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尤其是被告,脸上喷火地盯着知府。
似乎在说,一个小小的知府,还敢管王府的事,胆子是不是太大了。
再看最上位的大皇子。
去年在太庙的小半年里,难道就没吃够教训。
为何还敢管皇上的事。
皇上,可不止你一个儿子。
而赶来的太监脸色同样难看。
皇上发了好大的火。
若不是强行扣着张老道,那老道也要被审。
这种情况下,太监也不好走,他需要了解衙门审案的情况,及时汇报给皇上。
所有人都知道。
不管这案子审成什么样。
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处置荣王,百姓们肯定不会同意。
只看街上行人愈发少了,就能看出来大家的态度。
处置了荣王,又让皇上的面子往哪放。
人人都知道,荣王心腹张老道,如今在皇宫里住着。
大皇子也太大胆了。
这简直是在审判他的君父。
他到底哪来的胆子。
大皇子咬牙,心道,本殿下忠心为上。
他是为了防止父皇犯下更大的错!
最后出现的人,则让人并不意外。
纪霆。
纪霆带着更多证据上前。
他从不躲在人后。
而他来的目的也很明确:“当年门北县的拐子案,就是下官审的,如今也能做个人证。”
纪霆的口才自不用说。
其他人或许还有遮掩,但他绝对把事情说个明白。
从朔州门北县拐子跟扬州拐子的联系。
再到组织这个阴谋的唐家郑家。
以及背后的荣王。
这一条线清清楚楚。
那扬州一家听的泪流满面。
他们只是过自己的日子,为什么会这样。
他们没招谁没惹谁。
凭什么要受这样罪过。
他们的女儿还在病榻上,现在还是一直发热,就算病好了,回家也很难面对周围的人。
就算这样,被告还在狡辩,找出无数理由推脱。
肯定是把事情都推到唐郑两家身上。
这事一天是审不完的。
只把这些事说清楚,已经引起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纪雨亲自带着御医去了郊外酒楼,正是扬州那一家下榻的地方。
那扬州女子的嫂子正在照顾她,看见一个气质华贵的女子,跟一个书香气的女子过来时,还吃了一惊。
直到这是大皇子的侧妃,以及纪霆纪大人的娘子齐夫人后,这才安心。
御医是被皇后指派过来的,哪敢不尽心,定然要把病人医治好。
而这女子也是关键。
终于在四月初九,案件审理的第四天。
被拐的扬州女子终于醒了。
有了她的口供,很多事谁都狡辩不了。
尤其是她能说出荣王府的布置。
甚至说了皇宫的布置,当然,这个被知府直接打断。
案子到这里,基本就可以结束了。
整个京城都在讨论这桩惨案。
经过统计,这伙贼人七八年里,共拐卖貌美少男少女三四百人。
孩童也有上千。
按照品相分类,最好的肯定在京城。
其他则分散到各地。
接着这件事,荣王一家揽财无数。
尤其半年来最为猖狂。
在铁证面前,谁也不能抵赖。
但在病榻上的荣王爷还要垂死挣扎。
“求皇上!”
“去向皇上求情!”
这事实在太大,如果荣
王府全部认下,他们家也就彻底完了。
绝对不行。
一定要有人分担。
皇上不能坐视不理。
一波又一波的人去往皇宫。
皇上脸色难看的要命。
他还有更紧急的事需要办。
看着眼前的皇后,皇上开口道:“皇后一定要这么做?”
“此事于国于民都有利,皇上难看要看着江山不稳?”
江山不稳。
哪里不稳。
在他的治下,明明海清河晏,国泰民安!
这都是他的功绩。
明明是他的国家,他却做不了主。
如今连继承人之事,也要逼着他立太子。
这些人,难道要反了不成!
而皇后一句话,让皇上又坐了回去。
“扬州拐卖大案,天下震惊。”
“也有传言扯到皇上身上。”
“但大皇子在此事里却办的漂亮的,倘若皇上此刻立他为太子,岂不是同天下人讲,此事是皇上授意,故而给此嘉奖。”
这样一来,必然能洗脱您的嫌疑。
至于您喜爱那张老道,那就喜爱吧。
大家也没什么意见。
皇后堪称一击致命。
直接说到皇上心坎上。
他气恼的,确实是这事扯到自己身上了。
可直接答应。
显得他不能做主一般。
“召程首辅进宫。”皇上岔开话题,直接道。
皇后也不拒绝,只是看着皇上。
如今的皇上跟前些年几乎判若两人。
难道人老了,就逃不开这一关。
也不对。
以前的皇上也是独断专行的。
如今权势更稳,也就不必再爱民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