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正当风华 第18章

作者:单人谷 标签: 女强 女配 快穿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王清莞当然懂,但懂是一回事,是否照做就是另一回事了。

  “陛下,臣妇还想状告二人。”

  九湘还没注意到大殿内的空气比之前还要紧张焦灼,她现在注意力被已经结束的谈话完全吸引了,其中一个说话宫人匆匆忙地向大殿内走去。

  九湘只捕捉到了几个词语:姜家,女儿,宫门口。

  莫非姜知彰此刻在宫门处?

  九湘先前回到宫中的时候,特意在宫门口等待了一段时间,为的就是等姜知彰。

  王清莞择定的人不多。一个背叛了王清莞,如今已经死去;两个都忙着同一件事,无心将一切揭发;惟有姜知彰,她还没有表现出明确的方向,九湘认为王清莞不会这么倒霉,选定的几个人都是逆来顺受者。

  在门口没有等到姜知彰的九湘还有点失望,还以为她不会来了。

  宫人方才进入大殿,分明是要告知姜知彰的父亲,再由她的父亲将她带进去。

  可姜知彰的经历与王清莞年轻时颇有相似,殿内又发生了那种事情,她的父亲怎么可能允许姜知彰参与寿宴?

  姜知彰为什么要翻墙从家里逃出?怕是她的父亲已经知道了姜知彰的打算。

  她得赶在所有人之前将姜知彰带进来。

  在九湘在还没捋清这一切的时候,身体已经采取了行为,正飞速地往宫门口的方向奔着。

  王清莞这一次想要状告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父亲和弟弟。

  她这一生出身富贵,却过得格外悲惨,而造成这一切的是四个男人。其中两个正在外面受刑,剩下的便是逼迫她写诗给弟弟的父亲和享受了她的才华、却对她没有半点尊重之意的弟弟。

  正在受刑的二男的惨叫声一声比一声弱,像是某种受了伤的野兽,听起来可怜至极。

  可就是这惨叫声唤醒了王清莞肉/体里沉寂了二十多年的血液,它们正当初一样沸腾着、咆哮着,最终全部涌进神台,控制了这具身体,引诱着王清莞将压在心中的另一件事说给众人听。

  若是没有九湘的灵机一动,王清莞或许会见好就收,从老虎口中夺食是个危险活儿,能夺过来就是命大,应该知足。

  可经九湘插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这次不是她畏惧皇帝,而是皇帝忌惮她。

  “孽障!”

  出声的人中气十足,头发灰白,正是王清莞的父亲。

  自王清莞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他便一直想要打断她的发言,并应和着王清莞的丈夫。如今王清莞将矛头直指向他,他又如何能按捺得住气。

  可他也不敢说王清莞胡言乱语,方才那两个人的下场他们都亲眼目睹。

  所有人中最乐意见到这一幕的便是定安了,当初她察觉到王清莞的不寻常之处,就是因为王清莞的夫家和父家都是忽略了她示好的家族。

  他们后来又都在她上朝的这件事中,持以反对的态度。

  搬去这两块拦路石迫在眉睫。

  “放肆!”

  男帝实在忍不下去了。

  状告夫君还情有可原,可她眼下状告的是对她有生养之恩的父亲,更深一层来看,她是对当年的先帝心存不满。

  一家之中父是权威,一国之中帝是权威,底下的人怎么敢对这两个角色指指点点?这也是先帝当年粗暴地决定王清莞下场的另一个原因——

  若人人都像她一样指责自己的父亲,那家还是家?现在指责父亲,日后是不是就要指责他这个皇帝了。若人人都像她这样毫无规矩不遵礼法,国还是国?

  这一刻,朱红色柱子上的栩栩如生的雕龙和浮凤活了过来,它们将王清莞围在中间,用那双恶狠狠的眼睛高高在上地瞪着这个不知满足的女人。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不知天高地厚得寸进尺的人。

  若不是它们无法离开这根柱子,不然这个女人早就被它们撕成了碎片。

  瘦弱的女人,高大的朱红色楠木柱子,坐着的形形色色的大臣和家眷,身边也没有九湘护卫左右,王清莞这时才真切地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二十五年前的大殿上,下一刻就会被高坐在龙椅上的那位打入十八层地狱。

  可她一如当初,不曾有过半分畏惧。

  “皇兄别动怒,”思量一番后,定安长公主慢悠悠地开口,“何必跟这种人一般见识,气坏了身子就不好了。”

  说着跟皇后在不经意间递了个眼神。

  自始至终只说了几句话的皇后拿了杯水喂给男帝,劝道:“是啊陛下,何必如此生气,保住身体要紧。”

  定安在男帝心中果然有份量。

  他将视线转移到定安身上,用一种看似商量的语气道:“你本该热热闹闹的寿宴却被一切人搅成了这般乌烟瘴气的,惹人心烦。”话里话外意有所指,“不如朕把这个罪魁祸首交给你处置,你意下如何?”

  罪魁祸首指的是王清莞。

  他语气随意,像是在商讨如何处理掉一只死去的猫或狗的尸体。

  定安随着男帝的视线看向王清莞,没有片刻犹豫:“好啊。”

  此举正合定安的意,男帝若是没有提这个主意,她也会主动提出将人解决掉。

  在定安应声的同时,男帝紧绷的面容肉眼可见地缓和下来。

  他看重名声,不好直接处理王清莞,这才想出了一个借刀杀人的计策。

  定安幼年时为了存活,养成了一副狠辣的性子;又因多年不受重视,长大后最恨旁人抢她的风头。

  当年她的及笄礼上,有个与她交情匪浅的人穿了件红色衣袍,花纹用金线织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彻底盖过了她的风头。咽不下这口气的定安将那人带到偏僻处,命人将衣服扒下来丢进了火盆里烧成了灰烬,忌惮公主之威的众人根本不敢插手。

  二月天春寒料峭,那人只能瑟缩在墙角里等家人送来衣服。

  如今王清莞毁了定安的大寿,与定安又不过几面之缘,比不得当初那人的感情深厚,定安怎么会轻易饶过她?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令男帝始料未及。

  【作者有话要说】

  是谁今天一口气写了五千!是我!

  所以我想给预收求个收藏quq,专栏都是女主向无cp,有喜欢的话就收藏一下嘛,爱你们,啵啵啵啵啵啵啵啵啵啵啵!

第20章 古代篇之王清莞

  定安的回答犹如水滴落入湖面, 将众人的吸气声如涟漪一样召唤出来,并向着四周荡漾而去。

  任谁都能看出来,陛下对这个胆大妄为的女人已经没有了容忍之心, 想要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女人除去。

  不少人都张大了双眼,兴奋地等待着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定安长公主可不是什么心慈之辈,落到她手里的王清莞又怎么会有好下场。

  另有小部分人在预测到王清莞可能的下场时心怀不忍。

  她们都出身高门, 里面的龌龊她们不能再清楚。明明王清莞字字是真, 明明她们也有相同的经历, 她们却不能站出来求情, 或是像王清莞一样诉说自己的委屈。

  她们背后是整个家族,她们不能将家族置于危险之中。

  定安脸上的几根皱纹经过岁月的打磨之后,两端变得和绣花针头一样锋利, 一如她此刻从王清莞脸上挪走, 又转移到王清莞父亲脸上的视线。

  她唤道:“王老丞相。”

  王老丞相指的是王清莞的父亲,他年事已高,早已告老离朝。他在任时为人贤良,处理政务阴阳有序, 颇受百官推崇,就连男帝也敬他三分, 哪怕他已无官身也要尊称他一句“王老丞相”。

  因而在定安的大寿之上, 他也能被破例邀请到这里。

  突然被提及, 王清莞的父亲不慌不忙地行了一礼:“长公主殿下。”随后一句话没说, 等待着定安接下来的发言。

  定安在他话落地的时候就接了上去, 言语间有一些急切, 这些急切与充满威严的声音叠在一起, 显得咄咄逼人, 难以招架:“王老丞相认为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定安的眼皮上长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老人斑, 颜色很淡,在眼皮因为肌肉的松弛而下垂时,老人斑正好在垂下来的部分上,无形中为她的威严又添了一把火。

  九湘之前最害怕的就是被这双眼睛盯着,不是会把你的心思全部看穿,就是会像才烧出来的烙铁一样在你身上烫出两个大洞。

  别人或许会畏惧这视线,与定安向来水火不容的王老丞相可不怕,也没什么好怕的。眼下陛下和定安长公主要处理掉的人是王清莞,而不是他。

  他不仅不怕,还舒了一口气。

  生出了一个浑身逆骨还不知家族荣辱的女儿,是他的耻辱。如今可以借助他人之手解决掉,也算平了他一件未了的心事。

  王清莞的父亲又行了一礼,说出的话与心中所想相去甚远:“回长公主,念在小女久居深闺,不知礼数,希望长公主能高抬贵手,饶她一命。”

  语气诚恳,听起来倒像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父亲。

  定安长公主脸上带了笑,这笑丝毫没有让她脸上的绣花针样的皱纹变软或是变得温和,相反,这笑意使她与众人的之间距离拉得更大了。

  她问:“老丞相是不是误会什么了?”

  王清莞的父亲的一头雾水在对上定安那双本不大不小、却在老年斑的加持下显得格外威严的双眼时,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慌自他心底爬到了肌表,它路过的地方都起了密密麻麻的小疙瘩。

  趁着恐慌还没经过脸上,使那里也长小疙瘩时,他强行令自己镇定下来,细细思索哪里不对劲。

  “长公主此话何意?”

  就连男帝也将视线扫在了定安身上,好似无声地质问:你在干什么?

  忽略了男帝的质问,面对着众人的不解,定安上半身微微靠前,脸上的笑意比之方才更加明显,看起来难以捉摸。

  “我也想知道王老丞相方才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她眼皮一抬,不带商量的就变了个语气:“为别人求情?不如先担心担心自己。”

  王清莞的父亲这时才知道定安想要做什么,原来她意自始至终都不在王清莞身上,而在他身上。

  一时间冷汗掉了下来。

  平日里他也不怕定安针对,可这个时候……

  定安长公主正如王清莞父亲所猜的那样,是奔着他去的。

  定安长公主一把岁数,又长期处于高位,说话间威严自显,令人心惊:“做出了这等丧尽天良的恶事,难道还以为自己跟二十五年前一样逃脱吗?二十五年前我的父皇被你的能言善辩骗过一次,二十五年后你还要继续骗我的皇兄吗?”

  “你纵容孩子窃她人才华,枉为人父;辜负了我父皇和皇兄对你的信任,枉为人臣。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有人都认为王清莞会遭遇大难,但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忘记了一件事——

  王清莞最初能出现在这里,是定安的手笔。

  定安最不可能处理的人就是王清莞。

  男帝只说将罪魁祸首交给定安处理,话里话外指的是王清莞,定安故意装作没有听出来。

  她揽下这件事意在王老丞相,既然男帝没有点名道姓,她便偷天换日,将罪魁祸首换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一个她日思夜想都想除去的人。

  王老丞相久居官场,尽管现在已经退位,但他在百官心中的地位仍牢不可破。

  之前忽略了定安示好的、和前不久长公主打算进入朝堂时,反对得最欢腾的几个人都是王老丞相派系的,比如王清莞的丈夫还有姜大人 。

上一篇:撩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