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烟萝
问有没有民营企业上市成功?
答案当然是有,九二年在深交所上市的深华源A,就是民营企业。
可股市发展到今天,上市企业数量已经增长到两百多家,而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至今只有两家。
由此可见,民营企业上市有多难。
上市难,就等于变现困难,所以这个时期,国内天使投资人并不多。
叶薇更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家民营公司的天使投资人。
她不认为她投资陈霁云的公司,是因为钱多到没处花,而且弹幕也说了,当时想投资陈霁云的人不少。
所以叶薇认为,在她决定投资陈霁云时,他的公司很可能有上市的苗头。
能上市,可以变现,才会有人争相投资。
而现在能上市的民营企业凤毛麟角,陈霁云的公司有上市苗头,要么成长为这凤毛麟角之一,要么,近几年国内会放松民营企业上市。
叶薇倾向于是后者,虽然这几年的股市政策一时松一时紧,但总体趋势是在慢慢放开,她相信,放松民营企业上市是必然。
甚至她怀疑,未来宝贝星球也上市了。
只是弹幕没有人提,所以她并不确定放松民营企业大规模上市要到什么时候,可能是几年后,也可能是十几年。
因为不确定,她很少思考这类问题,直到今晚看到这些弹幕。
虽然这些弹幕并没有提到这些,甚至没说陈霁云的公司会上市,但透露出的信息,结合起来,叶薇觉得这个时间可能不会太久。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陈霁云大器晚成的可能性。
又或者,上面并没有给民营企业上市开口子,陈霁云公司有机会上市,是因为发展得非常好。
但不管是哪种可能,在叶薇看来都是好消息,会成为赚钱的机遇。
随着弹幕消失,视线不再被阻挡,叶薇脚踩油门,驱车离开。
……
随着第一批货物完成出库,童装厂也算是上了轨道。
虽然叶薇开童装厂,是为了降低宝贝星球的进货成本,厂子也是以宝贝星球的名义投资的,但它并不是宝贝星球的分部门,而算是分公司,两者财务也是分开核算的。
所以宝贝星球要让童装厂生产服装,也要走正常的下单流程,先签合同再打款,而款项算作服装厂的收入。
但毕竟是自家公司,童装厂给宝贝星球的价格比代加工便宜不少。
也因为价格便宜,所以童装厂的利润并不高,尤其是算上建厂投入,童装厂生产一件衣服的成本,其实比找代加工要高。
但账不能这么算。
童装厂的设备虽然大多是二手的,但未来几年只要没有大规模的更新换代,现有机器用上六七年甚至八、九年都不是问题。
按十年折旧算,成本能降下不少。
至于其他的建厂开支,同样能分摊能折扣,总之厂子开的时间越久,生产成本就能越低。
所以童装厂目前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王瑞琴心里并不慌,因为只要有宝贝星球在,厂子就不会缺订单。
而只要有订单,厂子就能一直开下去,盈利也是迟早的事。
事实也的确如此,童装厂的第一批货物刚出库,宝贝星球的第二笔订单就来了,而且这次的订单金额更大。
王瑞珍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宝贝星球发展越来越好,未来的订单会越来越多。
为了能尽早跟上生产,所以厂子刚上轨道,王瑞珍就让人在报纸上贴了招工启事。
童装厂很缺人。
虽然年初买设备的时候,童装厂和第二制衣厂达成了合作,由后者组织下岗员工入职童装厂。
可童装厂不仅是私营企业,当时还刚成立,哪怕背靠宝贝星球,看好的人也不多。所以但凡有办法,那批下岗的工人都不会选择童装厂。
原本王瑞珍和叶薇打算步子迈大一些,干脆将招工数量提高到了一百五十人,但最后实际招到的熟练工不到一百。
因为从第二制衣厂买到的设备也差不多是一百台,宝贝星球下的第一笔订单,生产任务并不重,再加上厂里各方面没有上轨道,所以这些人入职后,童装厂只排了一个班次。
但生意好的服装厂,基本都是日夜开工,一天至少要排两个班次。
而且随着订单量加大,在机器设备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增加班次是必然的。所以厂子上轨道后,王瑞珍就把招工这事提上了日程。
几个月过去,童装厂招工的难度下降不少。
不提别的,去第二制衣厂门口摆个摊,肯定能招到不少人。
因为卖掉那批设备到现在,第二制衣厂已经陆续组织了三批员工下岗,前两批人数还不多,一次一百五,一次一百左右,但这第三次,动员下岗的员工数量超过了三百。
也就是说,上半年才过去一半,第二制衣厂就动员了超过五百人下岗,人数占全体职工数量近四分之一了。
当然,第二制衣厂也不是只动员下岗,也想了不少办法安置员工。
第一批是和宝贝星球合作,把大多数人安排到了童装厂,第二批是找上级领导哭诉,塞了几十个人到沪市其他国营单位。
但到人最多的第三批,第二制衣厂的领导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让大家自寻出路。
可大家能有什么出路?
第一批看不上宝贝星球童装厂的人,好些到现在还没正式工作呢。除非家里有关系,能帮忙介绍。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些人家里要是有关系,又怎么会进到下岗名单里?
所以到现在,第二制衣厂的待业下岗职工已经增长到了三百多人。
而童装厂在这期间已经发了两次工资,第一次因为大家只上了几天班,拿到的钱不多。但第二个月,大家拿到的是全部工资。
童装厂是私营厂,所以不像国营厂一样底薪高,但只能拿少量奖金,它的工资是计件的,做的越多拿的越多。
第一批员工,工资最高的拿了开一千,其他只要肯干的,工资也基本都有五六百。
这些人下岗后,本来就觉得自己是被厂子抛弃了,又和那些还在厂里工作的人住一起,心里都憋着一股气。拿到工资,自然要回去好好炫耀一番。
童装厂工资高的消息一传开,不止那些第一批下岗,但没看上童装厂而在家待业至今的后悔了,好些没下岗的都动了心思。
童装厂现在去摆摊招人,别说一百,两三百人都能招满。
但王瑞珍觉得那些人之前看不上童装厂,现在她还到第二制衣厂门口摆摊招人,有点太热脸贴冷屁股了。
童装厂招不到人这么干就算了,但现实是童装厂今非昔比,现在想托关系进厂的可不少。
而在王瑞珍看来,虽然有宝贝星球在,童装厂不会缺少订单,但她不能完全依靠总公司。
现在看,宝贝星球的发展势头很好,但商场瞬息万变,谁也无法保证它一直能发展得这么好。
所以王瑞珍认为,宝贝星球的订单可以成为童装厂的发展重心,但不能成为它业务的全部。
至少,她要让大家知道童装厂,这样哪天宝贝星球不行了,童装厂才可以立刻承接其他公司订单,然后活下去。
而想做到这一点,寂寂无名是不行的,至少得要让人知道童装厂的存在。
王瑞珍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所以不打算把招聘局限于第二制衣厂内部,而让人在沪市本地的报纸上,买了个豆腐块大小的版面,登了一则招工启事。
想通过这么小的版面一夜成名自然是不可能的,但这时候通过报纸找工作的人不少,这则招工启事登出去后并非毫无水花。
至少,不少业内人士都因此知道沪市多了一家童装厂,且这家童装厂和宝贝星球同名,不知是不是同一个老板。
以及,招工启事登出去后,童装厂门口排了半个月长队,而这些排队的人,都是来应聘的。
来的可不只有第二制衣厂的下岗职工,因为招工启事上标的工资上限有四位数,所以不少国营制衣厂的正式工都来应聘了。
而其中,就包括了第三制衣厂的职工。
前几个月为了第二制衣厂的设备跟郑厂长对上后,王瑞珍很快就搬出了第三制衣厂家属院。
虽然住得远了,且她这段时间一心忙工作,但也听说过一些第三制衣厂的情况。
因为年前盲目涨价,近半年第三制衣厂失去了不少大客户,虽然后面价格又降了下来,但他们这么反复无常,客户哪敢把订单交给他们?
所以过完年后,第三制衣厂的情况可以说每况愈下。为了赚钱,现在郑厂长已经不择手段。
据来应聘的职工透露,他让人照着宝贝星球的新款夏装做了一批童装,批发卖给了沪市的童装零售商家。
得知这消息,王瑞珍赶紧联系叶薇。
第97章 盗版童装 市面上出现宝贝星球盗版童装……
市面上出现宝贝星球盗版童装这件事, 叶薇早几天就知道了。
其实宝贝星球的品牌做起来后,店里卖的童装玩具,一直有人跟风做类似款。电子玩具还好说,这东西需要一点技术含量, 童装和普通的毛绒玩具一直都是重灾区。
叶薇没有管过, 不是不想, 而是没办法管。
抄袭的含义太模糊了, 一个图案三个元素,撞了一个也很难被定义为抄袭,就算是打官司也不好办。所以在服装行业, 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款火了, 大家都跟着做类似款。
但类似款和高仿是有区别的,前者只是元素相撞, 辩解说是灵感撞了, 能解释得过去。
高仿则完全是同款,不仅材质工艺和正品无限接近,有些没有底线的, 还会打上品牌商标。
这种,就很容易违反《商标法》,如果正品注册了专利,还可能侵犯正品商家的知识产权。
而市面上出现的这一批盗版童装,和宝贝星球的童装,相似度上几乎达到了肉眼难辨的程度。
所以知道这件事后, 叶薇立刻安排了人去调查盗版来源。
同时,叶薇也迅速联系了其他城市的分店负责人,询问盗版情况。
得到反馈得知其他城市暂时没有出现一摸一样的高仿童装,叶薇就知道生产这批服装的, 估计是本地的服装厂了。
至于是哪家服装厂生产的,叶薇第一个怀疑的是第三制衣厂。
虽然今年的夏款童装,叶薇没有交给第三制衣厂做,但出于统一性,前后两年的童装材质变化不大,而一些爆款童装,连图案都只是调整了部分元素。
第三制衣厂给宝贝星球代工过,实在有很大嫌疑。
但另一方面,叶薇又觉得不太可能,虽然宝贝星球和第三制衣厂的合作结束得不太愉快,而那些不愉快,让她对第三制衣厂的领导层评价急剧下滑。
尤其是在第二制衣厂那批设备的交锋上,郑厂长宁可自损八百也要伤敌一千,可以看出这人报复心挺强。
可叶薇又想,第三制衣厂毕竟是国营制衣厂,应该不至于这么没有底线吧?
而且第三制衣厂近几年发展得比其他制衣厂好,就是因为他们开发了代工业务,结束合作后去生产代工过的品牌服装,这不是自砸招牌吗?
本身第三制衣厂就因为涨价,厂里效益不如以往,要是真这么做了,事情传开,怕是会加速倒闭。
因为这些想法,叶薇虽然让人查第三制衣厂了,但重点仍放在私营服装厂上,尤其是那些小规模的生产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