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50章

作者:妙鱼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励志人生 甜文 朝堂之上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哪能,我还担心这样自在的日子过久了,就是表叔娶了,我都不会想嫁了。”

  卫王才施恩一样弹了两指,让她告退了。

  五月初十,姜氏给她传信儿,董氏和离走了。

  崔兰愔使了艾叶去董家,给董氏送了两匣子点心,董氏给她回了两支自己做的精巧的绢花,往后就可这样徐徐来往了。

  赤麟送了她面具后,只要在府里,一日里总要往宜安殿里来坐一会儿,同崔兰愔说些外人很难知道的新鲜事。

  熟悉后,崔兰愔就觉着卫王之前罚赤麟去盯着李家后院很有道理,赤麟太爱打听各家不为人知的隐私了,玄麟是管着各路消息的,赤麟瞅准了玄麟手底下人不忙时就跟他们东问西问的,所以应城士宦人家的大小事,好似就没有赤麟不知道的。

  不语也爱打听信儿,赤麟一来,他常听得挪不动步。

  有赤麟带头,后面白麟青麟,就是一向不没存在感的玄麟都开始往宜安殿西配殿里来坐会儿,每日里就跟轮班点卯一样。

  估计是听赤麟说了,先是青麟送了崔兰愔一个安了机括,可以连发银针的手镯样的暗器,随后玄麟送了她两只传消息用的飞鸽,之后白麟也不甘落后,拿了个可缠到手腕上或是腰上的乌金丝制的软鞭给她。

  崔兰愔就有种她是山大王,四个麟这是来她这里拜码头来的感觉。

  她都拿了给卫王看,在他面前戴上面具,腕上扣了暗器手镯,腰上缠了软鞭,手上托着两只飞鸽,“表叔,白麟他们是觉着我有江湖侠女之质么?”

  卫王瞥来一眼,“是让你名副其实。”

  什么名副其实?随即反应过来,他是说这样装扮了才是名副其实的崔二猛的样子。

  崔兰愔抬手让手里的飞鸽顺着窗户飞出去,推了卫王不让他打坐,“我可是表叔家的崔二猛,笑我就是笑你。”

  卫王反手扣住她落在他肩头的的手,几不可闻地,“你不后悔就好。”

  看着他指节分明的手,按在自己手上也没如何用力,崔兰愔耳间却无端起了热意。

  再听他这样说,忽就有了别样的意味,她心里跟着漏跳了一拍儿。

  五月十八,端王和李宜锦大婚,礼部已经尽力周全了,可仓促之间根本没办法完善,虽看着富贵锦簇,可人都记着康王和安王大婚时是怎样的,这一比对就差多了。

  且当时宣宁帝给端王和李宜馨赐婚时说过,因着端王一直住在宫里,他准备让端王在宫里大婚,待过了三朝后,再让端王和李宜馨住到端王府。

  这会儿宣宁帝却像忘了这一茬,由着礼部按着在端王府大婚筹备。

  更不对劲儿的是,遇上王侯公卿哪家有嫁娶或是庆寿办丧,陛下都会发话轮休沐,可这回陛下却没话,十七日正常休沐了,十八日端王大婚,朝臣们都要正常上朝出衙。

  这下就是应城里寻常百姓都瞧出不对来,都在议论端王失宠了,该是于大位无缘了。

  端王同李淑妃也意识到了,崔兰愔听赤麟过来学,淑妃往端王宫里去了几趟后,就开始往李太后宫里晨昏定省,要知道自打端王长成了,她就没这样殷勤地侍奉过李太后了。

  可惜,高宗和陈太后那样深的情分都能叫李太后离间了,李淑妃这样的再两个绑一起都不行,李太后根本不为所动。

  都想分些端王的热闹一样,十八日大早,府试的榜出了,街头巷尾的人争相告诉着去看榜,端王迎亲的队伍差点被冲散。

  这回崔甫和崔冉都考取了,这样两人就是童生了,待院试过了,两人就有了秀才资格。

  可多少人考到垂垂老矣仍旧是一名童生,想跨过秀才门槛并不容易。

  谭绍洪佶都是少有才名,谭绍是十八中的秀才,洪佶是二十岁,而崔甫崔冉比两人可差了不少。

  经崔戬说了后,崔兰愔已知两人不是能于一众学子里能脱颖而出的,听得两人都是靠后的名次,觉着很正常。

  崔昘也很了解自己的长子,他只要求崔冉一步一个脚印考,考到哪里算哪里,心态很是平和,崔冉一年内连过县试府试,在他已是意外之喜了。

  崔冕和常氏却对崔甫抱着很高的期望,私下还想着这回崔甫能考个案首,直接得了秀才资格呢,现这样就很失落。

第57章 又来了富贵有闲,有闲应在哪里?

  五月二十一,敬王府老太妃的寿宴,宾客如云。

  病中的宣宁帝于十九日发话,二十二日的休沐提前到二十一日。

  这样一对比,十八日端王大婚没轮休沐,显见不是宣宁帝病中没顾上,而是他就不想给端王这个脸面。

  谁能想到,一个多月前,端王还是太子无可争议的人选,现在却是如此情境,真个让人不胜唏嘘。

  今日再见,不知是禁足久了,端王看着老相了许多,才十八的年纪,看着同二十四岁的安王仿佛,没了意气风发,多了沉稳谦逊。

  皇子不能结交臣子,只在宗室人家里走动,如这样的宴会,一般都是安王夫妇到的最早,逢着主家忙不过来,两人还会搭把手帮忙。

  所以,安王虽在诸皇子里不显,在宗室里却有极好的人缘。

  不想今儿却被端王和李宜锦抢了风头,两人比安王夫妻到的还早,还不拿自己当外人,陪着敬王的一众子媳在大门和二门处迎客,逢着谁都是笑脸盈盈的。

  敬王一大家子全都提着心,先是收到了李首辅要亲临的回帖,跟着又收到了卫王和他家里崔二小姐要来的回帖,然后申阁老、纪阁老、王阁老……朝堂上排得上号的几乎全来了。

  往年哪是这样,李首辅从不往哪家的宴上去,申阁老几个也是,除了亲眷家里,别处是轻易见不到的,现在可好,一下子全来了。

  还有卫王,打他回了应城,就是往亲外家姚家的宴上都是自个儿呆着,连姚家人都不得相陪,收到卫王府的回帖时,敬王比见到李首辅要来的回帖还吃惊。

  想到老太妃,开始敬王以为是因着陈太后同老太妃的交情,卫王才来的。

  敬王妃却不这样认为,陈太后回来后,只在她寿宴那日同老太妃叙了话,之后又送了几回宫里的点心过来,却从未请老太妃往福宁宫去过。

  陈太后都是如此,卫王又怎会越过姚家,格外给敬王府这个面子。

  敬王妃说出了关键所在,“我就没想过卫王能来,我只给崔二小姐下的帖子。”

  敬王才知道,敬王妃没叫敬王世子给卫王写请帖。

  没给下帖子,卫王反而来了,只能是崔二小姐说服的。

  原以为外面传的崔二

  小姐能做得卫王的主很是没影儿,卫王宠惯侄女,给崔二小姐在外面撑腰,由着她横冲直撞的,这该是真的,可说到卫王由着崔二小姐在卫王府里当家做主,甚至能影响卫王的决定,这就夸张了,反正敬王是觉着没谱的。

  然而敬王妃如此一说,敬王有些信了。

  知道敬王妃于崔二小姐的铺子开张时,打发人去买了好些点心回来送人,敬王很不认同她这样给崔二小姐捧场,觉着太过俯就,这会儿却没话说了。

  敬王想了下,对敬王妃和敬王世子妃道,“到时崔二小姐那里一定要格外尊重,尤其不要让端王妃冲撞了她。”

  婆媳两个一起慎重应了。

  敬王又道:“崔家和谭家那里,也给送上请帖吧。”

  敬王妃嗔道:“我早叫送去了,真等这会儿送去,崔二小姐哪还会念咱的好。”

  现在端王夫妻一来就帮着迎客,敬王一家真是有苦说不出。

  待到客人都陆续到了,连李首辅都到了,还没望到卫王的车驾,敬王世子几个在猜卫王是不是不来了。

  想想卫王的特立独行还真有可能,虽有些失落,更多的却是都松了口气。

  敬王世子和他几个兄弟让着端王正要往府门里走,忽听得巷子外头马声嘶鸣,气势惊人。

  跟着就见迎出巷子的一个管事急慌慌往回跑,这些人就知道该是卫王的车驾。

  顾不上考虑端王是什么想法,兄弟几人快步迎过去,引着卫王的车驾停到府门口。

  卫王还是那个卫王,并没有因为主掌着监国理事就有何变化,仍是那副疏淡无语的样子,对上敬王世子几个,只微抬了下颌,算是招呼了。

  他下了马车后没有往前迈脚,而是先转向车里说道:“不许吃酒。”

  “好嘛。”隔着车帘子的应答,似春日里初绽的梨花,明媚又恬淡,不自知地勾人神思。

  众人这才知道车里崔二小姐也在,两人竟是同坐一辆马车来的。

  多少人没听过卫王说话,原来他管着崔二小姐时是说话的。

  敬王世子忙转向端王,见他神色如常并无异样,心下定了定。

  迎了卫王下车后,他忙喊来管事,“快去告诉世子妃,崔二小姐来了。”

  那管事应声急跑着往后去了,另有管事的过来,引着卫王府的车驾往敬王府里二门处去了。

  原以为端王会躲着些,不想他却大方上前,“二哥没来我的婚宴,我很是遗憾,之前的事是我糊涂了,想找二哥解释却没得机会,我知二哥不是那等俗气的,不喜人多,我府里有一清雅处,从无人涉足,不如二哥挑一日过来,我在那里摆酒,咱们兄弟把酒言欢,好将前嫌尽释了。”

  在敬王世子听来,端王已是将姿态放到了极低,一般人不管心里如何想,面上还是要和缓些的。

  然而卫王却是例外,一句“崔二猛不喜”,不留任何余地。

  众人愕然,卫王不仅知道崔二小姐在外的绰号,还一副我家孩子在外面怎么肆意我都给兜着态度,这宠惯的也太没边儿了。

  更了不得的是,他竟当众承认,端王得罪了崔二小姐,他这里就没有和解的可能。

  端王简直不敢置信,“二哥真要为着个外八路的侄女不认兄弟么?你这样不分里外,父皇那里……”

  卫王再吝于给他眼神,自顾往前去了。

  敬王世子忙给几个兄弟打眼色,有两个落后了陪着端王,敬王世子带着另几个快走着赶上卫王,簇拥着他进了敬王府。

  二门处,知道崔二小姐是同卫王一辆马车过来后,敬王世子妃和她几个妯娌更是打起了精神,有两个一左一右站到了李宜锦身边。

  李宜锦当然知道这些是防着她对崔兰愔有什么举动,气恼得不行,当她是什么人了。

  对于被端王心许到失了判断的崔二小姐,李宜锦并没视为眼中钉,她不同于李宜馨,当端王是期许一生的良人,端王于她不过就那么回事儿。

  想到当前的处境,她按捺下不快,当没瞧出敬王世子妃几个的心思,自然地往后退了几步。

  她能如此再好不过了,本来她未婚同端王行了不堪之事,敬王世子妃几个对她是颇有些不耻的,这会儿却觉着她比想的要好些。

  等卫王府的车驾过来,见到崔兰愔身边不仅跟着名内侍,还有两位利落打扮的女护卫,敬王夫妻的老来女同安郡主出门都没这样大的排场。

  崔兰愔就这么被敬王世子妃一行拥上来,一路越过那许多还在排着的各家女眷,进到正堂里先给老太妃拜了寿。

  看着往日想打个招呼都不能的高门贵妇一个接一个来找姜氏打招呼,语气里那个亲近,仿佛她们同崔家是多少年的交情了,姜氏一时回不那么周全,这些贵妇还会帮着圆过来,常氏只觉长了大见识。

  原来有了权势,笨拙如姜氏也能在交际中游刃有余。

  上回去姚家,被礼让到敞亭的西次间里,在崔家都是想不到的礼遇了。

  这回到了敬王府,竟是被迎到了前排,看着一向能言善交际的项氏都不会自如说话了,比往日的姜氏还怯场,常氏说不出来的同情,她想要是换了她是项氏,现在一定后悔到不行。

  姚家和姚家七小姐是好,算是大郢最上层的那拨人家了,能给原来的崔家大房和崔兰愔比到地上。

  可谁能想到,崔兰愔就入了卫王的眼了,一下就越过姚家的一众小姐,成了卫王唯一认下的侄女,还让她住到了卫王府,真当是卫王府的郡主一样娇养着。

  常氏和崔冕都被前阵子崔兰愔铺子开业的阵仗惊到了,竟是那许多应城的士宦人家争相给捧场,想到崔二小姐那里卖好。

  那以后,崔冕再不让她私下联系崔昶,等崔甫和崔冉府试名次出来后,更是让她没事多往姜氏那里走动,还让她将身边懂生养的宋嬷嬷打发到大房,帮着照护怀孕的崔兰芝。

  边上项氏拉了她一下,将常氏从思绪里拉回来,“怎了?”

  项氏往左右打量了,见没人注意到,贴过去小声问道,“你说将我家谭莲说给谡哥儿如何?我们两家知根知底的,孩子们相处也好……”

  “你可算了吧。”常氏一点没给她留面子,“你当穷家破落户呢,哥哥娶不成,就让妹妹嫁进来,这不得让人笑话死。”

  项氏就有些讪讪地,“子循和愔姐儿又没什么,外头也不知道,士显一直想和景炎做儿女亲家,为着不成了,他私底下不知怪了我多少回,我这不是想着给找回来么。”

上一篇:菩提修不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