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风月 第71章

作者:明沛 标签: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业界精英 甜文 轻松 现代言情

  而此时一直值守在门口默默无闻,试图当个隐形人的江至海看着周越的背影,幽幽叹了一口气,在心里为他默哀。

  自求多福吧。

  毕竟李秘书那惨绝人寰的二十箱凉茶奖励,可就是因为没有眼力见儿才领的教训。

  -

  十月泛秋,气温逐渐转凉的同时,降雨量也逐步递减。

  早八点,海雾渐收,秋海棠的露水顺着枝叶绿茎缓慢下落,园艺师正按照养护手册细心打理每一株海棠。

  海棠无香,喜温喜阳。

  反季节开花,靠的不止是细心养护,还有足够且持续的钞能力。

  沈棠在满园湿润的水雾中,一把拉开了窗帘。

  安神香燃了一夜,她这一觉睡得极安稳。

  安稳到就连自己是几点从书房回房间的都没有记忆了,空气里湿润的水雾气混合着花果草木香气吸入鼻腔,浑身轻松。

  就是照镜子的时候,发觉嘴唇有点肿。

  不过沈棠也没多想,以为是最近入秋天气太干引起的,只在洗漱过后抹了点润唇膏。

  虽然仍在休息日,但上次在CKGP大赛后她撰写的那篇报道里,有关于高易女士的采访在网上引起不小的反响。

  后续沈棠从官网上找到了高易赛车俱乐部的联系方式,向高易单独约一个专访。

  时间就定在今天上午十点。

  专访提纲已经提前准备好,沈棠在脸上浅浅铺了层淡妆,套上一身浅粉色职业套装和小高跟,简单下楼吃了个早饭后,就出门乘车。

  方程式赛车对于速度、安全的要求极高,对于驾驶员的身体素质更是严苛。

  而高易五岁开始练习驾驶卡丁车,八岁参加P1SAKC锦标赛,是赛场上最年轻的女车手,同年被青训队挖掘,从此开启了她辉煌璀璨的十五年冠军生涯。

  且多次被评为“赛车运动中的伟大女性。”

  三年前,高易因伤退役后在寸土寸金的中西区开了家卡丁车俱乐部,负责发掘培养青少年卡丁车赛车手,为各大国际赛事输

  送人才。

  前台小姐填好登记表后,将人一路引到高易的办公室,让助理上了两杯拿铁。

  “我们高总正在开会,两位可以边喝咖啡稍等片刻哈。”

  沈棠微笑致意。

  她出外采时习惯性比约定时间早到半个点,以表诚意的同时,顺便熟悉观察一下周围环境,会更有利于快速洞悉采访对象的习惯和喜好。

  高易的办公室没有太复杂的装饰品,格局采光通透,装修风格偏黑白灰,老板椅后面一整面墙柜与天花板直接打通,放的全是各个赛事的奖杯和荣誉证书。

  庄羡默默观察了一圈后,将这个小点记录在了笔记本上。

  挂钟走针无声转动。

  不多时,走廊里响起高跟鞋叩击地面的声响,高易一身烟灰色剪裁得体的职业西服套装如约而至,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雷厉风行的飒爽感。

  与上次CKGP大赛时一般无二,只是,这回是她的主场。

  沈棠和庄羡站起来迎接。

  “高女士你好,我是港台记者沈棠,这是我的同事庄羡。上次在CKGP大赛上我们见过,不知道您还有没有印象?”

  “有印象,”高易略微思索,伸出手与她交握,“沈记者,我看过你的报道。”

  简单寒暄过后,高易侧手比了个“请”的手势。

  “另外采访提纲助理已经发给我看过了,我没什么问题,两位记者可以直接开始了。”

  和猜想中没什么两样的,单刀直入行事风格。

  拍摄地就定在高易的办公室。

  沈棠当然也不是低效率的人,早就利用空闲时间调试好了拍摄设备,两人各占一面沙发,面对面访谈。

  采访和对话的形式并不相同,对话通常更多会考虑到美化或者情绪价值的提供,但采访则是尽可能地从被采访者口中挖掘信息量。

  如何能让采访对象放下戒备,敞开内心,说出更多有用信息,更为考验一个记者的专业能力。

  高易问鼎F1赛事最高奖项,这么多年遇到的采访记者数不胜数,为了挖掘有用信息,各个记者的采访风格或犀利或压迫或附和,高易早就有了一套应对模版。

  本以为这次采访又是和之前一般无二,提问、附和、上价值三件套,最后再套一个虚有其表又争议性十足的标题当噱头,吸引流量。

  她会答应这次专访并不是因为觉得沈棠能力有多出众,而是俱乐部需要招商,高氏集团都需要曝光,和媒体合作炒流量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但随着采访的逐渐深入,高易才惊觉自己竟然不知不觉敞开内心,对着镜头讲了太多从前压根不会讲的话题。

  从年少时父亲给与的的期许和压力,到选择成为职业赛车手时的孤注一掷。

  异国他乡,凌晨四点雾都冰冷阴蒙的天,力量训练时少女绷直了的脊背肌线,以及想要站在世界级大赛领奖台无法撼动的野心。

  再到因伤退役后,面对全世界不理解的谩骂声音的无措、无奈、与遗憾……

  方方面面,将她一向维持的骄傲体面面具一点点融碎,露出下面最真实柔软的皮肉。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因她戛然而止的停顿,亮晶晶的黑眸弯弯关切地看着她,询问是否身体不太舒服。

  一张桃花面绽开盈盈笑意,真诚温如暖玉、乍开天光。

  察觉不到半点谄媚与试探,有的只是悄无声息的关切和亲近。

  像是相熟多年的好友,只是坐在一起敞开心扉,聊聊过去的伤疤而已。

  高易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采访依然可以继续顺利进行下去。

  只是内心对这次的采访,真正重视了起来。

  长达四十分钟的专访,没有用到提词器和任何手稿,就连偶尔引申出观点也是充满趣味性,足以体现一个记者的专业素养。

  十点四十五的时候,专访正式结束,沈棠站起来谢幕Q流程。

  摄像机停止录制。

  高易轻抿了口咖啡,“沈记者,你和我遇到的记者都不太一样。”

  沈棠放录音笔的手一顿,做出洗耳恭听姿态:“哪里不一样呢?”

  “很难形容,”高易扯唇,认真地说:“但你真的很适合当一个记者,让人有想要和你倾诉的欲望。”

  “也有可能是我们比较投缘?”沈棠半开玩笑道。

  谦逊不冒进的同时,又大大方方。

  办公室里的气氛也因为这句话,变得一下子轻松下来。

  高易看沈棠目光里多了几分欣赏,扫了眼手表,“正好到饭点,我请二位记者吃个便饭吧。剩下的我们边吃边聊?”

  这次的专访足够她们回去写一篇有深度的报道,但其中有些细节还得再详细确认。沈棠本来打算找个时间再约高易吃顿便饭详细问问,没想到对方先一步主动提出,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俱乐部新开的粤菜馆,会员制,即便价格贵的离谱,开业两个月至今仍然座无虚席。

  高易显然是常客,便有穿着广式旗袍的侍应生小姐姐熟稔将她们引至专属包间。

  正午阳光穿过雕刻精美的花窗,落下斑驳剪影,侍应生关上沉重的大门,同身边同事提起;“今日高二小姐也来我们宝莲楼吃早茶呢,要不要过去知会一声?”

  -

  一条窄长走道最尽头。

  高初宜留美归国不久,也不着急接手家中生意,整日就拉着圈内那群狐朋狗友一起疯玩。

  昨儿个刚跟柏熙革去盛旭的酒吧蹦了个通宵,不想回家听家里老爷子啰嗦,索性找了家粤菜馆慢悠悠吃早茶。

  柏家虽然是清流之后,但到底也同属一个圈子,再加上柏熙革本人事业心确实不算强,几个人从再美国留学那会儿就常混在一起。

  不过混归混,听说高家长女高易也在这家粤菜馆,他们高低还是要过去打个招呼的。

  两间包间隔得不算远,绕过长廊的屏风,侍应生正好推门上菜,他们三个也跟着一起进了包间。

  “姐,我还准备说待会儿打包一点茶点送去你俱乐部呢,没想到你也来了。”

  高家人口简单,高初宜对高易这个姐姐还是很亲近的,视线在席间随意扫了圈,“这两位是?”

  “今天刚好有个采访,离得近就过来了。”高易笑着解释,“这是港台的沈记者和庄记者。”

  高初宜了然,大方地跟他们介绍:“你们好,我是高初宜,这是我的两位朋友,柏熙革和盛旭。”

  沈棠恰好此时抬头,对视的瞬间,脸上礼貌的微笑滞住——

  柏熙革下意识喊了声,“嫂,不,沈记者好。”

  盛旭也跟着反应过来,“你们好……。”

  一阵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寒暄过后,高初宜很自来熟地坐下了。

  柏熙革和盛旭两个对视一眼,也只能陪着坐下。

  “沈记者你好面熟,”高初宜很不见外地给自己倒了杯茶,又盯着沈棠的脸,回想了好几秒才终于想起来,“你是不是……之前给闻鹤之做过专访的那位沈记者呀?”

  沈棠有些意外,“高小姐看过那期专访?”

  高初宜似乎回想起来了什么不好的回忆,“也就看过一点。”

  这话说出口,翻着菜单预备加菜的高易忽然扫过来一道锋利的眼刀。

  “父亲不是让你把那档金融栏目里的所有访谈,都全部看完的吗?”

  “哎呀姐,”高初宜拉着高易的胳膊撒娇,“本来金融局势就很枯燥乏味,那些老头还一个个都秃脑门都反光了,也就闻鹤之比较帅,还看得下去一点。”

  “不过沈记者,闻鹤之那个冰块脸是不是很难相处啊?”

  沈棠想了下,挺认真地回,“还好,闻先生是个好人。”

  “真的假的?”高初宜显然不信,“之前在美国读书那会儿,我们学校三位金发碧眼身材火辣的学霸校花同时公开追他,结果这人定如老僧,拒绝起来丝毫不顾情面。”

  高初宜也在斯坦福GSB攻读硕士,算得上闻鹤之的直系学妹,一直到现在学校里关于这位杰出校友的光辉事迹还广为流传,关于他从不交女朋友的猜测也是成百上千。

  高初宜挑了其中最有意思的一则来讲:“大家都觉得他是gay!”

  “噗——”

  柏熙革差点一口茶水把自己呛死。

  高初宜这大小姐说起话来嘴上也没个把门,竟敢在人家正主老婆面前说他是gay!

  柏熙革怕这事儿真闹成误会,到时候闻鹤之那边说不清楚,于是赶紧解释。

上一篇:春日越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