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不过没关系,十四岁的纪风能得第一,也看得出天分。
虽说不如纪霆,可这样的天分,同样万里挑一。
再看纪家的姻亲。
纪霆的沁表姐竟然得了第四,她在场上靠着对《诗经》的卓然理解,冠绝全场。
连县令都忍不住只提问《诗经》里的问答,让她好好发挥。
最后更是让她作诗一首,咏一咏私塾大比的初夏情景。
沁表姐虽有些羞涩,总体却落落大方,有些武将家的气势,开口道:“骤然成诗,学生浅薄,倒是不成。”
“不过有前几日做的另一首小诗,还算可读。”
这话果然是自谦,诗句一出,在场不少举人进士都赞叹写得好。
于是这名次自然就高了许多。
成绩出来,二姑姑二姑父他们脸都要笑开花了。
就连栋表弟没有名次,他们都不觉得有什么。
三姑姑跟三姑夫那边,虽说颗粒无收,但珂表妹不过十一岁,也是口齿伶俐,受到连连夸赞。
想来等到明年,约莫是可以的。
他们一定好好培养,明年让女儿也夺一个名次。
那年纪最长,今年十五的瑞表哥早就淘汰了,只会在旁边给妹妹鼓掌,家人觉得好笑又无奈。
再看纪家的孩子们。
更是备受瞩目。
他们走到三哥哥面前做礼时,让县令以及本地士族都要眼红死了。
这么多好孩子,要是自家的多好啊。
自家怎么生不出这么多乖巧会读书的子弟啊。
真是要羡慕死了。
以后谁还说纪家没有未来?
这不都是未来吗?
一直发愁二女儿婚事的纪四婶帖子收到手软。
现在谁不想跟纪家结亲啊?
这么有前途的家族,还是早点结交的好!
文家人对视一眼。
文举人,应该还是有竞争力的吧?
家里回信也太慢了吧,耽误事啊!
私塾大比圆满结束。
这次最出名的,一个是纪家。
还有就是文家的夫子。
文夫子同样收到不少帖子,都是问文家书院的事,一个文夫子都教得这么好,如果一群文夫子呢!
他们想去啊!
不出意外的话,文家夫子的名声,还会传到更远。
让更多人知道他家的本事,以及那文家书院虽是新开的,却真的有实力。
反正纪霆跟纪伯章是这么选的。
私塾大比五月初一结束,五月初二纪霆便亲自去找夫子,说了自己的决定。
也算是他早就有的想法。
否则当时就直接答应州学了。
思来想去,还是文家书院最合适。
而且新来的文举人,为人也是大方有礼,是个极聪明又有成算的。
再有他家去年雪中送炭的情谊,总不好辜负。
纪霆的决定便是,去文家书院!
至于州城那边?
他们肯定能找到借口的!
文夫子跟文举人,甚至文一文二都没想到。
纪家能真的拒绝州学,选择他们这个新开的地方。
毕竟以他的天分,即便他去州学,当地知州跟学政,也会强行给他开辟一处清静之地。
这种事情,也是有先例的。
可纪家还是选择文家,更是要全了两家的情分。
文举人上前一步,双手握住纪霆的手:“霆哥儿,愚兄果然没看错你,没看错你家。”
怎么回事。
你喊我霆哥儿,还自称愚兄。
各论各的是吧。
几人相视一笑,气氛更是融洽。
以后都是自己人了。
肯定要更好地相处啊。
可此时,两封书信送到纪家。
一封是隔壁东昌府文家快马加鞭送过来的回信。
文举人也不避着纪霆,迅速拆了信件,嘴角带笑,看向纪霆:“霆哥儿,愚兄还有件事,麻烦你帮帮忙。”
纪霆奇怪
。
他能帮什么?
文夫子笑,他也看完信件了。
私塾大比上,他教的九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出了风头。
尤其是拿到名次的四个学生,以及主持私塾大比的纪霆,极为引人瞩目。
这让东昌府的文家书院颇有收益,引来不少询问。
让家主很是满意。
至于跟纪家结亲的事,则全然信任文举人的判断。
所以请纪霆帮的忙,自然是牵牵线,说说亲啊。
纪霆一头雾水。
啊?
这就要结亲?
是不是太快了。
而另一封书信,则在纪伯章手中。
京城国子监的来信。
第60章 第60章生机【一更】
纪霆听到文举人这么说的时候,着实有些讶异。
可文夫子跟文举人,却像是早就商量好一样,一股脑把自家情况全都说了一遍。
从文举人叫什么,字什么,家里几口人,家里财产情况,统统讲得一清二楚。
甚至还道:“知道你记忆力好,说一遍就能记住。”
“还请你在你四婶那多多美言。”
纪霆心道,这还用美言吗。
你家的情况,谁不知道?
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他爹没被罢官,也是纪家颇有些高攀。
文家在东昌府是经年的世家,教出来的学生不计其数。
现在又开始建书院,也是得到当地大力支持。
就不说文家本身。
只讲文举人文元青二十岁中举,如今不过二十二岁。
若是身体无隐疾,怎么看都是个潜力股。
不是纪霆看不起自家,也不是觉得云姐姐配不上。
只觉得这事奇怪啊。
可文元青却正色行礼:“文家不是那般目光短浅之辈,而且文家更看重的,并非家世功名,而是品行优劣。”
“以纪家的品行,文家求之不得。”
尤其是纪家的面对诸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