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佰豌
他还问苏韵婉,小睿睿现在是不是已经会坐着了。
边关的战事虽然很顺利,但他也无法确定归期,只希望,早些彻底解决掉西秦的隐患,凯旋归来与妻儿团聚。
何项北对家里的情况也很是惦念,他担心曹兵那个狗县令会找机会为难家里。
他告诉苏韵婉,现在不用害怕曹兵,自己已经被太子提拔为三品镇军大将军,若是曹兵敢对何家做什么,直接搬出他的身份即可。
至于边关的战事情况,何项北没有说得太仔细,只告诉苏韵婉,麦禾村去参军的人都活着,甚至通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实力完全不输那些老兵。
信的最后面,何项北让苏韵婉帮自己问候母亲和老宅的长辈以及苏老太。
苏韵婉看完了信,见村长还站在原地没有离开,她立刻就明白了后者的意思。
擦拭了一下眼角不自觉流出来的泪水,苏韵婉笑着对村长说道:“村长叔,项北信中说,咱们麦禾村出去当兵的人都活着,而且通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实力完全不输那些老兵。”
村长等的就是这个消息,听说麦禾村去当兵的人都活着,他激动得也是老泪纵横。
“嗯嗯嗯……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说完,村长就转身朝着村子里走去。
不用问,苏韵婉都知道,村长是打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那些士兵的家人,让他们也能够和自己一样安心。
刚刚苏韵婉和村长的对话,正好被隔壁的赵氏听到。
自从李子明被官兵抓去代替李子欢参军去以后,家里就变得冷冷清清。
李辉也出门寻找过李子欢,但一直都没有寻到。
他们家本来就没什么钱,若是继续这样找下去,家里的情况也不允许。
后来,李辉索性就放弃了。
三个儿子都走了,李子安和李子欢不知所踪,李子明去了边关,能活下来的希望渺茫,赵氏整日就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整日都没什么精神。
她感觉自己的日子一点儿盼头儿都没有。
赵氏知道,前段时间,何项北往家里来个信,那时候她就想去问问苏韵婉,自家的李子明情况如何了。
可想到自家与何家的关系,赵氏愣是没敢开那个口。
没有李子明的消息,赵氏整天惦记,就想着能不能找个什么机会,与何家修复一下关系,这样,以后何项北来信的时候,自己也能去询问一下。
谁知,赵氏刚有了这样的念头,苏韵婉与许氏就出门了。
许氏和苏韵婉去了什么地方她不知道,但离开的时间却很长。
好不容易盼着那婆媳俩回来,赵氏准备了十几个鸡蛋,打算去何家串个门,结果又听村民们说。
如今何家人是今非昔比了,许氏的父亲竟然是京城的大官。
这下,赵氏又傻眼了,何家院子里来来回回那么多高壮汉子守着,她根本不敢靠近。
无法跟何家修复关系,赵氏就只能忍着外面的严寒,经常到院子里停留,希望能够通过隔壁的声音,获知李子明的消息。
今天就是这么巧,赵氏正准备到院子里听一听何家那边的动静,她就看到村长拿着一封信给苏韵婉送过来。
刚刚苏韵婉对村长说的话,赵氏听得一清二楚,可她还是不放心。
顾不得何家如今的情况,来到苏韵婉家门前。
“那……那个,项北家的,你刚刚说,咱们村去参军的人都还活着,这是不是真的?”
苏韵婉是发自内心讨厌赵氏的,可想到她也是做母亲的人,关心儿子无可厚非,忍住心中对赵氏的厌恶,回了一句:“嗯,是真的。”
“太好了……活着就好……”赵氏说话的时候,泪水已经模糊了她的双眼。
她哽咽着对苏韵婉道了一声谢后,就急急的跑回自家。
苏韵婉在自家院子里能够听到,赵氏的声音急切中又夹杂着欣慰:“当家的,咱们的子明还活着……他还活着……”
苏韵婉没有再关注隔壁李家,转身去了后院,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家里人。
当然,她现在能通知到的家人,也就是这几个女眷,许尚书这会儿正在书房里研究那些图纸。
何项北被太子殿下封为三品镇军大将军的事情,许尚书多少了解到一些,但他回家以后并没有提。
因为许尚书清楚,夏华国但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任命书上都要盖上皇上手中专门的印章才作数。
虽说太子殿下也有提拔官员的权利,但他手中没有印章,何项北更是没有拿到任命书。
他是想等着何项北跟着太子一起班师回朝后,拿到带有专门印章的任命书后,再告知给家里人知晓的,以免出现什么变故空欢喜一场。
因此,许老夫人、许氏、苏韵婉还不知道这件事。
现在听苏韵婉说,何项北被太子提拔成了三品镇军大将军,许老夫人激动的直接站起身。
“没想到,我那未曾谋面的外孙,竟然有这般本事。”
第320章 万一被人说对外传递消息咋办
别人可能不清楚这些情况,但作为京中贵妇存在的许老夫人,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
正常来讲,将士在边关立了功,都是班师回朝以后,皇上按照其功绩统一嘉奖的,并且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颁发任命文书。
如今,她的外孙在边关就被太子殿下提拔成了三品镇军将军,由此可见,何项北的本事远远超乎了他们所有人的想象。
许老夫人才不管什么任命书不任命书的,她的外孙优秀,这是不争的事实。
苏韵婉对于朝廷的任命也不是一点儿不了解。
前世,她毕竟在京城几十年,类似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先例。
她为何项北感到骄傲的同时,心中也不由得为他担忧。
能在边关被直接提拔,那功劳必然不是一般的大。
恐怕只是以杀敌数量立功,被封三品将军是不可能。
回应许老夫人那句话的,是许氏略带哽咽的声音。
“不知项北在边关吃了多少苦,才能坐上这个三品将军。”
这话一出,再次勾起了苏韵婉心中对何项北的牵挂。
但为了不影响两位长辈的心情,苏韵婉努力挤出一抹笑。
“外祖母,娘,项北是自愿参军,目的就是想要建功立业,如今他凭借自己的本领做了将军,咱们要为他高兴才是。”
许老夫人赞同道:“嗯,韵婉说的对,月茹,项北这么有出息,你该为他高兴才是。”
其实,许老夫人在得知苏韵婉公主的身份后,就和许尚书商量过。
等何项北从边关归来的时候,就想办法帮他在京城安排个什么职务,否则,一个白身的驸马,被大家知道了,肯定会背地里议论。
谁知,自家外孙根本不用他们二老帮忙,人家自己凭借势力挣来了荣誉。
这下,许老夫人总算安心了,三品镇军大将军,在武将当中,官职不算小了。
更何况,何项北现在还年轻,以后多得是升迁的机会。
苏韵婉并不知道许老夫人心中所想,在她看来,什么公主不公主的身份都不重要,她只希望,安安稳稳度过这一世。
几人在家里说话的同时,村子里已经开锅了。
大家通过村长口中得知,自家去边关的亲人都好好活着,村民们此刻的心情除了兴奋,更多的是庆幸。
众人围着村长,问东问西。
“村长,为啥我家大牛不给家里写信?”
村长看了一眼问这个问题的妇人:“你家大牛会写字?”
妇人摇头:“不会!”
村长:“不会写字,咋给家里写信?”
听到村长这样说,有人不服气的说:“李子明会写字,他不是也没有往家里写信吗?”
这问题算是问到了村长的心坎儿里。
他去参军的儿子,也是识字的,怎么不写信给家里报个平安?
为了表现出自己见多识广,村长吼了一句:“你们这些人懂啥,军中的人能随意写信吗?万一被人说对外传递消息咋办?”
众人听了村长的话,都不好奇了。
因为他们认为村长说得非常有道理,军中就是不能随意写信。
至于何项北为何能往家里写信,不用想都知道,人家有本事,在军中混的好,当官的可能会帮忙。
不得不说,这些人真相了。
何项北第一次往家里寄信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士兵身份,不过他和陆千户关系相处得不错,正好陆千户往家里写信,何项北就沾了光。
这一次,是他做了镇军大将军以后,战事没有那么紧张的时候,抽空写了封家书。
为了不违反军中纪律,何项北的信写好后,跟君昊然打了招呼,才找人送出去。
何家的人,并不知道村里为此事讨论得如此激烈,刚刚吃过晚饭,被苏韵婉吩咐着出去办事的霍云霆就回来了。
霍云霆是一直盯着杨师爷将事情全部处理完,才回来向苏韵婉禀报的。
“公主殿下,属下将事情原原本本和杨师爷说了以后,他就立即派人将赵三带到衙门审问。
赵三起初不老实,说那天分明是周姑娘主动勾引他的,他错就错在没禁得住诱惑……
事后他知道这对一个姑娘的名声很重要,才勉为其难的打算娶周姑娘进门。”
听到这里,苏韵婉都被气笑了:“还真是会狡辩呢!”
霍云霆又继续说:“不光如此,赵三他爹赵振国,在赵三被带去衙门以后,偷偷去给杨师爷送了五百两银票,目的不光是要捞出赵三,还要求杨师爷判周姑娘诬告之罪。
杨师爷非但没有收下赵振国送来的银票,还让人直接将赵振国扣押等待审理。
经过杨师爷的审问,赵三对周姑娘所做的一起,起因与您还有些关系。”
苏韵婉怎么都没想到,这件事能牵扯到自己身上,她追问道:“和我有什么关系?”
霍云霆如实回答:“赵振国去州府的时候,发现付家成衣铺内售卖的衣裙十分漂亮,且款式都是他没见过的,便到处托人打听,这衣裙的出处。
在付家做事的人,嘴巴都特别严,赵振国在那里一无所获。
后来他不死心,就派人暗地里盯着付家的伙计,跟着他们查看取货的渠道,然后就发现了您家里。
上一篇:智者不入爱河,女配她不想负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