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人谷
王清莞放下马车的帘子,“陛下为了到这一步,花费的时间长达几十年之久。”
定安登基后最头疼的不是这些前朝百官该如何处置,而是她那个死去兄长留下的妃子该如何安排。
难道按照祖制让她们殉葬吗?
旧皇已逝的消息还未大告天下,她又新皇登基,这时候传出这种行径,名声势必有损。
丞相王清莞道:“要不,让这些娘娘自己选择是去是留?”
在结识定安之前,这些妃嫔中就有人通过密语与她交谈,抒发心中苦闷,其中不乏志同道合者,若是因为男帝的存在而要她看着这些人去死,王清莞做不到。
定安来了兴趣,“怎么个去法,怎么个留法?”
王清莞答:“这些妃嫔中的家人尚在,家中愿意迎接的,她们也愿意回家的,自然可以回家。若是不愿回家的……”
“陛下登基,百废待兴,正是缺人手之际,不如就让她们留下来,任命为女官。她们多是出身于书香官宦之家,或许不懂治国之策,但臣以为,给她们一些时间,她们必会成为陛下您想要的人。”
定安双眼犀利地直视着她的丞相,“丞相该如何确保她们不会突然杀了朕,为她们死去的丈夫报仇?”
身为皇帝,定安需要考虑自己的安危。
王清莞不偏不倚地迎上女帝的视线:“陛下不相信她们,那陛下相信臣吗?”
她上前一步,双手并拢抬高直眉心,深深拜向她的帝王,坚定有力的声音也在这一刻响彻整个大殿,“臣,愿以项上人头为她们担保。”
定安也没想到王清莞会这么做,震惊之余的她站起身,伸手想要将人搀起。
“你这是何必……”
“陛下,臣并非是怜惜她们。”
王清莞打断了女帝的动作,低垂着的头仍旧被袖子遮挡着,女帝看不见她的表情。
“她们知道密信代表的含义,却没有一个人向先皇透露,这已是帮了陛下大忙了,难道还不值得陛下信任吗?”
女帝定定看着王清莞,半晌后松了口:“那就依你之见。”
就在王清莞准备领旨时,女帝突然沉声道:“唯有一人,不管她做什么选择,朕都不允许她留在皇宫。”
王清莞心中明了:“皇后娘娘?”
同为渴望着权力的女性,皇后是第一个看穿定安野心的人。
她没有声张,她想看定安会走到哪一步。
在观察的过程中,她的野心也跟随着定安的脚步,从后宫的方寸之地,挪到了前朝掌控着万里江山的龙椅上。
她开始效仿定安暗中为自己拉拢朝臣,也放下被誉为女子典范的闺仪,效仿定安写满了对权力的渴望的言行举止。
本以为自己终会成功的她在经历了那场洗尘宴后,终于梦醒——
她看清了与定安之间隔着的那条深不见底的鸿沟。
女帝没有否认。
她可以接受这些妃嫔留在后宫中,成为宫人或是成为王清莞一样的女官,但无法接受曾与她试图争夺皇位的人留在身边。
登上这个位置耗尽了她的所有心力,再挤不出半点去提防旁人。
王清莞默声行礼,退出大殿。
定安登基后需要处理的事物繁多,作为定安座下的第一人,王清莞忙得昼夜颠倒,加上早年身体亏虚,很快就病倒在床,意识混沌之时,仍费力处理国事。
一年后,王清莞过世,享年五十一岁。
王清莞临死前,脑中浮现的不是自己历经半生,终于抢夺回自己的诗作,也不是定安长公主龙袍加身,威武不凡,而她手握权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她脑中浮现的是多年前突然出现的那个衣着古怪的女子,一脸的天真稚气,说要帮助她。
在她看来,天真是最没用的东西,但听到时,冰封过的心仍然会有所触动。
她本以为,自己在暗中行走的这几十年中,早已习惯了孤独。可这个女子出现后,她忽然发觉孤独是世间最可怕的东西,她渴望有人与自己同行。
想起少女曾经所说,王清莞摇摇头,躺在椅子上的她笑着睡去。
“九湘,如果你曾真实存在的话,我想告诉你。”
“我们不是风中的娇弱花瓣,我们是河流中的厚重砂石。花瓣只能任风吹打,不能改变风的方向;而砂石不仅能改变河流的走向,还能消灭河流的存在。”
九湘再次打开那本书,令她惊讶的是,之前上面书写的密密麻麻的人物传记已经消失不见,只有她认识的名字在上面占了几页薄薄的纸。
除此之外,大片大片的纸张空白着,仿佛是在等着人用笔去填满它。
这是——
九湘屏住呼吸。
她明白了。
定安长公主登基之后,原本属于男性的历史已被推翻,这本书上,这个世界上,属于女性的故事正式开始。
女性的历史,也从现在开始正式书写——!
九湘翻到姜去寒的那一页,纸上再无她曾是妖女的痕迹。
姜去寒,女,字还五,又字归十,零水人,大宁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姜去寒少时囚于深闺,研读医书,声名鹊起后她于各地行走诊病,为钻研医术而拒绝女帝的赐官。她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她所创立的女科,她本人更是女子行医的第一人,激励同时代无数女子行医。
姜去寒被后人尊为“神医”,又有“鬼医”一说。
女帝评她:“千军万马不敌去寒一人。”足以证明姜去寒医术之高明。
主要成就:
晚年的姜去寒擅长推拿、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女、内、外、儿多科,她用药简捷、诊病精准、疗效极快、尤其精于望诊,可通过望诊判断病证及病程演变,有“神医”之称。
姜去寒过世后,她的后人将她毕生研究整集成册,名为《姜去寒女科》,为后世医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姜去寒是记载以来的第一个女性医家,也是第一个潜心研究女子疾病的医家。如同时代的女官第一人王清莞一般,她们激励同时代无数女子打破束缚,走出闺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生平争议:
在《姜去寒女科》这本书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
大宁元康二十六年,松木县爆发疫病,此时的姜去寒位于此处,却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同年九月,姜去寒所居的泰阴城爆发疫病,她也在此处,力挽狂澜,拯救一城百姓于水火中。
书中说,泰阴城的疫病是姜去寒亲手所种。
数百年来世人都在争执这一切是否是姜去寒所为,有人认为既是后人编写,不会有错;有人不愿意相信一个被冠以神医称呼的人居然能产生这种阴毒心思。
史学家对此趋之若鹜,想要追寻真相,百年来毫无所得,反倒为姜去寒此人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这便是姜去寒“医鬼”之名的由来。
与姜去寒紧挨着的是柴升阳的名字,一如她们生前互相陪伴的模样。
柴升阳,女,姜去寒的伴侣,生卒年不详。
由于世人对女子相恋的偏见和忽视,柴升阳的生平被完全抹去,关于她存在过的痕迹只能从姜去寒生前留下的手记中获知一二。
【作者有话要说】
恭喜大家,前言结束啦,下面开启正文(咦——
接下来的内容是女帝登基后的故事,男女社会步步变成女男社会啦,最终是全女~
第四卷 摸金圣手(暂定)
第95章 太阳(一)
金属与石头的碰撞声有节奏地在林子中晃荡着, 有灯笼循声而来,停在了声响发出的不远处。
紧接着,灯笼掉落地面, 眨眼被火舌吞噬,照亮了一张惨白的脸。
“闹鬼啊!”
土包后探出一个黑影,对着连滚带爬逃走的人啐了一口, “哼, 孬种, 被你姑奶奶吓破胆了吧。”
说完捡起搁置在一旁的锄头, 埋头挖掘着面前的土包。
这个土包是新堆砌的,今天是第四天,土很很松软, 不过一会儿功夫, 黑影就听见了一声不同于锄头碰撞上石头的金戈声,像是谁吃痛发出的沉闷低哼。
黑影面上一喜,很快,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暴露在月色下。
是一具棺材。
黑影鬼鬼祟祟地看了眼左右, 确定无人后从随身带的工具中拿出一根尖端扁平的铁棍。铁棍约有成年人的两臂长,尖端正好能塞进黑影用劲抬起来的棺材板下, 卡在棺材板与棺材的缝隙间。
黑影紧握住铁棍的另一端, 猛提一口气, 奋力向下压着。
“喀嚓。”
属于木头独有的裂缝声响起时, 黑影屏住呼吸, 熟稔地将手中的铁棍往里面送了几寸, 这才又松开手, 擦着额头上渗出的汗。
同时咕哝着抱怨:“这破棺材不知道打了多少钉子, 害我废了这么大的力气。”
话是这样说的, 黑影没有丝毫不耐,快速呼了几口气,忙将耳朵凑到刚刚卡出来的缝隙前,仔细听着。
片刻后,黑影身体骤然放松,声音低弱,听不出是悲是喜:“看来这具棺材里不会出现僵尸了。”
棺材内并无异样,黑影动作也不像之前那般着急,直到月上中天,棺材方被完全打开,露出了她今晚避开众人来到这里的目标。
棺材里面躺着一具尸体,身上穿着锦缎制成的衣袍,在月光下泛着荧荧的微光,一看就是上好的料子,与黑影身上打满补丁的碎布呈天壤之别。
黑影显然也很喜欢这件衣袍,手在锦缎上停了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移向别处。
“这么好的布料,拿出去肯定会被盯上,还是给她留着吧。”
嘴上说着放弃,声音中全是痛惜。
黑影的目光又移到尸体的发髻上,有支蝴蝶簪在发着微弱的光,这一次她没有犹豫,摘下揽入怀中。
黑影的手所到之处,哪里的东西就会落在她手上,就连尸体的双脚和身下都被她搜查了一遍。
做完这一切,黑影最后看了一眼锦缎,忍痛合上棺材。
在一旁看了半天的九湘自树林间走到黑影身侧,好奇问道:“你在做什么?”
被九湘的突然出现吓了一大跳的黑影下意识脱口而出:“你是人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