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人谷
饶是如此,队伍也花了不少时间才离开长平。
一连丢失数城,还损失了一员大将和两万兵力,男帝再次发了怒,于是又划了四万兵力,要求自己的大将务必将谢红叶拦在锦州城外。
若拦不住,他提头来见。
因而锦州此行需要十分小心,偷虎符在嘉广时是可行之法,锦州则不然。
得知嘉广城失守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虎符丢失后,现在锦州城的这四万兵力没有虎符,唯有男帝亲自任命的镇远大将军才可以号令他们,这是九湘探来的消息。
想要拿下锦州,要么强攻,那么用计。
谢红叶选择了前者。
长平多平原,境内被称作山的也都是大点的土包,一眼望去,能到天边。
锦州多山,位于群山的怀抱之间,高大到难以翻越的山是它们天然的保护屏障。加之城内还有四万的兵力,这意味着强攻是一个持久、有很大可能失败的计划。
谢红叶在查看地图时就发现了这一点。
锦州是必夺之地。
一座连绵高大的山脉将大宁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而锦州,位于这座山脉唯一的凹陷之处,接通南北。可以说,谢红叶只要将锦州握在手里,就等于她将大宁的半壁江山吞入了腹中。
男帝的愤怒,部分原因是谢红叶当日夺下长平后若没有停歇,那锦州有很大的可能落入谢红叶之手。
若锦州被谢红叶一个土匪出身的喽啰夺走,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莫大的耻辱!
抵达锦州的谢红叶没有立即进攻,而是命人安营扎寨,休养生息,让队伍缓解多日来赶路的疲惫。
无人注意的是,苻成等人入夜后就离开了她们的帐篷,也不在营地的任何一个角落。
锦州内,有人放肆大笑:“那谢红叶听见镇远大将军你的名头,一连数日都停在城外三里的地方,也没做出什么举动。依本官看,她是怕了吧。”
“这谢红叶不能小觑。”
被谄媚的镇远大将军将视线从城外收了回来,“她土匪出身,又是六十多岁的年龄,能从观音山那种偏僻小地一路打到锦州来,害得大宁连失数城,朝廷损失两万兵力,几十个命官。换作是你,你能做到这般吗?”
能让男帝大发雷霆之人,怎么会是普通人。
被镇远大将军呛了几句的锦州太守别过头,心中不服,那谢红叶又什么好担心的,被她夺去的那些城都是一些小城,没有多少兵力,更没有他们锦州这样的天然地形。
朝廷将四万兵力安置在锦州对付谢红叶,这简直是大材小用。
还什么镇远大将军?
怕不是为了抬高自己,有意将谢红叶说得不可对付,他日回朝中复命时,能让陛下多给他些赏赐。
就这样,镇远大将军和锦州太守各怀心思,一直到了谢红叶前来攻城的那日。
谢红叶这次攻城不比前几次,前几次攻城,队伍散乱,武器不一,有的人手上甚至拿的是木棍。
如今谢红叶的队伍装备整齐,武器统一,锐气比起锦州城中的四万兵力,也少不了多少。这次谢红叶的攻城也不像之前那样,口号都是由她亲口喊出,这次特意准备了鼓,军队中应该有的东西,趁在长平歇息的间隙,都命人备齐了。
她手微微抬起,做出一个进攻的动作,急促的鼓点声暴雨般响了起来。
黑压压的人从谢红叶的身后向着锦州冲了过去,在高大巍峨的群山对比下,他们恍若蚂蚁一般,幼小到被一根手指就可以碾压至死。
队伍中的人没有人觉得自己是蚂蚁,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冲劲,丝毫不惧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是自古以来就很难拿下的锦州和锦州城中的四万兵力。
为什么要怕?
他们的身后站着谢红叶,谢红叶是天上的神仙,会拯救他们于水火之间的。
他们受够了这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他们想要一年的收成可以填饱自己的肚子,而不是大部分都交给男帝,自己的孩子只能硬生生地饿着;他们想要自己赚的钱的大头都在自己手上,而不是捏着几块铜板,到了冬天连棉衣都买不起,一件破旧的衣服全家人换着穿。
要改变这一切,唯有跟随谢红叶,将眼前的城拿下来。
“冲啊——”
“杀啊——”
锦州太守看着潮水般冲过来的人,吓得后退了两步,仿佛他只要后退不及时,这些潮水就会拍上城墙,将待在安全地方的他卷下去,然后被吞噬得骨头都不剩。
太可怕了。
锦州太守这时才知道镇远大将军说得是什么意思,他道:“大将军,接下来该怎么办?”
镇远大将军面上不显,他的视线轻飘飘地扫过身侧的人:“守一座城比夺下一座城难多了,太守大人,你说呢?”
“是是是,大将军你说的是。”
锦州太守擦了擦汗,又悄无声息地,往后退了两步。
谢红叶这次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冲在最前面,而是坐在马上,定定地看着队伍用登云梯或是其它手段,试图打开城门或攀上城墙。
她在队伍之后,像是整个队伍的定海神针,仿佛只要有她在,这支队伍就不会失败。
锦州反击的手段更是狠辣。
锦州多山,数不清的巨石从城墙上骨碌碌地滚了下去,砸翻了在登云梯上、险些就登上城墙的人,也砸退了一批又一批试图依靠撞击打开城门的人。
巨石之后,还有数不清的飞箭,幸好谢红叶等人早就预料到了这一步,队伍中的每个人穿着铠甲。尽管铠甲不是毫无死角,也能大大降低中箭率。
眼见有人因脚滑不住地在云梯上挣扎,险些坠下,谢红叶策马上前,赶在落地之前将人救了下来。
这些人不比那些观音山的村民,他们是谢红叶想要除之后快的祸患,眼前这些人不是,他们是谢红叶想要完成一切的基石。
第53章 古代篇之谢红叶
谢红叶的名字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 作为一国中心,京城当然也听闻了这个名字,关于她的讨论比其它地方更密集, 这个名字还惹得男帝大怒、百官一次次争吵。
被派来捉拿反贼谢红叶的镇远大将军更是清楚自己对手的名字。
自谢红叶出现的那一刻起,他的视线牢牢地追随着谢红叶,在她策马到城下时, 他将早就握在手中的弓举了起来, 将箭搭在了弦上。
一击未中。
这在他的预料之内, 谢红叶此人, 若如此轻易地被他射中,那他需要怀疑一下,传闻中不费吹灰之力将大宁的六城夺下的, 究竟是不是眼前这个人。
谢红叶的画像他也看过, 上面的面容与眼前这个老媪完整地合二为一。
他直起身体,注视着谢红叶接下来的做法——他可不认为一个能号令上万兵马的人,此时突然出手,只是为了救一个喽啰。
当然不是, 救人只是谢红叶的顺手所为。
将救下的男兵放到地上,在前者感激的目光里, 谢红叶头微微一偏, 躲过一根向她袭来的羽箭, 随后将从地上捡起的盾牌举在了身前, 从天而至的箭雨纷纷被阻拦在外。
在不断地羽箭敲击盾牌声中, 谢红叶抬头, 看向一直观察着她动作的镇远大将军。
镇远大将军?
谢红叶的头微微后仰, 眼底含着讥诮, 这又是个什么东西?
隔着老远, 这位与谢红叶初次谋面的镇远大将军看清了谢红叶要表达的意思,他面色如旧,仿佛不知道谢红叶此刻正在挑衅他。
他跟身侧小兵示意了什么,只见反击比之前更为猛烈。
又一波地滚滚巨石从天而降,砸得谢红叶对付起来也有些吃力,箭雨密密麻麻而下,即便有盾牌护体也逼得这支由民众组起来的散兵步步后退。
他们只经过了短暂的训练,尽管有谢红叶这座神仙在此,尽管他们心中含着不甘和愤怒,可面对如此强烈的反击,他们的力量有些不敌,除了躲避,别无他法。
队伍后方的鼓点声仿佛是看到了己方的艰难,声音比之前更为急速,敲在鼓面上的已经不是木头制作而成的槌,而是从天而降的泼盆大雨。
密密麻麻,声声急促,鼓手耗尽了所有方法,也没能让这些人上前一步。
与鼓声节奏一致的反倒是锦州的反击,他们虽在城内,却转守为攻,硬生生地将这一群人逼离了城墙,只留下数不清的尸体和倒得乱七八糟的登云梯。
城门依旧紧紧闭着。
这么长时间的强攻,依旧没有将南北方的关口撬动半分。
战事进入了短暂的停歇阶段,谢红叶这边没有人上前,锦州那边也停止了攻击。谁都清楚,只要谢红叶的人往前踏上一步,攻击会再度出现。
谢红叶没有选择回营,她看着站在城楼上小人得志的太守,脸色沉了下来。
锦州太守看见谢红叶不敢逾越那条线,放肆笑了起来:“大将军,这谢红叶果然如此不堪一击。”
他仿佛不记得自己之前是如何畏惧谢红叶的了。
“我看啊,谢红叶被如此夸大,是因我大宁境内多年来都没有一个反贼。这才让前面几个城大意了一下,让这谢红叶得了手。”
“她呀,不过是一个老太婆。”
见身侧的镇远大将军没有说话,锦州太守愈加放肆,“大将军,你莫不是怕了这老太婆?”
面对如此挑衅,后者当然听了出来,还听出了对方话中暗含的指责和轻蔑,指责他欺负老弱妇孺,即便是胜利,也是胜之不武;轻蔑他面对一个老太婆,还乌龟般缩在这锦州城内,不敢出城一战。
镇远大将军挥起身后的披风,大声道:“来啊,备马。”
他怎么会怕一个老太婆?
这位大将军并不是头脑发热的人,听到挑衅就往上冲。
他认真观察了谢红叶的一举一动,他发现谢红叶的左手微不可闻地颤抖着,据他多年行军经验来看,这是胸前某个紧要的地方受了伤的缘故,是装不出来的,这与他派人探查到的消息一致。
尽管谢红叶派人封锁了消息,可这世上万事,只要是发生过,必能从蛛丝马迹中翻出真相。
谢红叶聚集的人马也不少,有四万之多,锦州城外的是两万人,还有两万被她留在长平城。据他的探子回报,今日之前,谢红叶并没有调动这些人马的号令。
谢红叶带来的两万人对上他们的四万,就算他们都跟朝廷军队接受过一样的训练,这两万人根本没有半点胜算,哪怕朝廷这边没有占据锦州的天然地形。
他推测,谢红叶并不急着攻下锦州。
所以她只带着两万人前来,所以她们受到攻击时匆匆后退。
谢红叶一连攻破六个城,又受了伤,饶是再能吞人的巨蟒也要停下歇一歇,待消化了腹中的食物后去寻觅新的食物,谢红叶估计也是这么打算的。
如今受着伤的谢红叶带着一肚子还没消化的食物来到锦州,多半是为了消解那些针对谢红叶不继续前行的流言蜚语,然后她就可以以带的兵力不足的理由离开这里,回到长平,继续养伤,并消化腹中的食物。
谢红叶是她们队伍的核心,若谢红叶受伤的消息传出去,只有一个结果:匆忙间建立的队伍又会在匆忙间解散。
他不能让谢红叶达成所愿,他得把谢红叶留在锦州。
这锦州城,可不是她能来就来,能走就走的。
“开城门——”
“本将军出去会一会这个谢红叶。”
更重要的是,若是趁此时不拿下谢红叶,日后她养好伤,练好兵,就会成为他的心腹大患,他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强大,然后成为一个棘手的东西。
有人在谢红叶身后惊讶道:“城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