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275章

作者:蒙小茶 标签: 穿越重生

先在新厨房里确定好垒灶的位置,后迅速将材料搬运进来,马不停蹄地开工。

几人皆是在工地久经磨砺的行家里手,调配水泥时手法娴熟,动作一气呵成。

他们依据苏元正的需求,一丝不苟地垒起灶台。

他们配合得很好,苏元正甚至不用多动手,在一旁忙帮递一递砖块什么的就行了。

“我们做餐饮的,每天都要长时间用厨房,这土灶的烟道可得好好弄。

要是烟道不畅,做饭时浓烟滚滚,全往屋里跑,不仅呛人,还影响做饭的心情,更别提做生意了。”

方正一边抹着水泥,一边对工友说道。

两个工友认真地点头,手上的动作也更加谨慎起来。

就在众人忙碌之际,一道洪亮的男声从店外传了进来:

“这里是苏老板的店铺吗?有人在吗?”

苏元正听到呼喊,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快步走出厨房查看。

只见一位中年男子站在敞开的木门前,正满脸好奇地朝店内张望。

苏元正面带微笑,礼貌地回应道:“您好,我姓苏,请问有什么事吗?”

“您是苏老板?您女儿买了不少东西让我运到店里,看看要放哪儿合适?”

苏元正看向那人的身后,停着的三轮车满满当当,油盐酱醋,锅碗瓢盆都有了。

苏元正见状,连忙说道:“我直接搬到厨房吧,您帮我卸下来就行。”

“我跟您一起搬吧,也费不了多少事儿,搬完我还得回市场去拉,还有一车呢!” 男子热情地回应道。

当第二车货物运到的时候,苏渺几人也回来了,还拉了一套桌椅的样品回来。

“渺渺,桌椅买到合适的了?怎么不让店家帮忙送货?”

“已经和店家定好货了,他们今天下午送过来。我想先拉一套样品回来摆摆,看看合不合适,要是不合适就还能回去和商家说换款式。”

几人小心翼翼地将桌椅抬进店铺,轻轻放置在地面上,传统样式的木桌木椅,古朴中透着几分雅致。

苏元正围着桌椅转了几圈,他轻轻抚摸着桌面,对女儿说道:“渺渺,你们这桌椅选得好啊,和店里门窗的颜色一样,像是订做似的。”

苏渺拉开椅子坐上去,手放在桌子上感受了一下,满意的说:“这椅子和桌子宽度都够,高度也刚刚好,客人坐着吃饭也舒服。”

接下来,旧厨房物品归置的工作交给女士们了,苏元正去支援新厨房改建。

苏渺和杨红梅、安悦一起将锅碗瓢盆放到架子上。

各类调料整齐码在大大的操作台上,按照常用程度依次排列,方便日后取用。

随着厨具和调料的进场,厨房的烟火气瞬间扑面而来,仿佛已经能看到未来这里烟火缭绕、饭菜飘香的热闹场景。

苏渺打量了一下旧厨房的面积,想着这个角落也许还能做多用。

外面的桌椅和邕城的一样,都是四人桌。

在邕城的时候,时常有客人是团体来吃饭的,那时候就要将几个桌子拼起来。

一会儿她去多买一套圆座椅,如果以后有吃团餐的客人来,用屏风来隔挡开。

放个圆桌弄上漂亮的桌布和灯具,就成为一个简易包间了,平时就摆上四人桌照常使用。

虽然他们家主打的是快餐,不是酒楼里的炒菜,但是谁说吃快餐不能有舒服的用餐体验呢。

新厨房这边土灶已经搭好了,几人把剩余的材料收拾起来,堆放在院子角落的屋檐下,以后要是院子有什么要补的还能用。

中午苏渺直接去买了现成的午餐回来给大家,苏元正买了菜回去放冰箱,今晚请大家吃饭。

大家把铺子和院子里里外外都清扫了一遍,连门窗都擦洗了。

等着下午桌椅一到,整齐的摆上,那就已经是万事俱备了。

今天算是新店开灶,苏元正特地翻了黄历,没有问题才定下在店里吃的。

新追买的圆桌上摆上好饭好菜,热气腾腾的蒸汽袅袅升腾,为店里添了几分温暖与热闹。

众人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疲惫后的满足。

苏元正率先举起手中的茶杯,说道:

“今天可太感谢大家了,要不是有你们帮忙,这店也不能这么快就有个模样。来,都别客气,都吃好喝好!”

众人纷纷响应,碰杯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在与邕城相隔千里的京城,苏记的另一支小分队渐渐组成。

第519章

隔了一天,千里奔赴的蒙穗和英子终于抵京了。

他们拉着行李,脚步匆匆地走出车站,眼神中满是对这座理想之城的好奇与期待。

苏元正早早地骑着那辆崭新的三轮自行车等在出站口,眼睛紧紧盯着出站的人群。

当他看到蒙穗和英子的身影时,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

苏元正一边挥手,一边喊道:“蒙穗,英子,这边!”

蒙穗和英子听到呼喊,快步走了过来。

“元叔,可算见到您了!京城火车站的楼好漂亮啊!小汽车好多,前面停满了小汽车!” 英子兴奋地说道,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路上累坏了吧?快上车,我带你们回小院,渺渺正等着呢。”

“元叔,怎么能让你来搭我们呢,您坐后边吧,给我指路就好。”

蒙穗来之前就将自己的积极性重新洗礼了一番,如今非常有眼力见的抢过车头。

“行啊,小伙子有力气!路不复杂,先从这里一直往前,要拐弯的时候我再告诉你!”

一路上,苏元正兴致勃勃地给蒙穗和英子讲述着,这段时间他和苏渺到京城后的种种见识。

从京城繁华的商业街到独具特色的胡同小巷,从琳琅满目的京城美食到风格各异的建筑。

蒙穗和英子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声,这些新鲜事儿让他们对这座城市愈发充满期待。

他们的反应让苏元正有成就感极了,虽然自己只比他们先到一周多,可此时竟有一种资深向导的自豪。

租住的小院是有两间大卧房和两间小卧房,父女俩住了大的,如今已经提前将两间小的收拾干净了,正好能安排蒙穗和英子。

看到两人,苏渺也很高兴,毕竟是在异地开新店,有老员工得力干将在身边还是要安心许多的。

“英子姐,穗哥,这两间房都收拾好的,你们住着,要是缺什么东西和我说。”

进了房间,英子甚至没仔细打量,一放下行李袋,便迫不及待地拉住苏渺的手,眼睛亮晶晶的说道:

“渺渺,新店是在哪里?布置了吗?我能去看看吗?”

苏渺看着她急切的模样,笑道:“英子姐,你别急嘛,先好好休息。我们的新店离这里不远,走路十几分钟,骑车就更快了。

这两天我们和新员工已经过去布置好了,等你们到了就差不多可以开业了。”

“害!我不累!在火车上睡了几天了,现在浑身骨头就跟生锈了一样,就想动起来。

要是店里还有需要收拾的,我现在就能去做。”英子满不在乎地摆摆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见她和蒙穗都很精神,而且很希望能早点去参观新店,苏渺和苏元正便带着两人去了。

英子和蒙穗还没进店就开始感叹,一路赞美到后院。

“哇!元叔,渺渺,新店的位置真是不错,离大马路好近啊!”

“这桌子椅子好新,真好看,这个窗上和门上竟然有雕花,真是太精致了。”

“院子小了一点,但是够用,这里有一排水槽耶!洗东西方便了!”

……

蒙穗好奇的问:“元叔,这里有两个厨房嘛?”

“这边原本是个房间,我们想把厨房挪出来,空出里面的位置能多放桌子。

但是土灶是现垒的,得晾一晾才能用,所以就还是先用着里面的厨房。”

蒙穗点点头,浑身干劲的说:“好,等新灶好了,闭店之后我加加班,把厨房给拆了。”

“穗哥,你可不是一个人干活儿,我们有新的员工帮手了。其中有一位对这方面很熟悉,新灶就是他找朋友一起来搭的。”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还真是想早点认识那几个素未谋面的工友了!”

既然要抓紧时间开工,那员工会议和培训也是放在日程最前头的。

第二天,苏记就在铺子里开了第一次北京分店的开业动员大会。

苏渺煮了拿手的绿豆粥放在圆桌上,员工们都围坐在一起。

会议开始前,苏元正将蒙穗和英子介绍给了新员工,并明确了他们的岗位和后续负责的工作。

之后又一一介绍了新聘用的员工。

苏元正站在众人面前,十分正式的说:

“各位,今天咱们聚在这儿,开苏记北京分店的第一次开业动员大会。从筹备到现在,我们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感谢大家对苏记的支持。

我们的营业执照已经下来了,后天就是我们正式开业的日子,希望大家能打起精神来!用积极的面貌迎接挑战!”

“好!”

苏元正的发言引得员工们纷纷叫好,一起鼓起掌来。

苏渺接着说道:“没错,我们从邕城来到京城,就是想把我们的特色菜带给这里的食客朋友。

新店的硬件设施已经基本就绪,接下来,就是要把服务和菜品做到极致。”

蒙穗和英子在邕城的店里积累了不少经验,接下来就让他们来给大家讲一讲,我们苏记的特色和服务理念。”

蒙穗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大家好,我是负责后厨工作的,那就分享一下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我们店的菜品讲究的就是用心,像卤味,从食材的挑选到卤料的调配,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就拿土灶来说,用它卤出来的东西,味道就是不一样,而且我们用的配菜,有些还是直接从邕城托运过来,非常正宗!

在做菜方面我们的品控很重要,我都是学了好久才能勉强靠近灶台的,不能一天一个味道,这样可养不来回头客。

嘿嘿,这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讲给大家听一听,要是有客人问,我们也好给他们答疑。”

上一篇:乾隆能听见我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