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还不是因为我们这些苏家的亲戚还在,他们念旧情,才把办厂这样天大的好事落到苏家村。
我们本姓族人全部大力支持!如果其他人不满意,可以不去厂子工作!今后厂子由我们苏家人来守护!别想来搞什么鬼,我们苏家可不是好欺负的!”
苏德志代表着苏家新一代的青壮年,此时一番话将其他堂兄弟的斗志都点燃了。
“对!我们苏家可不是好欺负的!”
“没错!谁要是不想要福利可以不要,但搞乱就是不行!”
“对!我们不允许!”
……
这还得了?谁不想跟着沾苏记食品厂的光啊,要真的是以后把好处全给了苏家的,他们不得眼红死!
一些刚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外姓村民,也开始纷纷谴责起张老三来。
李家大嫂扯着嗓子喊:“张老三你要闹回自己家闹去!别连累我们!”
王家老汉跺着脚:“就是!我儿子还等着进厂呢!他可是第三名!”
“你……你们,你个小丫头片子,敢这么跟长辈说话?厂子还轮不到你做主!”他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苏元正一个箭步挡在苏渺面前:
“张老三,你还想动手不成?今天我话就放在这,所有人都听好了!我女儿就是能做我家的主,更能做这厂子的主!”
第701章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张红英捂着脸蹲在地上大哭,肩膀剧烈地抖动着,泪水从指缝间渗出,滴落在晒得发烫的泥地上,瞬间被吸收得无影无踪。
她母亲慌忙去拉她,却听见女儿带着哭腔喊:
“爸!我求你别闹了!上次纺织厂的事也是你闹黄的,你想把我所有的机会都斩断了吗?”
张老三像是被雷劈中般僵在原地,他转头看向女儿,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突然垮了下来,黝黑的皮肤下透出一层灰白。
“红英啊!爸爸只是想帮你啊!你那么优秀,就该有好的工作,不该在地里刨食啊!”
张红英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工装裤膝盖处沾了两块明显的泥印。
“优秀?我有什么优秀的?就因为我读了初中?”
她指向站在不远处的苏渺:“那人家苏渺还是高考状元呢,人家爹怎么没天天堵人家厂门口闹?
我求您了,别再管我的事了,就因为您,我弄成现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样子。我是农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在地里刨食?我有什么好高贵的?”
张老三是第一次听到女儿说这番话,他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什么都要为孩子争,可现在女儿求他不要再管自己的事情,心中五味杂陈。
王桂花扑过去抱住女儿,终于也哭出声来,母女俩的哭声在突然安静的场院里格外刺耳。
张老三的手慢慢垂了下来,他看看妻子女儿,又看看虎视眈眈的苏家人和倒戈的村民,最后目光落在苏渺平静的脸上。
这个才十几岁的的姑娘眼神清澈,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旁边的人趁机劝道:“老三啊,算了,孩子的路就让他们自己走吧,不要因为你们家的事情影响到别人嘛。”
也有人打着圆场:“诶呀,老三就是急脾气,心眼不坏,老三,你和元正他们道个歉,以后还是乡里乡亲的。”
张老三现在是没有再闹的心气了,但是碍于面子,说不出道歉的话。
倒是张红英很干脆的走到苏渺和苏元正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苏十伯,渺渺,真的对不起,今天的事情是因我而起的,我向你们道歉,也替我爸向你们道歉,以后我们不会再做出任何为难厂子的事情了。”
看到女儿这么卑微的替自己道歉,张老三咬了咬牙,硬着声音说:
“对不起!我以后不会了,不管你们招不招我家的人,我都不会了!”
说罢,转身拨开人群往家里走,背影佝偻得像老了十岁,妻子连忙拉着红英跟上,红英回头望了苏渺一眼,眼神复杂。
回厂的路上,苏渺长舒一口气,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传来张红英家关门的声音,闷闷的,像是最后的叹息。
她知道,这场风波暂时平息了,但乡村办企业的路还很长,类似的问题还会不断出现。
如何平衡传统人情与现代管理制度,将是她和父亲需要持续面对的挑战。
八月底,厂子一切步入正轨,魔芋爽目前控制在每日1000斤的产量,先主攻木瓜丝存量,等下个月到了魔芋丰收季节,再大量制作魔芋粉,到时候根据情况加大生产量。
苏渺和苏元正要回京城了,蒙穗在京城分店统揽全局,干得很像样。
他们打算回去之后给他发年中奖励,并放一个月的探亲假。
以后都以按这个标准来,这样的话,就等于半年一个长假,不至于让他离家太久。
蒙穗之前知道要放假的时候,还开玩笑的说:“嘿嘿~真好,就像来京城上学一样,我也有寒暑假了。”
几个月前,店里以培养二厨为目的再招聘了两个员工,照例先放在了基础服务员的岗位进行观察。
这次回去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平日表现进行评分,看看是否有人可以收进后厨做学徒了。
苏渺收拾行李时,窗外蝉鸣聒噪,她将叠好的衬衫整齐放进箱子,忽然听见父亲风风火火的脚步声。
苏元正满脸兴奋,额头沁着汗珠,说道:
“渺渺!我昨天和你大头叔叔喝酒,他说机场在月中就己经复航了,以前每周只有十几班飞机,现在能有六七十班,以后我们不用那么辛苦坐火车了,可以飞过去!”
听到父亲的话,苏渺手上的动作顿住,叠到一半的衬衫悬在半空。
“真的?”她转过身,行李箱的滚轮在地板上轻轻滑动,“那太好了!上次坐火车去,可太煎熬了,主要是还多花费整整两天的时间,那两天用来干什么不好。”
“真的真的,我己经托你大头叔叔帮买明天的票了,具体是几点的飞机,等他买好后再打电话给我们。”
大头叔叔给他们买到了明天上午11点的机票,这个班次刚刚好,不用早起赶趟,慢慢来就行。
和大家告别后,裕哥开车送他们去机场。
路上,苏裕握着方向盘,后视镜里映出他认真的神情:
“十叔,渺渺,昨天阿毅去算了日子,最近的婚期是在十月二号,今天他要拿回去给我爸看。”
“那好啊!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也来得及准备了。”苏元正笑得眉眼弯弯,想到自己的侄女和得力助手即将修成正果,满心都是欢喜。
“现在还没确定,得让我爸点头才行,不过要是这个时间,您和渺渺是不是赶不回来喝喜酒呀?”
“可以的可以的,国庆不是有几天假嘛,你看现在有飞机了,半天的功夫就能回来到了。而且国庆渺渺也有假,实在不行,请假也得回呀,她和阿惠感情这么好。
你说是吧渺渺?渺渺?怎么发呆了?”苏元正拍了拍正在发呆的女儿。
苏渺回过神来,连忙扯出笑容,说:“哦哦!对对,我们一定要回来喝喜酒啊。”
车内的气氛依旧轻松,父亲和裕哥还在讨论婚礼的细节,苏渺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而令苏渺出神的,正是这个婚期,10月2号啊,不就是那场惊天大案的时间吗?
第702章
在飞机上,苏渺一直在回想以前看报道时知道的案件细节,特别是关于劫匪的身份信息和活动轨迹。
似乎是一个姓江的年轻男子,祖籍湘省,88年的时候还因盗窃罪被拘留过一段时间,从小冲动,一身的坏毛病。
他父母托关系给他安排了进了他们县的物资局开发公司,派到驻星城采购点,做起了采购员。
平时经常小偷小摸的牟利,基本都是小数目,很难被发现,即使抓到几次也只是被批评而己。
这样的松散管理渐渐养大了他的胃口,应该是在前不久,他骗取单位一万多的巨款后潜逃。
在苏渺的印象中,他似乎是跑到了闽省。
虽然公司在当地报了案,当地检察院对他立案追查,使他成为一名负案在逃犯。
可现在的各种技术手段尚不发达,各地交通和信息沟通不便,跨省人物追踪比较困难,以至于很久都没有找到他。
就在这个时候,劫匪在和别人闲聊的过程中听说了一件事情,让他萌生了劫机前往小岛的大胆想法。
这个事件就是7年前的劫机案,当时六名劫匪将飞机劫持至汉城。
在一系列国际势力和政治原因下,棒子国没有将人交还我国处理,而是“意思意思”关了一年。
释放后,又在棒子国暗箱操作下,以“驱逐出境”的由头将人直接送到了小岛上。
这可不是偷偷跑过去的小打小闹,而是在整个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的劫机案,他们认为具有相当的“重要意义”。
对方不仅奖励了他们几百万,更是给了他们荣誉称号,并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还给几人安排了体面的工作,以保几人生活得无忧无虑。
想到这里苏渺默默叹息,虽然之后事件带头人并没有得到善终,这件事的走向给他们带来了恶劣影响。
而即将发生的这次案件也是其中一个,并造成了非常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这个时候的江姓劫匪应该就在闽省,下月底他会花重金让朋友帮忙搞到一张某县供销社的介绍信,以此买到了10月2日从鹭岛往羊城的飞机票。
到时候,他提前两天抵达鹭岛,住在招待所里。
2号当天在行李箱里放置一个假货,在最后的时候登记,接下来就是……
这件事情影响巨大,当时引起全国轰动,多家媒体追踪报道,也是因为如此,苏渺才得以了解到这么多的细节。
想要阻止这场惨剧,报警是最稳妥也最高效的,按照她目前所掌握的信息精准度,足够让警方锁定目标了。
但是要如何报警,在哪里报警,也是要思考的问题。
报警选择也比较多,可以向邕城,京城和闽城报警。
京城的话是因为她即将到达,她直接去京城的警局报案,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和有效沟通,但是对她信息来源的刨根问底肯定是少不了的了。
闽城的话应该是属于报警的当地原则,江姓劫匪如今就在那里,当地警方在排查上有天然优势。
可以最快速的控制嫌疑人,避免跨区域调配带来的不便和效率低下。
但是,她人不在那边,无论是报警还是后续沟通都不方便,警方也不一定会信任她。
现在离劫匪真正实施犯罪准备还有一段时间,并不着急,太快抓人反而无法印证后面的事情。
而且,她除了要阻止犯罪,也要保护自己吧。
虽然劫匪没有同伙,劫机也比较单纯,属于犯罪后起意,但是她的报案,如果要详查,确实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向冯叔叔汇报这件事情,让他安排跨区域的协查。
一来,和他己经很熟了,按着苏渺对他严谨性格的了解,应该不会把她说的话当做无凭无据的天方夜谭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