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不管是纪家五个学生,还是二姑姑三姑姑家的四个学生。
都接到这份课业。
八日之后,新夫子就要来了。
而且看样子,这位夫子经验十足,而且还是举人,教他们这些学生,足足够了的。
纪霆最发愁的,肯定是自己这手字。
他的字结构尚可,但笔法散乱。
之前薛馆长没提,私塾大比的时候考官们也没提。
甚至他爹都没多讲。
原因自然是,都知道他之前是不学,这字不好才正常,若要极好,那才奇怪啊。
五月十二,练字的第一日。
他在这写来写去,还是卓夫人道:“去找你爹,他的字可是有名的好。”
无论是考试用的馆阁体,还是行书草书,都很厉害。
有人形容纪伯章的书法为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跟他的性格,甚至跟他为官之道都很像。
刚直坚毅,顿拖分明。
卓夫人推着纪霆去学,也是因为想让父子俩的关系更好些。
以前相公太忙,如今终于得闲,还是要培养一下父子感情的。
放在之前,纪霆也是不想去的。
可他爹都当过他夫子了,还有什么不行。
一家三口,两个人同意了。
剩下那个意见倒是很多。
纪老爹明显推脱,一会说没空,一会说得累了,还说纪霆耽误他时间。
怎么就耽误了!
纪霆被拒绝两次,反而有了些倔强,硬是抱着从他爹那弄来的砚台,进到他爹书房了。
不过走进来之后,纪霆突然有些退缩。
上辈子他也是有爸的,却没有跟爸爸的相处经验。
这辈子全靠母亲主动,他,他不知道要怎么说啊。
一时间,纪伯章书房里有些安静。
父子二人好像头一回单独相处。
要不,他还是走吧。
纪霆刚想后退,就见他爹指了指另一张桌案,明显让他自己收拾使用。
等他把自己的东西摆放好,就见他爹看了他的端溪老坑砚,最后错过眼道:“写几个字,我看看。”
这话说得,既像他爹的语气,又有些不对劲?
纪霆琢磨不出来,认认真真写了几个字。
很认真,很难看。
纪伯章没说话,似乎在斟酌。
纪霆也没说话,似乎在不好意思?
父子两个又陷入沉默,直到纪霆先开口:“爹我的字要怎么练。”
纪伯章还在想,他要怎么教。
之前教小七,怎么教都教不会。
或许他天生不适合的教人,这要如何指点才行。
或者还是不误人子弟了。
不对,这子弟是他家的。
纪霆突然扭头,似乎反应过来:“爹,你不会是教小七,教出心理阴影了吧!”
什么是心理阴影。
“就是教得有些后怕了。”
见他爹不说话。
那就是猜对了!
怪不得一直不开口,是在想怎么指点他吗?
纪伯章顿住。
虽然不太想承认,可确实是这个意思。
想他不说天才,但做许多事都能成,唯独教学这方面。
前几日让他产生极强的挫败感。
纪伯章干脆破罐破摔,想了想自己学字时所学:“要说写字的心得,我确实有。”
“但要怎么学,我却不会。”
说着,把珍藏的李斯《峄山碑》拓本找出来,继续道:“李斯的篆体最为规范,容易上手。”
“先练这个。”
说着,又讲了其中笔法顺序,纪伯章特意讲得很慢,希望这次的学生能听懂。
父子两人,一个认真教,一个认真学。
让外面卓夫人很是欣慰。
不过很快,就听到里面传来争执。
主要是纪霆有点不适应,下意识道:“这个笔画不是说过了吗。”
“不要重复了啊。”
“爹,你讲过了。”
纪伯章深吸口气,上次讲得太快不行,这次讲得太慢不行。
他直接冷笑:“好,不跟你重复了。”
接下来半个时辰里。
纪伯章把笔画顺序要点讲得飞快的,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讲课。
不过说是讲课,不如说是讲自己的心得体会。
有些地方十分抽象,有些地方见解独到。
这哪里是讲课,分明是输出一篇书法总结。
还是比较高阶的那种。
纪伯章算是说痛快了。
回头看看儿子,又有点心虚。
想到教小七读书的经验,再想想纪霆不过十三,自己说得太快了。
谁料纪霆恍然大悟,还真抬笔写了个字:“是不是这样?”
纪伯章往前一看,竟然把他说的要点特点,全都记下来了,除了笔法不够纯熟之外,还真有点意思。
这样一来,还真让纪霆他爹提起兴趣,顺手又写了个字:“来,照着写。”
如果换个正儿八经的书法夫子在这,肯定会说这父子俩胡闹。
但纪霆还真照葫芦画瓢,认认真真对照写了下来。
纪伯章看出点东西,纪霆笔法聪明,与其说他学习自己的笔迹,不如说他在观察技巧。
就像学钓鱼一样,别人学的是动作,而他在摸索技巧。
一个下午时间过去。
父子两个脑子里冒出同样的想法。
纪伯章道:我教学也没那么差啊!
纪霆这道:我爹教的也还行?
事实上,换了其他人过来,肯定学不会啊。
主要是纪伯章语速快,讲东西的时候虽有条理,但跳跃性极大,经常引经据典。
经常一句话带了好几个知识点。
要说这是卖弄吗?
自然不是。
平日跟纪伯章交流的人,怎么会听不懂里面的典故,故而根本不用多讲,大家就心领神会。
可以直接进行下一个话题。
一定要类比的话,这跟玩梗差不多。
一群人在自己小圈子里,玩听不到但很高级的梗。
能说人家卖弄吗?
自然不行。
人家跟你交流时,他也觉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一时间没留神,多说了几句。
好在人家又能及时纠正,跟你说这个梗的出处跟来历。
如果你说,我不想听,人家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