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他微微的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惋惜。
“我那院子虽然荒了些日子,但位置是真的好,地方也宽敞,之前我还做了水泥地呢!
找平什么的也都弄好了,直接在这上面改建,不比重新找一块生地要方便省事得多吗?”
魏二叔越说越激动,双手比划着,似乎这样能增强自己话语的说服力。
一边说着,还一边偷瞄众人的反应,见几人都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心里越发的着急了。
苏渺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魏老二,捕捉到他眼底的焦虑后,轻声开口道:“魏二叔,您说的这些我们都明白,可是做生意嘛,讲究的就是个性价比。
我们也是细算过了的,您家院子现在杂草丛生,屋子虽然只盖了两年,但是没人住着已经破旧了。
我们买下来之后还得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去修整,有句话叫做修不如拆,有时候修整的花费要比新建的还高呢。”
苏渺语气不紧不慢,但字字都说在了关键处。
魏二叔陌生地看着苏渺,这是……苏元正家的女儿?
什么时候长这么大了,还这么精明,前几年见的时候还是个文文静静的小女孩儿。
他眉头皱成了个“川”字,很明显,眼前的几人不好糊弄,可自己确急需用钱,这笔买卖可以说是他的救命稻草,要是谈崩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沉默他咬咬牙说:“这样吧,看在都是同村人的份上,我再让一步,900块,不能再少了。这已经是我能接受的最低价了。”
四伯一听,对这个价格非常不满,立刻提高了音量:“900块还是很贵啊!魏老二,你这降价不诚心嘛!你弄那个院子花了多少钱我们还能不知道?
现在简直是翻倍卖嘛!要我看500块还差不多,你都还赚了呢!”
魏二叔一听连连摆手:“500不行!这也太少了,和我的预期差距太大了。”
他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无奈,不停的摇着头。
苏元正跟着打圆场:“魏老弟,大家都是实在人,你再考虑考虑,我们也不想因为价格谈不拢,伤了和气。
但是现在的开价已经高过我们的预算太多了,我们确实是买不了。”
苏元正的语气平和,却也坚定地表明了立场。
魏老二的眼神开始游离,他的内心正在做着激烈的挣扎。
这笔钱很有可能就是他翻身的机会,拿到这笔钱就能解决家里的燃眉之急了,孩子的学费有着落了,欠的债也能还完了。
但要是价格降得太低,自己又实在不甘心。
就在这时,七伯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慢悠悠地说:“要不这样吧,我们也别干耗着了。
大家都再想想,明天这个时候,要是魏老弟能给出个合适的价格,我们就接着谈,要是不行,那我们也只能去看看其他地方了。”
七伯的提议让魏老二心里一紧,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和筹码了。
魏老二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行,那就按七哥说的,我回去再想想。”
说完,他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二伯家。
他先去看了看许久没管的废弃院子,确实和苏元正说得一般,已经破败了,要是在两年前刚建的时候,说不定人家就能接受这个价格了,可是现在……
回到家后,魏老二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想起前几年自己是何等的风光,如今日子过得艰难,之前和朋友合伙做生意,没做起来不说,把本钱都亏完了。
朋友忽悠他去借高利贷,然后把借到的钱全都卷走了。
现在他和妻子,每天起早贪黑地打工,还了高利贷的利息之后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上了。
经过两年的省吃俭用,现在欠的钱已经还得差不多了,这次如果能顺利把院子卖出去,他就能彻底松口气了,还能少了很多利息。
孩子休学了这么久,已经不能再耽误了,可现在事情并没有这么顺利,他越想越烦躁,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第二天一大早,魏老二就来找苏元正了,他的脸上带着几分憔悴,但眼神却坚定了许多。
一进门,他就开门见山地说:“正哥,我想好了,我们各退一步吧,650块,这是我最后的底线了,再低的话,我真的没法卖了。”
苏元正和女儿对视了一眼,见苏渺微微点头,他便笑着说:“行,魏老弟,就冲你这份诚意,这院子我们买了。”
这个价格就是他们开小会商量出来的适宜价格,众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和苏渺猜想的一样,魏老二希望可以直接现金结算,于是苏元正跑了一趟县城,把钱取回来交给他。
因为是村里的宅基地,所以程序挺简单的,签个转卖协议,一式三份,买卖双方各一份,村委留一份。
交易上简单,但是办证却有些困难,因为苏元正和苏渺的户籍都不在村里。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个人对宅基地只具有使用权,一般村里的房屋土地比较多的是在本村村民中流转。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让苏元正把户籍再转回来就是了。
外村人想要落户,必须有正当理由和通过村委会的同意。
这还不简单吗?
苏爷爷本来就是苏家村出去的,祖宅都还在呢,况且现在村委的话事人都是苏家的,办下来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第400章
已经敲定好苏元正迁户籍回村的事情后,二伯高兴的说:“这回好了,去办证的时候顺便把你家的院子给挂回你名上。”
原来当初苏渺爷爷退下来,进了单位,户籍就迁到县里了。
因着前面说的那个缘故,他将院子转给了二伯的爸爸,老人家在六年前过世,又转到了二伯这里。
他们家接手了院子后,完全没有要占为己有的意思,年复一年的帮忙看顾着,连一小块地方也没有用过。
前些年志哥结婚的时候,苏元正提出过,到时候生了孩子,如果觉得家里住不开,就住到他们这边来。
反正院子空着也是空着,一年也就回去几次。
但是二伯不接受,说不能开这个先例,住进去就难出来了,他们还在就还好,以后他们老一辈不在了,慢慢的就难掰扯了。
二伯说他能守到几时就算几时,除非上头政策下来,说空院子要收回村里,那就再说。
不过,基本没有这个可能,现在村里住房并不紧张,孩子越来越少了,很多年轻人以到外头去谋营生了,空房子都住不过来。
既然要办,那就要马不停蹄的去办,初八虽然还在年里,但是单位都已经上班了。
拿着村里开的齐全材料,再将好烟好糖递过去,那红色的印章盖得极快,两天的时间,就把所有的手续都办妥当了。
前几天回宁县的时候,苏渺去给小胖哥送了年礼,还见到了他那对十分开明的父母。
伯父伯母早就在儿子口中听到过无数次苏渺的名字,如今一见,喜欢得不了。
于是,她回来的时候,提的回礼是提去的一倍。
今天小胖哥又提东西来苏渺家找人了,进门就把好几袋东西放到客厅的桌上。
“这是我爸妈让我拿来的,过年时收的,家里人少消耗不了这么多。”
苏渺往里头看了一眼,哟!还真挺丰富的,吃的喝的擦的都有,而且都是高档货,还有她喜欢吃的豆豉鲮鱼罐头。
“这个牌子的罐头我很喜欢吃,不过他们家上一年才成立,供货很少,我排了好长的队,也才抢到两罐!”
“这个啊,我亲戚送了不少,我爸妈现在养生,口味清淡,都不怎么吃,你要是喜欢我回去都拿来。”
“不用不用!这些已经很多了!伯父伯母也太客气了,收那么多东西我都不好意思了。”
“没事,你在我爸妈心中的地位可高了,他们都说是你出的主意唤醒了我的斗志,让我不再放着家里那么多门路不用,天天当米虫了。”
这时,苏元正回来了,进门就开心的大喊:“渺渺,手续全都办好了,差不多我们就能动工了。”
看到小胖哥也在之后,笑道:“小胖来了!不对!你现在已经不胖了,不能叫小胖,应该叫小潘了。”
“元叔,你还是叫我小胖吧,我都听习惯了。您这是有什么开心事呢?”
“哦哦,渺渺没和你说?我们要回村里开木瓜丝分厂,现在已经买到了地,今天我已经把所有的手续都办下来了。”
小胖哥这也是刚来不久,还没来得及聊到这呢。
苏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他一说,他立马拍大腿:“渺啊!你不讲义气啊!有这好事没想着小胖哥啊!”
苏渺笑着说:“想着了想着了!你是不是想参与建厂?丰富一下公司履历?”
“知我者,苏渺也!你看我们公司这么新,虽然这次项目已经拿下来了,年后就动工,但是在此之前要是能有一次练手的机会多好啊!
还有啊,你说老家的那么些身强力壮的堂哥表哥,要是真能行,以后农闲的时候来公司干活不好吗?”
“公司的团队不是已经组建好了吗?是要培养一线施工团队?”
“基础的团队是有了的,但是施工量大起来,还是需要按工期招工人的。”
几人就改建的事情热烈讨论了小半天,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然后决定由小胖哥的公司承建这次建厂项目,虽然只是一个小建设,但是公司目前为数不多的实践项目。
小胖哥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带着精英团队就去了苏家村。
设计、规划、筹备、施工,一条龙服务快得很。
现在还在年里,工人们都还在过年,所以就直接在村里招了十几个苏家本家的青年。
小胖哥说,正好是和师傅们磨合磨合,以后好招用。
因为主要是做木瓜加工和晾晒的,所以厂房的建设要简单很多。
厂子设有办公室,预加工车间,烘焙房,打包房和仓库。
公司是谈了合作供应商的,所以建设材料方面也完全不用发愁。
改建工程一启动,各种工具和材料就用大车拉来了,这时就体现出这个位置的好处了,直接能通公路,不影响到村里。
现场的杂草半天内就被清空了,参与施工的青壮们在老师傅的耐心指导下,分工明确,干劲十足,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苏渺看着这超快进度,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嘴咧得都能看见后槽牙了。
“小胖哥!真专业嘿!现在都还在过年呢,这材料也能来得这么快啊。”
“这些都是谈的私人合作,只要开得出钱,想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要,和以前看主任脸色排队拿货不一样了。”
苏渺感叹道:“真好,这才是真正的鹏飞速度……”
接下来就是建设日常,苏渺天天往工地上跑,村里人没事的时候也喜欢跑来远远的看施工进度。
看着小厂一点点建成,还真有种养成的满足感。
苏渺在这边看着,苏元正隔三差五的跑回邕城看看店里的生意,和苏裕换换班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