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106章

作者:妙鱼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励志人生 甜文 朝堂之上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崔兰愔只管同芬哥儿说:“姨母这是提前讨好咱们芬哥儿,咱们说好了,以后来姨母家要帮着带妹妹呀。”

  芬哥儿也不知是听懂了,竟在那里摇摆起了头,嘴里还“噗噗噗”地乱应着。

  姜氏笑着抱过他,“你这是应还没应啊?”

  崔兰芝空出手,悄悄和崔兰愔说着,“我问相公,小弟有没有希望考上,相公一句不肯透,提到禹哥儿时,他却说禹哥儿必中的,娘娘品着,他是不是不好明说小弟就是陪考的?”

  崔兰愔自来就想到了,“小弟满打满算连一年都没学,还是姐夫乡试中了以后才正经用功的,就是神童也没这样短时候就考中的,这回不过是见识下攒攒经验,你这儿怎么还盼上了。”

  “也是。”崔兰芝随即也放下了。

  崔兰愔又道:“都说了多少回,别娘娘、娘娘的喊,太生分了,我听着真不好受。”

  顾氏想想,折中道:“那就家里仍按原来那样称呼,外头还得喊娘娘,关乎皇家的威严,不好随意了。”

  顾氏说得在理,崔兰愔笑着应了。

  崔兰愔就问:“我爹最近忙么?一般几时回来?”

  “好像是陛下交给你爹件差事,他这阵子可忙,早出晚归不说,回来用了膳,还要往书房里鼓捣半宿。”姜氏回道。

  崔兰愔吞了下口水,那她就不能吃老爹做的菜了?

  崔兰芝眼尖看到了,捂嘴笑道:“你怎么和我怀芬哥儿时一样,也是这个月份,我天天馋得不行,得亏咱爹那会儿不忙,我想吃的他立时就能给我做。”

  姜氏这才知道,“这有什么难的,你想吃什么都说了,我这就让人先备好菜。”

  她又朝外间喊道:“戬哥儿,等用了午膳你就去找你爹,说你二姐想吃他的菜了。”

  崔戬默契地在外面接道:“我都不用多说,我爹必得急颠颠儿地往家赶。”

  想着既不是一日就能忙完的差事,也不差晚上那一点时候,主要是崔兰愔觉着自己再吃不上那一口,晚上都要睡不着觉,她就没拦着。

  崔兰愔给姜氏报了菜名,姜氏又问她午间想吃什么,一帮人商量起菜谱。

  说着话就到了巳正,姜氏让厨房开始上灶。

  知春才走出去要往厨房吩咐,迎头望见进来的一行人,慌手慌脚地又退回来,往里回道:“陛下和老爷一起回来了。”

  进了二月就开始下雨,为了散潮气,白日里都要给窗子开半扇儿。

  这会儿顺着窗子都看到了,真的是皇帝伴着崔晟一起进了院子。

  一帮人赶忙整理了衣裳要迎出去,见仍是稳坐不动的崔兰愔,姜氏以为她起身不便,过来道:“我扶你起来。”

  崔兰愔却反手拉住她,又喊住顾氏和丁氏,“姐姐、姐夫他们迎出去就够了,长辈们安坐着吧,在家里没那么些规矩,宫里我也不迎他。”

  “那可是陛下,九五之尊。”姜氏管不动她,甩了她手,同顾氏丁氏相携着,带着一众小辈儿迎出去。

  屋里只留崔兰愔和芬哥儿对着,“还是我们芬哥儿最体贴姨母,是不是呢?”引得芬哥儿咯咯笑着。

  眼角扫到皇帝进来,崔兰愔问他:“你怎来了?我出来时也不见说。”

  “我不是怕你吃不上岳父的菜,晚上睡不着时又看我不顺眼么。”

  “你使人叫我爹回的?”

  慢一步的崔晟先回道:“陛下亲自去工部接的我。”他到这会儿都没缓过来。

  才工部尚书陪着皇帝进来时,皇帝端着那样一张肃正的脸,同他说“愔姐儿想吃家里的菜”时,崔晟都不知该拿什么表情出来合适。

  他不是怕人知道他常在家下厨做菜,而是想不到皇帝有这样烟火气的一面,实在和朝堂里高高在上,淡漠到让人打心底里生畏的皇帝对不上。

  崔兰愔没注意到自家老父的异样,往旁边让了下,“别杵那儿了,坐吧。”

  皇帝这才坐了,“我还当你要撵我走呢。”

  “我是那样用过就丢的?”

  “你不是?”皇帝拿眼瞥她。

  崔兰愔一下就想到这两几日晚上的放纵,就觉着皇帝意有所指,她抓起榻几上的手帕甩过去,一声:“赵四郎!”

  皇帝马上有眼色地道:“是我小人之心。”

  一家子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知道皇帝待崔兰愔该不一般,没想到两人是这样相处,崔兰愔直呼皇帝“赵四郎”,皇帝也肯应,姜氏和崔晟都没这样随意过。

  崔兰愔赶忙招呼都进来坐了,“我早说了自己家里不用拘礼。”

  皇帝也开口道:“都坐吧,到家里我就是女婿。”他看向洪佶,“当我和廉方一样看就是。”

  一众人这才落了座,崔晟问道:“陛下和娘娘都想吃什么?”

  崔兰愔道:“厨房里都备好菜了,爹一看即知。”

  皇帝随后道:“我都随着愔姐儿,她喜欢的我都吃得。”

  崔晟也没多想,应着好就去了厨房。

  顾氏却很不安,这可是皇帝,眼下正是新婚蜜里调油的时候,皇帝一般不会不计较,以后呢,愔姐儿怎么越活越天真倒退了?

第116章 各怀心思我保证她们不会碍您的眼……

  姜氏和顾氏就如何摆桌犯了难。

  一般家里亲戚们聚一起用膳,就是男女不分屋,还是要分席而坐的。

  崔冕、崔昘、姜知安都不在,只崔晟在,让崔晟带着崔甫等小辈儿陪皇帝一桌用膳,好像有些不合宜。

  趁着皇帝和洪佶说话时,姜氏和顾氏悄悄过来问崔兰愔,“娘娘瞧着该如何安排桌次?”

  却不想皇帝的耳朵

  恁地好使,他转头对崔兰愔说道:“我等你给我说哪道菜好吃。”

  都听懂了,皇帝这是要同皇后坐一起。

  姜氏求助地看向顾氏,顾氏就道,“那就给陛下和娘娘单设一桌吧。”

  崔兰愔却不愿意,好容易回家一躺,她就想和家里人亲亲近近地坐一起用膳,聊聊家里的近况。

  这样单坐一桌,那和在宫里有什么区别。

  她推了皇帝一下,抱怨道:“下回你可别跟来了。”

  皇帝这会儿又听不到了,听洪佶说着无锡那边的事,一点反应也无。

  崔兰愔也不管他,想了下对顾氏道:“那就拿几张方案并一起,别分两桌了。”

  皇帝又听到了,回手在榻上弹了一记,“不错。”

  皇帝都说不错了,顾氏和姜氏赶紧喊崔甫几个动起来,在明间并起了三张方案,足够这些人宽裕着坐开。

  摆开桌子,崔晟那边的菜也得了,知春带着人往屋里摆膳。

  请皇帝和崔兰愔坐了北首主位,崔晟和姜氏坐了东首,顾氏和丁氏坐了西首,然后崔兰芝、洪佶、崔戬、姜羡挨着姜氏往下依次坐了,二房崔兰婷、崔甫、崔禹、崔冉、崔重几个挨着丁氏往下坐了。

  皇帝才和洪佶说那些,已超出他一天说话的量,明儿去西阁,又该弹指加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往外蹦了。

  崔兰愔对他道:“有我顾着,你专心用膳吧。”

  皇帝笑问:“你又数我说话了?”

  崔兰愔哼了声,“我实在见不得不言苦着张脸。”

  皇后在,不言胆子也大了,“要么娘娘给陛下定下一天说话的数儿?”

  崔兰愔笑着同皇帝商量道:“其实你省了给女儿念奏折就有了。”

  皇帝却不肯,“不能省。”

  他也不想多说话,扫了眼同不言站一起的不语,“要不让他们俩轮值吧?”

  不言抢着应道:“那明儿我在娘娘身边服侍。”

  不语慢了一步,只能求助地看向崔兰愔:“娘娘?”

  崔兰愔推了皇帝一下,“不语应付不来那些,你别想一出是一出。”

  “嗯。”皇帝应了,这事儿就算过了。

  皇帝和崔兰愔两边的人竟是合着用的,皇帝的话,崔兰愔很随意地就反驳了。

  外面传皇后能影响皇帝的决定,崔家人还不信,这会儿才知道实际比传的还甚。

  顾氏才还想找机会劝一下崔兰愔的,这会儿决定还是要观望一阵。

  待用膳时,见崔兰愔放纵地吃这吃那,虽礼仪上无可指摘,却也用得太多了。

  贵女们从小被教着吃饭六七分饱就要收箸,嫁了后更不能在婆家和夫君面前吃多了。

  崔兰愔却一点没这个顾忌,用了一碗米还不够,又添了半碗米才放下碗。

  还搁那儿叹着:“其实我嘴上还想吃,就是太撑了。”

  就是老夫老妻两个都不会这样不顾形象,反正顾氏是做不到在姜知安面前如此不遮掩。

  皇帝显然已习惯了,还同她商量,“要么使人来同岳父学几样,待你肚子大了,出宫也不便宜。”

  “你当谁都学得会?”崔兰愔指着桑枝,“桑枝于厨艺上颇有天分,却学不来我爹一样的味道。”

  皇帝就看向崔晟,“要不岳父偶尔往宫里给她做一顿?”

  能时不时见到闺女,崔晟当然愿意,“陛下给指个时候,我随时能过去。”

  望着帝后的车驾走了,顾氏同姜氏挽着手往回走,不住感慨着,“我算见识了什么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打小愔姐儿就不一样,人家看着她是和芝姐儿一样柔顺,咱们自己知道她是装出来的,我在梧州的时候还一直放不下,怕她嫁了装不下去就凋零在人家后院,咱们又没本事给她出头……想想我就成宿地睡不着。

  得知她要当皇后那会儿,我一点没欢喜,担心她那性子咋在宫里熬下去,就是看着皇帝那般重视来亲迎,我也安不下心,直到今日,我算是能放一半的心了……”

  二月初九日,皇后生辰,难得的晴日。

  皇后过生,于奉先殿祭告祖先后,是要到老太后和太后处行礼的。

  两日前,陈老太后和徐太后就发话,皇后难得过个生,需得让她尽情自在一日,那日就不必过福宁宫和鸾居宫行礼了。

  随后,李老太后也发了话,让皇后也不必往她那儿去。

  皇后要求她的生辰一切从简,她还格外体恤,让不必从大早上开始往宫里列队等候。

  按着皇帝早上陛见的时辰,礼部于延华殿前汉白玉阶上设宝座,皇帝携皇后坐好,一众朝臣上前给皇后行礼,献上贺表、如意等。

  延华殿受礼后,皇后别了皇帝前往凤仪宫,于那里接受命妇及家眷行礼。

  这一回姚家四老夫人也来了,她是皇帝的亲舅母,皇后自要礼遇,请她坐到了东首,又请了敬王妃、宜清大长公主、申阁老夫人几个和姚家四老夫人同辈儿的坐一起说话。

上一篇:菩提修不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