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领导们去了解情况的时候只了解了大概,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纠葛,副校长好奇的问:“你爸爸怎么会把正式工的名额卖给他呢?现在反而去做个体户了。”
“因为当时我爸还在旧单位,没去新单位报道,和妈妈办离婚手续之后,舅舅和舅妈就上门闹,让我爸把正式工的名额给他,讲了很多难听的话,整条巷子的邻居都是可以作证的。当时我正好是读六年级,正要升学的阶段,我爸怕他们天天来闹事影响我学习,只能说将名额卖给他。
当时他还想赊账呢,是我们当地一位有声望的爷爷帮我们做主才拿到的钱。后来我考上了一中,爸爸没了单位的工作,就干脆也来邕城找工作做,和舅舅家就彻底没有联系了。”
苏渺将事情换几个形容词那么一阐述,就将柳明一家塑造成了欺行霸市的地痞流氓,而苏渺和苏元正就是受暴徒迫害的一方,为了躲避骚扰,不仅放弃了正式工的名额,还要背井离乡的讨生活。
眼看着众人开始纷纷对苏渺的遭遇产生同情,并且逐渐将她从其舅舅家的事情中分离开来的时候,一直躲在人群里冷眼旁观的张燕,终于按捺不住再次出手了。
她用可以让所有人都听到的音量说道:“可是我听说苏渺有个表姐,也是在一中的,以前还和你是同一个年级,这么近的几句总不会也没有任何往来了吧?而且我听说你表姐为人也不正派,她常常仗着自己有点势力就肆意欺辱同班同学,甚至还和校外那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闲散人士整天混在一起,现在已经进了少管所了。”
一口气说完上述这番话后,她还装模作样地对着苏渺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连连摇头叹息道:“唉,苏渺同学,你的社会关系怎么那么复杂呀,光是血亲就出了两个罪犯了,一个是经济犯,一个是少年犯。”
诶!好好好,就你话多是吧,她还在想怎么把下面这段给顺下来,你来给我递话筒了。
“看来张燕同学还挺关心我的,竟然能知道这么多的事,那你知道我的表姐柳招娣是因为犯了什么事情进的少管所吗?”
见苏渺话里话外的说她知道的多,似乎是在点大家她是故意去探听的,张燕也不慌,笑道:“这我哪能知道呢?我连你表姐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知道她犯了什么事情?”
苏渺看起来很相信她的说辞,了然的点点头,说:“也对,毕竟这是在校外发生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因为伙同校外青年,持械抢劫,并且抢劫金额重大被判去的少管所。而这个案子的受害者,就是我本人。”
办公室里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这下他们对苏渺的同情更甚了,都已经和父亲躲到邕城来了,没想到还没能摆脱舅舅家的迫害啊!
班主任关心的问苏渺:“竟然有这样的事情,我都没听小吴老师说过。”
“因为当时是假期的时候在校外发生的,我们报警之后公安同志立马把她们抓了,很快就处理好了,所以我并没有和老师说。”
“以后出了事情,你可以和老师说的,毕竟你现在还是学生,老师和学校会给予你帮助的。”
“嗯嗯,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这时一道突兀的声音响起,陈光耀略带疑惑的说:“张燕同学不知道苏渺的表姐吗?我怎么听说你妹妹以前就是和柳招娣是一个班级的,而且在班里很是受柳招娣的欺负呢?”
张燕确实是没想到,柳招娣进少管所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抢劫苏渺,她的脸色一变再变,只能说:“我确实没料到是同一个人,这么看来还真是坏得很。”
思政老师在一旁点头道:“是啊,现在事情也是清楚了,苏渺和她父亲,都是她舅舅一家犯罪的受害者啊,我们不能单纯的因为他们是亲属关系,让苏渺再次受到不良影响嘛。”
领导们低声交谈了几句,团委书记对苏渺说:“苏渺同学,你受到迫害是事实,但是亲属中有罪犯也是事实,关于这一点,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苏渺思考了一下说:“我理解组织对这件事情有顾虑,我想表明的立场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舅舅的犯罪行为是他个人的过错,不能代表我本人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不良的政治倾向。
我不能选择我的亲属,但我能决定我自己的思想道路,我对入团怀着无比的热忱,我也一直在用行动践行着共青团员应有的品德和行为准则,我相信团组织会综合考量我的表现,而不是片面地看待亲属问题。
当然,如果组织认为我现在还没有达到入团的标准,我也没有异议。今后在思想上我将始终紧跟团组织的号召,学习先进的思想理念,在实践中积极向组织靠拢,我相信总有一天,组织能看到我个人的努力和品质。”
苏渺的话语掷地有声,话术高明简洁,简直都可以当做是考公范本了。
第320章
苏渺的话说完之后,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突然副校长噗嗤笑了一声,对团委书记说道:“我说得没错吧,思路清晰,口才了得,遇事不怵,这样的小同志,不就是组织应该争取的新生力量吗?”
他的一句话让原本有些凝重的场面瞬间缓和了下来。
团委书记也跟着笑道:“在请你来之前我们就你的情况已经讨论过了,也广泛征求了你各科任老师的意见,他们都表示你是个品学兼优,积极向上的学生。
组织在发展团员的时候,的确会进行政治审查,这个审查主要是审查入团申请人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一般来说,重点是审查申请人本人的政治表现。
的确和你说的一样,你作为独立的个体,你的思想和行为等才应该是审查的重点。
组织在进行入团审查时是讲究公平原则的,要基于客观事实,以苏渺同学的思想、学习、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的表现来综合判断她是否符合入团条件。
经过我们反复谈论,认真求证,在结合你刚才的表现,组织上觉得你是能达到团员的标准的,你的入团流程也应该继续下去。”
他第一句是对苏渺说的,后面的更像是对所有人说的。
然后他又像提点一般,对张燕说:“张燕同学,虽然你不是苏渺同学的介绍人,但作为她班级的团支书,你要多多的关心和了解她,对积极入团的同学多多帮扶。这样吧,因为这件事,苏渺同学有几节团课没有参加,你利用课余时间给她补起来吧。”
张燕没了刚才气势,低垂着眼回答:“好的,我一定积极帮助苏渺同学提高觉悟,早日成为合格的团员。”
领导们又勉励了苏渺几句,这件事情就算是这么过去了,有领导们的包票,想来之后也没人再不长眼的拿这件事情为难她了。
其实苏渺对这件事那么在意,除了要弄清张燕的针对她的缘由,还有一点就是为了之后不影响她考学。
要知道上大学除了成绩之外也是要政审的,虽然相对于以前来说已经很宽松了,但是如果这次没有解决好,免不了到时候又有人以此来大做文章。
现在副校长、团委和老师们都认可了她政审没有问题,那以后即使有人再跳出来,至少师长们替她担着,毕竟学校也不想损失掉一个极有希望考上顶级学府的优秀学生。
本来她还有些奇怪副校长的态度的,后来突然想起来,高一“诈骗案”事件,她和嘉音在班里舌战群儒之后,被带去办公室谈话,好像副校长也是在的。
好嘛!肯定是吴老师汇报的时候把她的“风采”学了一遍,她的能言善辩的“美名”就那样传开了。
要么说张燕能当上团干也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事情都挑明到这份上了,愣是能面不改色的给苏渺上团课,并且表现得那叫一平易近人体贴热情,苏渺暗暗赞叹,这真是混体制的好料啊。
不过她到也不是什么表示都没有,在上完团课之后倒也和她说了一句:“之前对你也是有诸多误解,是我个人太狭隘了,希望你能谅解,今后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同志。”
都到这份上了,苏渺再咄咄逼人就显得没意思了,也浪费时间,只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因为她觉得自己很难能和她“志同道合”。
第321章
一下子又到国庆了,苏渺跑回苏家村去看了看她的宝贝木瓜树。
新品种果然长得飞快,比上次苏渺来的时候,肉眼可见的长高长壮了,再次感叹科技的力量和农业研究专家的智慧。
几十年前用跃进和弄虚作假喊出来的大丰产,在今时今日,科研工作者用汗水和智慧实现了。
这也从实践的角度再次证明了,在月初“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有了二伯他们的看顾,苏渺也不用对木瓜园多操心,住了一天,把上个季度分红留下就回邕城了。
虎子叔来拉木瓜,她也正好坐上了顺风车。
现在货运量比起以前是翻番了,基本上是三天运一次,如果忙的时候有可能加运。
虎子叔之前运木材的活儿现在不做了,因为厂里盈利增加了,自己配了两辆运输车。
所以他现在可以专门给苏记拉货,每个月三百块钱不包油费,平时没有货要拉的时候就自己接点散包,比以前要挣得多多了。
苏渺和父亲也很放心他帮忙拉货,毕竟这么多年的交情,知根知底的。
主要是虎子叔也很勤快,不止开车,还帮忙装货卸货,让他帮捎钱回去也更放心些。
有他开车,苏元正忙得抽不开的时候,也放心让苏渺自己跟车回去,一直送到家门口有人接了虎子叔才会离开。
这个国庆,苏渺也不打算去什么远的地方了,好好呆在家里看看书,虽然她拥有上一世的知识储备,但她依然觉得骄傲就会败北,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好的。
休息的时候倒是有一件不晓得算不算好事的事情来了,作坊隔壁院子的邻居主动找上门,问他们家要不要买他家的院子。
之前苏渺让惠姐留意小院两侧的房子,最终是买下了右侧的小院子并和原来的院子打通了。
左侧房主的孩子今年落榜了,要继续复读,所以暂时是不会卖的。
一高有两个专门的复读班,是招收那些“差一点点”就被取录的学生,班里的同学年龄差距最大的能相差6岁。
而这次主动找上她家卖房的,是新院子再右侧的那一间。
以前和他们隔着一间,院子扩大之后变成了邻居。
对于他们要卖房,苏渺倒是有些惊讶,因为这家的院子和之前买的两家不同,情况比较复杂。
之前那两家人口简单,买的时候整个院子的产权就在一个本子上,而这家院子可是分了好几个本子的。
原本是一对夫妻与两家同事分到了一个院子,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各家生儿育女,院子里住的人就渐渐的多了起来,最多的时候里头一共住了18口人。
然后孩子们渐渐的长大,成家立业,姑娘们基本都嫁了出去,儿子们又娶进了新妇,一个院子拥挤也热闹。
但是随着第三代的诞生,那么多人挤在小院子里的生活就渐渐显得艰难起来。
每个小家庭能分到的住房面积很小,每家的距离很近,这边孩子哭完那边孩子闹,上厕所、洗浴、做饭都得排队,老人艰苦惯了觉得不要紧,但是总归想着能给孩子们更好的环境。
有两家人陆续搬了出去,剩下的李家是老两口和两对儿子儿媳,还有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
那两家人搬出去之后,按照程序,空下的房子是要进行再次分配的。
李家为了还能一大家住在一起,方便老人帮忙照顾小孩,两个小家庭自己出钱买下了空出的房子,居住条件一下子改善了好多。
因为是分开买的,所以房本自然是分开,当时老两口也顺便给原本住的那两间办了公转私,就这样整个院子也算都是他们家的了。
但是他们现在竟然要卖掉,如果要买下整个院子,那就等于是从三个房主手上买房子,确实有些麻烦。
老李头来找苏元正的时候正好是午饭时间,人很多,所以抽不出空和他聊,便约好了晚上直接去他家详谈,顺便看看院子。
于是晚上收摊吃完晚饭后,苏渺就和父亲一起去了李家。
一大家子都等着他们呢,把灯全都打开来了,邀他们进客厅。
苏渺暗暗打量了一下院子,生活气息非常浓郁,院中扯了两根绳子晾晒衣物,还种了一颗龙眼树。
能吃果能乘凉,他们倒是会想,只不过这棵树还比较小,似乎是年岁不大的。
这个对她来说可不友好,院子买下来是要打通做作坊的,现在作坊最缺的就是晾晒场地,有这树挡太阳怎么行?
如果真要买下,还得将它挪走。
再来,院子里是有养鸡的,而且还是会放出来那种,因为苏渺看到墙角有扫起来的鸡粪。
啊!!那不是还得冲洗院子加消毒?
苏渺随父亲在客厅坐下,李家一大家子也在客厅围坐着,老李头开门见山的说:“小苏啊,今天请你过来呢,是想问问你,还需不需要再买房子。
我见你们木瓜丝的生意这么好,可能作坊还有扩大的需要,我们家和你们相邻,要是想扩大,我们这院子就挺合适的。”
苏元正问道:“李伯,怎么突然想到要卖房子啊?你们这一家住着不是挺好的吗?听说前几年才办的公转私。”
老李头看了看闷头不说话的儿子儿媳们,叹了一口气,说:“唉!街坊邻居的也不怕你们笑话,日子过久了勺子碰碗,筷子敲锅,总会有矛盾。
我两个儿子也成家生子了,有了自己的小家,要考虑的事情也就多了。
现在孙子孙女大了也不用我们帮带了,既然是这样那就趁早分开,现在分开还能是亲亲热热的血亲,要是再过几年那就不一定了。”
苏渺这是听出来了,兄弟妯娌闹矛盾了。
这也挺正常的,想想二伯家,裕哥和惠姐都还未婚呢,大嫂都有些离心了,更别说李家两个儿子都是已婚有娃了。
日日住在一起,谁多偏占了什么,哪个又多得了老人东西,一点点小事种在心里就会慢慢变大,还不如趁现在没闹翻赶紧分开。
第3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