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第102章

作者:流烟萝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现代言情

  飞机落地后,叶薇先去认购股票,再直接去生产童装和玩具的工厂。

  因为夜市生意红火,她每个月的进货量也越来越大,足够从工厂那里拿到更低的价格,所以她现在不再通过批发商进货。

  等订完货,叶薇将表现一般,且没有必要长期持有的股票卖掉,再将卖掉股票的收益提出存入银行账户,便坐飞机回了沪市。

  回来刚到机械厂,哦不,现在应该叫信德电器了,总之销完假,叶薇就听说副科长人选要确定了。

  去年调查组的人来后,厂里不少领导被带去调查,有的进去了,有的虽然没有进去,但被开除或者一撸到底了,空了许多职位出来。

  像厂长副厂长这样的重要职位,有上面领导在意,人选确定得自然迅速,但中层领导职位都空置了不短的时间。

  倒不是上面高层不在意这些职位,都是干部岗,谁不愿意多安排点自己人?

  但厂长加上副厂长一共六个人,只有三个是本厂的,另外三个都是机关单位或者其他国营厂调来的,刚入职人都没认清楚,自然不愿意随便安排人。

  那三个本厂的也不是一团和气,各自都有提拔的人。

  再加上机械厂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所以改制结束前,只有必要岗位提了人上来,那些没有恢复生产的车间空置干部岗,和没那么重要的科室副职,都被默契地忽略了。

  改制结束后,机械厂的领导们按照转产后的实际情况,对车间人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岗位有新增有撤掉,车间也有合并和新增。

  等车间人事调整完,像财务科副科长这样的空置岗位才被想起来。

  原本这件事跟叶薇没有关系,她资历太浅了,年纪又轻,科室里除了刚调来的于晴,提拔谁的可能性都比提拔她大。

  但她不是成为厂里股东了吗?

  虽然这次成为股东的职工不少,但大多数人只认购了几万几千股,认购份额超过六位数的,只有她和新任厂长。

  人谢厂长占股还没她多。

  所以算下来,叶薇持股数量仅次于国家,可以说是改制后的信德电器的第二大股东。

  虽然改制后,国家在机械厂中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高层职位任命需要经过上级部门领导的同意。但叶薇怎么说都是第二大股东,总不能因为人年轻,就让她一直当基层干事吧?

  如果财务科里参与副科长职位竞选的其他人,能力出众也就算了,可他们和叶薇比起来,优势只剩下个资历深。

  不提占股,这次改制过程中,财务科全员参加的筹备小组。

  可在小组会议上提出有用建议,和问出直击重点的问题的,只有叶薇,其他人完全没有给他们这些厂领导留下印象。

  而且厂里能顺利募集到这么多资金,也和叶薇有关系,就算不好明着夸她,不少领导心里都是认她的功劳的。

  所以这个副科长职务,大多数领导都倾向于提拔叶薇。

  消息传出第二天,叶薇就被罗丽娟叫去谈话了。

第67章 升职or进修 虽然以机械厂的规模,科……

  虽然以机械厂的规模, 科室副科长还没正式踏入仕途,但大小也是个干部,普通家庭出身能升任科室副科长,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而且副科长工资比普通干事高不少, 所以升职不仅关系到荣誉, 更关系到实际能到手的钱。

  要不是这样, 陈玲和周荣也不至于因为有竞争, 弄得关系尴尬。

  但他们想竞争上岗,叶薇却没有这个想法。

  一来她有钱,每月工资多几十少几十对她来说根本没差别;二来她在外面有生意, 而且这生意规模越来越大, 店铺马上要开业了。

  国家对国营厂职工在外面做生意这件事没有具体规定,机械厂情况又特殊, 过去一年没发几次工资, 职工不另寻出路就要饿死了,所以在外面做生意的人不少。

  但干部在外做生意是被明令禁止的,因为这很容易发生以权谋私, 官商不分等问题,触碰到廉政建设的红线,严重了说不定要进去。

  厂里领导也想到了这一层,所以和叶薇谈的时候,罗丽娟主动提起了她在外面的生意,说如果她想升职, 最好是把生意关掉,或者转给其他人。

  这个“其他人”倒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亲属, 反正只要跟本人没有直接关联就行。

  这也是副科长职位不高,如果是厂长副厂长这级别的干部,直系家属开店就有限制了。

  总的来说,罗丽娟提出的条件并不苛刻,只要是对仕途有野心的人,都不可能拒绝,但叶薇恰恰是那个没有野心的。

  她的野心都在赚钱上,不准备把公司店铺转给其他人,也不想冒险违规,所以不打算当这个副科长。

  事实上,按照她的原计划,早在机械厂股份改造完成时,她就准备辞职了。

  拖到今天,是因为她偶然得知,今年机械厂有进修名额。

  这时候的国营厂很多都和高校有合作,时不时会有进修名额,但名额根据国营厂规模大小,年份不同有差异。

  机械厂在沪市众多国营厂中排不上号,所以每年的进修名额不多,前年是一个,去年因为机械厂濒临倒闭,没有名额。

  到今年,机械厂终于做出了点成绩,随着信德电饭煲在各大商场柜台铺货,机械厂也算是活过来了,所以今年机械厂有两个第二工业大学进修的名额。

  虽然国营厂推荐进修只能选择非学历教育,培训周期长也就一两年,短可能三五个月就结束了,通过考试后也只能拿到结业证书而非毕业证书。

  但参与进修的好处不少,首先是授课的都是大学教授,培训过程中只要用了心,确实能学到不少东西拍

  其次参加这类进修的,基本都是各国营厂或者相关单位的骨干,进修长泽一年半载,短也要两三个月,能结识不少人脉;

  最后大多数国营厂都认可这类培训,所以结业证书在以后的岗位竞争中,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增加职工的竞争力。

  叶薇不打算在信德电器长干,结业证书能不能增加竞争力对她来说无所谓,她看中的主要是前两个好处。

  第二工业大学虽然以工科为主,但近年也开设了不少经管类专业。

  而得到进修名额的职工,虽然无法只凭个人意愿选择专业,但如果工种职位和个人意愿不冲突,厂里一般会同意。叶薇在财务科上班,如果能得到名额,就算是财务方向,应该也可以选择偏向于管理的专业。

  虽然现在她的公司规模还很小,加上最近新招的,手下也才三个人,用不上什么特殊的管理技巧。

  但她早晚会把公司做大,手下职工多了,就需要用到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了。

  现在想提升自己的办法虽然很多,比如找学校借读,重新参加高考,又或者干脆参加成人高考……

  但叶薇知道自己的能耐,如果第一次高考落榜后,她立刻复读,一年后兴许能考上大学。

  可当时没那条件,如今近十年过去,她学过的知识大半还给了老师,就算找个学校借读,一年后参加高考肯定还是没戏。

  至于成人高考,就算考上了拿的也是函授学历,找工作的时候也许有点帮助,但总的来说作用不大。

  而且函授周期长,一般要三四年,哪怕可以选择业余时间学习,在叶薇看来也太久了。

  厂里的这次进修机会就很好,培训周期只有一年,脱产学习课程也不会安排得太紧,她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而从授课内容看,函授教育三四年学的,未必能有厂里组织的进修班一年半载学得多,毕竟前者针对的基本都是没出社会的学生,而后者的教学对象基本都是各单位工作多年的骨干。

  国营厂安排职工去进修,可不是让他们去混日子镀金的。

  叶薇自己创业,不需要学历给脸上贴金,自然更倾向于参加进修班。

  再就是人脉,这一直都是叶薇的短板。

  她读了十几年书,同学是不少,但大多数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毕业就进国营厂了,因为年纪轻资历浅,都还只是个基层干事。

  小部分考上大学或者大专的,前者到今年六月才能毕业,后者都工作不满一年,而且去的基本都不是什么好单位。

  没办法,恢复高考已经十几年,沪市高校又多,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一茬接一茬,大专生在其中真不算什么,分配能留在沪市就不错了,进好单位?难。

  能通过进修多认识一些人,对叶薇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但叶薇不可能直接说“我不想升职,你把进修名额给我吧”,这太直白了,而且等于把底牌露了出来,容易鸡飞蛋打。

  叶薇斟酌过后说:“科长,厂里愿意提拔我,我非常荣幸,但是科室里孙姐、陈姐和周哥都比我资历更深,陈姐获得过荣誉,周哥有过进修经历,提拔我……是不是不太合适?”

  罗丽娟虽然不知道叶薇打上了进修名额的主意,但当了这么些年领导,不可能听不出她话里的意思,似笑非笑问:“你是站在单位角度觉得不合适,还是个人觉得不合适?”

  叶薇扯大旗说:“我是站在个人角度,担心领导,包括您,破格提拔我不合适。”

  “听这意思,你觉得自己是在为领导分忧?”

  “我是在为领导着想,”叶薇先往脸上贴金,又做出欲言又止的模样,“当然,我也有点自己的小心思。”

  “嗯?”

  气氛烘托到这里,叶薇不再装相,直说道:“厂里不是有进修名额吗?科长,您觉得我有机会吗?”

  罗丽娟笑:“我说你今天说话怎么这么好听,原来是盯上进修名额了。”

  “我确实盯上了。”

  “但进修和升职并不冲突,甚至你升职后争取进修名额更顺理成章……”罗丽娟整理两下面前办公桌上的文件,缓了数秒挑明问,“你其实是舍不得生意吧?”

  叶薇不再拿话蒙混过去,点头说:“肯定舍不得。”

  罗丽娟试探问:“转给别人也不行?”

  “科长,我跟您说实话吧,和干财务比起来,我更喜欢自己做生意。”叶薇说完抬起头,直视着罗丽娟的目光,等待着她的回答。

  虽然叶薇没有明说,但罗丽娟能听出来,她这意思是不打算在机械厂长干下去,甚至说不定留在今天,也只是因为进修名额。

  而按照规定,职工经厂里安排进修后,通常要回到原单位干三到五年,否则除了赔偿进修费用,还会有一定违约金。

  所以在选择进修人员时,厂里领导一般更倾向于能长期干下去的人,毕竟没人愿意因为培训费用和违约金和员工扯皮。

  但叶薇情况特殊,她不仅是厂里职工,更是大股东,而且就算要赔钱,她也支付得起。

  显然,她在提起进修名额时,也想到了这些。

  罗丽娟考虑过后,说道:“这件事我做不了决定,但我会把你的情况原原本本报上去,能不能得到进修名额,看厂里领导的意思,你看怎么样?”

  “我没有意见。”

  “副科长职位,你觉得科室里谁更适合?”

  虽然叶薇不一定能得到进修名额,但看她的态度,副科长肯定要另外选人,想着她进财务科也有几年,和另外三人都很熟,罗丽娟就顺嘴问了一句。

  叶薇表情有些意外,但很快调整过来,回答道:“我个人倾向于孙姐和陈姐。”

  罗丽娟面露诧异:“你刚才说周荣进修过,而且他也是三个人中学历最高的……”

  三个人中,周荣确实更有竞争力,毕竟学历高还进修过,资历也不差另外两个人什么,他还很懂钻营,没少到领导面前表现。

  但叶薇跟周荣关系不好啊!

  虽然他们没有正式闹翻,工作上有交集时也会互相交流,但叶薇心里还记着周荣帮老林对付她的事,当然不可能在这种关键时候帮他说话。

  顾虑到背后说人坏话不太好,面对罗丽娟的好奇,叶薇没有说具体理由,只打哈哈道:“所以这是我的个人倾向。”

  见她不打算多说,罗丽娟没有强求,说道:“你回去工作吧。”

  “好。”

  ……

  回到财务科刚坐下,叶薇就听到对面坐着的周荣阴阳怪气道:“哟,叶副科长回来了?”

上一篇:溺吻娇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