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吨萝卜
谢志强老实点头:“爸,你放心,我一定照做。”
“知道就好,等过年大扫除你把家里几间屋子好好打扫打扫。
墙用纸糊糊,耗子洞掏干净,屋顶的瓦片有破的也给换掉。
还有你那一堆木工玩意儿做个箱子收起来,你可别给你老丈人送个腿不稳的椅子。”
“爸,我哪会这么干?对了,爸,你看这是三大爷送我的梳子。
怎么样?好看不?”
“你大爷的手艺那肯定是没话说的,刚好还是一对,你和秀兰一人一份。”
“爸,你要不?不然我抽空给你做一个?”
“儿子,你可拉倒吧,千万别帮倒忙啊。
你爸我头发本来就不多了,被你那毛刺的梳子一梳,那还得了?
你咋不说送给你媳妇儿?非得过来霍霍我个糟老头子。”
“爸你当年做的西红柿炒鸡蛋吃着齁咸齁咸的,你也没让我妈吃啊。”
……
54年春节一过,谢志强盼望着盼望着春天就到了。
为了挑一个好日子,高老爹特意找了庄子里一个瞎眼老婆婆,塞了两个鸡蛋,算出了一个吉利的日子。
谢大伟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两家人商量好白天小两口去照相领证,到晚上一家子坐在一起好好吃一顿。
至于现在结婚也不用请人上门吃饭,都是普通人家,不需要这么大排场。
一般都是买点水果硬糖,一家送几颗甜甜嘴就成了。
“秀兰,咱俩先去照相馆照相吧。”
谢志强今天穿着一身中山装,衬得人格外笔挺,就像一棵小白杨。
口袋里还故作文气地别了一只黑色钢笔,这是高秀兰送他的礼物。
高秀兰今天也特意打扮了一番,扎着一个单股麻花辫,鬓角两侧的碎发还用铅笔卷了卷。
上身毛衣外衣套着一件红色的褂子,下身是简单的黑色裤子。
“走吧。”
两人并排走在一起,今天要去的是前进照相馆。
一进门上一对小夫妻刚照完,女同志揪着辫子,对上高秀兰的目光,还友好地笑了笑。
现在结婚照一张合照,价格也不便宜,等照片洗出来拿在手里细细看着,还是很值得的。
“高师傅,我和我对象过来拍照。”
高师傅正在摆弄着相机,听到熟悉的声音抬起头来。
“哟,你小子还真找着对象了?上次听你爸说,我还以为是在开玩笑。”
“高师傅,这是我对象,高秀兰同志。”
他略带矜持地介绍了他对象,高秀兰弯弯眼睛笑了笑。
她还是头一回来照相馆,眼里满是好奇。
不过她也不慌,只是照相,她长得不丑,怕啥?
“也姓高啊,是个俊闺女,你俩今天一块照相,真养眼。”
虽说是喊高师傅,其实这人的年纪也没多大。
不过很早就出来打拼了,经营了一家照相馆。
因着技术好,脑里有想法,拍出来的照片质量很高,所以生意还不错。
“坐凳子上就成了,可以稍微靠近一点,对对对就这样。
志强,你也别贴那么近,秀兰同志的辫子都被你挤到了。
哎,好,都笑一笑啊,志强,其实也不用把牙齿全都笑出来,稍微收收。
秀兰同志,注意看这个镜头,一二三,好了。”
高师傅一顿摆弄,很是专业的样子,小两口在他的指挥下,拍下了第一张合照。
“高师傅,给,这照片可以给我多洗一张吗?”
谢志强等着他算钱,突然想到一茬补充说。
他准备到时候给一张给他老丈人。
“成,没问题,三天后过来拿啊。”
两人照完相出来,在路上还碰到了一并出来的吴胜利和刁玉莲。
这两人上个星期就领证了,只不过刁玉莲今天才搬进大院。
吴胜利瞅见两人,扬起笑打了个招呼。
两拨人打个照面就各自分开了。
谢志强倒觉得今天吴胜利还挺有眼色的,没跑过来瞎打扰。
高秀兰今天也刚把东西搬进大院,她出门上厕所时碰到了刁玉莲。
这人也是奇怪,明明不熟,非拉着她问东问西的。
都是刚嫁进来的小媳妇儿,都要慢慢摸索,她也不比人家多了解多少。
扯了一圈才绕到最后的话头,原来是过来打听她陪嫁的。
她当时很是诧异,三两句话就推脱进院门了。
而且她观察到,大院各家的关系就是无事时拉扯唠嗑,平日里鸡毛蒜皮的小事时而发生。
她还听志强说大伟同志之前和吴大妈吵过架,当时两家闹得很是难堪,后来时间久了关系又缓和了。
反正在她看来,过好自家的日子才是正事。
都是同辈人,她也没必要处处忍让,一定要给脸不要脸的人劈头骂一顿杀杀威风。
在庄子里,她高秀兰也没少和人打嘴仗,撸起袖子真干仗,常年做农活,力气是不小的。
再吵吵她二话不说就甩人一个大逼兜,事儿精嘴巴都能给打歪。
还没等她想完,地方就到了。
“同志,我们是来登记结婚的。”
谢志强说话声音激动到有些微微颤抖。
“户口本给我瞅瞅,到年龄了吗?”
婚登处的女同志心情还不错,她这天天都是喜事,心情还可以。
“到了到了,同志,你看看。”
高秀兰从挎包里拿出东西递过去。
现在的结婚证就是一张印刷好的奖状,登记人员将两人的姓名、年龄和领证日期手填上去。
最后敲个红戳戳,一式两份,递过去就成了。
“行,祝贺你们二位结成革命伴侣。”
“谢谢同志,吃几颗糖甜甜嘴。”
高秀兰把结婚证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谢志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水果糖塞了几颗过去。
“你们也太客气了,谢谢,希望你俩未来的日子也能甜蜜蜜。”
女同志脸上的笑容越发明显了,祝福的话脱口而出。
小两口出门后,不约而同松了口气,相视一笑。
今天他俩结婚了~
第440章 父母爱情(十七)
领完证之后两人又去百货大楼逛了一圈,最后高秀兰思考之后选了缝纫机。
现在基本上都是自家做衣服穿,买成衣很少,因为太贵了,不划算。
买台缝纫机回去平时也用得多,不会长时间闲置。
而且自家不用时,街坊邻居上门来借用,更不会空着手来,兜里总要塞点东西。
她以前在家做衣服时用线缝补麻烦又废手,她妈没得早,针线活都是她和隔壁婶子学的。
做久了容易分神,一个没注意手指就被针扎到了,一套衣服下来手指头都快被戳麻木了。
去年谢大脚给买的布是找三大妈帮忙做的,尺寸稍微往大了做。
“等今年家里有了缝纫机,扯布做衣裳就快多了。”
“听你的,就这么办,同志,我们就要这台了。”
谢志强听到“家里”两个字,心里暖暖的,他也是有媳妇儿的人了。
极有眼色地付了钱,两人带着大件回家了。
高秀兰一瞅就到饭点了,张罗着要回大院,把还在楼下看布料的谢志强给拉走了。
“秀兰,我瞅着刚才那块料子挺适合你的,你穿一准好看。”
“你悠着点啊,这个月才刚开始,这料子你上回才给我买了一身,暂时也不需要。”
“好吧。”
谢志强摸摸自己不太宽裕的口袋,心里想着他要更努力工作了。
等以后成了像他爸一样的大师傅,一月工资大几十,肯定够花了。
两人带着缝纫机大件儿回了大院,三大爷在门口瞅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