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 第164章

作者:嬴天尘 标签: 天之骄子 快穿 爽文 升级流 轻松 穿越重生

  清源真人想得就更明白了。

  有大腿不抱是蠢货。除非天地灵机暴涨,不然上清观想出现筑基修士难如登天。与其苦等,不如直接与越殊分享祖师遗物。

  ……以对方的性情,若是从中受益,绝对不会亏待上清观。反正祖师遗训中早有声明,这令牌是可以拿给外来的筑基修士用的。他这样怎么不算是遵守祖师遗训呢?

  越殊接过令牌,看上去冰冷的令牌入手却是一片温润,仔细打量才会发现,令牌上繁复的花纹其实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禁制。

  禁制与阵法本是一家,前者微小,后者宏大。某种意义上,禁制就是微缩的阵法。

  这个发现令越殊心中一动。

  ……难不成,前往修真界的契机就在这枚令牌上?令牌上的禁制莫非就是传送阵?

  再联系太清宗筑基境界的弟子才能持有身份令牌,结合上清观祖师的遗训,这令牌大概率至少筑基境界的法力才能激活……

  心念一动,越殊输入一丝法力。

  嗡……

  原本沉寂的令牌像是通电的灯泡一样亮了起来,繁复的阵禁纹路散发出道道波动。

  而后,一幕幕虚幻的投影在半空中投印出来,环绕着越殊分布出六张不同的地图。

  ……不是传送阵?!

  越殊失望一瞬,随即了然。

  既然这令牌并不绑定身份,外人也能激活。要是上面的阵禁属于传送阵的话,外人岂不是也能通过令牌直达太清宗山门?

  一旁的清源真人没想那么多,只是不可思议地看着出现在眼前的投影。他万万没有想到,祖师留下的遗物居然是几张地图?

  两人的视线掠过其余五张陌生的地图,很快就看向最右边的地图,其上山河分明,越殊甚至能认出前不久走过的名山胜水。

  结合小白龙告诉他的沧海界常识,越殊立刻明白过来:如果说一张地图是一方小界,那么六张地图对应的就是隶属太清宗的六方小界。太清宗弟子出门在外,持有这六张地图,六方小界的情况一目了然。

  盖因这地图上不只是简单的山水,还标有灵脉走向,以及一些简要的势力分布。只不过千年没有更新,物是人非已是必然。

  清源真人显然也是知道一些内情的,当初他在越殊面前声称对如何去往修真界一无所知,显然是半真半假。他的确一无所知,但他知道祖师遗留的令牌或许能指引修真界之路,只是越殊当初并未筑基,出于种种考虑,他不讲明真相也没有问题。

  此时,他便不再隐瞒自己对沧海界与此方小界关系的知悉,直接指着最右侧的地图开口:“太清宗每十年从六方小界接引仙苗,这几处应当就是两界传送阵所在。”

  顺着他所指的方向,越殊看到分布在地图三个角落的三个地点,标注着金色光点。

  由于光点处没有文字标注,若非清源真人出言,他一时还真猜不出这是传送阵。作为上清观当代观主,比越殊知晓更多稳秘,越殊有理由相信对方不是无的放矢。

  “道友所言有理。”

  越殊轻轻点头,将光点与脑海中熟知的地理对应起来,很快就锁定了大概的范围。

  至于更具体的地点……

  事实上,他怀疑带着令牌到附近能感应更清晰。如此,持有令牌的太清宗弟子降临陌生小界自然不用担心找不到回去的路。

  ……什么叫“小界公交导航”啊!

  当然,对于现在的越殊来说,这就是妥妥的“上界导航”。他唇角不由轻轻上扬:“只不知这几处传送阵可还完好……”

第184章 归一道主15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若说山川地图的出现给了两人一个大大的惊喜,那么接下来,清源真人取出的另一份遗物就是独属于越殊一个人的惊喜了。

  那是一份上清观祖师留下来的手札。倘若后辈子弟一辈子留在小界,这份手札无异于废纸,若是有人有机会前往沧海界,这份手札立刻能化身《沧海界生存指南》。

  有了它,初来乍到的修士至少不会对沧海界的情况两眼一抹黑,可以第一时间找到适合静修的地方,不用担心贸然闯入某些险地,或者不小心得罪惹不起的势力……

  清源真人将令牌与手扎都郑重交到越殊手中,后者没有故作推拒,以同等郑重的态度接过,表示自己只是借用,不会不还。

  他说到做到。

  手扎拿到手上看了一晚上就还回去了。至于令牌,介于心中那个猜测,越殊决定先带着令牌到地图标注的三处地点走一趟。

  清源真人强烈要求同往。

  这可是祖师遗留下来的地图,无论是不是传送阵,都不妨碍好奇的他想去瞅一瞅。

  越殊欣然与之同行。

  两人首先去的是地图上距离京城最近,被他们标记为“疑似一号传送阵”的所在。

  一路不带停歇的两人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赶到目的地。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连绵的山脉,当地人称之为“梨山”。这个名字还与当地流传了数千年的一则传说有关。

  据说此山曾遍植梨树,草木丰茂,某一日有仙人降临,化作凡人讨要梨子解渴。当地百姓有眼不识真仙,竟以木为兵,驱赶仙人。仙人恼怒之下,满山梨树一日之间凋零殆尽,从此数千年来皆是草木不生。

  民间传说多半是假,但眼前这光秃秃的山峦却是真的。远远的,越殊与清源真人举目望去,都不禁大为讶异:“绝灵之地?”

  若说其他地方的灵气只是稀薄,梨山的灵气却是彻底“归零”了。不仅如此,光秃秃的山体除了石头就是石头,放眼望去不见一丝青绿,这是什么生机断绝之地啊?!

  一座毫无生机的石山,难怪周围人烟稀少得可怜,且历代朝廷都对这里不闻不问,以至于周边出没的净是些野人般的夷民。

  实在是除了石头就是石头的地方毫无价值可言。既不能种田也不能打猎,一般人若不备足口粮,在这里待上几日就得饿死。

  或许也正是如此,地图上的秘密才没有曝光吧?毕竟谁会闲着没事深入这座石山?

  “闲着没事”的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接下来该干什么就不用说了:按图索骥,进山!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好在两人脚程极快,不过一炷香功夫便来到了山脚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越殊怀中的令牌微微震动起来。他取出令牌,顿时感应到一股冥冥之间的吸力从某个方向传来,就像是磁铁的两端,吸引着令牌向那边飞去。

  越殊招呼清源真人一声,便顺着感应的方向入了山,最终来到一堵光滑的石壁前。

  石壁整体呈灰色,其上隐隐有白色的纹路,表面水一般光滑,透着玉石的温润。

  眼看前进无路,令牌也不曾有提示,清源真人颇有几分茫然,转头却见越殊面上镇定自若,注视着石壁的眼神中隐有所悟。

  “道友可是有什么发现?”

  他迫不及待地问。

  “我们已经到了。”越殊果然有所发现,他定定注视着石壁,“传送阵就在眼前。”

  “嗯?”清源真人愕然一瞬反应过来,目光顿时也牢牢粘在了光滑的石壁上,此时他才注意到石壁上不明显的白色花纹,不禁吃惊非常,“……总不会这就是阵纹罢?”

  这怎么看都像是天然的花纹啊!

  越殊却点点头,肯定了他的话。

  “阵禁之道,我也略懂一二,可以肯定这绝非天然花纹,而是阵法的一部分。”

  这样说着,他伸手轻轻抚摸上去,叹道:“布阵向来需要灵材,此阵以山为基,契合天地,近乎天然,真乃大师手笔。”

  一缕法力顺着越殊指间注入山壁,白色的纹路悄悄亮起,一道又一道,光滑如镜的山壁顿时开始荡起水波般的涟漪,隐隐约约似乎要形成漩涡,通往另一个世界。

  清源真人的呼吸不禁急促起来。

  这一刻他心中甚至开始纠结是留下还是前往沧海界。对道的追求促使他前往更广阔的天地,理智却告诉他,论天赋论潜力,他的道途并不长远,留下来依旧是尊贵的上清观观主,去沧海界连安危都成问题。

  清源真人心中还在天人交战,若隐若现的漩涡却蓦然消失,明亮的阵纹也黯淡下去,重归平静的石壁直接帮他作出了选择。他不由脱口而出:“这是怎么了?”

  “激活阵法的能量不足,我也就点到为止,不再尝试,免得贸然浪费了积累。”

  “能量不足?”

  “这可是跨界传送阵,需要消耗的能量可想而知。”越殊耐心解释道,“此界灵气稀薄,当初布下此阵的高手夺天地之灵机,将一山之生机灵气尽锁于此阵之中,故而太虚宗弟子才能往来无忌,可生机灵气总有耗尽之时。按理来说,有损耗有补充才是正理,可惜此阵千载无有补充,如今仅存的能量已经不足以再启动一次了……”

  他倒是还有一些灵石,但不用试都知道是杯水车薪。不过越殊并不慌,能用来驱使阵法的能量又不是只有生机与灵气……

  清源真人可不知道越殊的想法,他大为懊恼地“啊”了一声:“如此说来,另外那两处也不用去看了,多半也是用不了的。”

  “生机灵气,生机灵气……”反复念了两遍,他沉吟道,“没有灵气,莫不是要拿生机来补?这却是有几分像是祭祀了!”

  当然了,他口中的祭祀可不像东虏那么野蛮,直接拿人祭,牲畜不也可以用吗?

  “短时间内,若要进行大规模的祭祀,只有请天子出手。”不然哪怕是上清观,也没有渠道一口气搞来那么多的牲畜,更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将之运到这座深山。

  思路清晰的清源真人捬掌道:“说来国主尊道友为国师,几次三分请见,着实颇有诚意。我知道友立志追求大道,可亲眷终究以大魏为家,何不与国主行个方便?”

  “大魏国主吗?”越殊沉吟一声,“此番事了,的确可以抽空见一见那位国主。”

  越殊生出想见国主的想法,倒不是一时兴起,这个念头他早已有之。

  一来托这位国主不遗余力的宣扬与追捧,越殊回京这一路上声望的涨势就没停过。

  固然主要原因是他自身干了一番大事。但在这个普通百姓只能关心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时代,没有朝廷的舆论宣传,大部分地区的百姓哪里知道“解鸣蝉”是什么人啊?

  可以说身为天子的郁漳实实在在助攻越殊多赚了一波声望,为他节省了大量时间。

  二来对方的行事并不惹越殊反感。

  尽管未经越殊同意就单方面给越殊盖了一顶“大魏国师”的帽子,但这位国主很有自知之明。

  换做某些不自知的蠢货,或许会以为广安侯府历代为魏臣,现任广安侯同样如此,哪怕他有一点异于常人的本事,依旧要忠君报国,更别说他才多大年纪,本事再高也要拜倒在皇权和大义之下;

  郁漳则不然,他对彼此的关系有清醒的认知,并不以君王对待臣子的身份对待越殊,越殊回京数日,不曾接到来自天子的圣旨,只收到了对方递往上清观的拜帖。

  此外,尽管三番两次被越殊推拒,但他依旧耐心十足,没有动怒,也没有打扰解玉华一家——换作某些精通权谋的帝王,或许就会把接触广安侯的任务颁布给右相,后者身为臣子岂能不尽心尽力促成此事?

  郁漳却清楚这是一种变相的“绑架”。即便广安侯看在姑姑和姑父的面子上应下,内心深处对他这个天子的想法就不得而知。

  所以,他没有耍什么花招或者自作聪明地玩弄权谋,只是耐心地一次次递上拜帖。

  此前越殊全部心思都放在梳理上清观祖师遗物,寻找通往沧海界的传送阵之上。如今传送阵暂时无法启动,想办法充能需要一定时间,他终于有空理会诚意十足的大魏国主。正好他也有些事需要对方去做。

  于是,前几次拜见得到的答复不是广安侯闭关就是出游的大魏天子郁漳,终于等来了期盼中的好消息:广安侯出游归来,愿与君一会。

第185章 归一道主16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收到好消息时,天子正在上书房检查几个儿子的功课,除却年长的三位皇子之外,几个小的都被他批得满头是包,直到心腹内侍前来私语几句,天子这才转怒为喜。

  迎着一排儿子好奇的目光,天子也不隐瞒:“好,国师终于得空了,这是大好事!明日罢大朝会,朕要与国师一会。”

  闻言,皇子们面色各异。

  他们自然知道天子单方面封广安侯为“国师”且三番两次相请的事,而后者却一直在上清观闭门修行,连天子之请都不放在眼里。对此,皇子们心底各有各的计较。

  由于长相肖父而最受宠爱的五皇子便忿忿然嘟囔了一句:“父皇诚心诚意、三请五拜,才得他一顾,广安侯好大的架子!”

上一篇:北宋县令庶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