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茶檀
张婶子逗儿子:“你好像还没出试用期吧, 就你们你们的。”
张海星咧嘴笑:“强子哥能单点我跟着他去省城开发市场,就是对我能力的认可。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彩叶姐批准了让我提前入职, 所以你们的儿子我, 已经是金穗禾公司的正式员工了。”
看儿子一副美的冒泡的样子, 张婶子也笑得合不拢嘴:“哈哈哈, 瞧你这傻儿吧唧的样子, 也就你彩叶姐不嫌弃你!”
不过也很高兴儿子的进步, 只是有点不放心孩子去这么远的地方。
可转念一想,人家丁彩叶两口子去了沪市一趟, 就敢往那边迁户口, 在那边开店子。
再往前倒一倒, 她刚离婚的时候就敢拖着孩子往商安扎,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店,还把她弟弟一家也带出去了。
人家都有这种敢冲的劲头, 他们也不能阻止儿子前进的脚步,只能左叮咛右嘱咐, 让他自己在外头注意安全。
张海星回来, 把家里秋天的衣服都拿上了, 次日他大包小包的走, 回头就有人问到张家这里。
“海星不是常回来么?我看这孩子七八天就回来一趟,咋还跟要出远门似的的?”来问的还是本家的张燕她娘。
上回他们心里存着算计,就想再看看、再看看的,结果看来看去人家丁彩叶不招人了。
村里不少人悔青了肠子,光想着等见着丁彩叶再问问,让家里孩子也能出去,结果那边就是不要人。
但大部分还没死心,还有问到丁福明那里去的,但被丁福明推了回来。
不少人还盯着张海星家呢,也有让他帮着捎话的,张海星只说不招人。
等来等去,就有人从电视上看到了禾香的广告,当时村里还沸腾了一阵子,说丁彩叶弄的那个饼干上电视了。
不少人心底又热起来,总想找门路把孩子送到丁彩叶那里去,人家吃肉,他们家孩子能喝点汤也好啊。
张燕她娘每回都盯着张海星,他前脚大包小包的出村,她后脚就来了。
张婶子笑道:“去省城,彩叶安排他跟另一位业务员去省城开展业务。”
受儿子影响,她现在也张口谈业务,闭口谈业务的,大家听着都觉得有点高大上。
“去省城啊?在咱本地不是好好的嘛,咋还得去省城呢。”张燕她娘顿时一脸担忧。
张婶子皮笑肉不笑地道:“你还怕彩叶把我们卖了啊?”
“嗨,不是不是,那不是高荣凤传的瞎话么。”张燕她娘讪笑着解释,她心里第一印象还真是那个传言。
可见传言一旦先入为主了,有多可怕!
不过,张燕她娘也知道没那回事了,只是下意识的心里打突。
她打不打突不重要,毕竟丁彩叶也不会再要张燕。
张婶子现在也知道丁彩叶的意思了,所以她开厂子的事她都没跟村里人说,人家早就招过工的事也没提,但不知道能瞒多久。
打发了张家本族的妯娌,转头跟她男人嘟囔:“光想好事了她,当时咱海星跟着彩叶走,打量我不知道他们背地里说啥呢。”
中心大街的店装修好了,丁彩叶带着店员把定好的用具安置进去,又弄好了墙上的装饰,定好日子,从电台那边上了个广告,就等着开业。
期间也没闲着,她去了趟包装厂,定新包装礼盒,除了饼干这些,她还打算让厂里上面包和蛋糕。
同时,月饼的包装也得准备起来。
弄好包装,就是定原材料。
之后再带着店员做月饼样品,提前放在店里和餐厅里做宣传。
餐厅里一摆,尤其是兴平店,不少从去年就常来吃饭的老顾客一瞧见就勾起了他们的回忆。
“诶,本来还想问问你们老板今年还弄不弄月饼,这就来了。”
“你们去年的月饼我一直惦记着呢,今年我得多买几斤。”
“还是你们橙品积极,这还早呢月饼就上啦?不过去年的月饼真好吃,今年还从你们这儿买。”
甚至有的老顾客已经开始下单了。
公司里的业务员再出去谈业务的时候,也会推一下自家的月饼。
新招了几个业务员,有彭飞带着。
省城那边的就交给强子。
忙忙碌碌中,中心大街店也开了起来,热闹了几日后丁彩叶放手,交给刘霞管着。
她开始忙厂里新品的事。
王琴饼干做的拿手,但她现在职位不一样了,什么都得抓起来,所以丁彩叶也着重培养她,带着她一起跟车间工人做样品,调整配方比例,一遍又一遍,直到合格为止。
临时上了四款,一款牛奶味的早餐起酥面包、葡萄干可可面包、一款海绵蛋糕和一款芝士蛋糕。
面包的保质期在十天左右,蛋糕在七天左右。
先进商厦,第一次每种各上了三十袋,两天就卖完了。
第二次各上五十袋,丁彩叶还叮嘱刘英,来的顾客一定要跟人家讲明白,蛋糕面包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一定要在保质期时间内吃完。
百货大楼那边尝过样品后也各进了十袋试卖,三天才卖完,卖完后没打算继续进,因为他们认为这个销量很惨淡,不值当铺货,还让送货的人去跟他老板说说,也打个广告,提高提高知名度。
结果才隔了两天,一上午就有好几个去柜台问禾香面包的。
售货员说没有,他们就道:“那我去他们店里买。”
百货大楼没有,他们禾香蛋糕店肯定有。
百货大楼这边又陆续开始进货,第二次各要了二十袋,第三次就直接翻着倍的往上提了。
等月底会计把报表交上来,丁彩叶翻着账目有点惊讶。
除了她的蛋糕店,卖的最好的竟然不是商厦和百货大楼,而是几家小卖部。
姜会计笑道:“卖的最好的这几家要么是开在学校里的,要么是学校门口的,芝士蛋糕和葡萄干面包卖的最好……”她往下指指,“而销售量仅次于他们的,是几个开在小区里的小卖部,早餐面包卖的最好。”
“现在家家户户都一个孩子,都紧着疼,早餐也开始学着洋气了。家里人还是老一套,孩子呢,牛奶配面包!”
丁彩叶点点头:“准备新广告,可以在早餐上多做文章!”
但面包蛋糕的广告不着急,再拍,她打算好好弄一弄,眼下得先准备月饼的广告。
还有新厂的事,工程队还没定下来。
给她做装修的老肖打算专走装修的路子了,而且他的队伍也小,接不了这么大的工程。
但建厂子的这个工程还是传了出去,不少人主动来求合作,丁彩叶让他们递交计划书,自己从中筛选。
谢之俊中间回来过几趟,替丁彩叶去见了几个工程头目,商安的有,安平那边的也有。
詹伟忠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有个建厂的工程的消息,这种工程他的队伍吃不下,但可以挂别的工程队,钱匀一部分出去,但以后出去谈别的业务也好听。
他这段时间晦气冲天,步行街那么好的机会轮不到他了,家里还一团糟,詹伟红跟于铁海还没闹明白,他家里那个也嘤嘤的哭了几回,买了好几条金项链才哄好。
这段时间他的啤酒肚都瘪回去了,接的活也都是小活,挣不着大钱。
想往前迈一步,还是得蹭大工程。
大的建筑公司他也有认识的,毕竟也混了这么长时间,他也知道这个圈子的门道,主动让利让的痛快,就搭上了一家建筑公司的船,如果能拿下那个工程,肉是建筑公司的,他能接碗汤喝。
“詹老板,今天晚上我请中间的介绍人和工厂老板吃饭,你过来陪陪。”
詹伟忠正指挥工人拆架子,闻言忙问了地址和时间,最后道:“账我来结!”又压低声音问,“需要安排别的吗?”
他懂门道,也上道,建筑公司这位领导心里也舒畅,道:“还不清楚,晚上看情况再说。你早点过来,让中间人给你介绍介绍。”
挂了电话,詹伟忠催促道:“都加快速度,今天晚上我去接个大活。那个…姐夫,拆下来的铁管扛到那边,一会儿装车……”
以前是大舅哥,现在是姐夫的丁福亮,闻言吭哧吭哧的扛着铁管往指定的位置放。
詹伟忠催着他们干完活,简单交待两句回家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还对着镜子往头上喷摩丝。
那边的赵玉丽心里就开始不舒服了,语气都有点不好:“晚上有应酬啊?”
詹伟忠心情舒畅,正吹口哨呢,闻言道:“是,今晚请工厂那个工程的负责人吃饭。”
“男的女的?”
詹伟忠知道她最近心里不舒服,也有点享受被这么追着问,他就喜欢女人紧张自己,道:“你管男的女的做啥?反正都是财神爷!”
他也不知道男的女的,得去了看看才知道。
作者有话说:
第115章 (捉虫)
自打建厂的消息透出去后, 丁彩叶也体会了一把接请客电话接到手软的情况。
她这还只是透露建厂的消息,没透露厂家名称。
一开始她打算直接说明情况, 但郭大雷不建议, 说:“要是大家为了跟你套近乎,都跑来下咱们的单子或者给咱们拉客户,之后再各种暗示照顾了咱们的生意, 可你最终只能选一家。受了人家的好处, 却给不了工程,白白得罪人,还不如最终定下之后再说。”
丁彩叶想想也是, 但凡她贪心些, 能趁这个机会捞不少好处。
但她不走这个道, 只想选个称心点的工程队, 所以就只透露建厂工程和多大面积, 并没有透露太多细节。
但餐厅员工知道这个事, 兴平店这边的邻居也就听说了,这边干建材的林洪峰就跑过来, 问她建厂的事, 说自己认识明祥建筑公司的老板。
丁彩叶知道人家是好意, 就问了问情况,但也婉转的表示,自己这边收了好几份计划书了, 也有了大致的人选,但如果能再多个选择, 她也乐意。
还把话说在前头, 最后选不选, 还要看公司实力。
林洪峰也表示, 买卖不成仁义在,多个朋友多条路嘛,就从中牵线,说约个饭局。
丁彩叶起初不太喜欢参加这种饭局,之前投过计划书的组过局,最开始时她都拒绝了,但店里的人都劝她,其实没必要那么排斥,酒桌上聊的开,能听到一些不一样的消息。
甭管咋说这都是拓展人脉的一种方式。
而且现在她是金主,大家只会尊着她敬着她,不会有人在酒桌上为难她。
合理建议丁彩叶会听,正好那两天谢之俊在这边,就受邀了一两场,后来还带着彭飞参加过一场酒桌上的商务谈判,的确没有她想的那么可怕。
她浅酌两杯就表示不再喝了,请客的人非但不难为她,反而还顺着她的意思表示自己也不愿意喝大酒,然后接下来就只聊跟工程有关的事,还聊建材。
有时候谢之俊跟着,他酒量好,会跟人家多喝酒杯,回来后两人再分析对方的实力情况,和他们提出的计划。
也确实从酒桌上听到了不少工程方面的知识,连食品原材料进货渠道跟建材进货渠道都听了些,有些都是她以前不知道的。
今天林洪峰攒局,丁彩叶沉吟片刻就应了。
请客的地方叫食味斋,一家装潢不错的鲁菜馆。
丁彩叶穿的也比较商务,藕荷色小西装,里头是一件白色休闲衬衣,再搭配一条黑色微喇的裤子,黑色小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