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打工人 第2章

作者:星辰之主 标签: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美食 甜文 穿越重生

张大郎来了兴致,还没来得及把刚吸溜的一口面咽下,大着舌头问道:“那又是如何成了现下这个光景?”

门口的队伍甚至都排到了拐角处,就这么几张方桌,几把椅凳,想要吃上还不知道要等到何时去!

食客笑道:“这卢记食肆前些日子来了一位小娘子,说是来长安城寻亲的,这店家就是她的舅舅,是以才暂住下来。”

“小娘子据说继承了她阿娘的手艺,做得不少新奇的菜肴,一手吊汤更是鲜香十里,冬日里喝上一碗,腹中的胃都感觉熨帖不少。”

“这卢记食肆啊,短短半月便成了这宣平坊如今最热门的铺子了。可见这小娘子是个有真本事的!”

张大郎咕咚咕咚将碗里的汤底又喝了几口,这才稍稍有些餍足地抬头,继续听着旁人的话语。

……

黎书禾还在桌案前忙碌着,一手擀着面皮,一手又要拿笊篱将锅里的竹升面和云吞捞起。

还要时不时招呼着眼前的食客,收了银子又要将做好的云吞面送过去。

当真是一人能抵三人用。

她听着周遭的议论声,手里的活却是不曾停下。

俏丽的脸在这升起的白雾中若隐若现。

她莫名其妙地穿来了这大胤朝已有多年,自小和她阿娘卢氏相依为命。

也亏得她来大胤朝之前做着美食博主的工作,这才会做许多新奇的吃食,让她和她阿娘得以活了下去。

说起来这大胤朝的物种颇丰,不仅包含了玉米、红薯等饱腹之物,还有草莓、葡萄、哈密瓜等等新鲜的水果。除却没有辣椒等极个别调味类的蔬菜,基本上现代有的蔬果品种,这儿都有。

黎书禾得知后不由在心中感叹,这大胤朝的种植官定是个不爱吃辣的!

又说到当今圣人,估摸着是个只管推广种植,未曾研究过吃法的。虽俨然已将铁锅炒菜等普及于世,却从未有流传过什么菜谱。不少大胤人便胡乱搭配乱炖,品种虽多,烧制出来菜肴的味道却有些奇怪。

黎书禾初来乍到,占了个“新”和“巧”,做出的菜肴颇受当地百姓喜欢,勉强可以维持她和卢氏的温饱。

然而前段时日,卢氏生了一场大病,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了。

临终前将她托付给了自个儿的亲哥哥卢方,黎书禾这才奔赴千里,从吴州辗转来了这长安城。

长安城比起吴州府当真是热闹许多,但于吃食上却也好不了多少。

黎书禾只不过腌制了几道小菜,又教会了舅舅一手云吞面,就直接让默默无闻十几年的“卢记食肆”一跃成为这宣平坊顶流。

……

大约过了巳时一刻,来往的食客已然少了许多。

黎书禾将脏污的碗筷一摞,抱着木盆就到了后院准备清洗。

舅母也正将手中清洗好的衣物晾干,见着她又忙活起来了,不由感慨了两句:“你那两个表兄平日里都在书院念书,要是没有你,我和你阿舅两个人还真的忙活不过来。”

“哪有的事,只不过做些顺手的事罢了。”黎书禾笑着应道。

“哪里是顺手的事,你看这食肆的生意也一日日的好起来了,这可都是你的功劳!”

面对舅母的赞扬,黎书禾连连摆手,又说了一通客套话,就见着吴氏往屋里走去。

屋子里。

卢方压了一早上的面团,早已是满头大汗,正坐下来喝口热茶,就见着自家媳妇满脸愁苦地进来了。

“怎么了这是?”

吴氏掰着手指头给他算着账:“还不是你那两宝贝儿子,读书哪哪都要花银子。虽说咱们这食肆的生意现下好了一些,可那纸墨都是金子做的,实在是供不起了!”

卢方一听,也是跟着重重地叹了口气。

当初他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这才想着一定要让两个儿子识字念书,咬着牙也要将两人送去书院,让他们日后好长些本事,可以出人头地。

吴氏又道:“还有禾娘年龄也不小了,咱们也要相看起来了,得给她说门好亲事,就是这嫁妆……”

卢方听罢手里的茶杯捏得愈发紧了些。

要嫁人还得给备嫁妆,就他们现在这个处境,哪还有余钱给禾娘备嫁妆的?

“咱们两个能省一点是一点吧。”卢方说道,又补了一句,“可别让禾娘知道了,那孩子自小没有阿耶,现下月婉又走了,我怕她到时候心里会多想。”

吴氏嗔了他一声:“我晓得的,哪能让小孩子知道这些。”

两人又念叨了几句,这才又继续地忙活各自手里的事情去了。

谁也不知道这屋子的隔音效果实在太差,门外的黎书禾将里头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原来自己倒是成了舅舅一家的负担。

第2章 云吞面(二) 妓馆杀人案

这寄人篱下的日子,黎书禾是一清二楚。

她在现代的时候就是这般,父母去世后被家里的亲戚像踢皮球似的,今儿住这家,明儿又换到另一家。滋味属实是不好受。

来这长安城后,舅舅和舅母一开始对她也确实都是疼爱有加的。但眼下两人自己的日子都过得拮据,长此以往,这份疼爱又能维持多久?

连她自己都不敢打包票。

黎书禾仔细数了数兜里的银子。

这些时日有些客官的打赏,加上平日里私下做的零嘴儿多多少少也攒了一些银两傍身,可是想要在这偌大的长安城生活下去,还是有些困难。

且不说租房的费用就是要一大笔开支,便是她真的想要搬出去,又该靠着什么生存下去?就算想支个摊子,那也需要不少银钱投入。

无奈地叹了口气,又将一盆子都碗筷都收拾干净后,又擦了擦手,就准备去堂屋用午食。

午食是吴氏做的,白日里黎书禾和卢方都要忙着卖云吞面,自是无暇分身再抽出空来做午食。

吴氏不擅厨艺,做出来的饭食也只是堪堪入口。本来往日里他们忙起来的时候也是随便对付几口,奈何今日桌上的饭菜实在让人提不起食欲。

也不知舅母是为了节省还是因为方才被心事所扰,是以桌上只有两道菜,青菜豆腐和腌萝卜。

黎书禾悄悄地看了一眼舅舅和舅母的脸色,只见两人皆是耷拉着眉毛,眉眼间愁云密布,便知晓他们两个定是还在忧愁两个表哥读书的事情。

她虽说想开解一二,但终究是个外人,对于人家的家事实在是没什么好说道的,只全程低埋着头吃着,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碗里的米饭生硬,一口咬下去偶尔还会吃到几颗细碎的小石子,硌牙的很。

嚼咽了几口后,稍稍有了些饱腹感,她便放下碗筷不准备再吃了。

“舅舅,舅母,我吃饱了,先去前头忙了。”

恰巧吴氏也用完食起身,听见她的话后应了一声,又道:“不必这般着急吧,这还没吃几口呢?”

黎书禾连忙说道:“我食量小,已经吃饱了!”

说着,便三步并作两步往前迈去。

……

离着午时还有一个多时辰,宣平坊来往的人群虽多,大多却都还未饥饿,是以食肆的生意不算太过忙碌。

黎书禾拿着擀面杖又包了一盘子云吞,便见着一个身形瘦小,生得獐头鼠目的男人来到摊前。

男人穿着一袭不太合身的暗青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价值不菲的玉带,手指上还戴着几个翡翠戒指,虽说看着富态,举止之间却还是有些畏缩。

他一上前便直接问道:“你们这可是卖着云吞面?”

黎书禾抬头看了一眼,只觉得这人身形面相都有些奇怪,却也还是应道:“郎君算是找对了,整个宣平坊就我们这一家卖着这云吞面。”

男人点点头,直接掏出了一粒碎银,趾高气昂道:“来十碗带汤的云吞面,再来五碗干拌的,午时送到河滨坊的兰香院,我们那儿的好几位娘子可都等着尝。”

兰香院?青楼妓馆!

黎书禾总算知道那一丝说不出的怪异是什么了。

敢情眼前这个男人,竟是个龟公。

她强行扯出一个笑脸,忍痛将银子推了回去:“小店人手不够,实在是脱不开身给您外送。”

男人眉头蹙起,大约是没想到自己会被拒绝,再开口时语气里带着不满:“左右河滨坊离你们这儿只有一座桥的距离,这剩下的银钱不用找了,就当是给你们的跑腿费。”

“不是银钱的问题……是……”黎书禾话还未说完,便被打断了。

“您放心,马上就给您煮下去,待会就能送到。”卢方走到身前,连忙又将银子接过,拍着胸脯应道。

男人听到他的承诺,略微点了点头,眯着眼睛笑道:“还是你识相些,那我也便先回去了。”

待人走远,黎书禾急道:“舅舅,您怎么应下了!晌午的时候客人最多,咱俩哪里走得开?”

卢方将银子掂了掂,足足快有一两了。他趁着周围没人,又将这锭碎银塞到了黎书禾手中:“你自己收好了,这算是意外之财。”

又帮着一起将面和云吞下到锅里,又道:“趁现在没多少食客,我们抓紧先把料备好,我脚程快,赶一赶来得及。这白得这么多银钱呢,咱不能跟银子过不去。”

黎书禾手里捏着这粒碎银,见着卢方手脚并用地调着佐料,心中涌上一股暖流。

明明舅舅自家生活都拮据着,还把这赏银留给她。

转头时对上了卢方的视线,还没开口,便听着卢方又说道:“还不赶紧收起来!”

她也不再推辞,“嗯”了一声,将这粒碎银贴身收好,又跟着继续手上的活计。

那男人许是个熟客介绍来的,竟还点了干拌的,更是要做得好些,不能砸了招牌。

一双筷子夹起一团拌好的馅料,往那薄如蝉翼的面皮上一抹,左手几根手指跟着一拢一捏,还没等人看清动作,木盘上就挨个码好了一排云吞。

再等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冒泡了,将云吞投进锅里。片刻后,细腻的面皮包裹着鲜红的肉馅在这滚烫的热水里浮起,甚是赏心悦目。

而另外几个碗里早已洒上豉汁、茱萸末、酱料,又加了蒜泥和些许白芝麻,再淋上一勺热油。

“滋啦——”

瞬间,芝麻的香、茱萸的辣、葱蒜末的鲜,又带着热油滚烫的焦香,全都交织在一起在空气中炸开,霸道浓郁,引得不少路人都往这边抬头张望。

“好香!”卢方闻着香味又深吸一口气,“虽说早已尝过这些佐料混在一起的滋味,但每次闻到还是忍不住冒口水。”

黎书禾笑道:“左右不过是些简单的配料,阿舅若是喜欢吃,我便将方子写了给您。”

卢方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阿舅只是闻到又有些饿了,没有要你方子的意思。”

他这个做长辈的照顾自己亲妹妹的遗孤本就是一份责任。

现下人家千里迢迢地赶来投亲,每日都帮着食肆里干着这么多活计,已然是有些过意不去,若是再贪心她的方子,那他这个做舅舅的,脸面可真兜不住了!

黎书禾笑笑没有再说。

这些时日里来,舅舅和舅母虽然没有给她很好的生活条件,但是偶尔的暖心她都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