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刀裁素
第216章
◎捡漏王◎
随园主院,往常清幽的小院在今日变得热闹非凡。
长廊下,水流上,屋檐角,到处悬挂带有中秋元素的纸灯笼。
明明是充满金钱味道的拍卖会,这么一妆点,倒有点温馨文雅的艺术氛围。
直到萧妧妧进入大厅办理登记后,营造了一路的氛围彻底消失。
放眼望去,衣冠楚楚的成年人们端着香槟你来我往的热络社交。
看他们的神态,不难分辨出来这又是一个熟人场。
萧妧妧找了一圈,还真让她看见几个熟人。
孟有树、张老板、周逸老师、秦教授……
这些是打过交道的熟人,没打过交道但认识的人也不少,比如黎行聿带她参加过的茶话会,那一桌十几人,今天让她看见三四个。
还有打过交道但是不对盘的人,比如金玉轩经理齐小文。
更多是她认不出来,但看上去不太简单的人。
萧妧妧转了半圈,没看见许年华却意外见到了黎行墨。
他终于旷工失败了?
黎行墨恰好也看见了她,提起酒杯遥敬,萧妧妧举杯回应。
没什么社交的需求,萧妧妧绕着长桌选了几样点心,等拍卖正式开始大杀四方。
“妧妧。”
她才刚坐下,黎行聿的声音从身侧方向传来,萧妧妧不禁庆幸自己没有冲动戳破窗户纸。
她调整表情,神色如常的侧身看过去。
黎行聿穿了一身白色西装,不知道是裁剪不同还是设计如此,看起来没有一点商务感,反而多添两分潇洒清俊。
萧妧妧上下打量,眼神落在他身上好几秒,缓步走来的黎行聿情不自禁弯起唇角。
随着他走近,萧妧妧跟着露出轻微笑意。
不为别的,为他领带上的狗头领带夹,以及两枚狗头袖扣。
就还挺有意思的。
萧妧妧放下手里点心,因为黎行聿招手示意她过去。
“怎么了?”她问。
黎行聿低声说:“介绍几个人给你认识。”
萧妧妧一听,不自觉端起架子。
“随便聊聊,不用太紧张。”
话是这么说,萧妧妧却做不到像他这样游刃有余。
百来号人的场合,她认识的加起来不超过20人,剩下的全不认识,还有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黎行聿依旧压低声音:“左前方棕色头发的是嘉逸轩老板,和他说话的男人是京城瓷骨堂的创始人。”
嘉逸轩、瓷骨堂,乍一听以为是哪个风雅的江湖门派,其实全是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古董收藏机构。
黎行聿并没有带她去认识他们的打算,只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
什么某某国际艺术展的创始人,收藏家协会会员,藏有哪些古董艺术品,又或是某某协会主.席,某某艺术协会顾问,某某美术馆创始人,以及艺术品投资顾问等。
萧妧妧咋舌,听起来都很有来头。
黎行聿领她往另一处走,道:“前面头发花白的男人看到了吗?现任收藏家协会主席,姓肖,喜欢字画,最近偏爱瓷器。”
萧妧妧了然,跟着黎行聿的步伐大步走去,尽量表现得松弛。
等肖主.席的眼神注意到这里,萧妧妧主动握手打招呼。
“我知道你,不破斋的萧老板,最近没少听人提起你。”
看起来严肃的收藏家协会的主.席意外好说话,和蔼语气与两人寒暄。
不管肖主.席说的是真是假,萧妧妧很意外。
她已经这么有名了?
黎行聿笑着回应:“证书的事还要感谢您通融。”
萧妧妧恍然,紧跟着向肖主.席表达谢意。
打过招呼混个脸熟,黎行聿又带她认识之前提起过的美术馆创始人,同时也是收藏圈的知名藏家,往上数三代都是名人的那种。
萧妧妧无法拒绝黎行聿的好意,强打起精神跟上。
“小丫头最近很有势头嘛,老周都没抢过你,后生可畏啊。”邝馆长审视她一番,笑呵呵握手。
萧妧妧更意外了,扬起笑容谦虚几句。
与美术馆创始人分开后,萧妧妧忍不住和黎行聿小声嘀咕。
“他们到底听说我什么了?外头怎么传我的?”
萧妧妧确实在为知名藏家的身份努力,但目前而言,她不觉得自己努力出什么成果。
可这一圈转下来,一个两个都表示听说过她,萧妧妧茫然不已。
“你不知道?”
“我该知道什么?”
黎行聿将她带到一边细说:“我对古董圈关注不多,孟董提过几句,我以为他跟你说过。”
“不会是因为古董和翡翠吧,所以……我火了?”萧妧妧大胆猜测。
“差不多吧。”
萧妧妧满脸困惑,等他下文。
黎行聿继续解释:“翡翠和古董两个圈子重合度很高,不破斋在翡翠圈以黑马之姿异军突起,引起圈内人关注。
不管玩不玩翡翠的人,都已经认定不破斋,你应该能感受到才对。”
萧妧妧点点头,这事她心里有数,最近有几家大珠宝商都来下订单,点名要顶级好货,还打算和她签优先选购协议。
萧妧妧正在为汉锦的事忙前忙后,那几条私信没来得及理会。
她想,一开始走低价打口碑这条路,走得很对。
连黎行聿都说不破斋已经成了不少人买翡翠的首选。
“只有翡翠的话,在古董圈应该不会让这么多人认识我。”她继续追问。
翡翠和古董说起来差不多,想要在圈子里混出名堂,要么手里有顶尖好货,要么有毒辣眼光,要么就学某些藏家,花高价营销,哗众取宠。
黎行聿笑言:“不止翡翠,你忘了斗彩葫芦瓶?周老师说你是捡漏王。”
萧妧妧依旧茫然:“就因为它?很厉害吗?”
能捡着这么个大漏,萧妧妧当然骄傲得意,除此之外,她没觉得有多特别,普通捡漏水平吧。
她曾花十块大洋买来青花缸、紫檀佛公、虚谷真迹等,也曾花千元左右的价格捡别人不要的废料,开出冰红紫。
斗彩葫芦瓶在她捡过的漏里,排不上号。
萧妧妧自觉自己进入古董圈不久,这点捡漏经历对老藏家来说不算什么,比她会捡漏的大有人在。
黎行聿嗯了一声,“很厉害。”
古董圈年年有捡大漏的消息传出来,真真假假分不清。
而在这些所谓的漏里,大多有争议。
萧妧妧的捡漏不一样,知名收藏家周逸先生亲眼见证。
到他这个年纪、地位,与漏失之交臂,甚至被年轻人捡漏,属实罕见,每每见着老朋友就要把这事翻出来当笑话讲。
何况萧妧妧前脚才从秦教授几人手里抢先买走文徵明扇面,刚被几个老教授宣扬出去,后脚又来一个斗彩葫芦瓶。
捡漏消息年年有,这么密的少见。
收藏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消息藏不住,不过半月时间,两条捡漏的消息传遍圈子,萧妧妧三*个字自此传到圈里各位的耳朵里,大家羡慕得眼睛通红。
古董圈的人有时候挺迷的,相信命相信运,更相信知识。
接二连三捡到大漏,不是简单的运气可以概括,他们坚信萧妧妧有过人的知识储备以及老辣的眼光。
具备这两点的大有人在,收藏圈古董圈混出来的那些个就是,但没有一人是在萧妧妧这个年纪做到这两点。
一来二去,大家对萧妧妧产生了好奇,多番打听她的背景。
孟有树知道的算比较多,但也不完全,被人追着问了许多后,不得不找黎行聿打听。
这不,这两天有个挖出汉锦的消息在圈子里疯传,大家一瞧,又是不破斋,又是萧妧妧,对她的好奇心几乎积攒到了顶峰。
每个人都在问,问不破斋什么来路,问萧妧妧什么路数,以前没听说过这号人,怎么突然冒出来了。
萧妧妧傻眼,原来想要在圈子里出名这么简单啊。
那她还苦哈哈的营销什么,经营什么,多钻钻市场捡几个漏好了。
虽然和她预设的出名形式不同,但也算殊途同归。
黎行聿:“别小看自己,这种程度的漏,在圈子里几乎和神话差不多。”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藏家前赴后继闯小拍卖行、旧货市场,不就为了达成捡漏成就。
低于市场行情买入的可以称之为漏,略低价格买下别人高价入手的勉强可以称之为漏。
可漏分大小,按照漏价幅度、物品价值、稀缺性来划分,萧妧妧捡到的漏,搁在最近七八年里非常难得。
文徵明扇面漏幅不大,但具有收藏潜力,斗彩葫芦瓶实际价值大余成交价,漏幅将近300倍,绝对算得上大漏。
常规捡漏时时有,王炸级别的大漏大家只听说过,怎么能不疯狂。
萧妧妧听着听着面颊浮上绯红,如果有尾巴,此刻大概已经翘上天了。