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尊世界喜欢肌肉男有什么错 第107章

作者:精神状态感到担忧 标签: 成长 穿越重生

  太女没有什么心机。

  她不明白白若松展示的手心算什么证据,但也同样不明白何同光到底为什么要说白若松一派胡言。

  “她都没说这为什么是是证据,何侍郎为何如此激动?”太女不解道,“何不听听她接下来的解释,再做定夺?”

  何同光当然是不能让白若松继续说下去的。

  尽管她如今还不知道白若松手上的疤痕到底意味着什么,毕竟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白若松的冤枉。

  想要定死一个人的罪名,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她不能开口!

  何同光向前,急道:“殿下,白若松此人心机深沉,最擅......”

  铮——

  一声嗡鸣,寒刃出鞘,锋利的尖端直指何同光双目之间眉心的位置。

  是太女身后站着的那个肌肉虬结的女人。

  女人面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位正四品的刑部侍郎,而是一截没有生机的死物。

  “太女跟前,不许再进半寸。”

  女人开口,声音呕哑嘲哳,及其刺耳,仿佛是声带被什么东西破坏过一般。

  何同光面色惨白,冷汗自额角滑落至下巴。她哆嗦着后退一步,竟真的不敢再上前。

  太女见女人拔刀,脸上带着一丝丝无奈:“阿照,不要吓到何侍郎。”

  名为“阿照”的女人被太女说了一句,微微蹙眉,这才收刀入鞘,但目光还是紧紧盯着何同光的方向,一副随时准备取人项上人头的狠戾模样。

  “寺正。”太女道,“请继续吧。”

  大理寺寺正还能说啥呢,太女都开口说要听白若松解释了。

  她捏了捏眉心,都没使用惊堂木,就这手掌一拍桌案道:“罪臣白若松,请继续解释你的证据!”

  白若松才缓过神来,忙道:“我在回乡探亲的前几日,于霖春楼不慎摔倒,双手手掌被碎瓷片划出了深可见骨的伤口。”

  说到这里,大理寺寺正其实隐约有些猜到怎么回事了,但为了让自己身后的文书记录证言,还是继续配合问道:“伤口与你这谋逆的案子,有什么关系?”

  “我去医馆治伤,大夫给我双手手掌都上了药,且用绢布严严实实地包裹了起来,导致我的手指没办法分开抓握东西。”说着,白若松五指并拢,示范着做出了一个笨拙的抓握动作,“所以那几日,我都是这样握笔处理的公文,字迹十分之丑,与平日全然不同。”

  大理寺寺正瞥了一眼何同光,见她呈一脸茫然状,便知道大势已去。

  白若松这罪,怕是定不上了。

  “可有人证物证?”

  “有。”白若松放下手掌,望向一旁的易宁。

  易宁知道该自己出场了,遂站起身来,朝身后站着的孟安姗伸了伸手。

  “这是我自库房中调取的,那几日白若松处理复查的一部分公文案卷。”

  孟安姗心领神会,取下自己挎着的布包,往前递了出去,交给了公差。

  公差双手捧着那个布包,几步来到大理寺寺正面前,将东西放上了架几案。

  易宁见大理寺寺正犹豫着不敢打开那个布包,补充道:“寺正大人放心,这都是我挑选过的,里头没有什么不能看的秘密案卷。”

  大理寺寺正闻言,这才手指一勾,掀开了那个布包,将里头的东西拿了出来。

  甫一展开,那歪歪扭扭,蚯蚓一般的字迹,看得她头都晕了。

  大理寺寺正痛苦地合上案卷,示意公差将东西送去给太女瞧。

  太女虽不大懂分辨字迹,但是这么明显的区别还是看得出来的,刚瞅了眼便笑了起来。

  白若松觉得她们都在嘲笑自己的字迹,自欺欺人地埋着头装起了鸵鸟。

  “何侍郎瞧瞧,这可是刑部司的印章?”

  公差又从太女那里拿了那写得奇丑无比的公文案卷,递给了何同光。

  何同光苍白着脸,取过那公文案卷一看,见上头的日期写着“桓文二十二年,六月初八”,身子一晃,险些站立不住。

  她咬着牙,点头道:“是刑部司的印章无误。”

  既然印章无误,那就说明案卷文书不是伪造的。

  “但谁知道她那时候的手是不是伤了?”何同光却是绞尽脑汁,找到了一个漏洞,“兴许是她诡计多端,预料到了这一日,特地包了手掌做出受伤的模样,就是为了逃脱罪责呢?”

  “倒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太女摸着下巴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何同光的看法。

  何同光为此大受鼓舞,对着易宁追问道:“那么,易郎中亲眼见过她手掌上的伤口吗?”

  易宁没必要撒谎,诚实道:“只见了包裹绢布的手掌,确实未亲眼曾见过掌心的伤口。”

  “不是去医馆之间的么,把大夫叫上来,一问便知。”说着,大理寺寺正挥手叫来了公差,刚想吩咐,突然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白若松是去的哪个医馆,便转头问道,“是玉京的哪个医馆?”

  白若松看向易宁,疑惑道:“大人?”

  她不是提前拜托过易宁将那老大夫请过来作证的吗,怎么如今易宁板着脸全然不曾开口说话?

  是那老大夫不愿意作证吗?

  “是永安区的医馆。”易宁淡淡开口,“不过我今日一早已然去那医馆问过了,据医馆学徒所述,老大夫晾晒药材之际,不小心自高处摔下,磕破了脑袋,如今正处于昏迷之中,做不了证。”

  明明昨日午时之前,易宁去医馆的时候,那老大夫还生龙活虎。

  她不相信世上有这么巧的事情,九成可能是钦元春发现的那个跟踪她的人干的。

  是易宁大意了,当时未曾多想一想,令别人有了可乘之机。

  凡事当然不能一张嘴说说就行,大理寺寺正仍然严谨地派了人去医馆查看。

  众人在审厅中候了小半个时辰,归来的公差肯定了易宁的说法,确实有一位老大夫磕破了头在昏迷。

  何同光大约是此间最开心的人了。

  她双指一并,直指白若松道:“我看就是你为了不露馅,不择手段,打晕了人家老大夫!”

  其实,也不全然只有老大夫能证明。

  那日,白若松大着胆子表白之际,驾车的钦元冬,和马车当中的云琼,都是见过她满手是血,还贴到了脸上的狼狈模样的。

  云琼甚至还撕了一条不知道那里的布料,让她擦脸。

  如今钦元冬不在,白若松是真的担心云琼要站出来为她作证,这样她就不得不解释二人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会牵连出赠送环佩的事情。

  白若松一抬眼,见云琼也在看自己,慌忙道:“等一下!”

  她这三个字是在对云琼说,但除了云琼以外的人却都误会了。

  大理寺寺正问道:“怎么,可是还有什么没说的么?”

  “是,大人,请稍等一下。”白若松将计就计,顺着接了下去。

  她看向易宁,以眼神询问备选,易宁不负众望地对着她点了点头。

  “下官还有一人,可以证明臣的伤口是真实的。”得到回答的白若松立刻朝着大理寺寺正的方向,高声道,“正是那日与下官相约霖春楼饮酒的,翰林院修撰,徐彣。”

  --------------------

  作者有话要说:

  补完了,顺便我改了一下前一章,大家知道我把前一章徐彣的出场删除了就行了,看过的不必重复看。

第121章

  易宁那日自医馆而出,遇到了刚巧遇到了练兵归来的云琼与钦元春,随后得知了自己被人跟踪的消息。

  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也为了能够详细告知云琼发生的事情,她最终选择了跟随着抚国将军府的马车一块回皇城。

  她自然不能像白若松那样,不管不顾就往云琼马车里钻,只能和钦元春一道挤在车辕上头。

  还好因为云琼块头比较大,马车也是定制的比普通的大一些,车辕足够宽敞,能够再挤上一个瘦弱的易宁。

  钦元春一边挥着马鞭驾驶着马车,一边听易宁在一旁把情况都说了一遍。

  在她提到白若松在狱中吩咐她去找医馆老大夫不成,转道去寻翰林院修撰徐彣的时候,一直默不作声的云琼突然开口道:“如今已然过了早朝时间,你的鱼符通不过丹凤门的门禁。”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其后是外朝的含元殿,而含元殿之后再是内朝的紫宸殿,再往后便是女帝处理朝政的御书房。

  三省六部位于太极宫承天门外,甚至于太女的东宫以及内侍省都只能位于太极宫内,而翰林院却可以位于大明宫的紫宸殿西侧。

  这便是“内相”的特殊之处。

  如今正是当值时间,翰林院修撰只可能在翰林院内,而身为刑部司郎中的易宁,在非早朝时间,无女帝诏令,是进不去丹凤门的。

  易宁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一般像她这种需要入内找人的人,只需请监门卫通报,教大明宫内的官员出来领她便可。

  不过易宁并不知晓徐彣欠白若松一恩,只觉双方相互之间是没有什么交集的。所以尽管白若松信誓旦旦说徐彣会帮忙,她的心里其实也没什么底。

  就在此时,易宁身后的车帘被撩开,一只穿戴着臂甲的手臂伸了出来,手中正捏着一条红绳,红绳下则缀着长条形金色锦袋。

  “用我的进。”云琼淡淡道。

  易宁怔愣着伸手,自云琼的手中接过锦袋,手指隔着锦布一捏,感受到里头呈现鱼形的坚硬物,久久缓不过神来。

  其实易宁不大在乎官职品阶这些东西,不然也不会一直蹉跎在刑部司郎中的位置上。可她还是对云琼这种,能够直接将代表自己正三品云麾大将军身份的,装着鱼符的金鱼袋随手给人的举动,而感到震惊。

  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兴许白若松在云琼心中的位置,比她想的要重要得多。

  “元春。”云琼又道,“先送我去延禧门,随后将易郎中送去丹凤门。”

  钦元春和她姐姐钦元冬完全不一样,她从来不多过问云琼的事情,也从来不会对云琼的决定提出什么异议,直接一甩马鞭道:“喏!”

  那时坐在车辕上的易宁还在疑惑,云琼所谓何事进入皇城,直到在大理寺见到成队东宫左卫率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易宁使着云琼的鱼符,果真顺利通过了丹凤门的门禁。

  她自西侧步行穿过昭庆门与光顺门,路过右银台,顺利到达了翰林院所在的大门前。

  易宁从未进去过翰林院,也根本不知道身为翰林院修撰的徐彣会在何处,只得拜托翰林院大门前值守的监门卫去通报一声。

  “便说是……”她一顿,怕自己自报身份后,徐彣会嫌麻烦不来见她,舌头一转,含糊道,“便说有人找就是了。”

  老实说,易宁是抱着徐彣根本不理会她的想法,等待在翰林大门前的。可谁知不过片刻,便有一道身着深绿色官服的细长人影匆匆而来。

  易宁不曾见过徐彣,而徐彣也不曾见过易宁。

  着一红一绿两色官服的两道身影,在翰林大门前大眼瞪小眼半晌,最终还是徐彣先彬彬有礼地一拱手,打破了这尴尬的沉寂,直接开口道:“是刑部司易宁易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