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打工人 第159章

作者:星辰之主 标签: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美食 甜文 穿越重生

“好好好。”

乾德帝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此事若能成,他也定能在日后的史记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垂范千古。

乾德帝朗声大笑道:“冬日里的这一抹绿,甚是亮眼!陆卿立了大功!”

他还以为这父子俩都是来找茬的。

乾德帝一直以来都是个惯会自省的帝王,这般一想,立马一改方才的神色,说道:“赏!”

“陆卿想要什么?”

陆钧谢恩后,说道:“承蒙圣人关爱,臣什么都不缺,只是……”

这个“只是”后,停顿了一瞬,又笑道:“犬子顽劣,却一心报国。方才听了这么一出闹剧,想替他请个活儿。在春闱来临之际,将方才那一应人等移交大理寺,好彻查此次的秋闱舞弊案。既是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也算全了他想报答圣人的厚爱。”

乾德帝:“?”

好家伙,原来这老狐狸在这等着他啊!

他就说这陆钧早没培育出来,晚没培育出来,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让冬日里种出了蔬果,原来是另有目的啊。

但,金口玉言,他既然方才说了赏,那便也不会收回。只是查这次的秋闱舞弊案子,又不是立马就要翻旧案。

“朕,允了。”

“谢圣人。”陆钧恭敬道。

他是谢恩了,但在场的其他人倒是开始议论纷纷了。

“陆寺卿的儿子?谁啊?”

“这也没听说过啊?藏得可真够深的。”

“你们别忘了他岳父是谁?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霍老将军!人家自然是将家中的独苗苗藏好。”

“想来也是,他们这一家人,可都有够低调的……”

“我方才听见大理寺,陆寺卿的儿子,大理寺……嘶——我好像知道是谁了。”

“谁啊?”

“嘘,小声些。”

“……”

在场唯有知情的几人伫立一旁垂眸不动声色,尤其是裴令公,想起自家那不着调的儿子这些时日所求,无声地叹了口气。

罢了,圣人看起来也没有抗拒此事,他也这把年纪了,就由他们这些小辈们折腾去吧!

……

次日一早,枯了一冬的草地似乎在一日之间冒出了些新芽。

而长安城里也比往常都要热闹许多,大街小巷里更是多了许多背着包袱,提着考篮的读书人。

但除此之外,街上更是有许多大理寺的人来往贡院与礼部之间,说是要彻查前些日子闹出来的舞弊案。

如今好些人聚在一起就在议论此事,就连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也是将此事描写的绘声绘色。

“怎么事到如今,还有人敢铤而走险,行这舞弊之事?是先前的教训还不够深吗?”

“谁说不是呢,我看啊,还是当年杀的人还不够多,这些狗官才敢如此胆大妄为!”

“没错!就该再多杀些人,以儆效尤!”

众人骂骂咧咧之间,突然插进了一个不同的声音。

“我倒是觉得,当年那事有蹊跷。”

“什么蹊跷?”被反驳的人抬头望去,只见是一个青衫学子,相貌堂堂又出口成章,方才那副不屑的模样稍稍收敛了一些,说道,“你倒是说说看。”

“当年那桩案子本就有许多无辜冤死之人,只是上头处理的急,这才推出来一个‘替罪羊’罢了。”

“你说李崇是替罪羊?”那人显然不信,“口说无凭,你有什么证据!”

“证据嘛~”青衫学子摇了摇扇子,意味深长道,“这满大街都是大理寺和御史台的人在查案子,想必马上就能知道了。”

说罢,青衫学子摆摆手,留下一锭茶钱就走了。

……

大理寺和御史台的众人一同从礼部搬了不少卷宗,一摞接着一摞往外头的箱子里装运着。而礼部的人如今连他们的最大的柳尚书都被关押在大理寺里,谁也不敢吭声,生怕一不小心就触了他们的霉头连累自己。

眼看着就要过午时了,众人也找了个地儿坐下,开始啃食着自带的干粮。

要不说这桩差事苦啊,衙门里一直都没什么人愿意接,这吃的东西就让人觉得十分难受。

干、硬,还冷冰冰的。跟热乎的饭食比起来,实在是太过于难以下咽了。

唉,但还能怎么办呢。

这次的事件是圣人交代下来的,谁也不敢说偷懒耍滑。本来他们倒是可以在礼部的食堂里吃上一顿热乎的,可谁让他们的尚书大人被抓了啊!

一时牵连甚广,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发现礼部食堂的主厨和采买竟都是柳贺安排进去的,为的就是好从中牟利,贪墨银两。

礼部食堂里的人都被抓了,哪还有什么东西给他们吃的?

若是去相隔甚远的食肆里坐着,又慢悠悠地吃着,就怕万一被哪个好事同僚写了折子参上一笔,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还是抓紧办完差事,争取可以早日回自己的署衙食堂里吃上热乎的饭食吧!

御史台的人拿着随身携带的水囊,一口水一口干馍嚼着,在心里不断安慰着自己。

吃着吃着,倒是有眼尖的问了一句:“吕中丞不是同我们一起来的吗?怎么这会儿不见他的人影?”

“是啊,吕中丞人去哪里了?”

吕元奇当然是溜进了大理寺的队伍之中。

嘿嘿,一想到大理寺食堂里那些美味的吃食,吕元奇早就迫不及待了。

他哥俩好似的勾着吕一璋的肩膀,探头探脑地问道:“你们大理寺是不是待会儿会派人送午食过来?”

吕一璋手指蜷缩了一下,警惕地看着他。

就是他这个堂哥,突然之间就时常借口来大理寺找他闲聊,占用他在食堂限食名额,导致他后来瞧见这人的身影就要绕道而行,真真是可怕之极!

见吕一璋沉默不语,吕元奇又凑上去说道:“怎么?你嫂子马上就要待产了,府里的人都紧着她,所以忘记给我准备干粮了。”

吕一璋一看他这副卖惨的模样,就知道今儿的饭食定然不饱了,无奈道:“大理寺离这儿太远,怎么可能还有专人会来送午食的。”

吕元奇大惊,问道:“那你现在吃什么?”

吕一璋无奈地从后头拎了个盒子出来:“出来前装了些吃食过来。”

吕元奇非常失望。

这早上带来的饭食,到了现在也合该冷了,再吃的话口感就会差了许多。

只不过为了方才为了演那一出戏,他倒是真的没给自己准备干粮。

罢了,冷了就冷了吧,随便蹭一些辉山的,也好过挨饿。

吕元奇叹气道:“没事,我不挑。”

吕一璋:“……”

他心里翻了个白眼,但碍于堂哥这个身份的薄面,只好将随身携带的水囊拿了出来。

只见吕一璋将水囊的栓子打开,然后把那饭盒的底层先行打开,里面用着一个纱布般缝制的袋子,就这般置于其中。

吕一璋将水倒入,直至等水漫过那条刻着的线时,这才将饭盒的盖子又盖了上去。

吕元奇被他这一通眼花缭乱的操作惊到了,问道:“辉山啊,你这是在做什么?”

吕一璋自豪道:“这可是我们大理寺黎师傅特地研制出来的!你且等着瞧吧!”

自从上次他们见识过那石灰的威力后,黎师傅便提议了能否做一批这般便携饭盒的建议。

陆少卿当即拍板,覃采买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找匠人打磨了。

时隔许久,终于将这饭盒做了出来,而且他们大理寺人手一个。

日后不管是外出办差事,亦或是要去其他州府出行的,都可以吃上热乎的饭食了!

吕元奇还不知此物的妙处,但一听到黎书禾的名字,他便安下心来。

黎师傅做的啊,那不用担心了,今儿来找辉山的这个选择显然是十分正确的!

片刻,白雾从饭盒顶上的小孔中慢慢腾起,好些人都觉得空气中突然弥漫了一股浓烈的香味。

大理寺众人个个都拿着一个奇怪的盒子,顶上皆是冒着白雾。

这可惹得大伙好奇了,都捏着手里头的干粮前来围观。

御史台中来办差的有不乏年纪尚小的,忍不住就开口问了:“你们这是何物?怎么还能冒着热气的?”

吕一璋正要回答,只见门口突然走来一位身着青衫,书生模样打扮的人。

“这可是我们大理寺的独门配方,怎可告知尔等?!”来人正是裴珣。

他去外头“妖言惑众”了一番,又到处散布了“多年前的案子疑点重重”的观点,不少人倒真的被他唬住,连茶馆的说书先生都同他相谈甚欢,准备重新写一版新的话本故事出来。

这一路走过去,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礼部这条街上。

裴珣想着今儿早上丁復这小子拿着自己的饭盒,美名其曰是担心他在外头吃不上饭,替他拿的,实际上那点小心思早就写在脸上了。

裴珣看着御史台这群人手里拿着干硬的吃食,真真是不屑一顾,边走边说道:“劳烦让让。”

然后走到了丁復身旁,在他惊讶的目光中接过了他手中另一份饭盒,说了声:“谢了。”

丁復此刻内心都要气死了。

这裴珣莫不是能掐会算不成?只差一会儿,就那么一会儿,他就能名正言顺地将这里头的东西吃完了!

过了一会儿,大理寺众人觉得时间差不多了,齐刷刷地掀开了盖子。

色泽酱红的鸡肉就这般窝在那食盒之中,深色的酱汁裹着香菇和青菜等蔬菜,同样也是油亮亮的,连带着底下的汤汁还咕噜咕噜地冒着泡。

而方才那股浓郁的酱香味直接涌了上来,不停地冲击着众人的鼻间。

“你、你们的饭食怎么是热的啊!”御史台方才那年轻的小吏脱口而出道。

裴珣笑眯眯地看着他,应道:“都说了,这是大理寺的秘方,不外传的!”

缩在后头不敢出声的礼部众人,眼睁睁地看着昔日这位风光的刑部侍郎从大理寺的同僚手中接过那冒着热气的饭盒,再看向自己今日带来的食盒,不禁含泪咬牙。

怎么裴侍郎都降职了,还能过的这般潇洒肆意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