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佰豌
皇上觉得这样更为稳妥,封顾远之为钦差,到昔阳县带回高产粮种。
顾远之人还没出发,就送出了信件,估计用不了多久,人就会到。
这下,苏韵婉总算放心了,她家的这些高产粮种,若是不能交到放心之人的手中,宁愿当做粮食自家人吃掉,也不会给曹兵那个狗官拿去为自己邀功。
有了顾远之这颗定心丸,何家可以安心收粮食,等待后者的到来。
令人意外的是,顾远之赶来的速度非常快,何家这边的粮食刚刚晾干入库,人就到了。
顾远之看上去,比在昔阳县做县令的时候瘦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急着赶路的原因,人看上去有些憔悴,但精神头还不错。
如今何项北不在,何家都是女眷,他为了避嫌,直接去了何家老宅那边。
何老爷子亲自张罗饭菜招待顾远之以及他从京城带过来的随从。
吃过饭,顾远之就迫不及待的去查看何家今年的收成。
虽然去年冬天闹了雪灾,但并没有影响到今年的年景。
麦禾村的人,无论种植的什么,都是大丰收。
何家院子里,玉米堆得和小山一样,顾远之也算是大开眼界。
他清楚何家只有十一亩耕地,不用称重,只需目测一下这些粮食,就可以确定其产量极高。
苏韵婉收到顾远之的来信,在秋收的时候,特意记录了玉米的亩产量。
她告诉顾远之的数字是,家里今年种植玉米的亩产量是九百七十斤。
顾远之曾经在何家品尝过玉米面做的饼子,知道这种粮食饱腹感极强,他听了苏韵婉报出的亩产量后,激动的对随从说道:
“看到没,咱们夏华国有这么高产量的粮食,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百姓会吃不饱。”
随从在京城也是有差事之人,听了顾远之的话,激动得手舞足蹈:“是啊,我夏华国的百姓以后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两人在这里高兴了一会儿,顾远之并没有忘记正经事。
“何夫人,你家种的玉米,朝廷全部收购做种子,你这里没有意见吧?”
苏韵婉笑着颔首:“当初就答应大人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不愿意,不光我家种的这些玉米,老宅种的也一并卖给朝廷做粮种。”
苏韵婉可没有说送,她又不是什么大圣人,能够无私的将这么高产的粮种无条件卖给朝廷,已经是她大仁大义,若是换成自私一些的人,有了这样好的种子,自家偷偷种植,然后高价售出,可以获得更高的利益。
顾远之自然听出了她话中的意思,连忙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交给苏韵婉。
第244章 一定是天上掉下来一张大馅饼
“我们离京以前,皇上就命户部支出了收购高产粮种的银子,这些是两千两,不管种子价值多少,银子就只有这么多。”
顾远之心中多少有些过意不去,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高产粮种的价值。
别说两千两了,何家若是私底下将如此好的粮种卖给那些有钱的生意人,两万两都有人愿意出。
朝廷的确是抠门儿了些。
顾远之也很是无奈,他想私下补贴一些,奈何他这个官做的,一直都是两袖清风的状态,比何家穷多了,拿什么补贴?
“那个……也许皇上发现这粮种的好以后,还会给出另外的嘉奖……”
苏韵婉一眼就看穿了顾远之的心思,笑着说道:“顾大人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这些粮种,两千两银子已经不少了。”
顾远之没有再多解释什么,立刻带人回城里,安排运输两种事宜。
顾远之一离开,苏韵婉就抱着睿睿去了何家老宅,取出一千两银票交给何老爷子。
“爷爷,朝廷收购咱们的玉米,一共给了两千两银子,咱们两家都种了玉米,银子就每家一半。”
听说自家种八亩地的玉米,竟然得到一千两银子,何老爷子吓得身子一个趔趄。
“项北媳妇儿,爷爷我不是耳朵背听错了吧?八亩地的粮食,卖一千两银子?”
何老爷子觉得,一定是天上掉下来一张大馅饼,砸在自己脑袋上了!
苏韵婉能够理解何老爷子的心思,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人,哪里见过这么多银子?
“爷爷,您没有听错,就是一千两。”
何老爷子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银票,都是一百两面值的。
他拿了一张揣进怀里,其他的都还给苏韵婉。
“项北媳妇儿,爷爷不是老糊涂,咱家地里种的是粮食,即便如何高产,也不可能值这么多银子。
爷爷留下一百两,就已经很多了,其他的你都拿回去。”
何老爷子一点儿都不糊涂,他家地里每年都种麦子,即便是大丰收的年景,八亩地产出的粮食,去掉交税的,顶多能换个几两银子。
他留下一百两银子,可以抵得上这八亩地十几年的收成了。
而且老爷子心中也清楚,若是没有何项北夫妻俩给他们这么好的粮种,别说一百两了,十两都拿不到。
这还不算,何老爷子再次表态:“家里种的红薯,也是大丰收,若是顾大人再替朝廷收购红薯,爷爷也不要银子了,家里这些地,收获一百两银子已经很多了。”
说起红薯,苏韵婉还有些纳闷儿,顾远之来麦禾村,直接对着玉米使劲儿,至于家里种的那些红薯和花生,甚至连问都没有问。
但顾远之没有主动提,苏韵婉也不会主动询问。
她将这么高产的种子提供给朝廷,太上赶着了总归不是那么回事。
若是朝廷不收,她收获的红薯加工一下,就可以获得更多利润。
虽然心中有想法,但当着何老爷子的面儿,苏韵婉并没有解释太多。
她来老宅送银子,就是要给对方一半的,不管何老爷子如何说,她都不可能带回去。
苏韵婉重新将那九百两银票塞到何老爷子手中。
“爷爷,这些银子是你应得的,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用算那么清楚。”
老宅的人对自家十分照顾,尤其是何项北参军离开这段时间,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老宅的人都会主动帮忙。
这种发自真心的亲情,可不是谁家都有的,苏韵婉对此很是珍惜。
银子塞到何老爷子手中,苏韵婉生怕何老爷子再退回来,连忙转身往外走。
“爷爷,睿睿困了,我这就带他回家休息。”
何老爷子上了年纪,自然没有苏韵婉的腿脚快,追了几步,追不上,只能作罢!
第二天一早,顾远之就带了好几辆马车赶到麦禾村。
这一次,跟他一起的还有昔阳县的新任县令曹兵。
当着顾远之的面儿,曹兵不停夸赞何家人深明大义,有了如此高产的良种,能够想着全国的百姓。
话是这样说,但苏韵婉能够感觉到,曹兵看自家的人眸光很是不善。
这就不得不让苏韵婉多想了。
苏韵婉心中暗自警惕,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她站在何家人身旁,目光在顾远之和曹兵之间游移,试图从他们的言行中捕捉到更多的信息。
经过观察发现,曹兵看顾远之的眼神,也带着蔑视,但也只是背地里会那样,面对顾远之的时候,他笑得比谁都谄媚。
苏韵婉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顾远之。
他虽然是皇上派出来的钦差身份,但毕竟在曹兵的地盘上。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一旦曹兵做出什么对顾远之不利的事情,后者很大可能会吃亏。
同时,苏韵婉也在为自家担心。
曹兵之所以用不善的眼神看自家人,无外乎就是因为他们家的高产粮种直接越过他,上交给朝廷手中。
曹兵是昔阳县的地方官,按道理,他的治下出现高产粮种,上报给朝廷后,他是会得到一些嘉奖的。
可是,粮种直接交给皇上派来的钦差,曹兵可以说,什么好处没得到。
以他那种贪婪的性子,怎么可能甘心?
一旦顾远之离开,没有将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曹兵难免不会给何家人穿小鞋。
苏韵婉将睿睿交给苏老太与田雪娟照顾,她则是一直赶在顾远之左右,寻找单独说话的机会。
令人反感的是,曹兵就像意识到什么一样,始终不离开顾远之身边,令苏韵婉很是头疼。
顾远之似是看出了苏韵婉的心思,扭头看了一眼曹兵。
“曹大人,何家老宅那边还存放着一些玉米种子,若是你无事的话,就带人将那些种子装车,咱们也早些回县城。”
曹兵是不愿意的,但他又不好反驳顾远之的命令,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带着人去何家老宅那边。
曹兵一走,顾远之就看向了苏韵婉:“何夫人,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单独和本官讲?”
苏韵婉怕曹兵一会儿又想到什么办法回来,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丝毫不敢耽误。
第245章 不会亏待了对国家有贡献的百姓
“大人可知这曹县令的为人?”
顾远之点了点头:“昨日我来昔阳县,先去了宋老那里,已经听宋老说过,他的一些事情。”
说到这里,顾远之深深叹了口气:“这个曹兵应该背后有人,否则不会有如此大的胆子敢胡作非为。”
苏韵婉对这话很是赞同,但她并不想去操心那些男人该操心的事情,索性直奔主题。
“既然大人清楚曹兵的为人,我就不多解释。
刚刚我观察曹兵的表情,他在背后看您和我的眼神,很是不善,我担心他背地里会对这些粮种做什么手脚。”
其实,这也是苏韵婉故意在顾远之面前夸大其词。
她不能确定顾远之会不会重视这件事,万一人家收了两种就急着回朝廷复命,最终倒霉的人可能就是何家。
苏韵婉将事情说得严重到粮种上面,就不怕顾远之不收拾这个曹兵。
顾远之自己倒是无所谓,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即便是看自己有气,也不能拿他怎么样,顶多就是在心里妒忌一下。
可若是曹兵敢打这些粮种的主意,性质就彻底不一样了。
上一篇:智者不入爱河,女配她不想负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