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嬴天尘
[唉,师娘或许用心不纯,却付出良多,可惜她看错师父,生生活成了一个笑话……她本不用死,也不该死。奈何师父要用她的命与天下人开一个玩笑……从她将自身道途系于旁人身上时,或许就注定了今日?]
[游戏红尘,翻云覆雨,为我所欲为……这就是师父所言的“真魔本色”吗?]
[我此生大抵是无望化神了……]
历经万载而不朽的玉竹纸灰飞烟灭,往昔时光的旧影也随之消散,越殊回过神来,对那位传说中的乘景天君有了新的认识。
若是世人得知真相,知晓万载之前的一个玩笑就将世人蒙骗至今,不知该如何想?
事实证明,越殊对道的理解没有偏差。
乘景以通天大道飞升天外,却以歧路误导世人,为此甚至献祭了另一个人的生命,说是真魔毫不为过。在他面前,北荒魔道简直成了傻白甜……
解开了一桩谜团,越殊只觉心头再无迷惑困扰,重重迷雾破去,道心愈发坚定。
相较于乘景天君这种“走在前面,堵死众生之路”的作派,越殊更愿意做那个集众生之智,聚众生之力,为众生开路的人。
众生渡我,我亦渡众生。
第206章 归一道主37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日月仙岛附近,归属新晋化神玄微天君名下的仙岛之一望月岛,迎来了它的主人。
岛屿东部的山谷深处,一方设立于灵脉节点之上的传送阵即将启动,合天地之势,以星光为引,透露出浓郁的群星谷风格。
几名身着群星谷法袍的修士站在传送阵边上,仔细看便会发现,他们法袍上不断变幻的星光赫然是一重又一重阵禁,其效用主要是增强防御与轻身之术。难怪西海上历来便有“群星谷修士最善保命”的传闻。
而今日,无论法袍上设置了多少重阵禁,在场的群星谷修士依旧没有丝毫安全感。
盖因出现在他们的是一位化神天君,站在整个沧海界顶端的人物。群星谷内,恐怕也只有谷主玉衡天君能与这位一较高下。
并不了解化神天君的几位金丹真人是这么想的。与玉衡天君同出一脉的师妹,群星谷众修士中为首的摇光真君却不这么想。
好强!比掌门师兄强多了……感受着眼前这位新晋化神天君身上隐隐散发的气机,摇光真君眉心一跳,隐隐生出一种逃跑的冲动。她知道那是自己的本能在作祟。
摇光的直觉向来是极强的。从前她不是没有见过化神天君,无论是她的师尊、上一代群星谷谷主,还是如今的掌门师兄玉衡天君,乃至曾经接触过的其他化神天君,不曾有一人,带给她如此强烈的危机感。
恍惚间她仿佛回到千年之前,年幼的她在山野间迷路,却被一头天妖狼发现,若非师尊出手相救,险些被一口吞下的时刻。
或许是幼年时的经历带来的心理阴影,或许是师门上下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摇光真君向来将自己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每次出门在外不叠够阵禁绝不罢休。
像这一次,应紫阳真君邀请而来的她,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摇光真君预想中,哪怕是路过的化神天君突然对她出手,这一身阵禁也能挡下一击,然后助她跑路。
而现在,这一预想却随着越殊的到来而破灭。强烈的直觉告诉她,眼前之人若是对她出手,她绝无幸理……嗯,用掌门师兄做计量单位,对方一个至少抵十个师兄?
……说好的新晋化神呢?!
心中直呼离谱的摇光真君,下定决心这次回谷就闭关,不入化神绝不再出门,面上却是恭恭敬敬向越殊一礼,她神色严肃而认真:
“两界传送阵随时可以启动,天君若是有意,现下便可前往离阳小界……”
越殊当然看不出这位丰富的内心活动,只听对方用专业而又郑重的口吻解释道:
“只是有一点天君还需留意。小界时光流速与沧海界不同,换作旁的与沧海界有长期稳定传送通道的小界,时光流速往往早已统一。离阳小界失落多时,两界时光流速大有不同,或许沧海一日,此间已过十年,天君昔日故人,未必还能得见……”
摇光真君边说边瞅越殊的脸色。
……提前提醒当然是很有必要的。免得这位化神天君发现故旧凋零,迁怒于无辜的她,哪怕对方看上去不像随便迁怒的人。
竟然是这样吗?越殊事先的确不知。他怔了一怔,点头致谢:“此事我知晓了。”
只不过,他之所以想要重回离阳小界,主要原因倒不是探望故人,而是想要看一看昔年播下的种子,如今长成了什么模样。
此外,沧海界论灵气浓度远胜离阳小界,若是可以,越殊也想让更多人从离阳小界中走出来,有机会前往更加辽阔的天空。
若是有机会与故人重逢,当然是好的。若是没有,倒也无妨。
他的人生经历过太多的相聚与别离,珍惜相聚之时的光阴,别离之后,便不会留下长久的痛苦与遗憾。在他记忆宫殿深处,故人依旧栩栩如生。
越殊一步踏上传送阵。
他的身影消失在星光中。
离阳小界,东土大陆。
群山之间高塔耸立,大地之上屋舍俨然,昔日的边荒之地被钢铁丛林取代,穿行在天空与海洋之间的是一只只巨大的铁鸟。
距大魏国师解鸣蝉“飞升”已有五百年,五百年的光阴,足以让这片土地改天换日。
第一个百年,为“功德封神”而奋斗的魏世宗明皇帝郁漳,大力推广百工之技、医武之道,尤其注重农事。
由上清观出面,以三页仙章原本为诱惑,召天下修士共探兴农之要,全新的灵米被培育出来,连带着还有一整套更加先进的种植与灌溉之术。
大魏就此走上了高速发展通道。
第二个百年,百姓已无温饱之忧,大魏平定四方蛮夷,一统东土大陆,疆域之广前所未有。人人习武强身,读书炼神,百工之技的发明将人类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投身于对知识的追逐。
此时,三页仙章早已传遍天下。其中颇多道理高屋建瓴,为所有人指明了方向,却又有不少细节留白,等待后人一一填充。
历代人杰辈出,却无人超出三页仙章的范畴,始终在三页仙章的范围内打转。仿佛三页仙章的主人拥有着看透千年的眼光,他播下一枚种子,后人只需用自身智慧浇水、施肥,就能顺着藤蔓一路攀至天穹。
如果说三页仙章所蕴含的知识是主干,那么后来者所做的就是不断为其添加分枝,于是这棵大树渐渐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第三个百年就是大树渐渐枝繁叶茂,而历代人杰得以借此一路向天穹攀登的过程。
若是这个世界灵气充足,长生绝非泡影。奈何贫瘠的灵气限制了众生的长生之路。
炼气之道注定无法突破筑基,优点却是养生,有延寿之利;
武道重杀伐,延寿效果虽不如炼气,对资质的要求却宽松许多,渐渐取代炼气,成为东土大陆的主流;
看似不入流的百工之术,在三页仙章的推演中,发展到巅峰同样有着超凡的能力。
在东土大陆,并不存在纯粹的某一道修行者,“进化之道”的理论早已深入人心。
无论炼气还是习武,抑或精研医理,目的都是让生命得到进化,超越凡人之界限。
以此作为纲领,不断有人在武道、炼气、医学等各方面作出突破。也有一批人信奉意识永生、机械飞升等来自仙章的概念。
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第四个百年随之到来。
百花齐放的盛世之下,阴影也在壮大。东土大陆的资源有限,人类的欲望却无穷。
随着修行者数目的攀升,修行者的数量也在攀升。为夺取资源而发生的争斗越来越频繁,帝国的法律遏制不住人类的贪心。
何况人类向来擅长“以不足奉有余”,既得利益阶层总会默契地打压下层的后来者。在资源有限时,这份打压便会尤为激烈。除非此时能发现一条开拓新资源的渠道。
东土大陆之外的新大陆就这样被发现了。于是内部的矛盾得以被转移,大魏上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那片富饶的新大陆。
这是大开拓大开发的时代。
大魏的修士、武者,巨大的飞舰、操纵飞舰的进化者,以雷霆之势辗平了西大陆。
新的利益缓和了内部的冲突。
一百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
第五个百年到来。
新的大魏天子野心勃勃,不甘心死后封神,而是想要长长久久统治这片天下。
为求长生,他通过上清观秘闻找到了传说中的飞升阵法,企图通过血祭打开飞升阵法,前往昔日国师飞升而去的上界。
他的计划失败了。
西大陆千万人口丧生在血祭中,蛮夷几乎被杀绝,到后来,连他的支持者都倒戈,无法接受他的疯狂,将他的统治推翻。
大魏王朝就此落下帷幕。
新的国度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他的建立者以“日出东方之红”,取国号为“赤”。
赤之国有别于过往的封建王朝,是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度。这本该是离经叛道的。奈何这个国家的建立背后有三页仙章背书。
确切地说,是地之书背书。
这一页讲述治乱之道的仙章其实一直有一则隐藏的篇章,等待时机到来才会开启。
当初郁漳若是知晓“地之书”蕴藏着推翻封建王朝的思想,必然想方设法阻止其传播。
奈何直到五百年后,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之时,隐藏的篇章才向世人揭晓。
赤之国在大魏的尸骸上诞生。
它的建立者是三页仙章真正的继承人。当他看到篇章中所隐藏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昔日的大夏元首就成了他的榜样。
然而,在这个拥有超凡的世界,赤之国注定不可能与昔日的夏国一般无二。当人与人的生命本质差距甚至超越人与蚂蚁的差距,强求平等何尝不是对强者的不平等?
因此,盲目照搬大夏是不现实的。这也让赤之国动乱了整整三十年。
三十年后的现在,就连追随赤之国领袖“赤师”周岁寒开创赤之国的人,都无法再忍受被剥夺的特权,连他的子女都无法忍受父亲的“荒唐”。
他们联合起来,向他宣战。
这是一场单方面的突袭。
猝不及防的周岁寒陷入了绝地。
他本是天下无敌的人物。但这个世界贫瘠的灵气和有限的资源限制了他的实力。
来自身边的背叛更是让他措手不及。
战斗过后的废墟上,陷入绝境的周岁寒望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脸,神色平静。
他坦然承认自己的失败:“……是我输了,但我没有错。这方天地资源有限,我们是人,而非智慧蒙昧、弱肉强食的野兽,本该整合文明之力,前往更高的天地。”
“这就是你的遗言吗?”他昔日的挚友举起剑,“那我只能说你大错特错。”
“资源有限,就该让强者享有,而不是白白浪费。前往更高的天地,需要的是强者之力,而非无用之人。凭什么要求我们为弱者让利,为弱者牺牲?”他咆哮起来,“我修行至今,从来都是为了自己的进化之道!”
“有道理。”
另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在众人惊讶的视线中,三页仙章原本从周岁寒怀中飘出,仿佛感应到什么一般发起光来。
骤然大放的光辉照亮了空中的道路,一道身影踏云而下,有如仙人披霞衣而来。
他尤为清晰的容貌与某位传说人物的画像一模一样,投怀而入的三页仙章更是明证。
众人的嘴唇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