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浮生 第73章

作者:丹青允 标签: 甜文 爽文 逆袭 先婚后爱 玄幻仙侠

  祝之渔倚在窗前,思索接下来的计划。

  医书还在闹脾气,婚书似乎感应到主人就在附近,白绫暂时没有线索。

  辛雪霁不日离开姑苏成婚,待到交接完毕那本医书,祝之渔便要动身前往下一个地点了。

  至于寂临渊的安危……

  算了,临走之前送他一张护身符吧。

  问题来了,这人住哪儿?

  医馆来往者众多,祝之渔闲暇时向辛雪霁打听:“这姑苏城中,可有姓‘寂’的人家?”

  很小众的姓氏,找起来方便多了。

  辛雪霁思忖片刻,道:“来过医馆的约有两三户吧,你来姑苏是要寻找什么人吗?”

  “嗯。”祝之渔点头。

  “城东榆林巷倒是有一户,府上老人积疾,遣家丁邀我择日登门诊疾,你可与我同去。”

  祝之渔应下。

  窗外,茂盛繁密的花影垂落青砖墙头,隐藏起少年瘦削的身影。

  这些时日他一直盯着祝之渔,寻找时机设法靠近意图铲除后患。

  可宣德侯府的人经常出没这间医馆,少年根本寻不到合适的机会。

  这于他而言十分危险。

  那女子见过他的脸,一旦将所知的下落告知宣德侯府,那么他的境况便棘手多了。

  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隐患。

  “寂临渊?”少年想起这个名字,低声念道。

  堂中那名少女在寻找一个叫作寂临渊的人。

  恰巧那日杏林之中意外相遇,她脱口而出唤他“寂临渊”。

  少年摘下面具,轻轻触碰面颊。

  医馆周围安插了许多侯府的暗线,他不可能打草惊蛇在这里动手解决麻烦。

  既然那名少女将自己认作了寂临渊,那么,他可以用这个名字将人引过来,趁机铲除后患。

  少年心下绸缪,趁夜避开侯府耳目,穿过大街小巷翻墙潜回一座府邸。

  府邸宽阔气派,俨然江浙富庶商户人家,大门当中匾额写着“季宅”。

  他这等下贱的身份,自然不配堂堂正正地自正门进出。

  白衣身影同奢靡繁华的府邸格格不入,少年越过山水庭院,直奔角落里一件破败的柴房。

  开春后天气和暖了许多,但这些时日倒春寒发作起来,夜间冷得尤为骇人。

  昏暗的残烛在案头摇晃,他借着黯淡的光影开始着手处理箭伤。

  褪色的衣裳滑至肘弯,露出大片紧实的胸膛。

  少年额发间疼出冷汗,齿关咬住绷带突然用力撕扯。

  血痂黏着绷带,撕开时肩背皮肉发出裂响,殷红鲜血顺着胸膛肌理往下爬,像条蜿蜒的蛇。

  洇出血迹的旧绷带层层剥落,滴落的雨水混着血水,在凹凸不平的地面,积成一小汪血潭。

  季府不关心他的生死,更不会为他请医救治,他只能自救。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少年盯着地上斑驳血迹,忍不住冷笑。

  手边的铜镜里映出他病态苍白的脸,眼尾红得似是要滴血,上扬的弧度却挑得愈发艳丽。

  “砰”一阵水花声。

  擦拭伤口的帕子扔进铜盆里,血水晃碎半张脸。少年散开的黑发浸了冷汗,紧紧贴在颈间,随他的喘息起起伏伏。

  疼啊。

  他盯着肩上的箭伤。

  伤口糜烂,惨不忍睹,京都的人已经盯上来了,这是冲着要他命去的。

  少年恨死自己这一身血脉了。

  若非杏林当中,追杀他的侍卫被那名陌生少女拖住了脚步,他能否拣回这条命,尚未可知。

  一想到祝之渔,少年的耳畔不由幻听两声清脆响亮的巴掌声。

  肩伤痛得如有刀刃插入骨肉搅动,他颤抖着艰难地抬起手,轻轻抚上苍白的面颊。

  那里扇出的红痕已然消退。

  他循着记忆摸索位置,将手覆在侧脸,同少女的手印重叠。

  自小到大不是没有挨过毒打,鞭子,棍棒,刀剑……同那些血肉痛楚相比,少女的动作是那么的轻柔。

  他的唇齿间似乎还余有祝之渔裙角残瓣的香气。

  喉结滚动,少年咽下一口血沫。

  他有些等不及要诱引她了。

第67章 他承认,他嫉妒了。

  整座江南小城连日笼罩在朦胧烟雨中。

  “今早难得放晴了。”祝之渔推开门扉。

  趁着日光好,适宜出行,辛雪霁带着她驱车驶向城郊。

  “你平日要行这么远的路途?”祝之渔觉得她很辛苦,“你好厉害,不辞辛苦悬炉济世。”

  辛雪霁看了她一眼,笑着道:“这话听着倒是新鲜,旁人只会因我觅得一门好亲事而夸我命好。”

  “医者救死扶伤,就是很厉害啊。”祝之渔认真说道。

  马车穿过长街,踏上林间泥泞小路。

  祝之渔频频回*头。

  奇怪,她总觉得有人在后面跟踪。

  车轮碾过泥泞湿地,留下两行车辙印。

  一道清瘦的身影自树梢轻飘飘跃下。

  ***

  城郊的病患或是年迈,或是重病卧床,总之不易出行。

  祝之渔跟着她一户户登门,又过了半晌,行至一处阔绰气派的宅院前。

  “喏,头顶匾额。”辛雪霁抬手。

  “季府?”祝之渔望她,“我要寻的不是这个‘季’字。”

  “姑苏拢共也没几户姓‘寂’的,早年南迁入城,多改作‘季’姓。不如顺势看看你要寻找的那位故人是否住在此处?或许是季氏的旁枝也未可知。”

  “有道理。”祝之渔叩击门环,不消多时,木扉“吱呀”开启。

  “哎呦,辛姑娘,您终于来了。”家丁簇拥着一位身宽体胖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老爷面若圆盘,富态尽显,眼尾细纹里都浸着油光。说话时,双叠下巴随着爽朗笑声颤动。

  祝之渔愣了一下。

  她绝无以貌取人的意思,只是这男人的模样,当真寻不出半分寂临渊的影子……

  “应当不是这户宅邸。”她压低声音同辛雪霁说道,“我瞧着不甚相像。”

  “待会儿离开的时候不若你问上一声,或许是家族子嗣?”辛雪霁提醒她。

  “也好。”祝之渔候在外间,等待辛雪霁诊疾。

  “听姑娘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那位富态的老爷操着一口吴语腔调,笑眯眯问候祝之渔。

  祝之渔摇头:“不是,途经姑苏,小住些时日。”

  “啊,原来如此。”老爷摇着扇,笑容和蔼:“敢问姑娘芳龄几何,家中可有婚配?”

  “嗯?”祝之渔讶然,不明白他突然问这些做什么。

  胖老爷哂笑:“寂某膝下有一子,年龄与姑娘相宜,不知可否……”

  帘子忽地被人自里间掀开,打断外面的对话。

  辛雪霁边走边叮嘱妇人:“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况且老夫人年迈,调养起来更是要多加耐心。”

  “多谢辛姑娘。”胖老爷忙迎上去,“幸得辛姑娘相救,家母得以康健至今。听闻姑娘不日将远赴京都成婚,季某特备上薄礼一份恭贺姑娘大婚之喜,还请笑纳。”

  “不了,”辛雪霁推辞,“救死扶伤乃医者分内之事。”

  她握住祝之渔的手:“倒是有一事需得耽搁您片刻功夫,我这妹妹来姑苏要寻一位寂氏友人。”

  “好说,好说。”胖老爷陪着笑,耐心问祝之渔:“姑娘且仔细说与我听,那人是何模样?”

  “是个未及弱冠的少年,”祝之渔描述道:“身逾八尺,体如修竹,清瘦颀长。眸若点漆,唇色浅淡……”

  “啊呀!”胖老爷猛地击掌相和,“依姑娘所言,这俊俏小郎君正是犬子的模样!”

  “是……您府上的公子?”祝之渔一怔。

  她仰起脸打量着华贵气派的庭院。

  寂临渊当真住在这座府邸?可他通身的气度显然同这奢靡之风格格不入。

  “是是是,千真万确!犬子俊逸非凡,世无其二!”胖老爷笑着道,“不巧,适才我儿出门会友,否则定唤他过来同姑娘见上一面。”

  “王二,”胖老爷唤来小厮,“去,将公子的画像取来,请这位姑娘过目。”

  “公子体如修竹……”小厮回想着祝之渔的话,取来一卷画像。

  胖老爷没来得及看上一眼,笑着转过身去吩咐侍女沏茶。

  祝之渔自小厮手中接过画像展开,心底一惊:“当真是寂临渊。”

上一篇:这不是我要的HE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