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做纨绔 第144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朝堂之上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圣人以取义望天下,而激其本明之心焉!

  “好开篇!”翰林学士赞道,“开篇便振聋发聩!”

  这意思是,圣人是用义来取得天下,从而激其大家的本心。

  这本就是圣人推崇。

  文章下面,则阐述义跟勇之间的关系。

  用词并不拗口,观点却极为新颖。

  从小义大义,再到时事政治,还有实际的建议,比如士风涣散,百姓生活不稳,应该如何以义行事。

  可以说,这是一篇不仅有文采,还有实操的文章。

  “以雁门关兵祸,谈到朝廷招揽贤才,从本经出发,再切合时事,如此才干,妙啊。”

  “这是谁的文章?”

  考试文章共计两篇,只看这第一篇,翰林学士便断定他必为第一,至少好奇这人是谁。

  别说他好奇了。

  汤仪也好奇啊。

  其实他心中闪过一个名字,

  但是不是那个小子,还要再看看。

  毕竟这文章有贯穿日月之气,实在太少见了。

  可文章结构之严谨,又觉得不是一两年之功。

  祭酒再次提醒:“先看看下一篇文章。”

  方才是四书文章,下一篇为五经。

  而题目只有一个字,《理》。

  这题目出自中庸三十一章。

  上下文为:“唯有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理,条理也。密,详细也...”

  看到这个题目,别说翰林学士,就连汤仪都撇撇嘴。

  谁出的这种题目,实在是过于抽象议理。

  可这题目,考的就是基本功扎不扎实。

  对于上一篇好文的笔者来讲,这种题目并不会在他的舒适区。

  如果说上一篇文章的外放的,张扬的。

  那这一篇文章需要平和跟理性,以及抽象的概念解释,不需要那么契合实际。

  对很多读书人来说,能写好前者,后者就会有所欠缺。

  不过多数考试不会要求那么多,只要能写好一种文章,已经足够了。

  所以翰林学士对这个学生的第二篇文章,并没什么太大期待。

  只是看下去之后,让他全然傻眼。

  “至圣有理之德,智之见于分者也。”

  第一句话,便解释考题的意思。

  下面的阐述其中意思,如果不精通中庸者,必然写的全篇茫然,看出其中一二。

  但人家的文章,却是一目了然,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把道理讲的那么明白。

  “这,这人必然是第一!”

  怪不得其他文章名次讨论的那般激烈,第一却毋庸置疑。

  写的太好了。

  不愧是皇上特招过来的学生。

  有他们这些学生在,谁还敢说国子监都是一群庸才?

  “好文章,好学生。”

  这翰林学士,心里更加偏向皇上的新政。

  他们南正国人才济济,要从各个方面选择英才啊。

  看看,这头一年,就找到这么多有天分有天赋的学生。

  经过一天排名。

  终于在三月初二早上,国子监二月月考的成绩,便张贴在读书堂上。

  五十六个人的排名,简直一目了然。

  而且还是绝对公平的排名。

  听说负责此事的祭酒跟汤先生看完排名之后,就赶回礼部忙会试的事。

  剩下的评价,就留给国子监监生,以及京城百姓,文武百官吧。

  不过祭酒还把消息递给皇上跟首辅一份。

  让大家都知道,他们两位对国子监的重视。

  阚文彦罕见来了早读,不知道是不是说好的,朱家墨竟然也来了。

  三月初的寅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不少人都能看到他们两人的表情。

  尤其看到第一名的表情。

  “纪霆。”

  国子监二月月考的第一,是纪霆。

  不仅名字写了上面,他的文章更是贴在后面。

  其他人都没有

  这个待遇。

  这也更能说明,国子监的夫子们,觉得他的文章可以服众。

  朱家墨跟阚文彦一字一句阅读。

  这是纪霆文章的原稿,还能看出他写文章时的自如。

  都说字如其人,放在纪霆身上确实如此。

  越看下去,阚文彦脸上的冷笑越止不住,笑到朱家墨都觉得他疯了。

  但朱家墨知道对方什么意思。

  阚文彦一直自认为是天才,可他的天分跟纪霆根本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有的文章看完了,会让人觉得自己努努力,也能达到这种地步。

  但有些文章的才气,是根本藏不住的,也不是他们努力能达到的程度。

  比如纪霆的这两篇文章。

  看起来丝毫不费力气,就写出这两篇直登榜首的佳作。

  阚文彦边看边笑,笑里竟然藏着一丝绝望。

  他下意思看向纪霆,还未看到对方的表情,就听朱家墨惊呼。

  又怎么了。

  一个刺激还不够吗?

  又有什么事。

  “第二名,田俊。”

  田俊,那个一直阴阳怪气,今年才十六的穷秀才?

  他怎么会是第二。

  “第三也不是你。”朱家墨发誓,这话他是脱口而出的。

  但难免带了点幸灾乐祸。

  第三是个叫宁进才的书生,他是今年才来的国子监,正在在食堂里跟纪霆一唱一和,笑骂阚文彦的那个。

  宁进才还笑道:“第三,有三十两赏钱,够我一家一年花销的了。”

  那第四呢?

  总是阚文彦了吧。

  并不是,而是万岑万秀才,十两赏银攒一攒,他跟未婚妻的婚礼,也会更好吧。

  一直到第五名,才看到阚文彦的名字。

  从小被人吹捧的京城才子,不过第五。

  那么多夫子,那么多珍品孤本,从小不间断读书,却不如乡下来的穷秀才。

  打个比方说,一个是从小名师辅导,学习资源一点也不缺,各种卷子资料,想要什么有什么。

  另一个就是看看书,顶多在这几个月里看了些资料。

  然后考的比前者好太多。

  这种差距之下,阚文彦直直往后退,等他再看向纪霆的文章,明显想去撕掉那几张纸。

  但附近的监生们,可不允许他这么做,直接把他推开,这才让阚文彦冷静下来。

  至于朱家墨,他在五十六人里面,只排名三十六。

  他的学习资源也不用说,反正比在座的这些人好。

  不同的起点,却还不如人家。

  朱家墨闭上眼。

上一篇:舍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