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六
原本只是想随口编点什么,陈图想着自己种田时的感悟,结果越说越顺,感怀越深,其他人听的也认真,当了村子里好一阵的风云人物。
这些粮税全部都是要押送到应山州的,许行知把整个南新县今年的粮食产量,最高、最低和平均值都算好了写在信件里,所有的数据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闲的没事,他还把南新县过往几年的粮产都给写上去了,有数据对比,也好找圣上邀功不是。
大伙忙活了好一阵,这两日中,整个县里都热闹起来了,这次的丰收后,不少人家手里有了钱,还是会来县城采买些生活必需品。
街上出来摆摊的小贩明显多了些,其中以卖针线、头绳等日用品的居多,还有便是吃食,各式的糕点,很多带着小孩上街的人家,自己能忍住嘴馋,但多多少少顾忌到孩子,还是会零食吃,糕点就更不用说了,回娘家总得带些东西回去,糕点体面还不算很贵。
王二胡探头探脑看着街上的热闹:“这几日的人可真多,忙活完有空了,大丰收兜里有钱了,这不得舍点。”
许行知观察一阵,才摇头:“也不算,大家买的多是家里需要的,就算没钱也是需要买的,只能说刚好这几天农忙完,百姓兴致高,就集中起来一起买了,这才显得好像花了很多钱似的。”
“今年才是第一个丰收年,家中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的是,大多数人家应该是备用攒起来,也能应对一些突发情况。”
“确实是。”王二胡看了一阵子,却道:“不过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今年,大伙能过个好年,可能还能买件棉服,冻死的人应该也会少些。”
许行知张了张嘴,有些沉默,此时他才恍惚的想起,在古代的冬天,都是一次难熬的历劫,年岁不好,没有收成,又哪来的钱去买炭火,买御寒的衣物呢。
“去年死的人多吗?”
“多。”王二胡肯定道:“尤其是住在破庙和桥洞的乞丐,一个冬天下来,能活下来的算命硬。”
“不过今年肯定要好很多,大人您也不必为此介怀。”
许行知笑了笑:“你说,今年咱南新县,能不能一个人都不冻死。”
王二胡没说话,此时的沉默就代表了一切,没一会,他笑着岔开话题:“大人,丰收过后,秋社日要来了,咱可得好好准备准备,这可是大节,热闹的。”
秋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一般来说,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用来祈求或者酬报土地神。
“肯定要的。”许行知点头应道:“往年一般是怎么弄的。”
“一般就是搭个台子,大伙跳舞、唱歌、杂耍,会的上去表演,然后下面摆席,吃好喝好。”王二胡努力回想:“我记得前几年还有赛大猪,赛大鹅的,比完就杀了,然后全放一起祭祀。”
“按照往年的规矩来就行。”许行知开口道,听起来倒是挺热闹的:“多搞些活动也好,咱县里有会舞师的吗,有的话请过来舞一段,也热闹些。”
“席面就摆个流水席,连摆七日,对外说大伙都能来吃,也散散喜气,只是不能浪费,不能打包带走,只有本人能来吃。”
王二胡一惊:“连办七日,还是流水席,大家都能来吃!大人,您确定吗,这花销可不小。”
“对,流水席,大家都能来吃,这钱我出。”许行知点头应声道:“好不容易过个大节,大伙热热闹闹的,吃的也开心。”
“得嘞。”
这消息传回县衙,大家也叽叽喳喳起来,为秋社做准备,许行知和秦安第一次参与这种活动,倒不是很懂里面的门道,好奇的很。
厨娘已经在厨房里做起了社饭,这里面可是有讲究了,不仅材料丰富,制作的过程也很复杂。
“猪肉、羊肉、腰子,唔还有瓜果呢。”
“这可不,不仅有这些,肚肺、生姜好多种材料呢。”厨娘应声道,说到自己擅长的东西,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不少:“这些东西都切成很小的片状,放调料给他调和起来,最后撒在米饭上蒸熟,香的很。”
“我之前去给富家老爷家做这社饭,一揭盖,那香味,谁闻了都想要尝一口。”
一群人眼巴巴的在厨房门头探头探脑:“什么时候能好,听起来就很想吃!”
“这还没到春社呢,你咋就那么馋。”
“我馋???”张麻子一个不太爱说话的老实人被气得:“有本事你别吃啊!”
“我就吃就吃,我待会第一个吃,在那就知道瞎说的,你们都别吃。”
秦安看着都怜爱了:“你们可别欺负我们麻子哥,第一个给你吃,馋死他们。”
不仅仅是县里边,各个村都在用心准备着这个节日,肥皂厂也放了几日假,让大家好好的休息。
李萍从柜子里掏出自己平日里舍不得穿的衣服,穿上后拉着自家婆婆问道:“娘,我穿这个好看吗。”
“好看,好看,这颜色艳些,衬的你皮肤白。”王翠花笑道牙不见眼:“你买些小孩爱吃的糕点,再带上半扇猪肉,带着小宝回娘家,你也好久没见亲家母,多玩两日,别担心家里。”
“家里还有好几只老母鸡,你也带一只回家。”
“让你娘知道,你在我老王家没受委屈,养的好好的。”
“娘——”李萍话语里充满着感情,婆婆对自己的用心,她也都是能感觉出来的:“咱们家刚收了新的葫芦,还有大枣,我多买些肉放家中,到时候巧姐儿回来,让她多带些回家。”
巧姐儿是王翠花的女儿,也嫁出去好几年了,秋社会回来看看。
“萍儿,你是个好的。”王翠花握着她的手,轻轻的拍了拍。
李萍顺势摇婆婆的手臂,娇声道:“娘,你对我好我还能看不见,巧姐儿出嫁那么久,好不容易回次娘家,可得给她长面。”
王大柱从后面凑过来:“媳妇,我对你不好啊,有了婆婆忘了我。”
两人女人瞬间一齐白眼:“看你儿子去,别让他瞎玩。”
“你自己忙活去,别给我们俩添堵。”
“别人都婆媳恶斗,到我这我还成外人了。”王大柱委屈巴巴的嘀咕道。
李萍脸上露出一个‘温婉’的笑容:“娘,大柱说想看我们打起来。”
王翠花当场把门口那打扫把拿起来,扬的虎虎生威,王大柱边喊边躲,最后抱起自家儿子当挡箭牌:“娘,你要是生气就打你孙子吧,打他别打我。”
“对,奶奶你别打爹,要是生气了打我就好。”小男孩乖乖道。
听见自家孙子这般说,王大柱的这个骚操作让王翠花的火气瞬间上涌起:“你还敢用我乖孙来威胁我,好你个王大柱,胆大包天!”
王大柱见状不对,赶紧往门口跑:“娘,我去买点秋社的东西,晚点就回。”
秋社日有如约而至,大伙都穿上了自己好看的衣裳,一大早,所有地方开始劈里啪啦响起了震天的爆竹声。
各个村里,已经开始杀猪杀鸡,这是给土地神准备的祭品,女人们把自己收拾的齐整漂亮,牵着自家小孩回娘家看看。
县衙门口不远处,台子已经搭起来了,锣鼓喧天,周围的百姓都围聚在一起,看着这舞师队伍翩然起跃,人群中响起非同一般的掌声。
看着看着,有鼻子灵的,拉着旁问道:“老乡,你有闻到什么味道吗,好香,一股燔炙的香味。”
“你这鼻子灵,我还没闻到,约莫是县衙在炙烤社猪,这香味浓,待会午后不就能吃到了。”
“有道理,我还没吃早饭,我来时瞧见,县衙门口有送社糕社酒,还有社饭的,用的可都是猪羊肉,腰子之类做的,可补了,我去吃点。”这人说罢,戏也不看了,转身往县衙那走。
“你少吃点,待会午后县衙设宴,可得留着肚子吃好的。”
“知道啦知道啦。”
【作者有话说】
上一章从3000字增加到了4000,没有看到的小宝可以回看一下哦!
69
第69章
整个秋社热闹了好一阵,众人皆是春风满面,连桥洞下的乞儿都松快了不少。
元宝吃完席回来,半弓着身子,摸着快吃到吐的肚子在桥洞里蜷缩起来,心想,这县衙的饭菜可真香啊,他都好久没吃过那么饱了。
之前县里面说,秋社县衙会在门口办流水席,所有人都能去连吃七日,他是犹疑的,按照他的经验来说,一般越富贵的老爷都越抠,尤其是这些当官的。
这可能知道对外散播美名做的假把式罢了,看见他们穿的脏乱,立马就会把人给赶出来,就像……就像之前在街上行乞,一个大老爷说的有碍啥的……想起来了,有碍观嘱!
元宝搜肠刮肚,才想起来这个词,他平时惯爱记这些,就连名字也是因为喜欢金元宝,才给自己取的,吉利。
不管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觉得县衙说的谁都能去吃的流水席肯定是假话,但等到真正的秋社日,元宝还是去了。
大不了被踹两脚赶出来,又不是什么大事。
秋社的前一天,元宝去河里面悄悄的洗了个澡,秋日的河水透心凉,一跳进去被冻的,牙齿不由得咯吱响,他的衣服已经脏臭的不行了,但是没办法,就这一套衣服,现在这时日一天干不了,洗了明个没得穿。
大街上,到处都是铜锣和鞭炮的响声,红色的舞师在桩子上跳的虎虎生威,元宝悄悄的走到县衙门口,已经有一群人在门争先恐后的领社饭和社饼。
其余人看着元宝,略微有些嫌弃,连忙往外走开,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
元宝连忙躲回拐角处,直到快中午,人散的差不多时,才蹑手蹑脚的凑上前:“还有社饭吗?”
厨娘忙活了好一阵,手里的社饭都发完了,等到人群散去,打算回县衙吃饭时,才发现了这个脏脏瘦瘦的小孩。
小孩不大,这般凉爽的天气,身上还只穿了一件破破烂烂的单衣,浑身瘦的跟皮包骨一样,头发不知道是被谁揪了还是怎么样,参差不齐的,看着格外磕碜。
他就这样怯生生的在门口问着,一双乌黑的眼睛看起来格外清透,直到声音再次响起:“请问,县衙还有社饭吗?”
这次加了请问两个字,厨娘反应过来,笑着说:“当然还有,刚刚没送完的我都放进去了,这就给你拿。”
厨娘说完,刚想转身去取,但又怕还没回来,这小孩直接就走了,把手里的空簸箕放在他身上:“我进去拿饭,你帮我看着点这簸箕。”
“啊好,我一定看好它,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元宝弯着腰说着吉祥话,双手接过那个簸箕,尽量不让它碰到身上。
王二胡看着厨娘匆匆忙忙的进着厨房,笑道;“发生什么事了,怎么这般急。”
厨娘从灶台下拿出两份放好的社饭:“外面有个可怜的孩子,看着可太瘦了,我给他带点饭吃饱些。”
王二胡看了一眼:“这不是您放起来带回家的社饭吗?”
“这两天做的时候就吃了不少,我在衙门,没这社饭还有其他吃的,实在馋了再做就行,那人家小孩也不是天天有社饭吃的。”
厨娘絮絮叨叨,王二胡看着她的背影喊道:“县衙有让人去吃的流水席,让那个小孩去。”
元宝接过那两份社饭,在厨娘没反应过来时,就跪地上响亮亮的磕了三个头,然后抱起饭就想跑。
厨娘拦不下他,情急之下大喊:“县衙有七天流水席,去吃,拐角就是。”
元宝听见了厨娘说的话,但看着自己手里的社饭,想了想,没敢带回桥洞,那边人太多了,小跑到自己之前用来藏东西的秘密基地,找了点东西盖在饭上,然后往上面堆石头,藏好后,他才猫着腰回到县衙,去看到底有没有流水席。
县衙外边的场台热热闹闹的,大伙嬉笑怒骂,吃着东西打着卦,元宝一眼就看见了角落头里面的几桌,明显是和他一样的乞儿。
乞儿也是有分的,可没那么简单,一见外面那桌熟悉的面孔,惯来是联合起来占地盘,欺压他这种小乞丐的人,元宝不敢过去,视线一扫,看见较远的一桌,上面只有三四个人,只是看着脏兮兮的,全都在埋头苦吃,没人愿意靠近。
元宝小心翼翼的走过去,那几人余光瞥了他一眼,没人搭理他,他才坐下来,拿着碗去打了满满的一碗饭,和几人一样,埋头苦吃。
直到人群渐渐散去,元宝的肚子撑的已经吃不下了,还死命的往嘴里面炫,一桌子满满当当的菜,几个人给吃的干干净净,最后默契的离去。
元宝回到桥洞里,往自己身上盖了点草,美美的睡了一觉,想着,好久没吃的这么饱了,真幸福啊。
只是没躺一会,突然肚子痛了起来,浑身上下冒着冷汗,全身蜷缩成虾米一样,在原地保持不动,最后还是受不了,半爬出门,然后大吐特吐。
旁边的老乞丐看着外面吐得昏天黑地的小孩,*随口问道:“你之前是不是饿了一段时间,今个县衙让随便吃,就吃到撑死才回来的?”
元宝浑身冒冷汗的点点头,老乞丐才笑了笑,露出一口烂牙:“这饿惯了的身子,突然这么吃,不难受才怪,忍着吧,能熬过来,以后就别贪心,慢慢的让你自己身体适应。”
“熬不过来,就说明你命贱,下辈子投个好胎,早日享福。”
县衙里,所有事情都收拾完,大伙吃着饭,王二胡说起今日厨娘给小乞儿送社饭的事,感叹道:“我刚好路过那边,看到一群乞儿在角落的桌子上吃,脸都差点没埋在桌上了,真不容易啊。”
上一篇:重生后绑定购物返现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