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第119章

作者:流烟萝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现代言情

  话说回来,宝贝未来会星球面临的困境,是每个做零售的人都会遇到的。

  这行业就是如此,没什么门槛,就算只有几百块本钱也能做,但也因为太没有门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跟风严重,且跟风成本不高。

  此外,零售行业虽然有前景,但下面各个项目的盘子却不大,竞争一大,规模不够也没有特色的,就很容易被淘汰。

  房地产不同,起步投入大,上限也高。

  虽然弹幕有人说在他们的年代,房地产已经成为夕阳产业,但根据弹幕上大多数人的口风,房地产至少还有二十年的扩张期。

  在这期间投资房地产,只要能入场,就能大赚特赚。

  也因为这样,做零售的大多没有做房地产的有钱,相应的攀比现象也没那么严重。

  这行业也不像地产行业那么紧要,除非生意做得很大,否则很难见到领导。像叶薇,生意也算做的不错,但到现在见到的最大领导,还是信德电器的厂长。

  所以叶薇不怎么需要装点门面,出去跟人谈合作能打量计程车就很不错了,这次买车也主要是为了出行方便。

  比较起来,叶薇自然更考虑性价比。

  但叶薇还没有入手,弹幕就有人说车价跌得快,花十几万买辆车,十年后几万块都没人买,可要是花十几万买套房,十年后翻一倍都有人抢着要。

  又有弹幕说车辆更新换代快,现在看捷达和富康性价比可以,但等她生意做大,这两款车就不怎么开得出手了。

  不如现在买辆便宜车,过几年需要充场面直接入手牌子更响亮的,省下的钱拿去买房,过几年房价增幅算上租金,说不定都能全款买了。

  叶薇觉得弹幕说的有道理,她去年买的三套房一套商铺,浦东的暂时不太好租,但黄浦的那两套今年陆续装修通风后,很快就租了出去,而且租金非常可观,远高于沪市的人均工资。

  而且随着沪市房价上涨,租金也每年在涨,幅度还不低,叶薇觉得最迟明年,她那两套房子的租金应该就能突破四位数。

  考虑过后,叶薇果断消费降级买了辆夏利。

  虽然是为省钱买的夏利,但买车带办手续花费也快十万了,并不便宜。

  而车行开在闹市区,出去路面并不空旷,叶薇纯新手,直接开车出去要是撞到柱子,她得心疼死。

  撞到人更糟糕,赔钱事小,导致他人受伤甚至死亡事大。

  为了他人的人身安全,也为了自己的财产安全,提到车后叶薇没敢直接上手,让杨征明一直开到郊区修了路但暂时没有通车,更不怎么能看到人的路段,才换到驾驶座。

  坐进去系好安全带,叶薇脑袋有瞬间空白,扭头问副驾驶坐着的杨征明:“起步要先干什么来着?”

  正在系安全带的杨征明猛地抬头,目光直直看着叶薇,表情严肃道:“先踩刹车,再挂挡。”

  “不是这个,我知道要踩刹车。”叶薇摆手,不等杨征明表达疑惑就想起来了,“哦对,是调整后视镜。”

  每个人的视觉习惯都有不同,而且他们两个身高有差,确实需要调整后视镜。

  杨征明松了口气,打开车窗调了下这边的后视镜,问道:“可以看到吗?”

  “可以。”叶薇看了一眼,确定没问题后也调了下驾驶座这边的,再看仪表盘,确定指示灯都没有问题。

  其实这一步不是很有必要,这辆车刚从车行开出来,杨征明又开了一路,除非车辆出厂就有问题,否则不至于这么快出现故障。

  但叶薇心里紧张,不免有些照本宣科。

  开车谨慎是好事,杨征明没有笑,微微侧着身子,低着头仔细看着叶薇的动作。

  踩刹车,挂挡,打开左转向灯,明明知道后面什么都没有,叶薇还是惯性看了眼后视镜,然后缓慢松开刹车,同时轻轻踩下油门。

  车辆起步的瞬间,叶薇几乎屏住了呼吸,唇线绷得直直的。

  等车辆平缓行驶起来,她才长出一口气,下颚也咬得没这么紧了,但心里仍有些紧张,人坐得笔直,甚至向方向盘前倾着。

  所以看了一会后,杨征明说:“你可以放松一点,身体不用绷这么紧,手握住方向盘就好。”

  叶薇却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知道他说完,才匆忙瞥了他一眼:“啊?你刚才跟我说话了吗?”

  杨征顿了下说:“没有。”

  叶薇哦一声,继续紧张地看着前方,到了路口,默念着交通规则,将车辆驶入转向车道,然后转弯。

  转弯成功后,叶薇想起问身边的杨征明:“我刚才有没有做错?”

  “没有,你做得很好。”

  得到肯定的叶薇露出笑容,又连着转了几次弯。

  每一次转弯成功,叶薇心里的紧张都会减少几分,七八次拐弯后,她觉得自己可以进市区试一试了。

  杨征明也觉得她没有问题,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但开了没一会,叶薇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进市区要往哪个方向开?”

  出城是杨征明开的,路线还算清晰,但她刚才试驾过程中左拐右拐,根本不知道自己拐到了哪里。

  杨征明也被问住,虽然他记得大概路线,但仔细一回想,发现有两个路口不太确定往哪里走。而四周荒无人烟,一时半会也很难找到人纹路。

  杨征明想了想说:“等会。”

  说完推开车门下去,站在路中间对着影子观察了会,上车指了个方向说:“市区在西南方向,往这个方向开吧。”

  “行。”

  叶薇应声,开着车一路往西南去。

  十来分钟后,周围建筑果然多了,路边还有报亭,杨征明下车买了份地图和两瓶水,又顺便找老板问了下路。

  再回到车里,他将其中一瓶水递给叶薇,然后打开地图,看了会后结合报亭老板的回答,迅速规划出了一条回机械厂的最近路线。

  “回机械厂?”叶薇面露诧异,“你不用回去开车吗?”

  杨征明说:“车没有关系,我明天找人去开。”

  “那我开车送你回去吧。”

  杨征明抬眼看她:“你确定一个人能把车开回去?”

  ……不怎么确定。

  虽然叶薇已经开了一个多小时车,但一路都没碰到几辆车,人也不怎么多,路则都是新修的,比较平坦。

  开进市区后肯定没有那么容易,车多人也多,道路也错综复杂,一搞不好就会开错。

  但一个多小时开下来,叶薇自信了不少,而且她总要自己上路的,杨征明不可能一直坐在副驾驶提醒她。

  叶薇说道:“你住在市中心,我能开车把你送回去,就能一个人把车开出来,没问题的。”

  学完车让人自己回去这种事,叶薇干不出来。

  而且她担心直接把车开会机械厂家属院,杨征明自己坐车回去过程中碰到大院住户被人揍。

  虽然去年年初,杨征明等人去机械厂门口摆摊收认购证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欺瞒行为,那些当时着急忙慌卖认购证的怨不了人。

  但是人嘛,总是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就算是亲戚朋友,因为便宜卖掉了认购证而翻脸的也不少,何况杨征明等还是陌生人。

  再加上去年认购证最高炒到了一万,在那些卖掉认购证的人看来,他们一亏就是几万十几万,心里自然更恨。

  所以平时见面杨征明送她回去,她都是让他在外面路口停车,生怕他把车开进去后被人认出来,那些把认购证卖给他的人听说消息,出来把他的车给砸了。

  什么?你说事情过去一年多,大家应该要淡忘这件事了?

  这怎么可能!

  在那些卖掉认购证的人心里,这可是几万十几万的亏损,哪能这么轻易放下?

  何况最近沪市又发行了认购证,中签率低得令人发指,那些当时没有扛住诱惑错过暴富机会的想起往事,心里更加悔恨。

  最近咒骂像杨征明这样的投机客的声音可不小。

  虽然叶薇没有明说原因,但今年他们见面频繁了不少,每次见面送她回家,一到路口她就要下车,杨征明不可能想不到这些。

  杨征明有些后悔,早知道他会喜欢上叶薇,去年他说什么都不会去机械厂门口摆摊收认购证。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去年他没去机械厂门口收认购证,估计也不会遇到叶薇——

  他很清楚,如果不是因为认识,就算去年在深市他被人围殴时,叶薇从巷口经过恰好看到,也大概率不会出手,最多去派出所帮忙喊一声。

  这样的话,他们还会认识吗?

  杨征明觉得可能性不大。

  所以他心里,非常庆幸去年来了机械厂收认购证。

  他也不怎么怕挨揍,架打多了,他早就积攒了足够的经验,知道打哪里最疼,也知道身体哪个部位最抗揍。

  如果是他,肯定不会像王浩一样,被人打到骨折进医院。

  但他被机械厂的人看到,最多挨一顿揍,可叶薇如果被人发现和他有瓜葛,可能不止生活,工作上也会受到排挤。

  所以这件事,还是要早点想办法解决。

  至于想什么办法,他心里已经有了头绪,就是效果暂时不好说,这会就没有挑明,只说:“那你送我去车行吧,拿到车我开车跟在你后面,送你回去。”

  叶薇一听,迅速倒戈:“行。”

  ……

  进市区后路况果然没有那么好,新修的路还好说,基本都是四车道起步,还有专门的人行道。

  老路就不怎么好开了,路窄不说,没有明确的车辆行人分隔线,时不时还有自行车摩托车乱入,叶薇怕出事,把轿车开出了自行车的速度,为此没少被人按喇叭。

  如果只有叶薇,她肯定会慌,担心自己开错了。

  但杨征明开了几年车,经验丰富,每次后面有人按喇叭,他都会说她没有问题,是后面司机太急躁。

  慢慢的,叶薇淡定了下来。

  再回到车行,叶薇的状态和刚上车时截然不同,看着甚至有些游刃有余,美中不足的是倒车不够顺滑,差点撞到墙,好在她及时踩了刹车,成功入库。

  其实不是很有必要入库,虽然时间不早,叶薇想请杨征明吃顿饭再回去,但车行周围热闹是有,饭店却没几家,所有吃饭要去别处。

  她在路边把人放下,等杨征明把车开出来就能走。

  但反正要练,叶薇就想把倒车入库一起练了,免得后面一个人倒不进去。

  好在她底子不错,一次成功了。

  停好车,叶薇和杨征明说好去哪吃饭,然后他开车在前面带路,她在后面跟着,一起往饭店去。

  吃过饭,再这样回家属院。

  还是送到路口,两人挥手告别,叶薇一个人开着车回去。

  自从张江明买了货车,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大院里动心思的人不少。但几万块不是小数目,就算可以贷款,能狠下心背贷款的人也不多。

  何况开车需要驾照,而沪市规定申请驾照必须通过驾校,很多人一打听到驾校报名费,就直接打了退堂鼓。

  没有打退堂鼓的,只有在厂里开了很多年车的几名司机。

  但他们起初想买车是因为机械厂不行了,想另寻出路,今年机械厂改名成信德电器,起死回生,车队不但又忙了起来,还涨了工资,于是大部分人打消了这念头。

上一篇:溺吻娇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