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妙鱼
崔戬也很赞同:“父子同科,传出去也是桩美谈,二姐该支持。”
这还没完,崔谡也跟着凑热闹:“练一年我弓马就能娴熟了,我想着明年投军。”
崔晟要科举的事还罢了,反正怎么折腾都是在应城,很可能崔晟学着没趣就放弃了。
崔谡投军这个是绝对不行的,这和前阵子孟家想结亲时提出的往军中安排人是两码子事,那是有人照应,去了怎也有八品的知事给做,投军可不是,那是要从大头兵做起的,每晋一级都是拿命换的。
见崔晟父子三个都给姜氏打眼色,想她帮着说话,显然这些是四个人通好气的,她要都反对了,几个人怕是会低落好一阵子。
那就反对一个拉拢一个,崔兰愔刻意沉了脸:“谡哥儿这个不行。”
崔晟眼一亮:“那我这个就成了。”他拍了拍崔谡的肩头,“得了,等我同戬哥儿考出来给你找门路,咱爷仨一荣俱荣,成就一番别家没有的美谈。”
姜氏同崔戬都道:“这样也好。”
家里崔兰愔一言堂惯了,不经她同意,这些人都没胆气自专,三个同伙都倒戈了,崔谡就没了章程。
“二小姐,张贵来了。”孙婆子来门口回道。
崔兰愔怕崔谡来缠磨,赶紧往前头去了。
张贵一进门就苦着脸道:“二小姐,那个刘黑皮昨日来了铺子里,帮着端茶递水当起了伙计,干了一整日,然后今早上又来了。”
这个刘黑皮,让他不要往府里来了,就往茶铺子去了。
白麟那里该已同他说了,得了那样大的造化,正该扬眉吐气的时候,怎还有时间往她茶铺子来。
“那他现还在茶铺子里?”
张贵低下了头,“他同我说他现在是咱们自己人,二小姐没准会见他,从茶铺子赶来多耽误,还不如他跟着来,二小姐要见,他就进来,二小姐不见,他仍旧回去。”
刘黑皮牛皮糖一样,心眼子又多,张贵这样的根本招架不住。
只是这刘黑皮也太能攀扯了,他现在是给“赵爷”做事,怎么就跟她这边是自己人了。
就
怕他在外面管不住嘴,必得跟他说清楚,崔兰愔叫张贵去找耿大有,还给门房那边的屋子清了见刘黑皮。
等了差不多一盏茶的功夫,崔兰愔带着艾叶过去了。
才开门进去,人还没站定,刘黑皮已经噗通跪在了她面前。
“二小姐的再造之恩,小的没齿难忘,今儿先给二小姐磕头,后面您再瞧着。”
“我不过是帮带句话,刘爷这是做什么。”崔兰愔怎么也没想到是这样的场面,让耿大有同张贵给人扶起来。
刘黑皮却执意不起,他是有武勇在身的,又是江湖上闯出名号的,耿大有虽有武力却颇有不如,同张贵合力也拉不起他。
只能看着刘黑皮结结实实给崔兰愔磕了三个头。
江湖人根本不按牌理出牌,看着还不肯起的刘黑皮,崔兰愔无奈道:
“既谢过了,刘爷请起吧。”
刘黑皮仍跪在那里,嘴角微翕,一副不知该如何开口的样子。
这人又滑又精的,就没有他开不了口的事,上回走投无路来求的时候也没这个样子。
“刘爷有话不妨敞开了说。”
刘黑皮眼珠转了好几转,最后才下定决心般抬起头来:“二小姐,那日我瞧见了,白爷……白爷跟着卫王的车。”他狠咽了下口水缓解紧张,“我打听了,都说卫王常常犯困,跟谁也没个话,所以,赵……赵爷就是……卫……卫……”后面的王字他根本不敢往下说了。
“你何时看到的?”
“就姚家迁居宴那日。”
崔兰愔明白了,该是那几日不见她使人出去,唯一出去就是往姚家宴上,刘黑皮就想法子跟去了。
是她做事不周密了。
“你不该过来。’’
“二小姐,我实在没底儿,这几日我觉都睡不好,这可是王爷啊。”刘黑皮声都打颤了,“二小姐这样的贵人可能不理解,别说攀上王爷,就是县令老爷,于我这等人都是祖坟冒青烟了,想都不敢想啊。”
所以,刘黑皮就是太激动了,不敢往外张扬,就往她这里絮叨来了?
“既如此,你就用心做事,后面准错不了。”无话可说之下,崔兰愔将昨儿同不语说的那些又拿了出来。
“是是。”刘黑皮去了紧张,脸上有了喜气,“白爷都同我说了,是二小姐给我说情,他才想着用我的。”
“白爷只是那样一说,刘爷不必当真。”
“二小姐可不敢再这样称呼我,我在家行五,二小姐就喊我刘五吧。”
虽觉着刘黑皮不敢,崔兰愔觉着还是要给他紧紧弦,别因不知深浅坏了表叔的事。
如此她得拿出卫王表侄女的款来,“白爷为的什么找上你,你该心里有数,所以……”她就没再称“刘爷”了。
“二小姐放心,我家里人都不敢漏一声的。”
"总之管好了自己的嘴,不然到时就不是五城兵马司了,而是大郢十六都司都要追剿你,入地无门的滋味你不想尝吧?”配合着这些话,崔兰愔五指下按,脸上带出一抹狠劲儿。
这样的二小姐,不知怎么就让刘黑皮瞧出赵爷的影来,身上直起鸡皮,他猛力摇头:“二小姐,同您说实话吧,就是江湖上的赵爷想捏死我也不费事,之前是我不知天高地厚了,这两日得白爷下头的人给我交代,我脑子才转过来,江湖上各家的纷争都找赵爷说合平事儿是因着他的拳头最硬,那都是被打服了才由着赵爷划道儿的……”
崔兰愔不由悠然向往,所以卫王在江湖上的势力比她想的还大,江湖纷争都要找他出面话事,那该多威武霸气呀!
她要是男儿就好了,那样哪还用刘黑皮,她替表叔料理那些事就成了,到时多少自在逍遥!
第23章 三进宫你倒什么都敢说
这日上午,耿顺出门回来说,路上瞧见宣宁帝往李家传旨去的队伍,李宜馨被指为端王妃了。
李太后、李淑妃、历了三代,李家心心念念那样久,终于到李宜馨这里可以从皇宫的正门入宫了,过不多久该是下旨封端王为太子了。
崔兰愔有些想不通的是,放着卫王这样大年岁还没成亲的儿子,宣宁帝只那天托了姚家在迁居宴时安排地方给卫王相看,后续也不问结果,就再没动静了。
孙婆子过来回不言来了。
下午她就去了,不言这会儿来做什么?
不言是内侍,又是熟的不能再熟的,崔兰愔也没往前头去,让孙婆子引着不言来了后头。
“二小姐好。”不言进门先给她问了安。
“是表叔有吩咐?”
不言点头:“王爷叫二小姐下午不用过府了,让我陪着往陈太后宫里去一趟。”
要是陈太后叫她去,不该是钱和来么?
“知道什么事么?”
不言老实摇头:“王爷怎么吩咐我就怎么说的,别个我也不敢多问。”
“那你等会子,我去换身衣裳。”崔兰愔往后头去了。
天越来越热了,崔兰愔穿了件玉色的潞绸比甲,下面搭了条鹅黄褶裙,崔兰愔很喜欢陈太后送她的那套珍珠头花和耳坠,这回仍戴了,清水着一张脸就同不言往宫里去了。
福宁宫里还是那么安静,太监和宫女们来往间都是轻手轻脚的,更不会有说笑。
这回是钱和迎崔兰愔进去的,“夏姑姑和高姑姑陪着太后在佛堂,崔二小姐稍等一等。”
转过前殿,就见齐安亲自指挥着几个内侍给后殿这边的窗子换窗纱。
讲究的人家,每到换季都要换应景的窗纱,崔家在燕城的时候也是这样,到应城后只能一年一换,这会儿的还是去年春天换的。
见着崔兰愔,齐安转过来给她作揖道:“崔二小姐前两回来咱家都不在,今儿可是见着了。”
夏姑姑她们聊的时候说起过,齐安往行宫去收拾了陈太后在那里的东西用物往应城运过来。
崔兰愔赶忙避开,屈膝回了礼:“齐内官忙好了?”
齐安笑道,“忙好了,多谢崔二小姐记挂。”
陈太后没在,崔兰愔就没进去,“今而难得的好日头,在外头晒会儿挺好。”
廊上放着锦凳,不言搬了两个过来,请崔兰愔和钱和坐了。
“这孩子眼力劲儿快,怪道能到王爷跟前。”钱和夸了句,他又同崔兰愔说:“太后很能听进崔二小姐的话,不如你劝劝太后偶尔出来晒些日头。”
闻言齐安也走了过来:“太医说了好多回了,说太后这个年岁最好时不时见些日头,南边多雨,多的时候十天半月都不见日头,这样一个月才几回,太后也不肯出来。”
齐安同钱和都说不动,她这个见了陈太后没两回的哪有那个脸面。
不过也不好拒绝,崔兰愔就道:“我瞧表叔那里都是琉璃窗子。”
齐安示意她看那边换的青色窗纱:“春日了人都换清雅透亮的窗纱,偏我们太后还是厚的,她不喜欢亮堂。”
“哪个又在编排我。”就见陈太后由夏姑姑和高姑姑两个扶着从后面佛堂转过来。
崔兰愔忙站起来福礼,“两位内官在关心您呢。”
齐安和钱和故作委屈道,“还好有崔二小姐,不然我们可说不清了。”
“让他们忙着。”陈太后招手叫崔兰愔跟她进去,“好生生的别给晒黑了,进去吧。”
这是有多排斥晒日头啊,崔兰愔笑着跟在后头进了偏殿,等陈太后上了炕,她才在锦凳上坐了。
喝了盏茶,陈太后就直说道:“关于姚家的婚事,你有什么顾虑只管说。”
那日之后卫王没再提,崔兰愔还以为卫王觉出了姚家婚事的不妥,事儿就过了呢。
却不想他又托了陈太后来问。
可有些话同陈太后一样不好说呀,只能道:“我配不上姚家公子。”
陈太后哼了声:“我还当你是有一说一的。”
崔兰愔抬头看着陈太后,卫王不懂女人的心思,她编个话或能瞒住他,却不可能瞒住陈太后,知道她有所隐瞒,前两趟攒下的好感就没了,可要实话实说或许会触怒陈太后,真是进不得退不得。
陈太后是谁,一看她的样子就知怎么回事,脸一沉,“还有什么我听不得的么?”
崔兰愔心里飞快的想着,陈太后虽刚硬,却是个很磊落的人,就算恼怒于她说的话,事后顶多不理她了,该不会同她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
其实现在卫王府她已能随意往来,陈太后这里来不来就
没多大影响了。
尽管陈太后叫她进宫都是受卫王所托,且听白麟话里带的意思,都是卫王拿了好处换的,可陈太后赏的料子和首饰都是她切实需要的,崔兰愔还是很感激陈太后对她施以的善意,她不想就此让陈太后厌憎了。
不管了,她就不信了,当年祖母多么生气她都能哄回来,这会儿就过不去了。
崔兰愔拖着锦凳紧挨着炕坐了,一头依到陈太后怀里,“那我说了,您打我骂我都行,可不许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