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265章

作者:蒙小茶 标签: 穿越重生

从银行出来后,父女俩都多了一张存折,豪情万丈要去买买买。

唐子逸笑道:“要不去王府井?那里热闹,还有东风市场,什么都能买。”

苏渺和苏元正对视一眼,齐声说道:“好!出发!”

车子缓缓驶向王府井大街,才一小会儿就到了。

苏元正说:“那么快呐!这王府井大街不是在很中心的地带吗?这么看,我们住的胡同是不是也很中心?”

嘉音回答道:“是呀,从胡同过来也就三四公里,然后从王府井大街可以直接走到故宫去。

四舍五入下来,元叔,您现在就住在皇宫边上呢!去哪都方便的很!”

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招牌林立。

那些招牌有的崭新发亮,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有的则古色古香,透着岁月的韵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来逛街的人还是挺多的,但是因为车辆比较少,旅客也没有几年前那么多,所以和苏渺上一世来的时候相比,已经算得上清净了,慢慢地逛着也是“舒坦”。

百货大楼、儿童用品商店、新华书店、外文书店、烟酒商店、永仁堂中药铺……

一家家店铺琳琅满目,每一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似乎在召唤着人们进去一探究竟。

逛不完!根本逛不完!

一眨眼就到中午了,路过一家食品店时,店里飘出的糕点香气让大家的肚子都开始咕咕叫了起来。

唐子逸提议道:“要不咱们进去买点吃的?尝尝京城的特色糕点?”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糕点,驴打滚、豌豆黄、艾窝窝…… 堆叠在一起,似乎每一样都很好吃。

他们把招牌的糕点都买了个遍,边走边吃,吃不完的就打包回家。

苏渺拿起一块驴打滚,咬了一口,软糯的糯米皮裹着香甜的豆沙馅,再加上黄豆面的独特香气,瞬间在口中散开。

“太好吃了!” 苏渺不禁赞叹道。

苏元正也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说:“这京城的糕点,果然名不虚传。”

他大概是吃得太急了,又咬了一大口,然后很不幸地噎住了。

“咳咳!!!咳咳!!!”

苏元正涨红了脸,拼命地咳嗽着。

“元叔,快喝点水!”

嘉音眼疾手快,赶紧从包里拿出水瓶递过去。

苏元正接过去,猛灌了几口水,才缓过劲来,苦笑着说:

“咳咳!咳咳!好吃归好吃,确实有点卡颈啊!”

填饱了肚子,他们开始向东风市场进军。

第502章

这里是一所大型综合商场,西门对着百货大楼,北门对着金鱼胡同,市场大门两侧又多家小吃店,食品店,很是热闹花哨。

市场里热闹非凡,各种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市井乐章。

商品种类繁多,从日常的锅碗瓢盆、衣帽鞋袜,到各种新奇的小玩意儿,应有尽有,价格也相对更加亲民。

父女俩掏出一张单子,上面记着昨晚整理出的要添置的东西。

在乌泱泱的人群里挤来挤去,还选货讲价,等他们把东西买齐,都已经累得不行了,两个小时前吃的糕点也已经消耗光了。

将东西都提回去放到车上,唐子逸说:“那边的民族饭庄味道还不错,要不我们就直接在这吃饭吧,不过现在才三点。”

嘉音说:“没关系,可以吃早一点,晚上我们再带元叔和渺渺去看夜景,吃宵夜。”

好嘛!行程都安排得满满的,一点都不用父女俩操心。

第二天一早,父女俩又要出门觅食了。

对门李大妈给他们介绍了一家喝豆汁的,要走20分钟才能到。

虽说胡同里也有,但是李大妈说那家更好吃。

秉承着要吃就吃最好的原则,这20分钟路程父女俩就当做晨练了。

一路上,苏渺看着父亲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似乎是丝毫没察觉事情的严重性。

而她一想到等会儿要吃东西,她就忍不住想笑。

估计父亲这两天刚建立的“京城的东西都好吃”的信念,即将崩塌。

二十分钟后,苏元正看着招牌上写着“王三豆汁”的小店,十分自信地带着女儿进去了。

店里人多,但还有位置,苏元正觉得自己深得李大姐真传,点了豆汁焦圈和烧饼。

在等待的时候,他对苏渺说:

“渺渺,刚才你李大妈说的我都记住了,豆汁儿焦圈儿咸菜丝儿,喝豆汁儿,要佐着咸菜丝儿,再就着焦黄焦黄的炸焦圈,三样儿缺一不可!”

苏渺一脸高深地对着父亲点头:“嗯!您说得很对!”

不一会儿,他们点的早餐就上桌了,看着两碗浑浊的,略微发灰的液体,苏元正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压低声音说:“渺渺,这对吗?豆汁不是应该和豆浆差不多吗?”

苏渺也低声回答:“爸,我觉得应该没错。您看,周围的人都是这么吃,您也放心喝吧。”

然后心里默默补充一句,您就喝吧,一喝一个不吱声。

苏元正转头,看到周围的食客确实吃得很自在,于是也放下心来。

可那刚将瓷碗端起来,想品尝时,一股奇特的酸臭味弥漫开来,直钻他的鼻腔。

苏元正下意识地皱起鼻子,眉头紧紧拧在一起,他凑近碗边,小心翼翼地又闻了闻,那股味道愈发浓烈,让他不禁往后缩了缩脖子。

他面露难色,眼神中满是疑惑,看着眼前这碗散发着古怪气味的豆汁,觉得不可置信。

“渺渺!老板给我们的这碗豆汁好像坏了,应该是隔夜的!估计得换一碗!”

因为实在是太惊讶,他忘记了压低音量,说的话被旁边的食客听到了。

旁边桌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和蔼的大爷注意到了他们的窘态。

大爷身着一件洗得有些松垮的白背心,手里正拿着一个焦圈,他笑着开口,操着一口地道的京腔说道:

“您二位是外地人吧?头一回喝豆汁儿确实不太习惯,这玩意儿啊,得配上焦圈和咸菜,味道才地道嘞。”

苏渺点头道:“是的,大爷,我们是从桂区来的,今天第一次喝豆汁。”

“这豆汁闻着奇怪,可喝下去有种香气,可是咱老京城的‘灵魂饮料’,你们要是能喝得惯,那就是真正的融入京城了!”

大爷拿起一个焦圈,熟练地蘸了蘸豆汁,放入口中,一边咀嚼一边露出满足的神情,吃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周围人也纷纷投来善意的目光,有人笑着点头附和大爷的话,一位大妈说道:

“没错儿,这豆汁啊,就跟咱们京城的胡同一样,看着不起眼,可内里全是讲究,多尝几次,说不定您就爱上了。”

苏元正用自己的思维理解了大家的话,说道:

“啊!是不是像吃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如果是这样我应该能接受,因为我爱吃臭豆腐。”

苏渺在一旁根本没有要动嘴喝豆汁的意思,而是对父亲给予精神和言语上的支持:

“爸,我觉得你能行,要不先尝尝?”

在众人的注视与善意的笑声中,苏元正鼓起勇气往嘴里嘬了一口。

瞬间,他的表情变得极为精彩,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拧成了麻花,眼睛瞪得溜圆。

嘴巴微微张开,似乎想要把那股酸涩的味道吐出去,却又觉得这样不礼貌所以强忍着。

那酸涩的滋味在口腔中横冲直撞,刺激着每一处味蕾,让他的喉咙本能地抗拒。

最终,他还是强行咽了下去,然后拿起烧饼猛地咬上一口,试图要将嘴里那股难以忍受的味道压下去。

“渺渺,我们真喝不惯……有点……有点像腌酸笋的汁,太冲鼻子了!”

听到苏元正的话,周围的食客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早餐店内回荡。

老大爷一脸好奇地问:“酸笋?什么是酸笋?”

“大爷,酸笋是我们桂区特色,使用春笋腌制成的,用来炒菜会有独特的酸香味,特别的开胃。”

“哦~是腌制品啊,那你说这豆汁的味道像那腌制的汤也不无道理,毕竟咱们这豆汁也是需要发酵的嘛!”

“既然你们那也是吃酸的,那就多尝试几次豆汁!肯定能接受的!”

周围的食客你一言我一语的谈笑起来,苏渺和苏元正也放松下来。

此刻,他们虽然依旧不太能接受豆汁的味道,但却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份独特美食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不同地区的人对家乡味道那份执着而热烈的情感。

第503章

老大爷见他们实在喝不下去,便提议道:

“你们试试把焦圈泡进去看看,说不定能爱吃,味儿没那么冲!焦圈用大油炸的,香的很!”

苏渺和苏元正将焦圈泡了豆汁再吃,仅是堪堪能咽下,但若是直接吃,倒是觉得很香。

老大爷絮絮叨叨地,开始给他们科普起这个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小吃。

焦圈又被称为“小油鬼”,圈小如镯,色泽如金,炸得焦脆酥香。

焦圈的历史最早能追溯到北宋时期,史上著名老饕苏东坡,就曾写过一首被后世人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首的产品广告诗: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

最终,焦圈和烧饼吃完了,那两碗“豆汁”还是浪费了。

因为他们实在是喝不下去,对于接受不了这独特味道的人,坚持喝约等于遭罪。

苏元正边吃边对女儿说:“渺渺,焦圈和烧饼虽然挺香的,但是热气啊,今晚回去我得煲点下火的汤喝一喝,也不知道这里的市场有没有枸杞叶卖。”

上一篇:乾隆能听见我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