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169章

作者:蒙小茶 标签: 穿越重生

后来我和老大买这边这间房的时候,那也全是我们自己攒的钱,那时候我们都已经搬出来了,爸妈住一间,你们住一间不就刚好吗?压根就不用再买房。

这超出你们能力以外的事情何必要做,爸妈那点钱还得攒着养老呢,我当然会有想法!”

刚坐下的小儿媳又被大嫂的这番话点炸了,跳起来喊:“就只准你们买房我们就不行吗?什么叫超出能力范围以外,我们是借又不是直接要,我们现在欠的不都还完了吗?

再说了,当初你们又没本事把剩下的房子都买下,如果我们不买,上头就会安排别人进来住,和别家一个院子,你还能住得那么舒服吗?”

两人就这样僵持着,互不相让,客厅里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突然,“哐当”一声,老李头把手中的茶杯重重的往桌上一放,沉声呵道:“都少说两句!总是扯以前的事情做什么?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吗?你们两个把自己老婆管好。”

作为家公,他是不好直接数落儿媳的,只能让自己两个儿子把他们老婆隔开。

大儿子把老婆拉回身侧坐好,让她先别出声,然后转头对李老头说:“爸,现在确实是着急,要不我们去找别的买家,说不定有人能接受九千的价格。

或者小弟不急着卖,就先卖我们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买个院子的,多的是人想买单间的房子。”

老李头把手中的烟掐掉,哼了一声:“哼!你以为我没去问过?我们月底就得交钱,想买整个院子的,能一次性付清的没几个,还都等着压价呢!

分开卖就更别说了,自家住一个院子和几家住一个院子的区别你们又不是没有体验过,还有院子里公共区域的划分也难搞。

如今是一整个院子卖才喊得上价格。分开卖,你那间别说两千五,能买上两千就不错了!

而且这院子,这房子,你们嫌破了,人家买主不嫌?照我看即使降到了八千五,苏家也不一定能买。

那天请人家过来看房子,你们也不把院子收拾得整齐些,真是……唉!”

这话说完,场面瞬间冷了下来,所有人都绷着脸,对现况为难,却又不舍得放弃自己的利益。

最后,一家人还是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只能说多找些买家来看房。

之后的半个月,几乎每天都有人上李家来看房子,有想买整个院子的,也有想单间卖的。

但是无一例外都想压一压价格。

老李头好说歹说,说把家具全都留下,还会彻彻底底把院子都清扫过一遍。

倒是有两个买主能接受在这个前提下八千八的价格,但是没办法马上全额付款,说得半年内付清。

可是老李头等不了啊,如果是集资房刚开始报建的时候的确可以分期付,但现在是现房,还有那么多的人盯着抢,再过一个星期交不上钱,那名额就只能让给单位其他的职工,之前送的礼也白费了。

集资房虽然便宜,但是两个儿子家的积蓄前些年都用来买这个房子了,不卖出去根本就不够钱买。

李老头倒是够买自己的,但是如果两个儿子都没搬出去,那他自己买了也没什么意思,以后说不准两家又为了这多出来的房子吵架。

实在是到了最后的关口,又开了几次家庭会议之后,李老头最终还是找上了苏家。

第325章

李老头略带着讨好的笑意,说:“小苏,我们全家人商量过了,院子八千五可以卖。你之前说家具什么都不要,那我们就全都搬走,然后再把院子给冲洗一遍,角角落落都收拾干净,你看这样行不行?”

苏元正看了一眼女儿,只见她微微点了点头,这个价格在他们可接受范围之内。

“李伯这个价钱可以,你看你们什么时候签合同过户,我好准备一下。”

李老头有些激动的说:“越快越好,但是房款得一次性结清。小苏,不瞒你说,我们下周就要交钱给单位了,如果交不上那院子我们就不必卖了,单位里就这么多房子,名额没有了我们也没处搬去。”

苏元正状似有些为难的说:“李伯,那你得给我几天时间,一下子我也拿不出这么多现金,我先让订餐的厂子把货款结给我才行。”

李老头听闻此言,不禁面露惊色,急忙追问道:“啊!那……那要几天呢?下周二之前能不能赶得及。”

他的语气充满了担忧与急切,眉头紧紧皱起,似乎生怕事情会出现什么变故。

苏元正稍稍思索后回答道:“应该可以的,那几个厂子的财务还是很好说话的,之前我去结款,都是两三天就给我了。”

李老头听了这话,脸上的神情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仍不免感叹道:“哦哦!那就好!哎呀,你们做生意的也不容易啊,还得先压着成本供货,后面才结款,也是有些风险在的。”

“没办法,想接大订单就得这样,不过我们现在供的几家都是单位和熟人的大厂子,结款都还好说,要是私人的那种我们就要先付定金的。”

一直在旁边静静聆听的苏渺插话道:“李爷爷,不知道你们家三户的房款各自是多少呢?都降了吗?到时候合同上我们都要写明每一户的房款吧。”

李老头回答道:“是这样,我两个儿子家各降一百块钱,我降三百块,加起来整个院子就是八千五了。”

苏元正不由感叹:“您这个做大家长的也不容易,还得顾着全局。”

李老头苦笑道:“有什么办法呢,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能让两兄弟因为这事打起来吧。赶快分开吧,两个单位离着几公里远,以后想吵架也吵不起来,逢年过节就能安安稳稳的吃个团圆饭。

对了,小苏,我有个不情之请,因为我们算了日子,下周五才合适搬家。所以办了手续之后能不能宽限我们几天,到了日子我一定把院子干干净净的交给你。”

苏元正爽快的应承下来:“这个没问题,我们也不着急这几天的,您慢慢收拾。”

最终,李家的卖房闹剧以两个儿子家退一小步,老两口退一大步的方式解决了。

李老头走后,苏渺称赞父亲:“行啊爸爸,现在都会掩富了,还晓得说要先去结款。”

“嘿嘿!这不是你教我的嘛!遇到付钱的事,别那么爽快,显得家里有金山银山似的,反正迟几天也不耽误事,到时候能让你李爷爷交得上房款就好,他们家也不用再吵了。”

“那不一定,下周六三户一起搬家,一起入新房,院里东西怎么分?请谁来帮搬?亲戚们喝哪家的入新酒?您瞧着吧,还有得吵的。”

果然,在这周五苏元正付了房款去办了手续之后,李家就更热闹了。

有一周的时间收拾东西,他们就吵了一周,从扫把簸箕的归属吵到这个月水电费的分配,还有鸡鸭每家几只,锅碗瓢盆也要争。

苏惠一天天听着脑瓜子嗡嗡的,一个星期后终于安静了。

院子里大多数的物件已经陆续清走了,就留着床和锅碗最后住几天。

周六清晨天没亮,就来了好几个工友帮忙搬最后的东西,还有打扫院子。

男人们都运着东西去新房了,留下李奶奶和两个儿媳做最后的清洁。

就这最后相处的功夫两妯娌依旧停不下来,你来我往的斗着嘴。

大儿媳说小儿媳不懂事,叫了工友来只搬自己家的,老人是一点没管。

小儿媳说既然大哥和公婆就住着对门,那理应他们顺手给搬过去,毕竟将来离得近,公婆家吃的喝的也会先紧着他们家。

直到李奶奶发怒了,呵斥了她们几句,才消停了一会儿。

中午的时候,李老头过来将院门钥匙交给了苏元正,苏渺和父亲一同过去收房。

李家答应的都做到了,院子已经打扫一新,所有杂物也全都清理了,这样看起来比之前宽敞了好多。

“小苏,感谢你让我们多住了几天,今天我就将房子交给你了。”

“好的,李伯,也恭喜你们家入新居。”

“谢谢!谢谢!我知道你们家生意忙,就不请你们去喝酒了,祝你们以后生意越来越红火啊!”

说了几句客套话,李老头就要赶回新房那边去了,家里已经来了不少亲戚,等着开席呢!

周六李家搬走,周日“苏记”一众青年劳动力就忙活起来了。

先是把墙拆了,将院子的面积再次扩大,再来就是处理那棵树。

虽然还只是小树,但毕竟也已经养活了的,直接砍掉未免有些可惜。

但是另一个大院子里的都已经有树了,而且布局都是刚刚好的,硬要种进去也不成样子。

最后苏渺想起了老兵小卖部的奶奶曾经说过,想在院子里种一棵树,于是就去问他们还要不要。

能有一棵现成的树来种,老两口非常欣喜,于是连带着隔壁邻居家的几个壮汉们,也过来帮忙,张罗起怎么挖树运树来。

有句老话叫人挪活,树挪死,本意是表达人具有强大的适应和创新能力,当身处困境,或者原来的状态很难再有突破和发展时,可以改变一下思路,换个环境,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将死路变活路。

而这句话从侧面说了树的生长位置不能随便更改,否则很难存活。

其实这除了环境的改变,还得看挪树的时候是否伤了树根,如果小心一下保护好树根,移植树木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326章

壮汉们先在龙眼树周围一圈小心的挖起土来,随着泥土一点点挖开,树根露了出来,幸好还算是小树,并没有很盘根错节。

再往下挖一点,树根连带吸附着的土壤和地就分开了来,树就有些站不稳了,若是倒下也不晓得会不会伤到,于是他们讨论着用绳子将树绑住抬起来,直接就连树带土搬到老两口院子里去种。

男人们用粗麻绳小心翼翼地捆绑住树干靠近根部的地方,一边绑一边还讨论着绳结的打法,确保既牢固又不会勒伤树干。

准备工作做好后,苏渺站在前头指挥:“我数三个数,大家一起往上抬,一,二,三,起!”

大小伙子们腿部微微弯曲,一同出力,龙眼树慢慢被抬起,轻微晃动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缓缓地离开了原来扎根的土地,被抬离了地面。

老两口已经在院子里选好了种树的位置,刚才苏元正几人也过去挖好坑了,现在就直接将树抬过去就行。

苏渺在前面引路,不时回头看看被抬起的龙眼树,眼神里满是关切,提醒大家小心脚下的路,注意不要碰到树枝。

好在巷子并没有很狭窄,四个人抬着树走也绰绰有余。

到了小卖部老两口的院子,早已选好的新位置就在左边角落,旁边还有鸡窝,几只老母鸡带着一大群小鸡仔原本在悠闲的散步,看到一群人进来赶紧跑回鸡窝里警惕的向外看着。

大家慢慢将龙眼树放下,让树根对准新挖好的土坑。

接着用刚才挖出来的土回填种树,一边填一边用脚轻轻踩实,不让土中留有空隙,更利于树木扎根。

填好土后,苏渺又提来一桶水,缓缓地浇在树根周围,水渗进土里,滋润着龙眼树的根系,像是在给予它在新家扎根的力量。

这边的树种好,苏家院子里的坑也是要填上的,挖出了树根,原本的土就不够了,于是将老两口院子里多出来的土运过去,填上夯实后刚刚好。

把树处理掉之后整个大院就完全通透了,接下来是规整操作间,两排整齐的房间围着大院子,动线安排明确后,干活也更省力。

原本作坊的一头建了一排水槽,是用于清洗材料和用具的,所以原料处理间设置在离水槽最近的那个大房间里。

里面拉了电线装了插座,“机械工人”就住在里面,只要不停电,可以全年无休。

两台手动搅碎机也安装固定好,以后木瓜丝和配料的预处理都在这里完成。

再过去一间是腌制间,里头整齐的放置了一个个大腌缸,苏渺还特地去买来了温度计挂着,以便时刻监控着腌制温度,虽然这对于苏惠这样可以完全按经验掌控的老手,没什么大用处。

再往后是包装室,因为包装的时候需要把大腌缸弄过来,所以包装室紧邻着腌制间才行。

一张长长的包装工作台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因为要保证每一罐的重量,所以配备的小称。

苏渺买的是像百货大楼里卖糖果专柜用的案秤,有个秤盘可以放置需要称重的物品,一头挂着秤砣,将中间的秤杆的数量选好,就按着这个重量来装瓶。

包装用的罐子,卡片之类的物品并不堆放在这里,而是放置在隔壁的包装仓库,需要的时候再过去拿。

所以宽大整齐的空间,可以让工人们更迅速而整洁地将木瓜丝包装成成品。

包装仓库过去是烘焙间,这是备着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加快木瓜丝烘干工作的。

里面设置了好几个烘焙架,将木瓜条均匀的铺展开来,用锅炉进行加热,使烘焙房的温度升高。

上一篇:乾隆能听见我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