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佰豌
“这位兄台,不知这话本子是否有后半部?”
他刚看到白素贞为了救许仙,去盗取灵芝仙草,后续就没有了。
“后半部分我还没有写好,目前只有大公子看到的这些。”何项北如是道。
“还真是可惜了,我第一次对一部话本子如此感兴趣,结果还没看到结尾。”付恒信仿佛已经忘记了脚上的伤痛,满脑子都是话本子的内容。
何项北能够理解付恒信的感受。
他看媳妇空间《白蛇传》完整版的时候,也是有种深深被吸引的感觉。
话本子的下半部分,他和苏韵婉随时都可以抄写,但他要听媳妇儿的意见,就先拿出上半部分,将读者的胃口吊住。
然后再发行下半部分。
何项北没有接付恒信的话题,坦言问道:“不知我这话本子,大公子可愿意收购?”
“这么好的话本子,我自然是要收购的。”付恒信想都没想的回答:“你们开个价吧!”
在商言商,收购话本子必然要花钱,付恒信想先听听他们打算要多少钱。
这一次,回答他的是苏韵婉。
苏韵婉朝着付恒信伸出一根手指:“大公子,我们的话本子,出版权可以被你买断,一次性收取一万两白银。”
………
不大的房间里鸦雀无声。
就连何项北都被媳妇儿的出价镇住了。
他和母亲常年靠抄写话本子赚钱,对这一行也多少有些了解。
听孙掌柜讲,当年有一本最畅销的话本子,作者仅仅收取了一千两的稿费。
他家的话本子好是好,可媳妇儿也忒敢要价了。
的确如此,付家产业内的书局,经常发售独家版权的话本子,但从没有花过一万两的高价收购原稿。
苏韵婉看出来了,在场所有人都被自己的开价吓到了。
“大公子,我敢说市面上的话本子,都没有我相公写的这个好看。
而且我相公故意没有写下半部分,就是想吊住读者的胃口,这样会更好的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我敢保证,我相公写的话本子一旦问世,必然大卖。
我建议您,出版这套话本子,直接用专人进行刻版印刷。”
第67章 还请大公子能为我保密
苏韵婉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眼中满是自信。
前世,《白蛇传》的火爆程度是她亲眼所见。
听着这漂亮小娘子的一番说辞,付恒信就莫名的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而且他就如同被洗脑了一般,仿佛已经看到了话本子上市以后大卖的场景。
再感受一下脚踝上的伤处,痛感几乎全部消失。
就凭这一点,付恒信当场做出了决定。
“好,我就一万两收购你们话本子的版权。”
何项北使劲儿掏了掏耳朵,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
这俩人还真是。
一个敢要,一个就认出,连砍价环节都省了。
再看自家媳妇儿的时候,何项北眼中出现了些许崇拜之色。
幸亏他没有急着发表意见,否则,这话本子绝对卖不出如此天价。
紧接着,双方就开始商讨收购细节。
付家垄断性收购话本子版权,何项北与苏韵婉不得以任何理由再出售给他人。
也就是说,这话本子,付家是独家出版。
另外,要求何项北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将话本子下半部分交给付家。
如有违约,何项北与苏韵婉要十倍对付家做出赔偿。
这一切都很合理,何项北直接在字据上签下自己大名。
付恒信也不拖沓,一次性给了何项北一万两银票。
何项北拿着这一万两银票,心中沉甸甸的。
家里日子虽然不难过,可也只能用不挨饿来形容。
他就从来没想过,能有赚到这么多银子的一天。
这一切都是媳妇儿带来的,何项北顿感压力山大。
看来,他也要多多努力才行,不能被媳妇儿落下太远。
付恒信命人将字据收好,再次拿起《白蛇传》话本子。
他指着上面的作者笔名问道:“恨水,是付兄弟的笔名吗?”
说起这个笔名,是苏韵婉提议的。
《白蛇传》的原著作者名字叫做张恨水,她借用了人家的作品,自然不好用自己的名字,便将姓氏去掉,用了恨水二字作为笔名。
何项北颔首:“是的,这个就是笔名。”他没有说是自己的笔名。
“何先生为何不用自己的真实名字?”付恒信又问。
付家书局收购的话本子,基本都是作者的真实姓名。
一旦话本子火了,作者本人也随之出名了。
这个何项北倒是与其他作者不同。
“何兄弟是不想让人知道,你就是这话本子的作者?”
“是的,还请大公子能为我保密。”何项北的确不想让人知道他就是白蛇传的作者。
付恒信看向孙掌柜:“听到了吗,帮何兄弟保守好秘密。”
话本子作者是何项北的事情,只有他与孙掌柜知晓,只要他们两个人不说,就没有人会知道。
“大公子放心,我一定会做到守口如瓶。”孙掌柜连忙保证。
事情办妥,苏韵婉与何项北又留下一些用灵泉水调制好的药粉,就告辞离开。
两人离开集市,先是去了钱庄。
付恒信给他们的银票都是五百两一张面额的,苏韵婉打算兑换一千两的现银存在空间里,这样用起来会很方便。
落日镇的钱庄也是付家产业。
付家做生意一向都是以诚为本,他们去兑换现银,伙计也不会因为他们一身普通棉布衣衫的装扮而怠慢了去。
按照苏韵婉的要求,伙计给了他们两百两的碎银子,其余全部是十两一个的大银锭子。
为了安全起见,两人离开钱庄,苏韵婉直接将银子送进了空间。
接下来就是购买一些放到空间里面的食材。
苏韵婉手里有了银子,就不会吝啬。
直接购买了两百斤的白米、两百斤的白面、另外就是考虑到许氏每天做豆腐,对黄豆的需求量也很大,直接购买了五百斤。
除此之外,糙米和黑面也买了一些。
其余的就是肉类,空间有保鲜功能,索性买上一百斤,这样,以后家里要吃肉的时候,也不用再跑到镇上去买。
还有各种调料和白糖、盐巴,这些都多多益善。
两人购买的粮食比较多,何项北让掌柜的帮忙送到提前观察好的小巷子里,然后苏韵婉趁着没人的时候收进空间。
其余物品亦是同样,全部收进空间。
他们在书局耽误的时间太久,错过了回麦禾村的牛车,夫妻俩只能步行。
路上,何项北习惯性的拉着苏韵婉的手,边走边聊。
“相公,咱们现在手里有了银子,要不要重新建个大点的房子?”
家里只有三间房,而且都是土坯结构的,虽然能够遮风挡雨,但绝对没有砖瓦房牢固。
苏韵婉拥有前世的记忆。
她嫁给李子安那年的冬天,昔阳县大部分地区都闹了雪灾。
麦禾村虽然没有太大的人员伤亡,但大多数的房屋都倒塌了。
那时候她已经陪着李子安去县城读书,没有在麦禾村,何项北家究竟是什么情况,苏韵婉还真不是很清楚。
反正李家的房子是塌掉了。
还有何月月,不知道她的事情怎么安排,若是长期留在娘家住,总和婆婆挤在一个房间也不方便。
奶奶那边一个人住着,苏韵婉也不放心。
买陈家的老院子,房子虽然没有达到破旧不堪的程度,但雪灾来了也承受不住。
一旦雪灾真的发生,他们家房子够大,奶奶也能有个避难的地方。
总之,苏韵婉手里有了银子,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房子。
即便是没有这些原因,好的房子,住着也舒服。
除此之外,她还要找机会跟何项北说,家中要多多囤粮食。
何项北倒是没有想那么多,正常人的思维,手里有了银子,建个好些的房子也无可厚非。
“娘子觉得合适,咱们就建。
只不过,咱家的地方不是很大,想要扩建是不可能,除非找村长问问,看村里还有没有合适的宅基地。”
上一篇:智者不入爱河,女配她不想负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