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二伯看着天,庆幸的说:“幸好我们弄得及时,看天气预报说明天和后天又有台风要来,比上次那个还要大,希望这次小树能够顶得住。”
苏渺说道:“应该可以,我们把能用的几个法子都使上了,小树应该也会更坚强些。”
二伯母叠从院子里收进来的衣服,一边说道:“说来也奇怪,上一年我们种第一批的时候就没有遇到大台风,大风大雨是有,但是没像今年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台风过来。”
三婆在一旁抱着两只三个月大的小花猫说:“所谓好事多磨嘛,上一年种得顺,是老天要让我们把园子做起来。
如今做起来了,可不就得磨一磨吗?扛过了风雨,结出的果子会更大的。
其实啊,这园子就像我们的生活,种什么、怎么种,什么时候该浇水施肥,什么时候该修剪枝叶,都有讲究。
遇到台风这样的困难,就好比生活里的挫折,只要不慌不忙,想办法应对,总会过去的。”
苏渺在一旁静静的听着,真心觉得三婆真能称得上一位生活的思想家,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到了晚上,雨停了,风也停了,大家在院子里乘凉,议论着是不是台风改变了路线,不过他们这里了。
三婆又摆了摆手,说:“话不能说得太早。”
回来住了几天,分厂的运作看了,园子的防风措施也做好了,次日下午苏渺开始收拾东西,打算明天搭虎子叔的顺风车回邕城了。
高考前她就和胡小蝶和孟佳佳约好的,高考结束之后一起去烫头。
家里久不回来的话,东西也得收到柜子里,垃圾什么的也得扫好。
还没收拾利索,外面就开始起风了。
而且不是风慢慢的过来,就像那天晚上一样,呼啦呼啦,乒乒砰砰的就吹上了。
她听见二伯在隔壁跑出院子里收东西的声音,就过去一起收,问道:
“二伯,今晚是德飞哥守在果园吗?这么大的风雨会不会不安全啊,要不今晚都别去守了,待在家里吧。”
二伯回答道:“没事的,上次野猪进园子之后,你几个堂哥又来把木屋加固了一遍,现在是严严实实的,和家里是一样的,不用担心。”
苏渺听着二伯的话,心里还是有些担忧,但也知道堂哥们做事向来稳妥,便点了点头。
一家人快速地把院子里的东西都收拾好搬进屋里,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
二伯母正要去做饭,看着越来越大的雨势,说:“天凉下来了,要不做点酸菜鱼来吃?酸酸辣辣的,开胃还能喝点汤。”
“好呀!二伯母,家里买鱼了?”
“我们家吃鱼哪用得着买哟,都是去水库里捞的,你之前不是和你二伯去过嘛!”
“是想去就能去吗?我还以为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呢。”
二伯走过来说:“按照规定是不能去的,毕竟这么大的水库,要是自己跑去遇到危险就不好了。
不过你十二叔现在是专门看水库的,也是给我们家人行了方便。
只要不是拿去卖,想吃鱼就去捞,这么大的水库鱼多得不得了。
可能是知道准备要下雨了,今天上午那些大鱼都探头出来呢,我一网下去就抓了三四条大鱼,拿回来养在大水缸里,想吃也方便。”
十二叔年纪比苏渺父亲小三岁,是他们这辈最年轻的,虽然是在村里看守水库,但是正儿八经的水利局职工。
他很内向,也不爱凑热闹,所以苏渺对他的印象很淡,上一次见他就是跟着二伯去捞鱼,他放了小船到水里给他们。
十二叔以前结过婚,有一个儿子,八年前就离婚了,儿子现在跟着前妻回了娘家那边生活。
听说当初离婚的时候,十二叔把所有田产全都卖给族人了,院子也给卖了。
大部分的钱给了前妻,然后自己买材料盖了一间小屋,剩下的钱全都拿去走了关系,得了这个看水库的岗位。
苏渺那时还问父亲,买田产和院子能得这么多钱呀?又能盖房子又能走关系的。
苏元正说:“他以前开荒特别的勤快,日日夜夜都泡在地里,得的田特别多。
再来就是以前村里盖房子,只用买材料就行,把材料堆在那,有空闲的亲戚自己就去帮忙了,根本不用请人。”
苏渺觉得族里真是藏龙卧虎,不少人跳脱出世俗的“好”,却像扫地僧一样有本事。
世人眼中呆傻的祥哥,对人的“好”“坏”有着最清醒的感觉。
那一点不足,却是让他跳出了人情世故,过着最清净安稳的日子。
老实庄稼汉七伯,手上有着烤乳猪的手艺,而且还不是死记硬背的方子,属于天赋异禀的烤猪圣体,即使是最简陋的环境,也能烤得出香喷喷的猪。
再来就是这位神秘的十二叔,是一个特别立体又多面的存在。
一些族人说他没出息,老婆儿子都留不住。
但他却是族里为数不多的“正式工”,领着稳定的薪水,住着公家在水库里修的两层小楼。
有人说他一个大男人没血性,不敢和人打交道,躲到一天见不着几个人的水库里待着。
可他却敢一个人风里雨里守着这么大的水库,晚上对面黑漆漆的水库和大山,很多汉子心里都发怵。
有人说他生性淡漠,与亲戚们都不交好。
可他却能一年365天给族人们行方便,让大家去水库里捞鱼。
在苏渺看来,他应是绝顶聪明之人,想法清晰目标明确。
能找得到单位的门路,豁得出所有的身家拼一个前程,不是一般人。
不太在乎别人讲些什么,现在每天巡逻巡逻,做些分内的工作。
住在青山绿水间,闲暇时钓钓鱼,泛泛舟,还装了电视机,把锅盖架得高高的,听说还能收到外国的频道,过得好不惬意。
第440章
二伯家那古灵精怪的孙子小宁,今年刚好五岁,正是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
字没认得几个,却是“渺渺图书馆”的常客,动画绘本已经都看了个遍,还经常听虎子给他们这些小的念书。
小宁对苏渺这个小姑姑,那可是崇拜得五体投地。
在他心里,苏渺就像一位无所不能的仙女,不仅长得漂亮,还懂得那么多有趣的知识,更厉害的是,还为他们建了这么棒的“渺渺图书馆”。
这两年,只要苏渺一回到村里,小宁就像个小尾巴似的,紧紧跟在她屁股后面。
此时,凑到苏渺的身边坐着,他仰起头问:“小姑姑,听说有的地方天上不止会下雨,还会下鱼,这是真的吗?”
“下鱼?是我们今晚要吃的鱼吗?”
“嗯嗯,以前虎子哥念了一篇文章,我没记住,只记得天上下了鱼,还有虾和螃蟹。”
苏渺听后,知道小宁问的是什么了,笑着回答道:“鱼雨确实是存在的,有很多靠海的地区,不止一次出现过呢,小宁知道什么是龙卷风吗?”
小宁兴奋的跳起来,说:“我知道我知道,龙卷风特别厉害,像一条卷筒粉一样,还能到处跑,把地上的东西全都卷到天上去。”
一圈大人都被小宁的形容逗笑了,果然小朋友就是有着非同寻常的视角。
苏渺也笑着点头,说:“对呀,当海上也刮起了龙卷风,海水和鱼虾被卷到了云层中。
然后它们跟着水龙卷移动,经过一段飞行之后又落到地面。在我们看来可不就是下了鱼雨嘛!”
小宁惊奇的瞪大眼睛:“能把水也抽上去!像抽水机一样?明天台风来了我们这里会不会也下鱼。”
苏渺想了想,回答道:“只有点像抽水机,很多人把这种现象叫做龙吸水。一般来说,抽上天的物品跑不了那么远,比较临海的城市会比较常见。
不过自然的奥秘也说不准嘛,说不定哪天我们这里会下鱼雨,只不过概率比较低罢了。”
从这时候开始,小宁小小的心里就开始期待着看到龙吸水和鱼雨。
他拿着粉笔在地上画来画去,在场众人皆没想到,长大后的他真就去追风去了。
风刮得越来越大,大夏天的,才下午六点半天就已经全黑了。
眼看着风雨越来越大,苏渺有些担心的说:“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情况,就怕虎子叔会顶着台风过来,这就太危险了。”
苏元正皱着眉头说:“趁现在风没到最大,我先去小卖部给虎子打个电话,让他明天先歇一歇,别冒着台风开车。”
说着他就开始穿雨衣,二伯也跟着说:“我跟你一起去,把阿志喊回来吃饭,这么大的风,把店关了吧。”
“二伯,爸爸,你们注意安全呀。”
“放心吧,七八分钟的路,能有什么事。”
苏元正去到店里打电话,幸好电话线还是通的,他给虎子和店里都打了电话。
店里和作坊都还有存货,迟一天送货也不打紧,所以苏元正让虎子明天就休息吧,等后天天气好些了再进村拉货。
晚上吃的是,酸菜鱼和七伯送来的烤乳猪。
二伯乐滋滋地说:“现在你七伯出息了,一天要卖十只烤乳猪,价格也上去了一点,稳定在四块五一斤。
每天一大早就开始烤,11点到县城里卖,下午4点就能卖完回村。这份是他上午送来的,特地给你和你爸吃呢!”
“呀,那今天天气这么不好,七伯回来了吗?可别为了买卖风里来雨里去的。”
“你就别担心他了,他这人我还不清楚,不会让自己受罪的,现在肯定已经在家翘着脚数钱了。”
苏渺放心一笑,继续说:“其实七伯家的烤乳猪,名号已经打出去了,可以考虑租一个固定门面了。
做一个正规的门头,固定店面比流动摊位更稳定,熟客们想吃也能立马找得到。
平时刮风下雨的也能挡一挡,烤乳猪放在店里头也更卫生干净。”
“这个好!固定门面好,我之后就跟他说这个事。有了自己的店,才算是真正的老板,也算是混出来了。”
热腾腾的饭菜全上了桌,一家人刚坐下,灯就熄灭了,屋里一片漆黑,只有小花猫亮晶晶的眼睛闪来闪去。
“哟!这是停电了吧!”二伯母惊叫道。
“风太大了,可能把什么线路刮断了吧,唉,上次也是这样的。等等,我去点油灯。”
二伯把家里的煤油灯都搜刮了过来,一连点了三盏,这回是够亮的了。
煤油灯摇曳着温暖的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也映在那满桌的饭菜上。
苏渺看着家人在这灯光下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小宁还不太会吐鱼刺,所以二伯母另外给他做了西红柿炒鸡蛋,拌进饭里是小朋友的最爱。
再搭上几块烤乳猪,他自己拿着勺子吃,根本不用大人催。
二伯母一边往苏渺碗里夹着烤乳猪,一边笑着说:“多吃点,你七伯的手艺还是很不错的。
做起来之后有几个人也学着做,但是都没你七伯做得好吃,别人还是认准的咱们家的买。”
苏渺咬了一口烤乳猪,酥脆的外皮和鲜嫩的肉质在口中散开,香味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