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做纨绔 第192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朝堂之上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多数人都知道,朔州知州,肯定愿意卖这个面子。

  果然,腊月初十左右,知州就回信了,语气很是亲热,并不像以长官自居,反而像是以长辈的模样。

  还说当年跟他爹同朝为官云云。

  让他有什么时候尽管去说就好。

  很多刚从翰林院出来的官员,认为托人办事

  是麻烦别人。

  可官场上就是要你来我往,才能办成事。

  对方说不定还很高兴,觉得跟纪家有了往来。

  得知有七八个粮食都会运粮种过来,纪霆也做了个统计,让县里各村镇做好准备。

  不过消息也不确切,毕竟人家还没来,做不得准。

  所以并不会大肆宣扬。

  王县丞劝诫的话刚到嘴边,就又咽下去。

  不错不错,是这个道理。

  不确定的事不能讲,省得出错。

  然后就是印刷作坊的事。

  虽说还在下雪,但已然有了盈利,以后不用多操心,直接成为本地的进项。

  门北县当地人算算。

  纪县令先用自己的才华印了书,给衙门带了收益,还填给慈幼院。

  然后又用关系拉来粮商,免了农户们奔波之苦。

  这像个为他们做事的好官啊!

  没错,只做了这两件事,就有人称呼纪霆为好官了。

  “大家的要求,是不是有点低?”纪霆笑着道,“现在统计各村水渠,跟明年劳役情况,就容易很多了吧。”

  王县丞点头:“已经在统计了,贺捕头在分配劳役名册,到时候分批做事,不耽误他们家里农活。”

  “我在统计水渠,看哪里最紧急,到时候优先修缮。”

  水源极为重要。

  各村在农忙时为了抢水,直接打起来的事也不新鲜。

  听闻隔壁县有一抢水的事。

  两村人抢水源谁也不让。

  当地昏庸官员竟出了个主意,说在油锅里扔三个铜板,谁捞出来的铜板多,哪个村子的水源就多。

  其中一个村子的小伙把手伸进滚烫的油锅里,硬生生抢到两枚铜板,为自家村子多了一口水源,从此他们村的庄稼长得就比隔壁村要好。

  而那个庄稼人也因烫伤过重,直接死了。

  在缺水的朔州一带。

  这种事并非孤例。

  关于水源的传说也极多。

  纪霆想在年后就把事情定好,让县里劳役修缮沟渠,也好多存水。

  种地是庄稼人的事。

  那这些外在的东西,就是官员的事。

  两者必须合二为一。

  否则门北县的辉煌,只能是曾经了。

  纪霆等人忙忙碌碌,一边压住衙门里面书吏奴仆偷奸耍滑的迹象,另一边把年后要做的事都处理好。

  等收到家里,以及好友信件时,已经到了腊月下旬。

  纪霆他们头一次在外面过年。

  既不是老家,甚至不是外祖家,这种经历还有些新奇。

  家里情况一切都好。

  纪晴婚事定下,都没想到她年纪小,反而是最先定下那个。

  不过真正成亲,也要等到三四年后了,田俊年后就要外放。

  纪阳爹娘对他很是关切,不过知道跟纪霆一起,也就放心了。

  家里纪风还在文家书院读书。

  纪雨的婚事虽没定下,却有些眉目,只是有些小麻烦。

  具体的卓夫人没说,应当不是什么大事。

  纪伯章也没说什么,他在户部的职位也升了升,如今是正四品户部参议。

  这般升职速度,确实有些夸张,像是要把之前欠的补回来一样。

  再有就是郑平也来信了。

  估计跟他们在翰林院共事过有关。

  他去的地方也是极为偏远,但也已经稳定下来。

  他还带了新婚妻子过去,好像是老家的一个远房表妹,两人小时候就有婚约。

  不过根据老家好友冯长庆说,郑家想安排郑平的婚事,直接被拒绝。

  因此两家彻底交恶。

  郑平不仅带着新婚妻子上任,连母亲都一起带走了。

  看来郑家里面,算是撕破脸。

  不过郑平从未承认过自己是郑家人,估计也不算内部。

  纪霆想了想,回了封信:“都姓郑,你怎么就不是大宗呢。”

  郑勋他们那一脉看似是大宗。

  但这东西又不是不能改。

  他这可不是挑拨啊,完全是给郑家找个更好的靠山。

  郑平不比郑勋他们要好?

  收起家里的信件,纪霆问道:“青安青文什么时候回来。”

  这会儿守在身边的是青平,他赶紧道:“少爷,他们两个说是明天回,带了母亲跟弟弟。”

  纪霆道:“他们住处都安排好了吧。”

  青竹他们五个,基本都在衙门后宅住。

  所以要给家人单独找房子。

  纪霆提了之后,青竹他们就帮忙收拾了,银钱也从纪霆这里出。

  青平道:“青竹跟青大又去了一趟,肯定安排好。”

  他们几个人跟着霆少爷也有三四年了,关系亲如兄弟。

  等到第二天上午,青安带着母亲,青文带着弟弟,前后脚回来,第一时间过来复命。

  纪霆看着他们脸色不对劲。

  青安也不瞒着,直接道:“给了些银钱才脱身。”

  青安这几年里,隔一段时间就要寄钱给他娘。

  刚开始家里还好,日子久了,都惦记寡嫂手里的银钱。

  青安的母亲今年四十多,对这种很了解,不时贴补些家用,算是拿钱买太平。

  双方算是相安无事。

  但青安要把人接走,等于断了他家一项财路,肯定不愿意。

  青文那边则更惨些。

  原来这些年寄过来的银子,都没到弟弟手中。

  今年九岁的青文弟弟,一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在庄子里割草喂马。

  那庄子,甚至原本就是他家的。

  是家里出事之后,老仆用积蓄买下来。

  这老仆在世的时候还好,人走了之后,他儿子儿媳对主家没有情分,只当青文弟弟是个小奴仆使用。

  青文用了些手段,把银钱要回来,也耽搁了日子。

  纪霆并不过多评价,只道:“接到身边了就好,先安心养着的,去请个大夫过来,把个平安脉。”

  这是怕他们身上有暗伤,知道了也好治。

  不过从他们口中也知道。

  这一带的百姓,日子都不好过。

  不论什么人家,都要省吃俭用。

  资源少,矛盾就多。

  所以他们两家的情况并非意外。

  他们俩的家人也过来见了纪大人,纪霆起身道:“不必客气,以后离得近,有什么事直接讲即可。”

  纪霆摸摸青文弟弟的脑袋:“年后送去读书吧,不读书不行。”

  青竹他们几个跟着纪霆,都是读书念字的,自然知道读书的好处。

  青安还道:“你弟弟就是我弟弟,我娘也能照顾他,放心吧。”

上一篇:舍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