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喝咖啡的琪琪猫
王娟不住点头,她就知道赵雷能理解她的想法,“周末的时候,我我们把平安他们送到郝大妈家。”
不带上平安他们,当然要安置他们,为何不是郝大妈他们过来,那也是为了保护他们。
赵雷偶尔会在家加班,指不定留下点东西,万一研发泄露,会查很多,会牵连不少,那就从源头阻止一些人的牵连。
第794章 你们记住不要结婚
赵建国和赵援朝看着手上的通知单,饶是已经做好了不少准备工作,可是每次看到这个通知,他们的心情就差的不行。
“虽然是去西南,可离家好远。”赵建国看着自己要去的地方,心情就很是不好。
“本来以为不去东北和西北,是好事,结果西南好远。”赵援朝第一时间是开心的,毕竟那两个地方都不好,西南好啊,没有冬天,然后那边的水果多。
赵援朝想想就觉得开心,结果昨天他们去街道办那边拿火车票,知道竟然要坐差不多一周的火车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赵建国也是不开心,竟然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幸好赵援朝也要去西南当知青,不然赵强的工作最后不知道给谁。
赵亮下班回家就看到两人坐在院子里一脸愁容的聊天,心情就好到飞起。
自从知道他们竟然要去西南当知青后,他心里就开心的飞起,不要看他一直说西北如何不好,其实西南就好吗?
那个地方温度高,哪怕是冬天也能种东西,意思就是到那边的知青,等于是年初忙到年底,就没有休息的时候。
至于东北,那边到了冬天的时候是各种冷,但也有一个好,那就是九月份秋收后,就没有啥事,就等着猫冬,差不多有个四五个月不要干活。
哦,也许雪大的时候,需要出来除雪,其余时候就猫在炕上,轻松很多。
不过么他才不会告诉赵建国他们俩,没看到他们还在庆幸多亏没有去东北和西北吗?真的很是期待他们到了西南后,知道会这么辛苦,不知道是否会崩溃。
应该会崩溃吧,毕竟那边的活可是不轻松,不要问他为何会知道,因为在西北的时候,有个同事老家就是西南。
“怎么不开心。”赵亮乐呵呵的和赵建国他们打招呼,虽然赵强是道歉了,这两个小兔崽子也道歉了,但他就是一个心眼小的人,他们当初打他的事,他都会记得。
哼,不要以为他不知道这两个兔崽子在背后说他是个孤家寡人,说他老了就是一个孤老。
哼,他怎么会是孤老,他可是有儿子有女人的人,而且他还年轻,他肯定会结婚。
就是不知道这两个兔崽子到了西南后,是否还能结婚。
不对,赵亮觉得他应该是祝福这两个兔崽子结婚,但凡知青只要结婚,基本上已经断了结婚的路。
“对了,你们到了那边后,记得不要结婚,知青但凡在那边结婚,就没有回城的机会。”作为一个好叔叔,这种事当然要提醒一二。
“放心,我当然不会结婚。”赵建国冷哼了声,“我可是要继承老头子工作的人。”
不管如何,他是绝对不能结婚,但凡结婚的话,他就没有回城的机会,他当然懂。
赵援朝当然知道这个规定,听到赵亮重点提出来,立马心里燃起希望。
哪怕下乡的地方和出发日子已经定了,可赵援朝到现在都没有放弃,他还想着要通过接班方式回城。
可他和赵建国在一起的话,想要瞒着对方回城,基本上是不可能,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不能回城。
之前他还在考虑要如何才能让他没有办法回城,现在他知道了,那就是让他结婚。
想到这里,赵援朝心里那是一个开心,哼,到了那边后,就帮他找个媳妇,找个当地的女人,还要脾气不好的,不然管不住赵建国。
赵援朝在心里盘算如何让赵建国没有办法回城,不巧的是,赵建国心里也开始盘算这个。
刚开始,他还在想赵亮是不是蠢,这个事怎么还要提,可猛地他心里一喜,只要赵援朝在那边结婚,不就是没有办法回城。
趁赵援朝不注意的时候,赵建国扫了眼弟弟,发现对方乐呵呵的和赵亮聊天,心里松口气,这家伙没有放在心上就好。
赵建国扭头就和赵亮聊天,他不知道的是,在他不知道的时候,赵援朝也看了他一眼。
赵亮看到这对哥俩的动作,心里乐了,知道他的话,在他们心里已经种下了因果。
哈哈哈,他知道这两人啊,已经在心里想好要如何算计对方,让对方没有办法回城。
这样多好啊,让他们各种算计,再也没有办法回城,就一直老死在西南。
他们不能回来,看赵强如何和他比,就赵强那个扫厕所的家伙,工作不好,儿子远在西南,压根就顾不上他。
至于还在京城的赵芸,赵亮知道这丫头压根就不会管赵强,他都已经回城许久,愣是没有看到这丫头回来。
一个丫头打听到工作消息后,都没有回来和家里知会一声,直接去找赵雷借钱,就这么把工作买下来。
丫头都已经去上班了,结果赵家上下也不知道这茬,要不是后来街道通知下乡青年,赵家上下都不知道赵芸已经给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
一个都不回来,和父母不亲的丫头,赵亮赵亮不觉得赵强会把房子留给赵芸。
赵亮看着面前的两间正房,心里那是一个开心,没有意外的话,再过几年这房子就是他的了。
哼,虽然不能和赵雷比,不过起码比赵强强,不过在那之前,他还是要结婚才成。
赵亮知道一旦老头子看到赵建国赵援朝不能回城,指不定会考虑把房子留给赵雷。
他虽然没有见过平安,可是听赵铁柱他们提过几次,说那个孩子聪明爱看书,还说平安长大后一定会有出息。
为何老头子会这么说,原因就是老头子觉得这小屁孩和他爸一样,小小年纪。
赵亮真的不懂,不就是一个孩子而已,翻几页书就是爱书学习?要求上进?
赵雷真那么厉害,当初怎么就没有老师知道他不能读书,登门各种做工作,让父母不要不让赵雷读书,
更多的原因,应该是赵建国他们没有出息,猛的看到平安爱学习,就想当然的以为平安爱学习会有前途。
哼,等他工作稳定下来后,一定要找个合适的女人结婚,唉,赵亮一想到自己第三任媳妇是个没有娘家助力的女人,心情就很是不好。
第795章 得偿所愿的赵雷
赵铁柱知道赵雷两口子不会带两个孩子回来,可真的看到只有赵雷两口子过来,表情不是很好。
“今天不是休息,托儿所也休息,你们怎么没有带平安他们回来。”
赵铁柱一脸不悦,“你说你们来了,孩子又托给郝杰妈。”
没有带孩子回来,不要问就知道是孩子让郝大妈照顾一二。
赵雷嗯了声,“没事,郝大妈说三个孩子正好一起玩。”
“松柏哥家的孩子也在,几个孩子正好一起玩。”赵雷想起丁大妈说松柏他们的孩子今天也会回去,想也知道今天几个孩子应该会玩的很是开心。
丁家孙子也会过去后,赵铁柱表情有点难看,“那个建国他们。。”
王娟看着表情不好的赵铁柱,这是觉得他们两口子做的不好,没有把平安他们带回来,和赵建国他们熟悉吗?
“爸,建国他们多大,平安他们才多大,压根就没有办法玩到一起。”
“还有就是,松柏哥他们的孩子爱学习,可是你看建国他们,初中成绩都是不及格。”
“我可不希望平安他们和建国他们一样。”赵雷很干脆,直接表示他不想让自家两个孩子和赵建国他们一样。
赵建国两人听到赵雷的声音后,知道他们来了,兴奋的从屋里冲了出来。
结果没想到竟然会听到赵雷对他们的嫌弃,“小叔,你。。”赵建国一脸很受伤的表情。
赵援朝虽然没有出声,可他也是一脸受伤的表情。
赵亮坐在凳子上没有动,知道老三厌恶他,就不站起来自讨没趣,而且坐着好啊,能够看热闹,当然不能错过。
只是老三还如以前一样这么干脆,才不管对方心情如何。
“我怎么了,我不是嫌弃你们是初中文凭,我也是初中毕业文凭,没有啥好嘲笑你们都。”
“而是我觉得你们读书读不进,起码工作上努力点啊,工作了才有钱拿,结果两个小伙子都没有赵芸这个丫头来的努力。”
“对了,忘记问,你们是去哪里当知青。”赵雷想起一件大事没有问,“是去东北还是哪里。”
“我们是去西南。”赵建国之前是嫌弃西南离家远,可现在听到赵雷问是否去东北,心里冷哼,不好意思,他们没有去东北,去的是西南。
握草,赵雷忍不住爆粗口了,之前他还和王娟说,希望赵建国他们可以去西南,忙死他们。
他是这么说,只是他知道基本上不大可能,京城这里去东北当知青的比较多,去西南的不多,但不是没有。
没有想到赵建国竟然是去西南,“援朝也还是去西南。”他们是同期的话,大概率应该会去一个地方,不过他还是要确定一二。
赵援朝嗯了声,“对,我们俩一起去西南。”
“我们这批人都是去西南。”哼,一定要告诉赵雷,哪怕他想开个后门让他们去东北当知青,那都是不可能的事。
哈哈哈哈,赵雷心里那是乐开了花,“你们都去西南啊。”开心,压根就没有演示,算了,他也不想掩饰了,他们不是都已经拿好车票了,也就是没有办法改了。
赵铁柱这个时候也发现不对劲,赵雷这小子竟然笑的那是一个开心,“老三,怎么了,西南不好吗?”
赵建国和赵援朝都不悦的看着赵雷,他们想好了,绝对不能让他动手脚。
“西南当然好,那边没有酷暑,然后水果多。”
“吃的方面应该没有多少问题。”赵雷想起自从自己研发了车后,国家在西南那边种了橡胶树,可以说很是辛苦。
估摸就是这个原因,西南那边真的缺乏劳动力,所以需要更多的知青过去。
赵雷没有想到他的蝴蝶行为,竟然让赵建国他们去了西南,开心,真的是开心。
“车子需要橡胶做轮胎,国内对橡胶的需要大,国内在海岛还有西南那边种了橡胶树,我想如果赵建国他们过去的话,很大可能性是去橡胶园。”
赵建国和赵援朝本来以为赵雷会把那边的情况说很是不好,让他们打退堂鼓。
结果没想到,赵雷精说他们很有可能要去橡胶园,虽然他们不知道橡胶树长啥样,但是他们第一个反应是开心。
“去橡胶园的话,我们是不是不需要下地干活了。”赵建国开心的很。
赵援朝也是很开心,开心的飞起,在赵建国边上不住点头,“是啊,主要不下地干活,比啥都强。”
王娟没有在橡胶园做过,可也知道那边的活不是很轻松,但是具体情况不知道,她不知道具体情况,也不能说啥。
赵雷去过橡胶园,知道一二,不过也就是知道工作比较辛苦,只是看赵建国他们觉得去橡胶园好,得,他闭嘴就不说了。
也许他觉得去橡胶园是比较辛苦的活,可在赵建国的眼里,大概觉得做农民辛苦。
算了,每人的想法不同,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能知道哪个好。
赵铁柱听到赵雷这么说,稍微松口气,“老三,你怎么知道。”
“我去那边看过,不过我是出差顺道过去,那边是否辛苦啥的,我不知道。”
赵雷可不想到时候他们说他明知道那边辛苦,却没有提醒赵建国兄弟俩,“不过我是觉得辛苦点,毕竟要割胶啥的,还要收胶的。”
“好像听说割胶的时候,一大早就有了。”赵雷打了个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