事?我觉得你可以试着写写中长篇小说,以你现在的功力,完全可以驾驭中长篇小说。”

  梁宁没有在胡吹,这也是主编的意见,作家的最终方向都是写长篇小说,长篇小说也是极其考验功底的。

  很多作家,尤其是写小说的,都希望自己能够完成一本传世之作,也不辜负来这一遭。

  “就叫《华尔街奇遇记》,中篇,一个亿万富翁的故事。”

  “听起来就有意思,具体……”

  “别具体了,都说了会写,现在轮到我了。”郭为民几乎是把梁宁赶走的。

  转过头,郭为民就好奇的问:“那个亿万富翁的故事是怎么回事啊?”

  “你是来听亿万富翁的故事的,还是来问创汇的?”

  “哦对对对,创汇创汇,差点忘了。”郭为民嘿嘿一笑,实在是亿万富翁这个词太吸引人。

  他把他爷爷的说法告诉给李稻花,李稻花也就明白是什么意思:“那你就告诉他们吧,这事,最好还是弄个合资公司,就是加个外企。

  你们可以随便找个外国人,让他当法人,这样就算是后续有什么问题,也不关你们的事,损失的也不是你们的声誉,你虽然姓郭,可千万别背锅。”

  郭为民觉得,每次他认为,弟媳已经很厉害的时候,她都会再次刷新他的感觉。

  这真不是老实人能想出来的损招啊,这人得多坏,才能想出这种招。

  他暗暗下定决心,绝对不能惹到李稻花,还得让欧阳远不能惹到她,能忍就忍忍,有这媳妇,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长得漂亮,能挣钱,文化水平高,这不是理想媳妇吗,当然,他选他自己老婆。

  李稻花只觉得觉得

  ,郭为民看她的眼神变了。

  “我这就回去告诉我爷爷,我就不打扰你创作了,明天给你送苹果吃。”

  郭为民小心的关上房门,昂首挺胸的回到家,还准备卖关子呢,被他爷爷一巴掌打在后脑勺,就竹筒倒豆,一股脑全倒了出来。

  郭老爷子也觉得,这哪里是农民的闺女啊,地主老财都没这么剥削人骗人的。

  “没骗人,没骗人,咱们这清清楚楚呢,锤纹锅,是纹路,可不敢骗人。”

  真要是盖章定论说是骗人,那第一个进去的就是李稻花,接着就是他郭为民。

  只是郭为民没想到的是,李稻花接下来是真准备骗人,还是大骗特骗。

第13章 吃最火的瓜“书来了!大家都文明……

  “书来了!大家都文明点,排队买,大家都是文化人。”

  “我****,你***快点,我***都等多久了!”

  豫省,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县城,此时的他们跟无数普通的内陆小城市一样,贫穷,信息不发达,反应慢。

  春交会已经过去很久了,他们这里才开始报道这事,北平文艺的《李幺妹下岗记》这一期才到他们这里,他们甚至不知道还有一期《杜鹃创业记》。

  得益于国家的扫盲活动,很多人看常用文字还是没问题的,再结合语境,连蒙带猜的,也勉强能看明白。

  挣钱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贫穷,让他们更加渴望有挣钱的机会。

  没钱买书不要紧,大家可以一起凑凑买一本,一起看,谁要是敢把书弄坏,一顿揍是少不了的,这可是公共财产。

  李家庄,李三柱骑着自行车跟着公社书记到十公里外的县城开会。

  这自行车是用欧阳远寄回来的工业券买的,有了自行车,平时做什么都方便了很多。

  会议内容就是鼓励这些大队长,带着生产队的人一起搞副业。

  现在生产队的副业很多都是一些轻工业产品,比如说什么毛线袜之类的,集体的小作坊,这些轻工业正好跟棉纺厂有相似之处。

  “给大家发个参考资料,大家看看,学习学习,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那篇《李幺妹下岗记》,重点学习。”

  李三柱翻着手里的书,看到作者名字叫稻花的时候还嘿嘿一笑,悄悄跟书记说:“我闺女也叫稻花。”

  书记板着脸说:“别说话,好好听。”

  李三柱赶紧正襟危坐,这大会开完,回去公社还要再开会,传达思想呢。

  他们公社领了十几本书,每个大队分一本,书就夹在二八大杠后面的夹子里,绝对不会掉。

  晚上,李三柱忙活一天,好不容易才有时间看书。

  公社前两年通了电,但是很多人家都不舍得用电,一块钱一度的电,他们一年下来都不一定能挣一百块,分摊到每一天,三毛,都不够一度电的。

  大家都还是用着煤油灯,反正煤油灯也用不了几次,不用担心近视问题,平时天一黑,很快就去睡觉。

  再次看到作者名,他又忍不住跟林金凤说:“你看,这个作者的名字跟闺女名一样呢。”

  “我看看……呦,还真是。”

  正在纳鞋底的林金凤凑过来,看看名字,把手里的针在头皮上蹭蹭,边纳鞋底,边说:“也不知道闺女在北平咋样,她一个人在那,孤零零的,多可怜。”

  “她咋是一个人呢,那她男人,欧阳,他就不是人啦。”

  林金凤没好气的说:“我是那意思吗,我可怜我闺女都不行。”

  “那不也是我闺女,真舍不得,那当初闺女要嫁欧阳的时候,你怎么不说。”

  “我敢说话吗,你这个大队长都同意了,我敢说什么!”

  两人声音越说越高,某个瞬间,同时不吭声,只剩下煤油灯的黑烟缓缓升腾。

  “我想闺女了。”

  李三柱没吱声,他也想,但是他不能说:“早点睡吧,改天,写信给他们,他们学校应该有电话,问问电话,到时候打电话给他们。”

  昂贵的交通费,李三柱也没能力说带着林金凤去看闺女。

  郭为民给李稻花送了袋苹果之后,李稻花就没再见过他,听说他天天早出晚归,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干什么。

  没了琐事打扰,李稻花也就能专门的写她之前许诺的新书《华尔街奇遇记》。

  如她所说,这确实是个亿万富翁的故事,不过这个亿万富翁是个骗子。

  梁宁之前听到消息就回去复命,她的任务可是非常重要的。

  李稻花的两篇小说现在都是全民追捧,北平大马路上,十个人里,有一半人手里都有北平文艺。

  原本冷冷清清的营业执照办理处,现在也是围着不少打听消息的人。

  当然,绝大多数只是来打听打听,看看情况,看看别人都来做什么,破釜沉舟,豁出脸的勇气,不是人人都有的。

  因为没有路,为数不多的办理营业执照的人都是把李稻花的创业记当做教科书来用的。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里需要重点注意,哪里需要找人帮忙……

  有些速度快的人,已经吃到了第一批红利,他们也不傻,当有人问挣不挣钱的时候,就说还行,能吃上饭。

  其实背地里偷偷数钱,数的嘴都合不拢。

  但是人多了,总会有人喜欢炫耀,说自己一天就能挣多少多少钱,你要是给足情绪价值,他甚至还会指点人,怎么估计别人一天挣多少。

  根据他说的方法,围观群众很快就反应过来,之前说不挣钱的人,很多其实都挣钱,只有少数人,是真的不挣钱。

  八九十年代,正是经济起飞的年代,创业成功的概率非常高,跟后来的创业环境完全不同。

  有了理论,身边又能明确的看到实践,没有工作的小年轻们心思都活络起来,保守派的家长们也没有之前那么反对。

  北平文艺的销售量达到新高峰,并且还在不断上升。

  李清泉跟梁宁说,这基本上是无法复刻的销售量,哪怕是李稻花自己,恐怕也没办法超越这两期的销售量。

  说的很好,“但是她的新书是个亿万富翁的故事。”

  刚刚还在感慨的李清泉被水呛到,不停的咳嗽,很久之后才缓过劲:“美元?”

  “这我就没问,感觉问这个有些冒昧吧,显得我多嫌贫爱富一样,再说,就算不是美元,亿万富翁也很有钱啊。”

  79年2月份,报纸上才第一次刊登了万元户的故事,在万元户都是稀罕物的时候,亿万富翁那更是降维打击。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亿万是什么概念,它跟一万相差多少。

  “你说的没错。”李清泉觉得自己实在是飘了,亿万富翁都敢想着是美元了。

  国内此时每年的外汇储备量也不过是几个亿,偶尔还得倒挂。

  “你可得好好看着她,可不能让别人抢走,她也算是咱们北平文艺走出来的青年作家,怎么也得多留一会儿。”

  李清泉都不敢说让她一直留在北平文艺。

  欧阳远最近也有些烦恼,他平时跟同事们的关系也只是泛泛之交,主要是,他的同事很多都认识他爸。

  在交往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提起他爸,有的人甚至会把他和他爸做比较。

  可最近,不少人都来找他套近乎,说是大家都是同事,要好好相处,其实他们都是想让他帮着问问李稻花挣钱的事。

  想知道李稻花有没有什么挣钱的门路,都不用挣大钱,挣点小钱就行,带带他们。

  或者是,她之前帮川省棉花厂那么多忙,川省棉花厂不得表示表示,李稻花手里有没有招工名额。

  欧阳远一点都不想帮他们问,他也不想让李稻花烦恼,她还要写稿子呢,脑子里装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对她大脑影响不好。

  他不会跟人吵架,只会跟他们说稻花现在忙着写稿子,没时间理会这些。

  他也知道,最近有人在背地里偷偷说他小气,说他指不定是准备把这赚钱的机会留给自己家里人。

  欧阳远觉得,他们说的对,要真有赚钱的机会,他不把这机会留给家里人,给他们,他脑子不好使了?

  他只是文化水平不高,不是智力有问题。

  李稻花就直接的多了,春天之后,天气越来越好,就衬得家里更加憋屈。

  她更喜欢带着凳子到宽敞的户外,找个人少的角落,坐着写到饭点,直接去食堂

  吃饭。

上一篇:当气运之女死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