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妹逼我换亲,我同意了你哭啥? 第169章

作者:伍佰豌 标签: 穿越重生

  “相公,我哪里有银子,一直以来不都是在用家里的钱吗?”

  苏铁柱想想这个就生气。

  “家里哪有钱了?

  若不是冯地主让你假扮他的女儿嫁给我,我怎么可能短短时间内,就花掉那么多银子?”

  冯氏在坦白自己真实身份以后,想到过苏铁柱以后会重提此事,但没想到会这么快。

  她虽说是个通房,但在冯地主家里过得也是衣食无忧的日子,跟着苏铁柱受穷就算了,他竟然还为了这点破事不依不饶。

  “苏铁柱,你还是不是男人,连婆娘都养不起,还在这里挑我的毛病?

  我是婢女怎么了,那也是黄花大闺女嫁给你这个老鳏夫,若是换了旁人家的姑娘,像我这个年纪,先不说人家愿不愿意嫁给你,即便是愿意,恐怕聘礼也得要你个几十两。

  娶我怎么了?你才花了几个聘礼钱?”

  紧接着,冯氏又指了指自己的肚子。

  “我年纪轻轻嫁给你个老鳏夫不说,还要给你生孩子,苏铁柱,你就看不到我一点儿好吗?

  过去的事情为什么总要挂在嘴上说?”

  被冯氏噼里啪啦一顿怼,苏铁柱哑口无言,他感觉自己反驳什么都很无力,因为人家说的好像都是那么回事儿。

  躲在外面的何项北,听着两人的对话,也算是吃了个大瓜。

  当初苏铁柱说娶冯地主女儿的时候,苏老太和媳妇儿就都觉得里面有猫腻。

  原来,这个冯氏并不是冯地主的女儿。

  后面的话,何项北没什么兴趣了,他已经从这几句对话中,清楚了一切。

  冯地主让冯氏以自己女儿的身份嫁给苏铁柱,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自家的生意配方。

  呵呵……还真是打了一手如意算盘。

  只可惜,他们拿到的配方是假的,这辈子都别想做出豆腐和酱油。

  何项北回到家里,将在苏铁柱家偷听到的告知给苏韵婉知晓。

  “媳妇儿,看来咱家的生意已经遭人惦记了。”

  其实,遇到这样的事情,何项北心中多少会产生一些危机感。

  若是自己还继续做衙门的捕头也就算了,出了曹兵这个狗官,他早已打定主意辞掉这份差事。

  自己若是衙门内的官差,冯地主多少还会有些忌惮。

  尽管如此,他还是想到了让冯氏嫁给苏铁柱这样的办法,来窃取自家的生意配方。

  若是知晓他辞掉衙门的差事,冯地主发现配方是假的以后,会不会更加明目张胆。

  他倒是不害怕冯地主,以自己的本事,大不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潜入冯家,将其解决掉了事。

  可有一个冯地主,还有其他张地主,李地主的。

  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却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个问题,还需要想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还有,以后家里雇的那些人,也要耳提面命一番才是。

  何项北从没有像此刻这样,渴望拥有权力。

  苏韵婉并不知道何项北心中所想,她倒是没觉得有什么。

  豆腐和酱油这种东西,制作方法都很简单,即便自家方子不泄露出去,有聪明人早晚会研究出来。

  因此,她看得很开。

  “惦记就惦记吧,什么东西都不可能保密一辈子,尤其是榨油的方法,估计到了秋收以后,咱们就要上交给朝廷,到了那个时候,这方法会传播到全国各地,咱们家赚的再也不会是独一份的银子。”

  见何项北面上有担忧之色,苏韵婉宽慰道:“咱们家里如今赚的银子已经够多了,若是一辈子过这样的生活,几代人都不用愁的那种。

  更何况,我们还可以在空间里发掘更多赚钱的营生,不差眼前这些。”

  何项北自然清楚这个道理,但作为一个男人来讲,无法以自己的能力护住家中一切,就是他的无能。

  但为了不让苏韵婉知道自己的想法而担忧,何项北只是默默应了一声,然后就去抱睿睿玩儿。

  刚抱了一会儿睿睿,两人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敲锣声。

  何项北与苏韵婉对这声音都不陌生,是村长召集村民开会的声音。

  何项北将睿睿放回苏韵婉身边:“婉婉我出去看看。”

  “嗯,去吧!”

  何项北出去的比较晚,他抵达村口大槐树下的时候,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村长站在大树下,面色有些沉重。

  有人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询问:“村长,喊我们来啥事儿啊,看你的脸色,应该没好事吧?”

  村长白了那人一眼:“先闭嘴,等人到齐了一起说。”

第223章 征兵

  又过了一会儿,村长见每家每户都有人过来,才缓缓开口说道:

  “今天官府来了通知,西北战乱,朝廷那边太子殿下奉旨率领二十万大军赶往支援。

  由于西秦国那边兵力太猛,我军连连败退,短短几日的时间,我军就丢掉了两座城池。

  朝廷下了征兵诏书,要求年龄在十六至二十五岁的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

  说到这里,人群开始哗然了。

  “天啊,我家只有一个儿子,去参军了,我们老两口怎么办?”

  “我儿子才刚刚成亲,孩子都没生一个,万一回不来咋办?”

  “我家挺好,没有这个年龄段的男丁。”

  “……”

  说什么的都有,村长一脸愁容的看着大家,许久,才挥挥手:“都安静,听我说。”

  这会儿,大家哪里还能听得进去村长的话,尤其是一些妇人,想到家里的儿子或者丈夫要去前线打仗,已经开始嚎哭起来。

  村长对此也很是无奈,但他一个小小的村长,无力改变这一切,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完的。

  他敲了敲手中的铜锣:“都安静,听我把话说完。”

  这一阵锣声还是很管用的,村民们瞬间闭了嘴。

  村长这才继续说道:“公文上是说希望大家踊跃参军报名,但县令大人说了,咱们昔阳县境内的百姓,但凡这个年龄段的,每家必须出一个人去参军,这是硬性要求。”

  “什么?硬性要求?”

  一位看上去五十多岁的老汉问道。

  以往只要不愿意去服兵役的,可以出二十两银子抵过去。

  他家的小儿子今年刚好二十四岁,就在征兵年龄范围内。

  老汉都已经有了打算,就算去借钱,也要交上这二十两银子,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儿子去送死。

  可现在村长却说,是硬性要求,也就是说,根本没有逃脱的余地。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问了出来:“村长,用银子抵也不行吗?”

  村长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县令大人说了,西北战事吃紧,符合条件的,必须去前线。”

  这下,彻底断送了一大部分村民的希望。

  他们的儿子,或者相公,要去战场了。

  以往麦禾村也不是没有人去当兵,可没有一个是活着回来的。

  这也就预示着,他们的亲人参军,就是去送死。

  何项北站在人群中,听着村长的讲话,心中却与其他村民的忧虑截然不同。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兴奋。

  对于他来说,参军并不是一条绝路,反而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和全家人命运的机会。

  他并不是野心勃勃之人,但最近发生的事情,却让他深刻意识到,权利的重要性。

  他听说过许多关于战场上的英雄事迹,那些从军立功、封侯拜将的故事深深吸引着他。

  渴望权力,渴望出人头地,而眼前这场战争,似乎正是他等待已久的契机。

  貌似只有这样,他在媳妇儿空间里学习的高超武功,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当然,他也清楚战场是残酷的,一不小心就可能丢了性命,但反之,战场也是公平的,只要他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就有可能在战场上崭露头角,甚至获得朝廷的赏识。

  他要走出去,去争取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耀,为妻儿,为亲人,用自己的能力换来一份安稳惬意的生活。

  就在何项北处于自己思绪当中的时候,何二伯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

  此刻用愁容满面来形容何二伯一点儿都不为过,他将何项北拉到人群的外围,轻声问:“项北,你在衙门比较熟,看看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通融一下?

  这战场可不是好上的,那就是九死一生,二伯我就只有项钱和项厚两个儿子,让他们兄弟俩谁去送死,我都过不去自己心里这一关。”

  说着说着,何二伯竟然当着何项北的面儿,没忍住落了泪。

  何项北刚刚只想着自己的意愿,并没有考虑其他人。

  这会儿听何二伯一说,也有些担忧。

  何项钱与何项厚跟自己不同,他有一身的本领,上战场即便是混不到什么军功,想要保命问题不大。

  可那两位堂弟,别说武功了,连拳脚功夫都没有学过,上了战场,还不是做炮灰的料?

  何项北蹙眉沉思了一会儿,回道:“二伯,你先别着急,容我去衙门那边打听打听再说。”

  二伯也知道是这样的道理,连连点头:“好好好,二伯等你的消息。”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何项钱与何项厚卖光今天的豆腐,一起推着木板车回来了。

  兄弟俩看到村口聚集了这么多人,就已经清楚了怎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