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佰豌
只要有事情做,无论在哪里生活心中都有底气。
何大伯见状急了:“韵婉,你给二伯父安排了庄子做事,大伯怎么办?”
君韵婉一猜何大伯就会急得沉不住气:“大伯父别着急,今天因为遇到何逸舟,我还有几个庄子没有视察完毕,等全看完了,我就帮您安排。”
这话听在何大伯的耳朵里,根本无法让他安心。
“韵婉,行不行你都给大伯一句痛快话,实在不行,大伯有得是力气,可以带着你金堂兄出去找事情做。”
总之,他是坚决不能在国公府里做个吃白饭的,给孩子们拖后腿。
君韵婉忍俊不禁:“大伯父你别着急,母后给了我七处庄子呢,您怎么可能没事情做?”
“多少?”何大伯满眼震惊:“七处庄子,大伯父不会是耳朵不好使了吧?”
“大伯你没有听错,所以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好了,这么多庄子,怎么可能没有你的事情做?”
顿了顿,君韵婉继续说:“父皇设立了农工司,现在就由我掌管,大伯父和二伯父先在庄子上帮忙,我会想办法让你们做出一些成绩,然后就可以向父皇申请,将你们二人聘到农工司做事。”
这话一出,不光何大伯与何二伯傻眼了,就连在一旁争抢小睿睿的何家二老都朝着君韵婉看了过来。
“韵婉,去农工司做事,是不是就要做官了?”何大伯开口问出了所有人的疑惑。
君韵婉颔首:“是的,农工司里最低等的官职也是七品,所以,两位伯父一定要努力呀。”
何大伯和何二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激动。
何大伯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声音有些发颤:“七品……岂不是和县太爷一样的品级?
我一个地里刨食的泥腿子,还能有做官的一天?”
何二伯更是直接站了起来,双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韵婉,这……这能行吗?我们就是庄稼汉,大字都不识几个……”
君韵婉正要回答,却被何项北笑着接过话头:"二伯,您这话可不对。
您和大伯种了一辈子地,论起庄稼活计,满朝文武谁能比得上?
农工司要的就是您这样的行家里手。"
这时,何老爷子抱着小睿睿走了过来,脸上满是担忧:"韵婉啊,你大伯二伯都是老实人,做官那些弯弯绕绕……不行,还是让他们老老实实种地吧,官场的事情他们来不上。"
“爷爷,你别担心。”君韵婉扶着一脸紧张的何老爷子坐下:“农工司不同于其他衙门,主要就是指导农事、改良农具。大伯二伯的经验才是最宝贵的。”
见君韵婉这样说,何老爷子就没什么可纠结的了,他神色郑重的看向两个儿子:“这是咱们何家祖坟冒青烟的好事,你们可得给韵婉争气!”
何大伯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着坚定的光:"爹说得对!韵婉这么为我们着想,我们绝不能给她丢脸!"
正说着,许氏带着何月月和小妞妞过来了。
刚刚老宅的人一进公主府,何项北就派人去尚书府通知她们过来一起团聚。
亲人见面,场面自然是高兴的。
尤其是老宅人听说何月月要成亲了,而且嫁的人还是顾远之以后,何老太激动的直抹眼泪。
第481章 很有可能是两个
老人家拉着何月月的手,眼中满是慈爱:“我们月月的日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顾大人好,顾大人好啊……”
何月月拉着何老太的手,多少有些害羞。
何老太仍旧不依不饶:“你和顾大人长得都好,成亲以后,也生一个像睿睿这么可爱,白白胖胖的大小子,你的日子就圆满了。”
何月月娇嗔道:“奶奶,还没有成亲呢,你怎么就说这些。”
许氏在一旁帮腔:“你这孩子,有什么可害羞的,你奶奶说的这些也是母亲最希望的。”
何月月虽然成过一次亲,但一向面皮薄的她,还是会害羞,她干脆转移话题。
“奶奶,秀秀现在如何了?”
说起何秀秀,何老太又笑了起来。
“秀秀很好,锦程对她也好,我们离开以前,去县城看了她。
锦程家里帮着在京城安排了差事,若不是孩子前些天出疹子,就和咱们一起出发了。
估计用不了多久,你们就能见到秀秀了。”
许氏听说小外孙出疹子,担心的问:“娘,孩子出疹子严重不?”
“我们看到的时候已经快好了,那孩子的疹子也会选地方,都长在了身上,脸上和手上几乎没有。”
听何老太这样说,许氏也就放心了。
三个孩子,两个都在京城,她随时都能看到,唯独挂念何秀秀。
这下好了,秀秀也要来京城,她的孩子就随时都可以看得到,不用牵肠挂肚。
说了会话,饭菜就上齐了。
君韵婉特意叮嘱厨房那边,今天的晚上不光菜式要多,菜码也要大。
何老爷子与何老太看着满桌的菜肴,笑得合不拢嘴:“哎哟,这菜也太多了,咱们哪吃得完啊!”
君韵婉温婉一笑,亲自给二老夹了一块软糯的红烧肉:“爷爷奶奶你们尝一尝,是不是熟悉的味道。”
“嗯,和麦禾村吃的一模一样,这一定的亲家的手艺。”何老太说完,就看到了坐在自己身旁的苏老太。
苏老太从始至终都在这里和他们聊天,不可能去厨房做菜。
很快,君韵婉就给出了答案:“奶奶刚到京城的时候闲不住,就把自己做菜的手艺都教给了那些厨娘,咱们现在吃的这些,都是出自厨娘之手。”
何老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嗯,老头子我就喜欢这个味道。”
一顿饭,其乐融融,何老爷子因为高兴,还多喝了几杯。
本来就没什么酒量的他,喝得晕晕乎乎,还不忘稀罕自己的小曾孙……
翌日,君韵婉如约,将何二伯送到了原本由何逸舟管理的庄子做管事。
何二伯这才知道,朝廷已经开始大力推广百姓们种植那些高产作物。
说起种植这些,何二伯要比京城其他庄稼人有经验得多。
在麦禾村的时候,第一年,他帮着何项北家种植过,第二年自家的大量耕地也种植了这些高产作物。
何二伯种植这些作物已经有了丰厚的经验。
到了庄子上,何二伯可以说是如鱼得水,都不用君韵婉叮嘱什么,他就知道那些种子该如何种植。
视察完所有庄子,君韵婉并没有安排何大伯到哪个庄子上做庄头,而是交给他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
那就是,有三处庄子背靠大山,君韵婉让他负责带人在这些山上种植果树和茶叶。
种植这些,何大伯并不是很懂行,但架不住他虚心学习,很快就可以上手指挥佃农操作。
何二伯也不光管着一处庄子,君韵婉请他到各个庄子上帮忙视察,主要就是指导那些佃农如何种植这些高产作物。
到京城几天时间,何老爷子与何老太在国公府也待不住了,总觉得自己这把老骨头不做点什么就会浑身不自在。
大家一起用晚膳的时候,何老爷子就提了出来:“韵婉、项北,我和你奶奶在乡下生活惯了,在国公府里每天锦衣玉食的被人伺候,感觉身子都要发霉了,你们看要不要将我们也送去庄子上做点事?”
按照何项北的意思,他是不赞成爷爷奶奶这么大年纪还去干农活的,可看到二老坚持的,拒绝的话他又不忍说出口。
就在他心中想着如何回复的时候,刚刚吃了一口红烧鱼的君韵婉,忽然干呕了一下。
她这一下,吸引了桌上所有人的注意。
苏老太与何项北几乎是同一时间询问出来:
“婉婉,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何项北紧张的脸都有些红了。
“韵婉,你该不会是?”苏老太猜测,孙女应该是怀孕了。
君韵婉这几天也感觉到了有点不对,月事已经一个多月没来了。
最近她一直忙着农工司的事,刚闲下来,老宅的人又到了,她就没怎么理会自己的身子。
经苏老太这样一询问,君韵婉觉得自己还真可能是怀孕了。
何项北一向都很关心媳妇儿的身子,他参军以前,媳妇儿的月事时间他都会记得清清楚楚。
这一次,君韵婉到来月事那几天,刚好军营里有事,他没有回公主府。
就因为这样,何项北以为媳妇儿的月事已经过去了。
他拉着君韵婉的手,满脸紧张,对外面吩咐吩咐道:“来人,快去请个太医过来。”
作为过来人的苏老太与何老太,这会儿已经没有何项北那么紧张,都是一脸欣喜的看着君韵婉。
很快,太医风风火火的赶过来,帮君韵婉把脉过后,起身道贺:“恭喜国公爷,大长公主有喜了。”
“太好了韵婉,你和项北又要有孩子了。”一旁的苏老太,激动的拉着君韵婉的手,脸上的笑意越发浓郁。
何老爷子与何老太也高兴的站起身:“好好好,我们老两口又要多一个像睿睿那么可爱的小曾孙了。”
听了老爷子的话,太医迟疑了一瞬说道:“很有可能是两个。”
“什么?你说两个,是指公主肚子里的宝宝吗?”何项北一脸紧张的看着太医。
太医为了自己诊断的准确性,再次帮君韵婉把了一次脉,随即朝着何项北行礼道:“下官已经可以肯定,大长公主怀了双胎,已经有两个月了。”
第482章 三日后午门前问斩
何项北顾不得回太医的话,小心翼翼的扶着君韵婉坐下:“婉婉,你快坐好,以后你的身边要加一些人照顾,一切行动都要小心。”
君韵婉怀小睿睿的时候,何项北都没有这么紧张,现在听太医说,媳妇儿这次怀了两个,他是欣喜又紧张。
何老爷子与何老太对视一眼后,开口:“咳咳……项北啊,我和你奶奶也不去庄子上了,就留在这里照顾韵婉。”
在二老看来,孙媳妇身边虽然有很多人伺候,但那些都是外人,不如他们这些亲人长辈来得真心。
何老爷子又继续说:“稍后让人把你婆婆请过来,让她也留在这里照顾着。”
君韵婉看着紧张兮兮的两个老人家,笑着说:“爷爷奶奶你们别紧张,我这怀的又不是第一胎。”
对此何老太很是不赞同:“你这虽然不是第一胎,却是双胎,可一定要小心些才行。”
何老太没有说的是,怀双胎大多数都没足月就生产,君韵婉万一出个什么闪失再提前一些,可就不好了。
上一篇:智者不入爱河,女配她不想负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