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女作家 第61章

作者:冻京橙 标签: 情有独钟 西方罗曼 日常 穿越重生

  真正投身进入这行,就意味着家里对他的一切规划都要作废,学也没功夫上了,会遭到多大阻力连想都不用想。

  “春季降临之前,你必须给我们一个答复,机会虽然不等人,但我们在伦敦等你。”

  伊莫金拍了拍索伦的肩膀,语重心长。

  ……

  玛格丽特聚精会神看着舞台。

  这出剧目由伍尔诺的无厘头小说《玫瑰国王》改编。

  故事讲述了中世纪有个小国家,王后所生的孪生兄弟失散多年,一位做了流浪魔术师,一位却成了王储。

  在机缘巧合下,他们互换了身份,魔术师被拥护为王储,王储成了魔术师,二人经过一系列故事后,兄弟相认,最终互换身份。

  这故事风格滑稽,喜中有悲,又关联着中世纪的社会痹病,一经出世便被认为是部佳作。

  玛格丽特看完,也是心服口服。

  ……

第51章 二更

  戏剧落幕,前后座位的人们意犹未尽,但也逐渐起身离开,玛格丽特与罗茜顺着人群慢慢往外挪动脚步。

  “怎么样,这戏好看吧?也挺好笑的,看了让人放松。”罗茜说着,

  “确实是出好戏,伍尔诺先生还有什么其他作品?”

  玛格丽特询问罗茜,可她也不关注这个,言说不知道。

  “不过我知道,伍尔诺先生出过自传,这书凯尔和劳伦斯先生看过。”

  她们上了一楼打算出去,可这会儿玛格丽特是真想如厕了,她招呼罗茜一声,便问了侍者,又朝盥洗室走。

  如今伦敦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抽水马桶,所谓盥洗室,只不过是个摆着许多木桶,用许多屏风隔起来的屋子,说是盥洗室,里面也只摆着水缸,要清洗什么只能勉强用用。

  玛格丽特走了两步,就闻见那屋传出来的臭味。

  她捂着鼻子一撇脸,就瞧见门外守着一个绿外套的男人,那不正是她刚刚的邻座吗?

  她进了女士盥洗室,进了一块没人的屏风后,半蹲半站的解决问题。

  过了一会儿,玛格丽特听见旁边屏风后有哭声,她提着裙子走了出来,敲敲那扇屏风。

  “小姐,你有什么事要帮忙吗?”

  哭声忽然停止,里面的姑娘走了出来,原来是刚刚答应要私奔的那个小妞。

  她说了两句,玛格丽特立马就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知道她又舍不得父母,又舍不得爱情。

  “别相信他,他要是真喜欢你,要想跟你在一起,早就好好学艺上进好让你家里人能接受他了。”

  “既然一个人要致使你与舍不得的父母决裂,他能多有为你着想?”

  玛格丽特忍不住劝了两句,见那姑娘听进去,这才拍拍袖子走了出去,离开剧院的路上,她还与罗茜说这件事。

  “跟人私奔什么的事,我这辈子都不会干,太不划算。”玛格丽特的态度十分坚决。

  “就你这滑头,不把男人骗去私奔就算不错了。”

  罗茜笑话她,年龄没多大,脑子却想的这么明白,可人想一辈子不犯糊涂也太难了。

  回了宅子,二人正好赶在晚餐前。

  玛格丽特和罗茜将买来的东西都放好,索伦还没回来,罗茜去打听她为什么出门,玛格丽特则去了岗位上。

  晚餐是正餐,梅格一人在家,也就没有去餐厅,而是摆在套间内的小圆桌上。

  梅格胃口不好,略用了几口就叫收起来,叫玛格丽特陪她去父亲的书房坐坐。

  于是,玛格丽特第一次踏足这间宽敞的书房,又看见了老温菲尔德先生的画像,也看见了他的许多遗物。

  梅格抚摸着书桌后父亲生前使过的扶手椅,轻轻坐了上去。

  玛格丽特就站在一旁,听梅格讲述她父亲在世时的趣事。

  “他与母亲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同舟共济,惺惺相惜。

  自打父亲去世后,母亲为了维护他的心血,脾气越来越顽固了。”

  梅格说这埋怨话是作为亲女儿,玛格丽特做仆人的哪能顺着。

  “老夫人慧眼独具,自然会比别人要坚毅一些。”

  玛格丽特说来,梅格就与她谈起明天要去的工厂,说那地儿她其实也觉得不必撤厂。

  “今年夏天,曼彻斯特的棉纺厂闹过大罢工,你听说过吗?”

  玛格丽特摇头,这报纸上可没写,那会儿原身也还不关心这些。

  报纸上当然不写了,温菲尔德家早花了钱打点,一手瞒着消息,一手安抚工人,一周的时间就恢复了正常。

  但其中有客户的货物被延期,这事儿现在给了梅格一个警醒。

  其实她母亲并非能把这门生意撑好,时代的风向过去,她即便能通天也没法维护盛况,只不过是管束家族的手段厉害。

  她老人家眼看着长子也像是守不住偌大家业,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放弃做生意。

  改头换面往贵族圈里凑,另寻别的出路,把期望放在孙子孙女身上,也显得自己依旧宝刀未老。

  梅格认为,她哥做不到,未必她就做不到。

  “当然了,波洛太太都说,您的脾气是最像老夫人年轻时候的,性格却还胜过她老人家。”

  玛格丽特随口一说,反正好听的话不要钱,她恭维着。

  等回过神来,梅格失笑,看样子对她这位良好的倾听者十分满意。

  觉得她懂看脸色,低眉顺眼。

  在这书房里呆到入夜,梅格心里打定了主意,便早早回房休息。

  明早伦敦的两位董事和几位经理明日会等着梅格,玛格丽特并没有多留,与梅格小姐约好明早叫醒她的时间,便离开套房。

  入夜之后,伦敦变得寒冷,街巷里蔓延冻雾,巡逻的士兵不过应个景,伦敦变成了真正处处危险的地方。

  仆人们都早早回了排屋,波洛太太都去偷懒了,只剩几人看着门,留了几盏烛火在走廊里,显得分外孤寂。

  玛格丽特走到侧厅对面,去地下厨房的楼梯口,忽然瞧见门房出去开了大门,索伦走进门厅,影子被烛照的狭长,摘下筒帽,他忽然与她四目相对。

  她的面孔,半边轮廓隐匿在黑暗中,柔弱的烛火被风吹动,将她另一半侧脸晃的有些模糊。

  玛格丽特瞧见索伦颀长的身躯,手臂下意识地往背后藏了什么,但也没看清。

  她颔首示意,道声晚上好,便依旧下楼去了。

  索伦等着玛格丽特的最后一片裙角没入拐角,才把手臂遮盖的“二月花”拿了出来。

  他反应过来,就有些后知后觉的朝楼上走去。

  不知道刚刚为什么要藏,疑似给帕特森爵士当枪手的又不是自己。

  不过,这算不算是一种窥探?

  索伦告诉自己,这不叫窥探,也不叫对别人的秘密感兴趣,他就是喜欢看故事书,这也是合理的。

  他走进书房,把它随便塞进了某个书橱里,泯然其中,好像无事发生。

  第二天清晨。

  玛格丽特起的早,带来的一盒洁牙粉用完了,就借罗茜的使,天还未亮透,就出了宿舍。

  一股冷意侵袭,她更清醒一点了,简单用过餐点,就去了梅格小姐屋外敲门。

  里头人已经醒了,披件睡袍坐在妆台梳头。

  梅格小姐为这次的事儿格外上心,准备了衣裙,比去参加舞宴还要用心。

  梳洗过了,玛格丽特近身,帮忙系上深蓝色毛呢长外套的纽扣,又帮忙从颈后戴好钻石项链,拿出一顶镶黑驼绒的宽檐帽准备好。

  毫无疑问,梅格小姐十分懂得要以怎样的形象去接触这些人,她此刻看起来分外端庄冷硬,给人的第一印象,再不是粉黛佳人。

  包括工厂的半年经营流水账,自打早餐起,玛格丽特便抱着在一边念。

  餐桌对面,索伦也在,都是自家人,一个劝了母亲不听,两个劝了总管点用,梅格同样邀请了他也前去。

  他无意猜测二姑这种安排里的深意,一心一意的切牛脸颊肉,然后抬头,看向玛格丽特。

  她抱着宽大的纸页,轻微皱眉,逐字念完,好像感觉一头雾水。

  梅格听完,对于原材料价格的逐年变化上了心,她打算回了约克,从贝兹先生那里探探关税的口风。

  梅格回过神来,问索伦的意见,他反应了一会儿,点头应付两句。

  半晌后,几人乘车往来伦敦时经过的伦敦城北部区域去。

  玛格丽特一点也不想去工厂,但无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马车驶入一排红砖墙围起来的厂房,说是厂房,其实也是红砖砌起来的更宽阔的排屋。

  她跟在梅格小姐的身后,被一群像乌鸦一样打扮的董事和经理簇拥进了厂房里。

  早上的财报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在工厂办公室。

  这儿规模颇大,玛格丽特站在这门外,往里看去,一眼看不到头的走锭精纺机,几百工人忙碌的穿梭其中,充斥着汗水味,脚步声,整齐划一的操作着净棉梳线的工作。

  眼前一幕顿时给她带来无以言说的震撼。

  洁白的棉花屑飞舞在灰色的机械蒸汽中,充斥着整个厂房,如同漫天大雪的恶劣天气一样,可却没有春天来临的时候。

  这并不是书本里几行为工人泣血的文字就能够说得清的。

  她跟着进了楼上的会议室,几位经理据理力争,希望能保留这座工厂。

  董事们的意见也一样,话语里暗地指责老太太独断太过,不过他们可不敢明摆出来说。

  梅格搞清楚了这里的情况,态度和缓的安抚人心,与他们谈话到正中午。

  几位董事和经理,总觉得这位小姐是个笑面虎,一点探不到口风虚实,也搞不清楚她到底站哪边。

  临走前半小时,梅格在最基层的织布机岗上转了一圈,她关心了这些工人的工作时长,也没看见年龄过小的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