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染
第119章 如愿仔细。
游园苑位处云府东南侧,两进的院子松柏掩映,本该是葱郁华盖的时节,却是断藤残枝。
她不在的这十余日,北疆斥候一共潜进云府六次,负责看守游园苑的是青营,专司武职,身手放在蜀中皆算是上乘,半月以来重伤十二人,青营令章华不知应对的人是北疆斥候随卫,近来北疆斥候营停了动作,章华也如临大敌。
防御,追踪探查,训练,每日领着手底下百来人,一刻也不敢松懈。
进益也是可观的,无论是战力,还是追踪术,不长的时日里,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广汉军防配合默契,纵使高邵综出得这间院子,也难走出广汉城。
只是北疆斥候营的主事郑寻,大约看出了她的目的,这几日轻易不肯再出手。
游园苑地处偏僻,苑内并无景致,穿斗抬梁的椽木悬出屋檐角,书房窗棂上罩出一片晦暗阴影。
金乌西沉,晚风灌进大开的窗户,竹简声动,衣袍猎猎,案桌前男子坐于案前,玄衣简略,只因整齐端肃,一丝不苟,清贵俊美的面容神色沉晦,冷凉的夜风里,便透出青山绵延的厚重来。
风仪沉冽肃重,陈旧的小院半点看不出简陋,若非腕间泛着冷光的玄铁链,谁人也看不出他是被囚禁于此。
正看兵书,《徐子兵法》,是近月从关外流回中原兵古法,先古文字晦涩难懂,宋怜暂时看不明白,请教过许多人,皆不甚解。
那手骨手骨骨骼清晰,修长分明,手背微微凸起的筋骨张力内敛,叫玄黑的铁链衬着,冷白色似寒夜落下的月辉,最厉害的丹青手绘出的图也不过如是。
今日陆续有消息从吴越传来,宋怜召臣僚议事,夜里恐怕不得眠,她并未打算进屋,只绕过垂落的藤花,隔着半高的窗棂同他说话,“世子找我什么事。”
盛开的珍珠梅枝条轻蔓,微风拂过,白色花瓣落于她乌发间,清丽淡雅,她面色尚好,大抵已挨过了思念母亲小妹的那一阵。
握着竹简的手指微松,高邵综目光淡淡扫过她眉眼,她平日并不喜描妆,尤其是府内家中,若遮掩了潋滟的眉目,装成清丽婉约的模样,必是与臣僚议事。
想是从书房径直过来的。
高邵综收回视线,取过烛剪,拨弄灯芯,光影里神情寡淡,“我并未找女君。”
宋怜便没了话,她尚在议事,府里的医师守在书房外,待几位先生去用晚膳,急匆匆进来回禀,说游园苑里住着的客人肩上伤口溃脓开裂,却不肯看伤,也不肯服药,时间长上了筋骨,半臂也就废了。
偏每日又用着治喉嗓的药,实在古怪得很。
国公世子身负血海深仇,北疆基业,自是不可能因被囚困蜀中便自断生路,既杀不了,宋怜也无意为难他,“已放了王极,大约再有半月,世子便可北归了。”
高邵综再抬眸看她,俊美的五官在渐暗的天光里越见冷厉,眸色黑沉,“我回了北疆,你的病症待如何。”
宋怜目光落在他面容,那眉目冷峻优越,稠密漆黑的眼睫下,眸深似海,无疑他生得极好的皮相,她若再寻消遣,也寻不出比他更好的,但只是消遣,比起因由男欢女爱惹来的麻烦,比不过他,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知两人纵是结了仇,面前的人恐怕也不会想听到她会另外寻人,又不想也没有必要承诺她以后会如佛子清心寡欲过完一生,便只道,“我让人给你送药来,肩上的伤早些处理。”
高邵综岂会看不出她避而不谈之下,是浮浪重欲,淫心不改,他怒极,眸底反而平静,怒意被寸寸压回海底,声音恢复了波澜不惊的沉冽,只余一二分冷意,“衍乱三年,京城兵乱,楚王府受流兵所劫,府内无人生还,李珣逃出楚王府,世上凡巧合之事,大多人为,你为蜀中劳心劳力,当心以虎谋皮。”
宋怜扯住手边的珍珠梅藤,她心里生了怒,本欲说国公府阖族被灭,国公世子幸免于难,世上人也并非认为他是凶恶之徒,但国公府的惨案,于他来说,是毕生不可挽回的悔和恨,乌矛山时,她曾见过他五内俱焚,这一把利剑便也提不起来。
且虽是无端揣测,但总归是挂心她竹篮打水。
便松了手边的珍珠梅串,那梅枝没了束缚,随风轻晃,清香淡雅,宋怜心底怒意散了,吩咐张路随守门的侍卫去医舍取药,温声道,“谢谢兰玠在翠华山栽种的松柏,也谢谢兰玠帮我护过母亲和小千。”
她在和县安插了人,只是若被人查到翠华山同平阳侯府的关系,难免牵扯出祸事,搅扰母亲和小千。
宋怜承他的情,也并不想同他起无用的争执,“萧琅的事我会看着办的。”
她温言软语,高邵综心底却没有半点涟漪,夕照的光落在深眉邃目间,瞳仁愈加暗沉,“当是李珣推出的李济,流兵有了果腹的食物,暂时放弃搜查楚王府内苑,李珣方有了出逃的时机,此子心性非比寻常,你辅佐他,飞鸟尽良弓藏亦未可知。”
国公府毕竟是开朝世家,能查到宋怜查不到的事无可厚非,宋怜捏着袖中指尖,朝他笑了笑,“兰玠这样说,可是有什么凭据。”
高邵综神情冷厉,眉宇间俱是森冷霜色,“我不会以此挟制李珣,你不必费心思。”
宋怜被他勘破目的,也不恼,高兰玠不会使这样阴司的手段,北疆也不需要,但这样的凭证,不能落在外人手里,宋怜斟酌片刻,足有一盏茶的功夫,开口道,“兰玠将人证物证交于我,我即刻放了兰玠,免去粮食,只要兵器谱,兰玠以为如何。”
高邵综注视着她,片刻后冷笑了一声,眸底冷暗阴鸷,抬手探到窗外。
那手指似玉刻,握住窗棂往里带,窗户合上,将她隔绝在外,只余窗户上剪影,似乎月下远山,伟岸挺拔,修长高远。
声音隔着窗户传来,冷刻沉冽,“今日我身体不适,女君若要利来利往,改日再来罢。”
宋怜黛眉轻蹙,看着远处松柏残枝一会儿,折身出了院子,清冷无绪的声音隔着窗纸从背后响起,“女君下次来,还请带上足够的诚意。”
宋怜再好的脾气也生了恼火,出了游园苑,唤了章华出来,低声吩咐,“抽青营半数人,去一趟京城,随时探查京城动向。”
章华迟疑看向游园苑,他虽不知这里关押的是什么人,但看此人身手气度,加上这六次企图前来劫狱的护卫斥候,也知不是寻常人,一整个青营,加上外围盯梢的十二赤营,连同埋藏广汉的暗兵,堪堪才将此人困住,抽了人手,恐怕应对不及。
只蜀中斥候只听女君一人调遣,且唯命是从,章华很快便抛开疑虑,领命称是,下去安排了。
云府甫一动作,当夜南街便有了动作,兵戈声起,府中人也习以为常,只是待宋怜吩咐来福备下马车,准备出府时,章华急匆匆来回禀,“青营惨败,那虞劲带人已攻破游园苑防御,却不知为何带人撤出了云府……”
章华神情古怪,“囚徒没有被带走。”
这一夜下来,他大致也想清楚了,主上是故意撤走青营人手,要放那囚徒走的,只那人不知是何缘由,留了下来。
此人生得清贵伟岸,气度不凡,劫掠主上不成,被囚后难不成竟
愿意留下做云府入幕之宾不成。
他抬头看去,廊下灯火昏暗,星海夜月,阶前女子一身素裙,云鬓华颜,是清绝的样貌,虽不无可能,他心里却是有些狐疑不安的。
那般男子,无论如何,怎会屈居,做出这样的事。
便埋头低声回禀,“此事恐怕有诈,主上务必小心。”
宋怜道了声无妨,“青营留下些武艺一般的,你亲自带了人进京,查楚王府旧事。”
章华应是,行礼告退。
计划有变,宋怜只得重新解下系好的风袍,交给清荷,折回厅堂里坐下,拧眉沉思。
堂里无人,来福怵道,“那煞神该不会当真想留在蜀中,进云府做男主人罢。”
定北王那般风姿气度,文武兼修,在士林间颇有威望,武将里亦是当下大周第一人,漫说他们这些知道他身份的,便是不知道,凡见了定北王的,又有谁会相信,日后成了亲,他肯安分于游园苑,专为女君洗手作羹汤。
先不说他有无心思要谋反,便是没有,只怕不少臣僚也会簇拥着他走至高位。
这些年来福南来北往,蜀中的政务接触的不少,知似国公世子这样的人,书信一封,读书人天下奔走,一支穿云箭,便可召集千军万马,实不是女君的良配。
他是不太喜欢国公世子的,一是那男子再是威慑内敛,常居上位的气度藏不了,不好亲近,二则此人虽秉读诗书,是清流士子仰慕推崇的案首,光风霁月,秉性持重,遇上女君的事,却极其善妒,先前他进女君马车回禀事务,那妒色杀意虽转瞬没了,却也是真的。
凡女君与这人成了亲,他还能不能跟着女君做事,成为女君亲信还是问题。
女君没有同他结亲相守的意思,那就再好不过了。
来福愈加讨厌那世子,揣着手问,“游园苑那边怎么处理。”
想来是高兰玠猜到她即刻要对吴越用兵,她暂时又拿他的性命没办法,不肯离开蜀中。
宋怜指尖按了按眉心,唤了清荷进来,“他既想留,便叫他留,调重兵围住游园苑,任何文书政务,也不要放进去。”
清荷应是,正要出去,外头有人求见,清莲领着一名男子进来,生得清秀白皙,是张路。
张路见了礼,埋头回禀,“女君宽恕,主上听闻女君棋艺了得,欲与女君切磋,请女君移步游园苑,女君所思所念,必如愿以尝。”
张路屏息等回应,他家主上想必已经疯了,伤处不肯上药,是不是为了让女君回府后去游园苑他不知道,但影卫暗卫好不容易攻进游园苑,他家主上不肯离去,现在又想方设法要将女君请去别苑,将来便是回了北疆,心也能跟着回北疆么。
那名叫清荷的婢女拿了点兵的令牌,领命退了下去,张路想替自家主上解释,只是现在被囚禁的人是他们,便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了,涨红了脸,见女君不为所动,又照主上吩咐道,“主上说他略通吴越水师战船绘图,女君若有兴趣,他不会藏私。”
来福吃惊,不由后背紧绷,定北王竟知道他们要对吴越用兵,还知晓他们缺什么要查什么。
宋怜抬睫,看向游园苑的方向,眼睫轻颤,她知晓高兰玠一通折腾想要什么。
第120章 上眼黑夜。
蜀中北面,有朝廷兵马大元帅李奔,与上将军司马炀隔着济水内讧,二人已撕破了脸皮,哪怕双双叛主攻入京城,也绝无联兵的可能。
益州罗冥素来谨小慎微,因毗邻郑州,李奔与司马炀数次遣送使臣招揽拉拢,司马炀为人势盛,李奔秉持正统,皆是势盛的人,说是拉拢,实则威慑更多些,罗冥周旋二人之间,想必已是焦头烂额。
秋收以后,北疆补足粮草,必会有兵事。
书房里灯火通明,宋怜坐于案前,支頤沉思,约半个时辰后吩咐清荷去请周弋萧琅,另段重明茂庆两人。
府外已备下了马车,云秀抱着包袱进来,探头问,“还出远门么?”
宋怜点点头,云秀便不再问,欢天喜地去准备了。
周弋听得她带着几名亲随要去吴越,并不赞同,“蜀中虽得了段先生茂先生,但诸事繁杂,春耕刚过,又有水汛,那些个新晋的官员,到底年轻,想要在世家新秀里博出位,有一席之地,实在不容易,你在蜀中,会容易很多。”
扳倒同气连枝的四大族,也不好将蜀中豪强士族皆开罪了去,为蜀中基业稳固,蜀中扶持新秀的同时,另有学府选学,官民察举递上来寒门子弟,各占半边,周弋知晓是为官的制衡之术,听着不怎么难,他与萧琅来处理,却常常捉襟见肘,十分窘急紧迫。
再者那贾宏与庆风,因权势相当,常年不对付,似这样参劾的奏本,一年没有十次也有八次,每每不了了之,她去恐怕也无用,且虽她的身份不显于人前,女子独身出这样远的远门,依旧很危险。
周弋将信报放回案桌上,“这两人喊杀喊打十数年,未必没有做给吴越王看的意思,否则一人任太尉统领南大营,一人任上将军令北营六万大军,两人交好,吴越王必定是睡不着了。”
今日先后有消息从吴越来,多是与吴越臣子相关,提到一桩见闻,上将军贾宏参本太尉庆风,罗列十数条罪名,足以叫庆风抄家灭族。
宋怜摇头,“此次吴越王似乎有些为难,二人是不是伪装,去吴越一查便知晓了。”
且两军这些年隐隐有剑拔弩张之势,北军南军斗殴的案件数目越来越多,那吴越王谁也不肯开罪,借机扩张疆域也未可知。
翻看近十年来的案宗,应章伏诛之前,吴越侵扰蜀郡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亦不得不防。
宋怜斟酌道,“还未募到大将么?”
周弋头疼,宜河、理塘江水汛水患频发,群臣商议是当修缮治水了,银钱也调拨备好了,只是如何修,怎么修是问题,凡蜀中四郡官员千人,竟找不出一个擅治水的。
以高官厚禄诏令,来应征的,多是高谈阔论之徒,需知治水一事,动辄劳民伤财,蜀中刚有些势头,稍有不慎,叫工事拖垮了根基也不无可能。
廷议上以治水是无底洞,建议将银钱用来招兵买马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可十数万百姓流离失所,一旦起了水灾,重的饿殍满地,轻的颗粒无收,他已在廷议上夸下海口,必定要治宜州水患。
不免扼腕,“原先我是知道一人擅治水的,可惜请不来。”
不等宋怜问,他已滔滔不绝,“你没在朝做过官,大抵不知,那赵舆原先做中书侍郎,攒下许多治水的功绩名声,殊不知擅治水的是平津侯府祁阊公子,祁阊公子清正廉明,惊才绝艳,治水的才能更是了得,由他经手的水渠工事,事半功倍,荒野成沃土,实在是上天派来救苦救难的仙人——”
“只可惜他如今为江淮令,无论如何是请不来
的。”
周弋坐在椅子里叹气,绞尽脑汁想不出别的办法,“天下能做得江淮郡守令的人如过江之鲫,然有大才能治河的匠造国手有几何,祁阊公子若不做那江淮郡守令,天下便不止江淮的百姓能受惠。”
会有那样的一日。
宋怜开口道,“君子之交,不尚虚华,你以蜀中郡守令的名义,往庐陵送上一封拜帖,请江淮郡守令为宜河、理塘议定水工策。”
周弋呆住,萧琅亦吃惊,却也听过江淮郡守令的贤名,蜀中诚心相请,说不定当真能请得动他。
周弋亦明白过来,看着面前的女子,一时瞪大了眼睛,她以蜀中十数万百姓的安危为由,正式给江淮下帖请教,祁阊公子青山明月般的品性,必不会推拒,便是寻常名士,顾惜名声的,生病了想必也得拖着病体过来。
这一招阳谋属实是歹毒。
周弋嘴张了张,最后还是闭上了。
宋怜起身吩咐,“可寻一些对治水工事感兴趣的学子、官员,跟在郡守令身侧,一则他有能支应的人,二来耳濡目染,能学一点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