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妹逼我换亲,我同意了你哭啥? 第292章

作者:伍佰豌 标签: 穿越重生

  这些人本身就拥有制衣和刺绣技能,何月月只要将自己制作那些衣裙的款式给她们看一看,那些人就会做了。

  两天后,何月月在布庄定的布料也全部送到。

  她挑选了两个看着比较本分的人一起,开始染制那些布料。

  她售卖出去的成衣,款式自然是没得说,但只要行家一看,就能学会制作方法。

  但无论别人如何模仿,即便做出来的款式一样,可无论如何也买不到同样颜色的布料。

  因此,何月月制作出来的这些成衣,布料颜色才是站稳市场的关键。

  周映雪在麦禾村的时候就跟着何月月一起制作成衣,经验十分丰富,何月月直接让她在这里做个管事,主要负责把关衣裙的质量。

  闲暇之余,周映雪也会拿起针线,和那些人一起制作衣服,每天生活都十分充实。

  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周映雪向苏韵婉提出,要搬过去和那些官奴一起住。

  苏韵婉知道她在公主府不怎么自在,欣然接受了她的提议。

  有了周映雪一天十二个时辰和那些官奴在一起,何月月倒是省心很多,她每天主要就负责带着那两名官奴染制布料,日子比在麦禾村的时候轻松很多。

  只是几天的时间,何月月这边就赶制出好几百件漂亮的衣裙。

  她按照付恒信说得,不管在夏华国哪个地方,想要和他联系,可以直接去当地的聚贤楼,请掌柜的帮忙传递消息。

  何月月询问了尚书府派给他的车夫,得知聚贤楼的位置,便直接赶了过去。

  说来就是那么巧,付恒信也在。

  看到何月月,付恒信很是热情。

  前阵子他在孙掌柜的消息里就已经得知,何家人举家搬到京城居住,并且将自己了解到的消息一并告知。

  付恒信在朝廷上也有些人脉,到了京城打听一番后,不但得知了许氏是工部尚书的女儿,还知晓了何项北在边关立了大功,被太子封为三品镇军大将军。

  他在与何项北接触的时候,就隐隐有种对方不是池中物的感觉,如今只是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何项北的身份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他并没有因为何家人的身份突变而有什么不舒服,在他看来,人的本质什么样,即便是位置变了,人品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因此,付恒信在面对何月月的时候,依旧是曾经那般的相处模式。

  何月月也没有觉得自己身份比曾经高贵,与付恒信谈生意的时候,依旧是如从前那般。

  两人讨论一番后,付恒信依旧按照以往的价格,将何月月那里制作出来的成衣全部收购。

  并且声称,成衣的数量多多益善,多少他都不嫌多。

第410章 晚归的原因

  当天下午,付恒信就命人去何月月的制衣作坊,将制作好的成品衣裙全部运走,并且付了全款。

  这一批衣裙售出,何月月手里不光多了流动资金,买那些官奴的银子也都回来了。

  她手里有了银子,又有付恒信的广大销路,毫无疑问的,又开始订购了大批布料。

  何月月这里的生意风生水起,苏韵婉那边的房屋改造也大功告成。

  公主府内大部分房屋都修建了地龙,外面草木皆兵的天气,屋子里却是温暖如春。

  苏老太闲不住,厨娘们学会了她的手艺,就抢着去做饭菜,苏老太根本插不上手。

  整日里闲着,老人家感觉自己的身子骨都要发霉了。

  万幸的是,孙女将这里的屋子都造了地龙,老人家就起了种菜的心思。

  苏韵婉知道奶奶闲不住,她有想做的事情,自然会大力支持,她直接吩咐府里的杂役,帮着苏老太赶制一批木盆出来,然后都装满土送去老人家的院子。

  现在,苏老太就整日在自己的地盘里侍弄那些蔬菜。

  下人们起初还有些不理解,觉得这老太太就是有福不会享,不用去厨房做饭了,又开始种菜。

  这大冷天的,能种出菜来根本不可能。

  没几天,苏老太种在木盆里的菜就发了芽,苏韵婉为了让菜长得快一些,还特意给了苏老太一些稀释过的灵泉水。

  下人们看到苏老太竟然真的把菜种成功了,瞬间就觉得是自己目光短浅,纷纷跟着效仿起来。

  就这样,公主府内在寒冷的冬天,掀起了一股室内种菜热潮。

  尚书府那边也同样,许尚书和许老夫人都亲眼看到女儿在麦禾村的家里室内种植蔬菜,如今家里有了地龙,房间也多,更是不能浪费了去。

  当然,许尚书家里种菜的木盆也是不能含糊,他不光招呼着许洛尘一起,还在工部喊来几个手艺不错的工匠,帮忙制作出了大量外观精美的种菜木盆。

  现在,许尚书的家里,基本上每个屋子里都有种植在木盆里面的蔬菜。

  苏韵婉偶尔过来尚书府这边,也会悄悄给那些蔬菜浇一些灵泉水,以至于许尚书家的蔬菜长势也让人惊叹。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过去,苏韵婉每天都很忙,除了偶尔带一带小睿睿以外,就是皇宫、制衣作坊和尚书府几处跑,倒是一点儿都不觉得无聊。

  本来按照皇上的推断,君昊然与何项北搬师还朝的时间大概在腊月二十五前后的,可这都到了腊月二十八,京城里仍旧一点动静都没有。

  不光是苏韵婉,就连皇上与皇后心里都泛起了疑惑。

  人没回来就算了,连个消息都没有。

  何项北与君昊然在赶回京城的路上还真遇到了点突发状况。

  两人率领大部队刚刚离开西秦领地进入夏华国国土,临近原本边境的州府就发生了比去年昔阳县那边还要严重的雪灾。

  受灾的州府名为渝州,因地势偏高,又被群山环绕的原因,渝州内的温度要比其他临近的州府低很多,冬季也会来得更早一些。

  今年的渝州,刚到十月底,就下起大雪,而且比往年的雪势都要大,以至于周围群山积了一人多高的雪。

  君昊然与何项北带着大部队从渝州经过的时候,亲眼看着前方的大山发生了雪崩。

  山上积蓄的大雪如同滚石一般,落到山脚下的村庄里,只是眨眼间,村庄就被大雪给淹没。

  君昊然与何项北二话不说,亲自率领将士们参与到救援当中。

  将士们一个个徒手扒开雪堆,以最快的速度将被埋在积雪下面的人救出来。

  尽管他们动作够快,可还是有很多百姓遇难。

  大雪将屋顶压塌,被砸在屋子下面的人,基本都没有什么生还的希望。

  君昊然命人立刻赶往当地衙门,请地方官出面主持大局,并且做好生还百姓的安抚工作。

  结果去送信的人根本就走不出去,不光是他们看到的这个村庄,前方的村庄亦或者小镇,都遇到了雪崩灾难,通往城里的道路被大雪彻底封锁。

  无奈之下,君昊然立刻下令,所有将士们分为两组,一组负责继续在积雪中寻找生存的百姓,另一组则是负责开通道路。

  他们的人多,只是一个村子的救援倒是不用花费多少时间,可渝州境内受灾的面积太广,他们但凡路过一个村庄,就会主动参与到救援当中。

  不光要救援,还要考虑幸存灾民的生存问题。

  将士们主动将自己携带的水和粮食分给那些可怜的灾民们。

  就这样在寒冷的雪天忙了七日,大部队终于打通了一条道路,君昊然也见到了渝州的知府。

  渝州知府人还不错,他正亲自带人安抚那些幸存的百姓。

  得知太子的身份,渝州知府第一时间请罪。

  天灾不是人能够左右的,而且通过了解得知,渝州知府从发生雪崩以后,不分昼夜的带着手下奋战的抗灾第一线。

  不说别的,从渝州知府身上那身脏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官服,还有那张疲惫的面容就可以确定,知府为了此事,应该许久都没有好好休息。

  面对这样的官员,君昊然非但不会治罪,更要进行一番鼓励,至于嘉奖,那也要等他回到京城,上报给皇上再做定夺。

  渝州知府本来带着人,还要往君昊然他们来的方向继续去救人,在得知太子殿下带着人一路走一路救援后,顿感一阵轻松。

  同时,他也知道了,被大部队所救灾民,吃的东西都是将士们的口粮,立刻命人去粮仓取粮,将其补上。

  君昊然根本没想过,将士们给出去的粮食还能收回,在他的认知当中,地方官每年上折子都是各种哭穷,说自己辖区内的粮仓里存粮不足,请皇上恩准拨一些粮食给他们。

  渝州知府这一举动,还真是刷新了君昊然的认知。

  “渝州的粮仓里不缺粮食?”

  渝州知府回答得十分磊落:“回太子殿下的话,渝州周边环山,冬季风雪大,一场大雪就容易隔绝通往外界的道路,为了谨防万一,臣每一年都会尽量让粮仓里有足够的储备粮食。”

第411章 路遇苏霜霜

  君昊然满意的点了点头:“嗯,你做得不错,回到京城,孤会向父皇将此事向父皇禀报,帮你请功。”

  想到队伍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抵达京城,君昊然也就没有拒绝渝州知府帮队伍补充粮草的提议。

  渝州这边有为民着想的父母官坐镇,君昊然也就没有继续留下的必要。

  他先是命人快马加鞭赶往京城送消息,大部队在渝州休整了一夜,次日一早才启程。

  皇上收到君昊然消息的时候,就是在腊月二十八。

  他听说渝州受灾,立刻安排了一些救济的物资派人送了过去。

  苏韵婉从皇宫离开的时候,皇上还没有收到君昊然派人送来的消息,因此到现在她还不知晓此事。

  她坐在马车里,吩咐车夫先去制衣作坊。

  马上就过年了,苏韵婉想接周映雪回去公主府。

  马车刚刚拐进一条道路不是很宽的小巷子,就看到前方一所宅子的大门被人从里面推开。

  紧接着,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苏韵婉的眼帘。

  那人一身淡紫色的刺绣衣裙,应该是与人撕扯过的缘故,衣裙显得有些凌乱,细看的话上面还有几个脚印。

  头发被抓得乱糟糟,好几个发钗连在发梢上不停摇晃,稍稍一碰就能掉在地上。

  “这是我的家,你凭什么要赶我走?”

  苏霜霜的声音不是普通的沙哑,比人们常形容的公鸭嗓要粗糙很多。

  若不是看到说话的是个女人,还以为这声音出自一个男人的口。

  遇到这样的事情,苏韵婉自然要将好戏看完,她吩咐车夫,将马车停下,她则是将车帘子缝隙掀开得更大一些,以至于能看到整场戏的全貌。

  苏霜霜说完这句话,作势就要抬腿迈进院子,结果再次被人给推搡出来。

  也许是这次推搡的力道比较大,苏霜霜身子被推得一个趔趄,人也摔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