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当县令的日子 第89章

作者:为六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成长 基建 日常 穿越重生

  “郑家做为附庸张家的一个小家族,什么仇怨能下这种狠手,我也没必要做这种事情啊,再说了,当初那倒夜壶的下人不是都说,是那白玉年胡编乱造罢了,说不定那玄衣卫都是看话本看多了,脑子没转过来,胡言乱语罢了。”

  “那倒夜壶的下人不识字,也不看话本。”许行知话语中有一种不顾他人死活的幽默:“此人已在牢狱之中招认,白玉年所说都是实话,张家募养私兵,罪加一等。”

  “大人可要谨言慎行,募养私兵这等杀头的大罪,我张家可不敢认。”张元起弯起那双漂亮的丹凤眼,状若调侃道:“看来我张家是真的出息了,树大招风,什么人都敢把屎盆子往我们家头上扣。”

  “张家对圣上之心天地可鉴,知州大人可别让我等寒心。”

  对,你们张家对圣上这欲可取而代之的心,他隔着京城和四柳州的距离都能听见,周成帝越禁什么,你们做的越欢。

  许行知在心里吐槽道,哦,不过从现在开始,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了,他要赚钱,他要养兵,他要练甲胄。

  今天也是为造反事业而努力的一天呢。

  许行知面无表情的想,千错万错都是秦安的错,跟他混久了,浑身都带着一股淡淡的疯感:“郑家六十多口人,不是你说一句天地可鉴,就能直接糊弄过去的。”

  “子虚乌有的东西,自然没法去给你找出什么玄衣卫。”张元起有些不耐烦了,单刀直入:“不过判案这方面,大人听不懂他们所说的是非对错,元起还是能帮上一二的。”

  说着一拍手,后面出来两个被绑的严严实实的一男一女,仆从压着他们跪下,扯出嘴里塞的满满当当的白布。

  女子半弯着腰,匍匐在地上大喘气,直到缓过来,立马大声喊道:“大人,郑家之死,错皆在我二人之手,请大人明察秋毫,不要冤枉无辜之人。”

  许行知神色不明,淡淡道:“你倒是说说,错又怎在你二人身上。”

  “是我们助纣为虐,听信了白玉年的鬼话,才酿成了今日这般的大错!”女子说话又密又急,絮絮叨叨的开口叙述:“我和相公是青梅竹马,成婚十一载,孕有两儿一女,他是张家的伙计,我平日里做些蜜枣出去卖。”

  “两个儿子都被我们送去私塾读书,不求功名,只望能多认识几个字,以后和他爹一样,当个伙计就好了,女儿送进了秀坊学刺绣,压力很大,但生活也算是有盼头。”

  “突然有一日,原本和我二人亲近的两个儿子,突然就疏远开来了,还闹过一段时间,说不读书了,但是我忙着做蜜枣卖银钱,这笔墨纸砚什么都要钱,心里急得慌,张口骂了他们一顿,有书读还不懂珍惜,也没有注意到他的不对劲。”

  张元起在旁边听着,皱起了眉头,冷声道:“说重点。”

  “是是是。”女人止不住的点头:“后来我发现他身上被打的伤痕,才知道,我们家两个小宝在学堂里,竟然一直被人欺凌,所以才跟我说,可不可以不去上学。”

  “欺负他的罪魁祸首,就是郑家的小儿子,郑佑乾。”

  “我认识白玉年,就是因为他爱吃我们家的蜜枣,出手也比较大方,我们家小女儿之前在街上卖枣,被歹人欺负,也是他出手相助,一来二去,也就熟识了。”

  “儿子受欺负了,我们做父母的心肝疼啊,但我们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不敢得罪郑家,当时心中一急,就找上了白玉年。”

  “他说他可以帮忙解决,让我们寅时初在郑家后院那棵大树下见,我们去了,没曾想,他说的解决,竟是这种釜底抽薪之法,要是早知道,他要杀害郑家全族,我们也不能这般助纣为虐啊。”

  许行知气笑了,这个借口不走心的,还不如秦安当时随口瞎编的呢:“你是说,白玉年他一个文弱书生,为了只能算泛泛之交的你们,而去杀害郑家六十多口人,其中没有闹出任何动静,为了不让人怀疑到你们身上,还特意诬陷其他两家。”

  “是这样的。”男人连忙点头:“他看上俺们家闺女,那不是尽心尽力,但这事闹得太大了,我们良心不安,所以还是选择跟大人说实话。”

  “白玉年这个畜生,真不是个东西啊,咱只是想让他帮个小忙,他直接把人家一锅端了,我们也没办法啊。”

  张元起有些无言的看着他们两不走心的假哭,他让下面的人找个借口把这事善过去,没想到那群猪脑子,能办出这种蠢事。

  算了,至少明年上交出了罪魁祸首,给了白家和知州一个面子,若是他们还得寸进尺……。

  许行知和他对视一眼:“张元起,是这样的吗?”

  “他们夫妻二人与白玉年同流合污,杀害郑家六十多口人,认证物证皆在,是非对错一目了然。”张元起眉目间带了丝丝不悦:“元起素来听闻大人爱民如子的名声,不过是受人蒙蔽,才一直*在这个案件上,听那些奸邪之人的妄言。”

  “既然他们认罪了,尽快伏法便是了,难不成,大人还要我教您办案不成。”

  “这张嘴倒是能言善辩。”许行知脸上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这两人不过是普通的伙计和买蜜枣的妇人罢了,哪里能承的了这些事。”

  “我倒是听说,张公子麾下,有一个擅笔法的能人,他只需要看一眼别人写一个‘永’字,就能推断出那人的字迹并模仿出来。”

  “他身边保护他的那个侍卫,武功高强,听闻曾在十人的追杀中带着那位安全离开,最后还反杀了六人,由此一战成名。”

  “他与白玉年相交,所以配合他,命侍卫动手,最后酿成了这么一场悲剧,你说是吧,张公子。”

  张元起立马领会了他的意图,脸上露出一抹冷笑:“知州大人,可真是好大的威风。”

  许行知面不改色:“张公子,本官只是在和你讨论是否有这个可能性,你要知道,六十多口人被恶意杀害,造成的影响到底有多恶劣。”

  “白玉年所呈之罪证,可不是两个普通的街头百姓,可以承受的住的。”

  “无稽之谈的东西,知州大人怎么还当成宝贝一样放心里了。”张元起淡淡道:“瞎编乱造的东西,只能出现在火盆之中。”

  “大人想要拿这个说事,四柳州的其他家族,可都要和大人你一起喝茶,好生叙叙了。”

  “是吗。”许行知浑然不惧,当作没有听懂他的话内之音:“谁想要找本官喝茶,投递拜帖便是了,若是人多,大伙热闹热闹,开个品茗宴,也让我尝尝各位的珍馐,长长见识。”

  “一码事归一码事,张元起,今日审案,你认还是不认。”

  “大人是认准了,杀人凶手就是他们二人吗。”张元起语气依旧淡淡的:“若是事后再说认错,可没这个机会了。”

  “自然。”许行知半步不退:“请将他二人送至州衙,关押进大牢,让犯出此等罪孽之人伏法,还四柳州一个太平安康。”

  “如若他们二人不认罪呢?”张元起语气不悲不喜。

  “此时背后之真凶,定然不会是这么两个普通百姓,本官找不到凶手,也无法处理白玉年呈上来的罪证,只能上报京城,让圣上来为他们做主。”许行知道:“只是之后的事态到底如何发展,就要看圣意如何了。”

  “想来,本官刚上任不久,辖地就碰见这样惨绝人寰之事,定然向圣上好生请罪,也好派人过来协助一二。”

  此次的案审并公开,所以后四行并没有百姓凑在一起围观,只有嫌疑人和衙役们安静的待在下面,屏住呼吸,围观着这一场斗法。

  谁都知道,这场案件里的猫腻到底有多少,到现在,真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就看,谁会先后退一步,掌握真正的话语权。

  两人对视良久,张元起突然鼓起了掌,大声道:“许知州可真的料事如神,明察秋毫啊,我都没有想到,此二人在我张家,竟如此的张狂,伙同白玉年杀害郑家,实属罪该万死。”

  “我现在就让人把这二人送至州衙,让他们认罪伏法,以慰郑家在天之灵。”

  许行知脸上露出一抹淡笑:“张公子所言极是,这般嚣张跋扈之凶徒,定然要将其早日伏法,也不危害平民百姓之安危。”

  “那就有劳张公子费心,把他二人带到州衙,也给此次案件,画上一个句号了。”

  “大人所言极是。”张元起面色诚恳,语气中带着丝丝笑意:“不过,大人这般日夜操劳,大公为私,也要注意好生歇息,若是不小心出了点什么意外,元起可是会心疼的。”

  “这就不劳烦张公子费心了。”

  案审结束,参与这场案子的人,都算不上开心,只能说,这是妥协之后,最好的案终。

  秦安坐着轮椅,隔着门上的屏风,听完了全过程,他只是安静的听着,眼睛和表情都没有显现出任何波澜。

  直到吃饭之时,才忽的问道:“哥,你明知道,郑家之死的真凶就是张元起,那些隐田匿名,私自募兵组成玄衣卫助纣为虐的都是他,但你还是妥协了。”

  “你会一步一步的往后退,然后退却到最后,变成全无半点底线之人吗。”

  许行知停下抢肉的筷子,抬头看了他一眼,慢慢的嚼完嘴里的饭。

  王二胡嘴角张扬着的笑意都僵了僵,眼中充斥着疑惑不解,不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人到底在其中周旋了多久,他发什么病,还在吃饭呢,谁要听这些东西。

  许行知想了想,还是跟他解释清楚:“就像是你前日找我谈话所说,没有兵权,不能以充足的武力来进行镇压,永远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就算我们都知道,凶手就是张元起,就是玄衣卫,也没办法动他,因为他是张家未来的家主,更是因为他的手中,有钱有人有权有势。”

  “至少在目前,我只能在审案之时,明确的告诉他,这件事情可以不烧到他身上,但是两个普通百姓的分量不够,也没必要冤枉无辜之人,我要他手底下那两人来换,至少,我要砍断他身旁助力的左膀右臂,让他感受到痛。”

  “放心,我找人查过的,这两人跟在张元起身边,手上干过的脏活不知道多少,那个会模仿别人笔迹的更是个烂人,以前在盗匪里做军师的时候,就害过不少人,跟了张元起之后,更是仗着有靠山有打手,作恶不断,也就是有个好脑子和好手艺,才能活到现在,死不足惜。”

  听着他这一长串的解释,秦安愣愣的点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到。”

  王二胡一直在旁边安静听着,直到气氛稍降,才出来笑着打哈哈:“大人他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杀不了头头砍胳膊,咱慢慢来。”

  “以后有机会,肯定要让罪魁祸首,血债血偿的。”

  许行知轻轻笑了笑,淡淡的说了一声:“会的。”然后在所有人没注意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夹走盘子里最后一块丸子,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推一推我的预收《今天也在为成为昏君而努力》

  感兴趣的小宝可以看看呀[猫头][猫头][猫头]

  曲晚明穿越了,还顺带绑定了一个昏君系统。

  系统说,只要她能走上昏聩无能的昏君之路,把国家造作完,达成亡国要求,就能把她送她回原世界

  【小世界本就需要从绝境中走向新生,你是必死的昏君,会有天命之人杀出重围,改朝换代,还这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曲晚明赶鸭子上架,力图做一个奢靡糜烂的亡国之君。

  “统统,我已经十天没上早朝了,天天在这边看美人跳舞,这样真的好吗。”

  【我们是昏君!昏君!!!】

  结果没想到,皇宫里一个普通的舞姬,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暗影刺客。

  曲晚明主动出主意:“统统,昏君是不是要劳民伤财,我们可以搞基建,征兆徭役,修运河,到时候激起民愤,农民起义直接把咱们给干趴下!”

  系统大喜:【晚晚你说得对!咱们招人,还不发钱,只让他们吃饱饭】

  曲晚明迟疑一秒,肯定道:“没错,只给饭吃。”

  原本因为年岁活不下的百姓,皆感怀于圣上的怜悯之心,让大家只要干活就能吃饱饭。

  整个大夏各种基础建设飞速完善,百姓的日子越发好过,吃饱穿暖还能腾出手供自家娃娃去读书。

  ………

  只有曲晚明百思不得其解,她该做的都做了,但不管怎么作,王朝不仅没有亡国之征兆,看起来还越发好了。

  “统统,男主现在打到哪里啦,咱怎么还没灭国。”

  【………按理说不对啊,是不是哪里出BUG了】

  系统嘀嘀咕咕,把自己工具栏非常碍眼的那排千古明君的称号给隐藏掉,垫出自己为数不多的积分查看。

  要命啦!

  【你记得前几日殿试上的那个俊俏状元郎吗】

  曲晚明脸色微红:“统统你说,昏君就应该色令智昏,强迫忠臣,他的嘴巴红红软软的,很好亲。”

  系统看着上面标注的男主标签,好感度100%,怀疑统生。

  121

  

第121章

  张长德看着难得情绪不佳的儿子,摸了摸手上的指环,挑眉笑道:“还在闷闷不乐?”

  “倒也没有。”张元起摇摇头,整理了一下措辞:“只是感觉,那许行知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可能是太久没遇见什么对手,过于志得意满,骄傲轻敌,才导致这次的损失比想象中的要更重一些。”

  张长德听着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失败从来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犯了错,还骄狂的没边,被别人耍的团团转。

  他放缓语气,劝慰道:“元起,你要知道,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坐上知州这个位置,就绝对不会是个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