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打工人 第4章

作者:星辰之主 标签: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美食 甜文 穿越重生

其余几人这才放过他,又连连叹气:“吴大人已年过花甲,只待明年便会致仕。如今大理寺一应事务皆有少卿大人当家做主。不若我们去求求陆少卿,再招一个靠谱的厨师来,如何?”

康墩感同身受,点头称是:“昨日食堂那道青菜炒橘子,味道怪异不说,还害我蹲了一晚上的茅房!”

他还想为今日不讲义气的举动辩解一二:“我这也是深受其害,否则也断然做不出看着你们受罪,自己跑去吃独食这等行为。”

几人谈论间,黎书禾端着个木盘将他们的面都上齐了。

见着他们是第一次来,她又颇为贴心地提醒一句:“本店还有几种腌制的小菜,若是几位官爷想吃,每碟只消额外再多付一文钱即可。”

康墩大手一挥:“来,都给我们上上来!”

他拍着胸脯,大气道:“今日之事算是我不对,便由我来做东。”

几人同僚多年,感情深厚。方才那些斥责更多也是存了玩笑之意。康墩再这么一说,他们倒也是不客气。

再看着面前的云吞面,带汤的浓郁淳厚,干拌的酸辣咸香。鲜甜多汁的云吞和弹牙爽口的竹升面混在一起,更是让人食指大动。

等云吞面半碗下肚,崔小篆便伸手高呼:“店家,这带汤的云吞面再来一碗。”

“好嘞——”

话音刚落,旁边的丁復和吕一璋也齐齐举手示意。他们二位腮帮子里塞满了食物,说的话虽含糊不清,却也能听明白。

丁復:“我也再来一碗——”

吕一璋:“我也要,我汤的,干拌的都各来一碗。”

崔小篆:“好哇没想到你们竟如此能吃,那我也要再来一碗干拌的!”

康墩到底是比他们三人要多吃了一份羊肉汤粉的。一碗汤的云吞面,再一碗干拌的,两碗下肚已然饱腹,摸着肚皮十分餍足。

身子向后一仰,竖起大拇指感慨道:“这食肆的味道当真是这个。若刚刚那兰香院不是命案现场,我都想直接把那碗没动过的给拿来吃了。”

其他三人还未吃尽兴,只一个劲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着食物。

丁復把最后一口汤汁都滋溜一声喝完,这才抬头继续方才的话题:“陆少卿还真是个狠人,忙了一上午,竟还赶回大理寺,去食堂吃那黑不溜秋的菜肴。”

吕一璋拿出一方帕子擦了擦嘴,替上峰解释了几句:“陆少卿本就不重口腹之欲,只一心扑在案子上,估摸着随意对付几口便要梳理案卷了。”

崔小篆吓得一口咽下云吞,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咱们既然出来办案了,已累了这么半日,决计不能再亏待自己,去食堂受那份罪。”

他眼珠子转了转,拾掇着其他几人:“不若就让吕寺丞代表我们大理寺众人,跟陆少卿也提一提这改良食堂菜品的事情?”

众人齐齐点头。

吕一璋却摇了摇头,道:“并不是我不愿意,只不过如今王、刘二位掌勺师傅并无过错,陆少卿又怎会答应再招一名师傅的要求?”

说着,几人都垂下来头,重重叹了一口气,又将这碗底最后一滴的汤汁都舔干抹净了,这才作罢。

最后四个人,竟是共吃了十碗带汤的,十碗干拌的,这才摸着圆滚的肚子作罢。

待康墩付了银钱,四人又一路唉声叹气地回了大理寺。

这大理寺的食堂但凡能有这食肆一半美味,他们又何苦至此!

第4章 云吞面(四) 舅母总不会准备让她嫁人……

等过了酉时二刻,卢记食肆的食客才少了下来。

黎书禾也终于找到机会问个清楚:“阿舅,今日那兰香院到底发生了什么?”

“嘘!”卢方小心翼翼地环视了一圈四周,见没几个人,这才将她拉到角落低声道,“我直到现在感觉自己的脑袋还是发懵的,完全不敢相信。”

“你猜死的那个人是谁?就是早上来我们这买吃食的那个!”

“什么?”黎书禾也吓了一跳,没想到竟然是他。

卢方又压低了声音:“我将这吃食送过去时就没见着那人。等回来路上,刚走到河滨坊坊口,就见到四面八方的人群都往兰香院那方向涌去,一个个嘴上喊着‘死人啦——’‘杀人啦——’。我一时好奇,又重新折返回去瞧了瞧,这才回来的晚了些。”

至于那龟公死状如何恐怖,甚至被人五马分尸,连头颅都悬于房梁这等事,他便不准备告诉禾娘了,省得把她吓到。

他又抓抓脑袋,似乎是觉得害自己的甥女这么担忧,又有些不好意思:“下次阿舅一定不去凑热闹了……”

黎书禾笑道:“我又怎么会怪阿舅,您也是为了我才接下这桩生意。”说着又低垂下眼眸,“我也自知这段时间麻烦阿舅和舅母了,正想跟你们商量着,准备去外头支个小摊子,卖些吃食,等攒够了银两就搬出去。”

卢方急忙阻拦:“这怎么能行!月婉临终前将你托付给我,我自是要照看你的……”

说到后面,因着激动,声音又大了些:“况且你一个小娘子,孤身一人,能去哪里?莫不是你那个阿耶来寻你了?”

黎书禾摇摇头,她阿娘临终前念念不忘,怎么都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直至给她留下一方丝帕,告诉她真相。

“禾娘,你阿耶这么多年……真的是有苦衷的,你要信他,也要信阿娘。”

黎书禾无奈,只好应下她的请求。

总不能让自己的阿娘最后一程都走得不安稳。

是以她才来了这长安城,准备私下调查她阿耶消失的真相,也看看是不是真如她阿娘所说,这人值得她等待了这么些年。

只不过这长安城人山人海的,单凭她一个小小的女娘,又该如何是好?

但若是长期借住在舅舅家,只怕也不是个事。

卢方见她一脸愁苦,心里也明白她如今的处境艰难,宽慰道:“哪怕他不来认你,还有阿舅。反正我们这儿也不缺你这一口吃的,你就安心住下来。”

他揉了揉黎书禾的头顶,像是温柔地安抚一个晚辈:“再说了,你在这儿,阿舅这食肆的生意可比往常好了不知道多少。”

黎书禾这才露出一点笑颜,点头应下。

等她将脏污的碗筷都收拾好走到后院时,才发现堂厅一片漆黑,竟是一盏灯油都未点燃。

她拿了个火折子,吹了一口,刚要将灯油点亮,便听到吴氏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你们两个午间哪里去了!害我一通好找!”

黎书禾自是不敢说出命案之事让舅母担心,只解释道:“我和阿舅出去送食了。”

吴氏点点头,也没有多问,倒是看了一眼那屋里的油灯,叹气道:“禾娘,这天色还没完全黑下来,油灯得省着些。”

“我省得了。”

吴氏又牵起她的手心,轻轻拍了拍:“你这孩子今年也有十六了吧?在吴州的时候你阿娘可有给你相看的人家?”

黎书禾连连摇头,心里寒毛竖起。

舅母总不会准备让她嫁人吧!

吴氏笑道:“隔壁张婶子家正好有个小儿子,平日里就在自家那杀猪作坊里做活,家境算是殷实,模样也长得俊俏,你瞧着要不要两人见上一面?”

来了来了,黎书禾最怕的事情发生了。

她尴尬地笑了两声:“舅母,不用了吧,我暂时还没想着嫁人。”

“那怎么成!”吴氏起身,又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这女人家可不就得有个依靠嘛!这张婶家在这里也住了十来年了,我们两家都是知根知底的,绝不会让你受委屈的。再说了,往后你嫁过去了,两家近,还能时常回来看看我们。”

她还要绞尽脑汁想法子拒绝时,卢方走了进来,将额上汗渍擦干就问道:“你们两个在这说什么呢!”

吴氏忙把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又道:“张婶那个儿子我见过,人也是个老实的,禾娘嫁过去当是可以放心的。”

卢方沉默半晌,把目光转向了黎书禾。

“禾娘,你自己怎么想的?”

黎书禾一时说不出话来了。

若是她说不想嫁人,舅舅和舅母会不会以为她是想赖在他们家不肯走了?

思索良久,她还是开了口:“阿舅,舅母,我暂时不准备嫁人。”

说完又停顿几下,继续道:“禾娘自知这些时日多有打扰,方才也跟阿舅提起,准备过段日子就搬出去。”

卢方大惊:“你一个女娘子,去外面靠什么过活?!”

舅母也不赞同:“你若是不想嫁张婶家的直说便是,可不要说这些话来寒我们的心。”

黎书禾笑了笑:“左右我还有手艺在身,总不会饿死。只是在找到新的住处前,还要再叨扰阿舅和舅母一段时间。”

舅母也没想到竟是自己好心办了坏事,自是不依。但又见着黎书禾已是下了决心,一时也是劝不动了,又推了推卢方,让他也说几句。

这卢方也是个嘴笨的,来来回回就这么几句话,眼见着劝不动,又急得满头大汗。

黎书禾倒是心宽,反过来劝道:“你们不用担心我,我已想好了要做什么营生,只不过到时候还要再借用一下食肆的厨灶。”

卢方忙应下:“这里的东西你随意用就是。”

说完还是有些不放心,又想起她方才话里的意思,问道:“你是不是早就准备离开了……”

不然怎么会这么快就有了主意,想来是早就有了打算。

黎书禾摇摇头,又点点头。

她确实是有想过搬出去住的,只不过也没想着这么快。今日的事情只是个导火索,加快了她的计划罢了。

她道:“阿舅,还要劳烦您帮忙做个小推车,我明早要再出去买点材料,便不在食肆帮忙了。”

卢方连连应下,身旁的舅母瞪了他一眼。

怎么好好的,还答应下了,不合着该再劝一劝吗!

黎书禾现下主意已定,再劝也是劝不动了。吴氏只好一跺脚,对着她好一通交代:“等你那摊子有起色了再提搬出去之事,不然舅母可不依你。”

黎书禾露出个微笑:“我晓得的。”

“有事情可得找阿舅和舅母,不准自己憋在心里!”

“一定会先跟你们说的。”

“还有,可得先紧着自己身体,前些时候受了风寒我见你还没好透……”

“知道啦舅母——”

……

等躺在了床上,黎书禾这才开始思考着明日要卖什么吃食。

晚间对着舅舅和舅母说的那些话,九句真,一句假。

支个摊子的想法确实是早就有了的,但是卖什么,在哪儿卖,她却都没有仔细考虑过。

再加上来了长安城后,她一直都住在舅舅家里,还没有好好逛过这长安城的坊市和街道,人生地不熟的,一时半会儿还真拿不定主意。

想要在短时间内打出名气,攒到银钱,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成本低,还能方便贩卖的食物。

黎书禾脑中顿时有了主意。

等明日一早,她便去集市上买需要的香料和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