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 第26章

作者:小胖柑 标签: 豪门世家 美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对,对!很好吃了。”

  “这种方便面肯定会被抢购。”

  “对了,崔总,你们什么时候跟谢厂长这里合资?”

  “崔总合资之后,会用日本的生产线吗?”

  “崔总,你们合资之后,配额是不是会多一点,我们能不能多拿点货?”

  “对啊!对啊!要批条子吧?”

  “……”

  听到这样的评价,崔慧仪一时间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得太多了?看起来大家都很喜欢他们的面。

  有些事啊,自己琢磨是没用的,还是得让专业的人来品评,比如这群人就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了解这里的市场……

  “什么味道?”

  空气中鸡饭的香气还未消散,一股酱香冲散了原来的香味。岳宝华端着一个搪瓷盆,岳宁端了一个碗,两人来到了窗口前。

  他们一到窗口,人们便围了过来。岳宁手里是一碗油润的褐色酱料,岳宝华的盆里是煮过的方便面。岳宁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酱料倒入方便面里,快速拌匀,酱香随着方便面里的蒸汽升腾起来,大家的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了。

  岳宁抬头看向崔慧仪:“捞面,你先尝尝?”

  崔慧仪递上她的碗,岳宁给她夹了一筷子面条:“回港城,我们一起改良一下面饼,捞面的面饼要更劲道些。我还有一个浓汤面,马上也好了。”

  岳宁把打面的工作交给打饭阿姨,自己继续回到灶台,她在等炉灶的余温把高汤粉焙干。

  被油润的酱汁裹住的方便面,送入口中,大家只觉口水四溢。以前只知道方便面是为了方便,从没想过它能如此美味。

  所以刚才大家觉得港城那个方便面只要面饼没有油腥味,汤料鲜咸,就已经很好吃了,肯定能大卖,可现在他们不这么想了。

  岳宁拿了一个碗过来:“酱料里没放辣,谁要加点辣椒油吗?”

  “吃完了。”有人抬头说,“再来一口,我加辣试试。”

  “没了,全都没了。”

  “还有吗?我吃辣,我要加辣。”

  “那……那就算了。要不等下加在鸡汤面里?”岳宁笑着问道,“味道还可以吧?”

  “你们能卖这个酱料吗?”有人问。

  “对,对,就这个酱料,拌饭拌面都好吃。”

  岳宁伸手示意崔慧仪:“你跟崔总商量,我只是帮她来改良口味的。”

  崔慧仪笑了,方便面竟吃出了新业务,酱料?可现在不是应该先回去开发这个新品捞面吗?不是说为了适应北方人的口味吗?怎么她这个港城人也觉得超级好吃?

  崔老板还在品味嘴里的味道,他是做调味料起家的。

  年轻时,他替马来亚的一家糖厂做代理,把糖卖进了立德。他勤快,只要客户有需求,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那时候肉桂粉还不是很普及的调料,立德一直合作的那家洋行没有准时给立德供应肉桂粉,立德的人给他打电话,他连夜跑遍港城,都没买到足够的肉桂粉。后来他打听到河内一家商行有货,便让人搭第二天的班机,把肉桂粉送进了立德。虽说花了大价钱,他却只收了正常肉桂粉的价格。

  经此一事,立德的项老板对他好感大增,调料生意全部交给他做。

  战后的港城,华人上层大多是从上海来的富商,小部分是像他这样从潮汕到港城讨生活慢慢发迹的人。入了项老板的眼,就能融入他那个圈子。通过乔家,他的货品打入了鸿安超市和鸿安百货,销路一下子拓宽了,生意蒸蒸日上,后来他自己建起了调味品厂。项老板也看中了他,到最后还把独生女儿嫁给了他。

  作为一个白手起家,打拼到如今身价的老板,他在这个酱料里尝到了当年让他事业腾飞的肉桂粉的味道。

  “各位,我们崔家除了做方便面,还做调味料,崔记的调味料不仅在港城有名,在整个东南亚市场乃至欧美市场都有销售。这个酱料确实非常好吃。回港城后,我们也会尽快考虑来内地合作调味料的事宜。”崔老板跟大家说。

  “你们都有什么调味料呀?”

  “除了日常的酱油、蚝油,我们还有南方的沙茶酱、柱候酱、叉烧酱等特色调味料,还生产番茄沙司、咖喱酱等风味酱料。”崔老板信心满满地看向还在忙活的祖孙俩。他和岳宝华相识多年,当年岳宝华连烧腊的方子都给了辉煌,看来下一代的情谊也能延续。他说,“等回去之后,我们会好好研究开发针对内地,尤其是北方市场的酱料。”

  岳宁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她端了一碗料,提了一个暖水瓶过来:“姐,这就是我做的高汤粉。你来冲调,我去煮面。”

  打饭阿姨拿来一个搪瓷盆,崔慧仪放入高汤粉,用热水冲下去,开水瞬间变得奶白起来。

  岳宁把煮好的方便面端了过来,倒入冲调好的面汤里,再加了一勺蒜香鸡油,带着遗憾的口气说:“我怕麻烦,尽量选了常见的材料,而且时间有限,也没有做与高汤配合的油料包,这个汤料做出来还是有些寡淡。大家凑合着吃,尝尝味道。”

  “你这还叫尝尝味道?”第一个吃到面条的大哥说,“这都像家里炖的鸡汤了。”

  “也不是,家里的鸡汤只有鸡汤香,没有这个香气。”

  “我还是喜欢刚才的拌面。”

  “对,那个拌面真的绝了。”

  “……”

  显然,这个鸡汤面比圆仔面的调味料更出色,但是刚才拌面酱料的冲击太过强烈,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汤面很好,可还是没有拌面好吃。

  岳宁还在等崔慧仪表态,却发现崔慧仪正含情脉脉地盯着她,岳宁被盯得头皮发麻:“姐,你这是?”

  崔慧仪做梦都想进入日本市场,如今日本经济如烈火烹油般繁荣,日本人到处买买买,为了吸引日本游客,全世界著名旅游地都挂上了日语牌子。

  立德的圆仔面,说白了就是跟风日本清仔面,过去根本毫无辨识度。

  然而,在这个鸡汤面里,她吃出了日本拉面里黑蒜油的味道,还有拉面的浓郁。要是用这个配方进军日本市场?崔慧仪越想越兴奋。

  崔慧仪回过神来:“我大致有数了。”

  她站起身,向在座的各位鞠躬:“今天辛苦大家了,等我跟商委商量一下后续事宜,我会通过谢厂长跟大家联系。”

  “崔总,尽快给我们消息,要是能解决配额的问题就更好了。”

  “是啊!是啊!我们都等着。”

  崔慧仪点头:“我会尽快,不过我对内地的流程不太熟悉,只能一步一步来。”

  “崔总,那我们就等你好消息。”

  崔慧仪与他们道别,张师傅是个特别喜欢听好话的师傅,岳宁不停地夸赞他,他如同遇到了知己:“下次来北京,来找我玩。”

  “嗯,我姐要投资呢!这次只是第一次来试试,方子还要改进,到时候肯定要来的,还得请您这个老师傅指导。”

  “这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张师傅说。

  “下次我来北京,要多住几天,一定要吃您亲手做的炸酱面。”

  回程时,谢厂长和刘主任就不送了,大家挥手告别。他们上了车,崔慧仪用粤语问崔老板:“爸,您觉得可以投吗?”

  这还用问吗?岳宁的做法,已经开拓了新的思路。崔老板说:“我没意见,这个配方都是宁宁给你出的,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当然。”崔慧仪说完,转头对岳宁说,“宁宁,刚才我喝你调的鸡汤面时,你知道我想到了什么?”

  岳宁不能告诉她,应该是日本拉面,这个高汤料的灵感来源于潮汕牛肉汤。不过她这个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融合,从各种菜系中汲取灵感,要不然他们的烧腊饭在日本店也不会排起长队。用昆布、木鱼花调味的烧腊,传到国内,一边是老祖宗的棺材板都快按不住了,另一边却是顾客纷纷要求国内也推出日版烧腊。

  反正,她的宁烧腊不一定是最好吃的餐饮品牌,但一直是热度最高的餐饮品牌之一。

  “什么?”岳宁问崔慧仪。

  “像日本拉面。我都能想象,我可以开拓日本市场了。”崔慧仪兴奋地说。

  岳宁摇了摇头:“这个汤不行,用料不够,回去还得再试试。”

  “我知道。我的想法是,你帮我再改良改良,这一款我给你授权费,每一袋上也标注出自宝华楼。行不行?”

  岳宁依旧摇头,崔慧仪这下着急了,她说:“宁宁,你到底想怎样?你就告诉我嘛!”

  岳宁索性坐过去,贴着崔慧仪的耳朵说:“你家二太一直盯着我。她这是要干什么呢?”

  岳宁这么一提,崔二太又收到崔慧仪的一个白眼。

  “我打算推出一整个港式系列的捞面,有豉油鸡味、港式烧鹅味、叉烧味,汤面也做一个系列,主打汤鲜味美。”

  崔慧仪瞪大了眼睛看着她:“回宾馆再说?”

  岳宁点了点头:“秉烛夜谈。”

  “嗯。”

  “姐姐,你了解港城的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吧?”岳宁问。乔君贤也刚回港城,虽说他姑夫是港城媒体大亨,但他应该不太了解里面的具体运作。崔慧仪既然把圆仔面推向了市场,她应该更熟悉。

  崔老板现在满心欢喜,但他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能像女儿那样,把喜欢毫无掩饰地摆在脸上,这种事得慢慢来。

  下午跟岳宝华、乔启明聊天时,得知岳宁的亲妈跑到港城来了,这不就是个机会吗?他问:“宁宁想找妈妈吗?这很容易,让乔君贤找他表哥,亨通电视台、电台和报纸都有,肯定能马上找到。”

  崔二太眼睛里又燃起了希望之火。

  “不是不是!”岳宁连忙否认,“崔世伯,您别瞎猜,对这个妈,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她一辈子别来打扰我。我有点生意上的小事,要跟姐姐商量。”

  崔二太瞬间失望了。

  “什么事?”崔老板问。

  岳宁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崔慧仪也不想在二太面前谈生意,她说:“你等会儿跟我说。”

  车子到宾馆大楼停下,几个人下车往里走。

  岳宁陪着爷爷往里走:“姐,我先回房间洗个澡,等下去你房间找你。”

  “好啊!”

  两人商量好,却见乔家祖孙俩从电梯出来朝这边走来。

  乔君贤看到他们,小跑几步问道:“怎么样?”

  “你知道我今天吃什么了吗?”崔慧仪眉飞色舞地说。

  “吃什么了?”

  崔慧仪得意洋洋地说:“宁宁亲手做的东平鸡饭,我从来不知道鸡饭可以这么好吃。”

  “是吧?是吧?我一直吃华叔的拆鱼羹,吃岳宁做的拆鱼羹时,明明用料不一样,但口感跟华叔做得一样好。好可惜啊!我没吃到。”乔君贤把话题转回来,“所以,你们试得怎么样?”

  “给我打开了思路,我发现不仅是内地市场,就连日本市场都有了方向。”崔慧仪见乔启明也在听,她说,“乔爷爷,您在港城的老板中素有公允之称,今天宁宁给我指明的方向帮助很大,我白拿她的方子和点子不太好,想请您给个建议,怎么分配我们之间的利益,这样才能长久合作下去。”

  乔启明笑了:“今天不行,君贤的小姨和小姨夫刚才吃饭吃到一半,有紧急的事被叫走了,现在刚结束正赶过来呢。再约时间吧,你们也不急于这一天两天的,回港城坐下来谈也行。”

  “爷爷,小姨和姨夫来了。”乔君贤先一步迎向门口。

  岳宁看到门口出现一男一女,他们从大门口的光影里走进来。那个男子灰白头发,戴着黑边眼镜,穿着白衬衫、黑裤子。

  那是……那是……岳宁踉跄地往前走了两步,飞快地越过乔君贤,语气早已哽咽:“伯伯……”

  “囡囡……”那个男子把包交给身边的女子,也快步迎了过去。

  一触碰到莫伯伯,岳宁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

  崔老板很惊讶,岳宝华的孙女怎么对着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哭起来了?他看向岳宝华,岳宝华也一脸茫然。

  乔启明走过来,到岳宝华身边:“我就说宁宁的见识,怎么看都不像在山村长大的孩子。这下谜团解开了。”

  “怎么说?”崔老板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