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以后必然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他们倒不是很在乎。
能拿到丰富多样的植物,倒是真心喜欢。
纪霆所说的东西,肯定是海外的主粮。
要说如今的航运虽跟那边有往来。
但想要拿到,还是很艰难的。
就像他们不允许茶叶出口一样,那些地方也对这些秧苗严防死守。
这种情况下,除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之外,再无其他办法。
多多派船过去,总有一条船能把农作物拿回来。
纪霆不敢耽误一刻,毕竟能做事的时机千载难逢。
谁知道京城那边会不会出幺蛾子。
趁着无事发生时,他能做多少是多少。
这点,纪霆夫妇额外感谢六妹纪雨。
京城那边的事情,几乎都是她在周旋。
想让两个老父亲周旋这些
关系,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纪雨处理政务,实在给他们争取了太多机会。
一直到宝泽十九年,也就是纪霆来当越池府当知府的第三年。
培育好几年的稻种,终于可以分发到各地了。
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这些稻种几乎按需定制。
等到宝泽二十年种植的时候,一年两熟三熟的稻子让当地农人都有些不适应。
长的太快太好。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梦里才能出现的场景。
当然,其中也有捣乱的人。
想要找机会陷害纪霆。
皇上也想找机会重新掌权。
可这件事,只让太子更加依赖纪雨,甚至纪家人。
毕竟纪家所有人做的事,都没有私心。
任谁见了,都挑不出错处。
太子只会更加信任纪家。
纪霆叹口气,多亏有家人在,否则他在外面的事情,绝对没有现在那般顺利。
而稻子良种种下去,只是个开始。
不到四个月,这稻子竟然直接收获了。
根据各地百姓的反馈。
口感自然不如正常的稻子。
但产量高,种植周期短,足以弥补口感的问题。
多数人只求吃饱,口感这种事,并不在大家的考虑范围。
稻子一经推广,直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尤其是出生人口,在几年之内迅速增长。
这简直是个循环。
粮食增产了,人口就增多,然后粮食又不够吃了。
好在这种时候,文家书院的工科,已经开始有成效。
主要是他们按照纪霆给的方向,果然做出效率更高的东西。
比如更好的冶炼技术,矿产开采技术等等。
事情到这一步,多数人还不知道纪霆想要做什么。
可现代人看到这一点,大约明白什么。
必须由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
否则很多问题依旧存在。
纪霆越做下去,越觉得事情极多。
可南正国里,不仅是他在做事。
不管当年皇帝以什么样的心情,提拔了南正国内少见的天才。
而他们也不负天才之名。
都在各地有所成就。
就连几个王爷家的幸存者,甚至太后娘家阚家人,都在自己的任地做出些什么。
不少人提起宝泽十二年的进士,都会高看一眼。
因为那一年的进士,似乎格外耀眼。
当年状元纪霆自不用说。
他培育出麦稻,两种高产种子,就已经很厉害了。
更不用说,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修缮水渠,修桥铺路,对当地百姓只有好处。
而且只要财政松口气,便会减免赋税,好减轻百姓们的压力。
整个越池府虽然位处边卫,但经过他三年的治理,已然有路不拾遗的迹象。
对南正国也更为效忠。
能把边府治理的如此之好,可见的他的本事跟贡献。
有了粮食托底之后,其他地方就能做更多事了。
比如宝泽十二年榜眼袁秉亮。
他一直是最不突出的那个。
但熟悉他的同年都知道,这人心思缜密,而且做事颇有些不走寻常路。
当年跟王府对抗的时候,他也是出头人之一。
外放之后,大家注意力都纪霆身上,他去的地方也是比较偏远,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在任地之时的凶险。
当地豪强勾结,跟官吏绑定之深,听了都让人害怕。
袁秉亮在那边几经波折,总算清扫一批,期间还遭到不少暗杀。
也算是刀光剑影里出来的。
好在总算还当地一个太平,名声也闯了出来。
除了爱吃点美食之外,似乎也没什么想法,故而回京的时候,已然是个黑黑的胖子,看的大家忍俊不禁。
探花田俊,纪晴夫婿。
他读书的时候,有些善妒,更有些愤愤不平。
之后在国子监时间长了,情况好了些。
不过在做官上,行为颇有些狠辣,得罪他的人,几乎都活不成。
除非有人求到他娘子纪晴身上,才会放对方一马。
纪晴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对她来说有画笔画纸,日子就很快乐了。
也不爱多想,也影响了的田俊,后期做事就没那么阴险。
第四名宁进才。
又是他们当年国子监同窗同年。
他性格不错,人也有天分。
只是做官上极为倒霉,好在性格乐观,走到哪都无所谓,认真做自己的事即可。
同窗们都那么厉害。
他不能跌份啊,日日想着考核,想着怎么改善民生。
高产稻子刚出的时候,他就第一时间引进,结果不言而喻。
第五名的太后侄儿阚文彦。
他的情况便尤为坎坷。
外放的时候,家里特意选了个好地方,人事简单,政绩也不错。
就等着做出点成绩,便能回京。
回京做什么?
盐务啊。
有了这层履历,谁都要高看他一眼。
而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必然是纪霆。
然后纪霆就出事了。
在他任地上,周围同僚不约而同远离他。
虽然没有真凭实据,可大家都不是傻子,明显知道里面被人动了手脚。
阚文彦当时已经不再张扬,这事之后更是被打击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